日本为什么不研发大型助推火箭,白白浪费芯级推力?

兜ll兜


因为日本偏科很严重。[偷笑]目前看,一级助推煤油机优势大,但日本没技术。日本虽有氢氧机技术,推力还挺大,但并不适合作为一级助推。因此日本用固推。日本固推技术源自美国,这么多年来没什么长进,毕竟固推高性能燃料技术掌握在中美法手中。国内长征系列火箭,因为液体火箭燃烧控制灵活,一直多用液体助推器,对固推没项目需求。所以固体火箭技术都用在弹道导弹上。一度让人有种错觉,认为固推技术日本领先中国。随着近些年快反卫星理论的需要,和降低商业发射成本。国内也上马了一些列固体火箭项目。今年3月,200吨级固推试车成功,一下就甩开了日本。相同体积下,运力比日本高三分之一。未来国内还要研发世界最大全固火箭,和为长征9配套的固推。而日本下一代火箭H3还沿用上一代的固推,只能燃烧105秒。胖五的YF100煤油机能燃烧180秒。所以别看H3的推力和推重比都大于胖五,但运力差了快一半。


赐给你幸福的板砖


有所能,即有所不能,美国在给了日本“德尔塔”时,也给了他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LE-7,研制出N-1和N-2,发射能力得到了急剧提高,在LE-7改型而来的LE-7A型的基础上,研制了H-2B,近地轨道能力达到了16.5吨,地球同步轨道能力在8吨以上,挤进了世界前四,而那时我们的长征-5还未成功。

然而美国在给的同时,也对其使用采取了相当严格的限制。地球人都知道,火箭改自于导弹,美国不得不严格。因此,日本研发H3,仍在使用LE-7A,看似推重比不小,劲也够猛,但适用于一级助推,美国即从源头上掐住了日本的脖子,说不能发展就不能行,一句话很难听,送一曲凉凉,不听也得听。

唉!胖五未出生,秋虫高唱,什么洲际导弹实现有多容易云云,根本就非专业人士的分析,真个听不得。叫你用你可以,不叫你用,行也不行。H系列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美国比我们清楚。过去的错觉皆虚幻,航天只有大国可以不断推动向前,现在胖五生生高出他一头,乍出一臂来,你没听到吗?200吨的固推研发中,那是什么概念呀?是用之长征-9,还是如胖五一样,要一机几型?

如果不说嘴皮上的这点事说明白,有人还要拿着H当棒槌,以为怎么样了呢。所谓天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给你的同时,那不能给你的部分也都摆在那里了。


魂舞大漠


LE-7A只有85吨的海平面推力,比YF-77的50吨高70%而已。这俩兄弟一样自己飞不起来,需要用助推。日本没有高性能煤油发动机,只能绑固推。(高性能煤油发动机难度并不低于氢氧发动机)固推低的可怜的比冲,就算多绑两个提升也有限。

很多人觉得日本不搞大推力火箭是没需求,其实本质上是做不出来。大推力煤油或者氢氧(甲烷)发动机不突破,日本也就只能玩玩GTO10吨以下的火箭。

不过H3目前看来挺不错(虽然最近测试出现裂纹),不再用LE-7A这种贵到天边的分级燃烧氢氧发动机,改用落后一点的开式膨胀发动机,虽然比冲降低了15s,但是推力增加了50%达到了接近130吨,更适合起飞级。

570吨起飞重量对应8吨的GTO运力和我国长征七号A改进型号600吨出头的起飞重量对应8.8吨的GTO运力非常接近。这两兄弟首飞时间也很接近,2020-2021年左右(日本如果能超过中国第二档次火箭还是值得称赞的,因为再过五年就没这机会咯)。

氢氧绑固推现在只有欧空和日本采用,目前已经证明是过时的方案,发射成本、准备时间毫无竞争力。欧空局已经转过弯了,阿丽亚娜6还没有首飞已经在推进下一代阿丽亚娜next,和核心发动机普罗米修斯了。日本还在PPT H3 3rd Step,做出来就是德尔塔4太君。如果思维不改,2030年左右日本将被美、中、欧在火箭技术上远远甩开。

附H3宣传资料:GTO6.5t(1500m/s)换成美国标准(1800m/s)就是8t了,我国GTO火箭用的是1650m/s标准,换算成日、欧标准运力要相应减少,换算成美国标准运力要相应放大。




wuking


不为啥,没能力。日本只有搞过氢氧机,先是米国粑粑给的技术,搞了h2然后自己复制不了美国粑粑的技术降低档次搞了个膨胀循环的低配版,推力70吨和比梅林还低,想要搞重火箭那就得拼个几十台发动机,但日本发动机体积比梅林大重量比梅林高,要更大的箭体直径才能容纳足够数量的发动机。但箭体直径一大箭重就上去了,然后发动机推力不足飞不起来,除非简短箭长,箭短之后燃料又不够入不了轨照样没用。中国能做长5现在还在弄921是因为中国有yf100k煤油机,这玩意推力130吨。


开着皮卡打坦克


日本的宇宙太空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他们自己的大型火箭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比印度火箭系统都要强。他们的航空航天及火箭系统实力,目前排位第四已当仁不让。只是日本目前隐藏了很多自己的先进技术和实力,免遭世界各国口诛笔伐。


偶然的自由工作室


那只是日本想让你看到的现象,其实按照他的工业实力,早就可以达到了,只不过他的外部环境不允许他展现他真正的能力而已,所以一直在韬光养晦


鹦鹉螺9


你自以为他不想啊,没有技术。吹牛逼的心神吹了几年没有了,吹牛逼吹了几年的H2火箭也废了,现在就剩下使劲吹完淘汰的汽车了


没调查没发言权


中国为什么不研究美国土星5号级别的火箭?道理是一样的,根据使用需要!


钟山侠客


确实是很tricky的问题,也许输日本人太轴,比如为什么就不能把三个芯级捆绑,这样推力就够了,反正用降落伞🪂回收的话,也是可以做到复用发动机的。


压力很大同志


它干爹不允许啊,走了大推力火箭,意味着导弹实际的增强,国际社会也不会同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