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神勇八段锦,又名“神勇八段劲”,由八段秘法组成,偏重武功,主练劲力。

秘谱载:“内力坚凝,引达于外,操以八法,曰提,曰举,曰推,曰拉,曰揪,曰按,曰抓,曰拧。依此八法,努力行之,各行一遍,周而复始,不计遍数。久久成功,则力充于周身矣。用时,照法取力,无不响应。古所谓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挟舟而走、植氅于风、窃舟于壑,俱非异事。其八法,若逐字单行,以次相及,更为专精,任从其便。”

一、提

提,即手提重物之意,共有5种练法。

(一)手提石锁

1.用右手抓提起石锁,一般以25~50公斤为准。马步桩蹲立,先将石锁提升至胸前,再降落至裆下,至力乏时换手。(图1-1、图1-2)

2.换左手进行提升、降落。

3.左右手轮流练习,次数自定。(图1-3、图1-4)

(二)提沙袋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图1-5

用帆布制成2个提袋,估计能容25公斤重的沙石即可。

练习者左右手各提一袋,开始从每袋10公斤起,展臂行走;手疲乏时可以吊膀提袋。行走的速度由慢至快,每次练习以力乏不能坚持为止。(图1-5)

(三)提石担

制备石担数具,以50公斤、75公斤、100公斤、125公斤为准。

1.两脚开立如肩宽,膝关节微屈,脚趾在横杠下方。屈髋,上身前俯,双手握杠,双手距离约与肩同宽,目视前下方。(图1-6)

2.臀部及身体重心先下降一点,接着又抬起,同时依靠伸腿和伸腰的力量提起石担(开始上提时,双手要握紧)。横杠高过膝部以后,双臂要用力向上提,腰腿更要用力,脚跟也可稍提起。横杠快提升到胸前时稍微下蹲,两肘臂向上抬平,保持少顷,放下,呼气。(图1-7、图1-8)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图1-6

图1-7

图1-8

3.重复提、放动作,力乏时可稍作休息。每天必须记住提、放次数,每10天增加5次,也可视自己体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四)提千斤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图1-9

以麻石凿成圆锥形,上尖下宽,小者五六公斤;最大者三四十公斤,其底之直径二三十厘米。

练者用拇、中、食3指,捏住其上端。捏时中、食二指在外,拇指在内,指尖皆向下。圆锥石之顶,约居中、食二指之第三节,不可抵住手心。捏住之后,即向上提起。(图1-9~图1-11)

在入手之初,欲以3指竖提十余斤之物,已是很难的事,何况是这种石圆锥,尖锐底宽,四周圆滑,毫无可以借力之处,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初练时必不能应手提起,非经过半年或1年之苦功不可。即使能将石圆锥提起,仍需练习持久,否则一提起即放下,功劲亦至有限。故提起之后,宜环场而走。初时数步即脱手,功夫渐深,则越能持久,由数步而数十步,由数十步而数百步,以至于能手提石圆锥,绕场走数十匝,亦不脱手,则可另易较重之石圆锥,依法练习。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但重量的增加,不宜骤多,每更换时,以加重1.5公斤为宜,最多不得过2.5公斤,因为骤然增加多斤以后,行功上必然发生极大阻碍,而且影响及于全身,甚至受伤。故练功应循序而进,至能以拇、中、食3指捏二三十公斤之石圆锥,而任意提之持久在1个时辰以上者,则功夫已成,捏人至伤,捏物洞穿。

(五)提坛

神勇八段锦,手托城闸、力抗举鼎、手格猛虎、拽舟于陆

图1-12

1.预备一个小口大肚酒坛,坛口直径以手抓坛口感觉自适为度,然后再装入河沙或铁砂、小石子等,重量需视各人指力而定,以抓提不勉强为度。(图1-12)

2.将坛置于身体正前,两足分开屈膝下蹲成马步桩,双拳抱于腰际。先练右手时,右手伸出,5指紧缩,紧扣坛口。(图1-13)

3.劲意贯爪,吸气,同时缓缓将坛垂直上提,肘腕微屈,提至与肩平为度。(图1-14)

稍停,然后呼气,并将坛垂直向下缓缓放回原位;再换左爪,依上法进行。如此循环,乏力即停,稍作休息再练。

为了能够继续增力,御力自如,除渐渐把坛适度加重外,练功方法也可变异,即把上下垂直提放变为侧提横行,或成圈旋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