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科學船塢


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翻車魚?這是一種大型的海洋魚類,體型大,身體重,喜歡躍出海面,或者是在海面上曬太陽。它那呆萌的樣子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興趣,但是也有攝影師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翻車魚在被海豹吃的時候,不僅不反抗,甚至連一點反應都沒有,就這麼一直被海豹給吃掉。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為什麼翻車魚沒有滅絕呢?物盡天澤,適者生存,翻車魚之所以能夠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必然有自己的本事,它的本事就是不斷的繁殖。

說起翻車魚的繁殖速度,你可能都不相信,雌性翻車魚體內的魚卵數高達三億多顆。真的難以想像這麼多的魚卵數在雌性翻車魚體內是如何被裝下來的,這麼多魚卵一旦受精,就算是有一半的魚卵能夠成活,海洋中的翻車魚數量也是驚人的。

所以翻車魚就是依靠這驚人的繁殖能力,得以在海洋中存活下來的。海豹的數量能有多少呀,就讓它可勁兒的吃,也吃不下多少。所以翻車魚數百萬年以來沒有滅絕,而其它一些海洋生物數量則是在逐年減少。

翻車魚能夠生是一個方面,長得快又是另一個方面,從幼仔到成年魚,往往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以此來計算,難怪翻車魚不怕死了,反正自有後來人。翻車魚為什麼這麼能生能長,其實跟它們的基因是有關係的。

在海洋類動物中,翻車魚就是一個專門被欺負的種群,不僅是上面說的海豹時常欺負它們,甚至包括同屬於魚類的金槍魚、鯕鰍、虎鯨、鯊魚都以欺負它們為樂事。翻車魚的歷史就是一部海洋魚類欺負的歷史,它們唯有通過大量的生產,擴大自己的種群,才能生存下來。

也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適者生存吧,翻車魚最早出現實際上是在近6000萬年以前,想想看,那個時候的生物種群能活到現在的還有多少,幾乎沒有了,包括大型恐龍在內的食肉動物都不存在了。

而唯獨翻車魚,靠著自身的生育能力躲過了一次次的浩劫,活到了現在。經常可以看到翻車魚悠閒地在海面上曬太陽,如果不是後面大量的種群在支持著它,相信翻車魚不會這麼心安理得的。有人覺得奇怪,好端端的魚類,為什麼叫翻車魚呢?

據說這個名字最早是臺灣漁民叫起來的,真實性已經無可考證了,臺灣漁民外出捕魚時,發現有一種魚喜歡躺在水面上曬太陽,天氣好的時候,把身體的正面曬出來,天氣差的時候,把身體的側面翻過來,它的背鰭還能像船帆一樣在海面上慢慢漂流。所以漁民們慢慢就習慣了這種翻來翻去的魚,並且把它叫做翻車魚。

不過,隨著人們對海洋資源的過度捕撈,近年來,從來不考慮自己生存的翻車魚也出現了種群退化的情況。確實,在人類瘋狂的捕撈下,沒有哪種海洋生物能得善終。最近,中國政府決定自2020年起,長江流域禁漁十年,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日益脆弱的生態環境。


小小嬴政


首先糾正一個常識錯誤,常有人說海豹啃翻車魚,其實那不是海豹是海獅。另外,翻車魚只是俗稱,規範的名字應該叫翻車魨。2015年,攝影師拍攝到了“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車魨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卻沒有絲毫逃跑或反抗的行動,只是挨啃等死,這是為什麼呢?

海獅把翻車魨當餅啃

何為翻車魨?

首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翻車魨。翻車魨,因人們經常看到它身體側翻浮於水面,就像翻了車一樣而得名。實際上它是在曬太陽,它有時長時間在冷水中尋覓食物,需要曬曬太陽給自己的身體升溫,另外這樣做也可以吸引海鷗幫它清除一下身上的寄生蟲。

翻車魨的形態非常獨特,它的身形很高,但又很短、很扁。從側面看,它是橢圓形的,而正視或俯視則發現它是扁平的。它的尾巴完全退化,連尾椎骨都沒有了,身體後端到背鰭和臀鰭的地方就結束了,看起來好像只有個魚頭。

翻車魨的“翻車”其實是曬太陽

翻車魨不是一種魚,而是一個科的總稱,包括3屬共5種魚。

其中,翻車魨屬包括翻車魨(Mola mola)、拉氏翻車魨(Mola ramsayi)和隱翻車魨(Mola tecta)3種。該科還有矛尾翻車魨(Masturus lanceolatus)和斑點長翻車魨(Ranzania laevis)兩個種。

為什麼不逃跑,也不反抗?

翻車魨的主要天敵有虎鯨、大型鯊魚和海獅。它遇到敵害既不逃跑,也不反抗,只是一味地挨啃,生死完全看天敵心情,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不逃跑?因為跑不了。不管是鯨豚還是魚類,游泳都主要是靠尾鰭驅動的,而翻車魨尾鰭退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背鰭和胸鰭末端融合成的“假尾”,對游泳沒什麼幫助。它的胸鰭也沒有驅動功能,只能起到輔助平衡的作用,其游泳就全靠背鰭和臀鰭搖擺了,有人覺得它的泳姿很像是在跳曼波舞,因此把它們叫做曼波魚。翻車魨游泳速度非常緩慢,只有0.4-0.7米/秒,比人走路還要慢

翻車魨的正常游泳姿態

為什麼不反抗?因為無力反抗。翻車魨性情很溫順,只能吞食小魚、烏賊、甲殼動物、水母和海星等小動物。它的嘴特別小,牙齒退化成了一個喙,全身唯一的牙齒在咽部(咽齒)。這個小嘴別說傷到敵害了,連咬一口都做不到,因為它的嘴是無法完全閉合的。翻車魨渾身上下就找不到一個武器能傷到敵害分毫。

因此,不是翻車魨願意挨啃,而是它根本不具備逃跑和反抗的能力。類似的就是河馬在陸地上遇到一群獅子,翻車魨比河馬更慘,河馬還有大嘴長牙可以威懾一下,翻車魨是什麼招也沒有。

翻車魨,溫和的巨人

翻車魨那麼菜,為什麼還沒滅絕?

遇到敵害只能挨啃的翻車魨能繁衍至今,是因為它有下面幾個絕招。

首先,體型大。翻車魨太大了,是最大的硬骨魚類,成體通常重250千克至一噸,最大可達3.3米、2.3噸。拉氏翻車魨體長不及,但由於更粗壯,體重可能更大。文章開頭海獅啃的翻車魨只是未成年個體,一旦長到成年海獅就難以傷害它了。

1910年捕獲的翻車魨,重1.6噸

其次,皮厚。翻車魨的皮太厚了,腹部皮膚可達7.3釐米厚,而且富含大量網狀膠原蛋白,表面為一層細齒和粘液覆蓋,非常粗糙。根據研究人員實測,一隻1.2米的未成年翻車魨皮膚就有3.8釐米厚。成年翻車魨的皮,一般掠食者根本咬不動。

再次,肉難吃。你以為穿破翻車魨的厚皮就能美餐一頓了?做夢!翻車魨的肉質非常差,其皮下是厚厚的膠質層,成年個體中膠質層的含量可佔全身總重量的44%。虎鯨和鯊魚只要咬上一口,就知道這是營養價值極低的獵物,根本不願意吃它。

在西北大西洋延繩釣漁業中,684只被鉤住的翻車魚只有一隻被掠食者咬過。這在遠洋延繩釣中簡直是奇蹟,說明大家都不愛吃它,免費的都不要。海獅捕殺翻車魨也往往出於遊戲心理,而不是真的想吃它。惡趣味的海獅常常撕掉未成年翻車魨的鰭,看著翻車魨沉到海底等死。

海獅捕殺翻車魨

最後,就是翻車魨繁衍至今的最大法寶了,就是能生。成年雌翻車魨一次可釋放3億顆卵細胞,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多的。儘管魚苗存活率極低,據說只有千萬分之一,但即使這樣,雌翻車魨每次產卵也能有30個後代長到成年。

翻車魨的魚苗只有2.5毫米長,幾毫克重,成年後能長到其出生大小的6000萬倍以上,為所有脊椎動物中最極端的。而且這種魚生長很快,蒙特利灣水族館的一隻幼魚只用了15個月的時間就從26千克長到了400千克。

成年翻車魨體型巨大

失敗的進化?

生物的進化都是為了適應環境,任何生物只要能繁衍至今,就都是成功的。不過在大眾眼裡,翻車魚確實挺“廢”的,白長了那麼大個,只能靠皮厚、肉難吃、能生才得以活到今天。儘管翻車魨繁殖能力驚人,但它在海里算不上是常見的物種,這側面說明了這種魚的進化不是很成功。

人們將翻車魨製成美食

現在,翻車魨正在面臨新的挑戰——人類的威脅。日本人和臺灣人不嫌它難吃,把它製成了美味佳餚。另一個威脅是塑料袋的汙染,翻車魨可能把塑料袋當成水母吞下去,導致窒息或活活餓死。現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翻車魨評定為易危物種,它需要人們的保護。


動物博覽


翻車魚是翻車魨科下動物的統稱,一共有三屬三種,都屬於大型的大洋性魚類,體長最大的可以超過5米,成年後體重可以達到3噸左右。當體型較小的時候比較活躍,會經常的躍出水面,但是體型大了之後就比較笨重,行動緩慢常常在海面上曬太陽活的有滋有味,因此又有人稱它為太陽魚。


翻車魚總體來看就是一種笨重、毫無攻擊性、特別呆萌的物種,漁民經常會看見它們在海面上曬太陽,可想而知這種魚一定是其它物種最喜歡的大餐。翻車魚還是一種長相奇特的奇葩動物,膽子特別小很容易受驚而亡,還有人說它們經常曬太陽把自己曬死。

翻車魚這樣呆萌,它們是怎麼在殘酷的自然界活到現在的哪?很多兇猛的動物都滅絕了,是不是不太公平?

翻車魚之所以不滅絕原因很簡單機是生的多長得快,可以保證自己種群內的數量即可,當然前提是人類不能加入進來大肆捕撈,否則就會失衡了,翻車魚早晚會滅絕。一般雌性翻車魚體內都含有三億多顆魚卵,這在海洋生物中絕對算的是首位,一般大型海洋魚類卵數量在500萬顆就算是最多的了,但翻車魚要比這多得多。


人家呆萌死亡率高,但是架不住人家能生啊,這樣也就保住了種群的數量,自然不會滅絕。但我們看海洋中實際上翻車魚的數量並不是特別多,主要還是因為產卵多但是成活率是特別低的。其次就是翻車魚生長速度比較快,從3毫米大小可以長大3米長,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成年了。

當然了大家也不要認為它們生的多長得快,肆意的捕撈它們,其它物種對它們的威脅還可以勉強應付,但如果人類也加入這個大軍,會加快它們滅絕的。



科學黑洞



翻車魚可能是最重也是最大的硬骨魚。雖然沒有被人類大量商業捕撈,但是人類對翻車魚魚油和肉類有巨大的需求。 儘管翻車魚體積龐大,但它的大腦卻像堅果一樣小。 它們死亡後,會躺在海洋表面。 翻車魚很難飼養,因此養這種魚的水族館很少。 每當它們感覺到攻擊或被攻擊的可能性時,往往會改變它們的身體顏色。



人們可以在翻車魚身上發現大約40種獨特的寄生蟲。 翻車魚常見於世界的溫帶和熱帶地區,除了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寒冷海域。它們在南極海域也很多,翻車魚也在阿拉伯海和地中海的某些地方被發現。 翻車魚的重量通常為100公斤,但最大可以高達3噸。


大部分翻車魚是圓的,扁平的身體上覆蓋著皮革般的薄皮膚,沒有多少鱗片。 海洋太陽魚的顏色:這些魚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如橄欖棕色、灰色和略帶銀色的黑色。他們經常被發現點綴著斑點。 儘管翻車魚是一種大魚,但它對人類的危害較小。 它們渴望在海洋表面游泳,經常可以看到它們拍打著背鰭來吸引海鷗的注意力。這也有助於它們從體表清除寄生蟲。

翻車魚大多在夜間保持活躍。它們喜歡以各種水生生物為食,如水母、小魚、藻類、甲殼類動物、魷魚、浮游生物等。 翻車魚的主要捕食者是大型食肉動物,包括白鯊、虎鯨、海豹和海獅。幼魚通常被魚類捕食,如劍魚和藍鰭金槍魚。 人類不清楚翻車魚的交配季節。它們通常在海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交配。



翻車魚靠強大的繁殖力生存。它們笨拙且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它動物吃掉。一條雌魚一次可產多達3億枚魚卵,但由於一些自然因素,只有30條左右能存活至繁殖季節。這些卵是從外部受精的。幼魚長著長長的胸鰭,只有在夜間它們才會浮出海面,而白天它們往往會呆在海洋深處。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先來看下“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是什麼梗。就在前幾年的一天,美國野生動物攝影師理查德•赫爾曼,在加州聖迭戈海岸下,無意間拍下一組畫面,一隻海獅正在撕咬一條3米多長的翻車魚,翻車魚的頭後部都被咬出了一個大洞,而畫面中的翻車魚似乎像沒事似的,一點也不掙扎,甚至連躲避的姿勢都沒有,像是懵逼了,自己的肉都沒了,還耍啥萌呀!

翻車魚由名翻車魨,屬於硬骨魚綱魨形目翻車魨科翻車魨屬,基本遍佈熱帶到寒帶的海洋。翻車魚是一種大型的海洋魚類,體長可以達到3-5米,體重可達1.5-3.5噸,以海藻、軟體動物、小魚等為食。


翻車魚身體很大,呈扁圓體形,但尾鰭非常短,它們在水裡的運動受限,看上去非常笨重。實際上它們對外界的反應真的非常慢,當海豹來捕食的時候,別的魚都嚇跑了,只有翻車魚還在不緊不慢的遊動,即使被咬去很大一塊肉,也沒有反應,等反應過來,海豹已經吃飽遊走了。



這麼“傻呆萌”的魚,在海洋這麼複雜危險的環境中為什麼沒被吃光滅絕呢?這和它們強大的繁殖能力有關。一條雌性翻車魚一次可生產約2500萬枚以上的魚卵,有時甚至高達3億枚,在海洋中應該是產卵能力最強的魚類,除卻沒有孵化、幼魚被其它動物吞食、大風大浪等而死亡的以外,只有極少一部分(十萬分之一以下)能夠長到成年,這是翻車魚既沒有滅亡、也沒有氾濫的原因。

另外,成年翻車魚生命力還比較頑強,即使被海豹或者其它海洋大型食肉動物咬傷,甚至咬掉一小半的肉,也不會死亡,仍然堅強的活著,雖然還是那樣的呆萌。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翻車魚,一聽這名字就很好玩,更好玩的是,他對海豹等敵人的攻擊熟視無睹,比如海豹咬它好幾口,看著都咬出一個大缺口了,人家翻車魚非常大度,“無所謂了,你想吃就多吃點吧,反正我塊頭大,不差這點肉……”

曾經有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赫爾曼,他拍到過這驚人的一幕,當時,有一條海獅正從翻車魚的下方咬掉一塊肉,但是翻車魚渾然不覺,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害怕,人家的態度就是“無所謂”。這確實有些反常,幾乎任何動物在遭受攻擊時,要麼反抗,要麼逃脫,然而,翻車魚並沒有。

那翻車魚是個什麼來頭?

翻車魚是翻車魨科下動物的統稱,一共有三屬三種。翻車魚的學名是Mola mola,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魨形目-翻車魨科的物種。它屬於大型的大洋性魚類,體長最大的可以超過5米,成年後體重可以達到3噸左右(塊頭不是一般的大)。當體型較小的時候它的活躍度很高,會經常的躍出水面,但是體型大了之後就比較笨重,行動緩慢,常常在海面上曬太陽活的有滋有味,因此又有人稱它為太陽魚。

專家研究獲知,翻車魚被攻擊沒反應的情況有兩種原因:

第一,成年翻車魚的游泳速度非常慢,懶得動。此外,它們的皮膚厚度到達了7釐米,一般的小魚小蝦根本無法對它們造成嚴重的傷害,只有大型食肉魚類或者哺乳類才是它們的天敵。

第二,翻車魚有著強大的繁殖能力,說起來都嚇人,它每次產卵數量驚人的達到3億枚,而一般大型海洋魚類卵數量在500萬顆就算是非常多的了。也就說所,翻車魚生育能力很強,當然其實孵化出的小魚雖然成活率並不算高,但是隻要數百萬分之一的幾率長大成年,就可以繼續繁衍,將這種奇特的物種延續下去。

美國加尼福尼亞州的水族館,曾經養過一條重約26千克的翻車魚,但是很快這隻翻車魚長到了近1.8米,體重達到了將近400千克。最後水族館實在是放不下,只好用直升機將其放生到大海。翻車魚是生物界的一朵奇葩,它繁殖力很強,加上生命力旺盛,長得快,這就讓翻車魚"子子孫孫無窮潰也"。


多試試美國科學課


因為人家能生,一條中等大小的翻車魚,一次可以產3億枚魚卵,如此強大的繁殖能力,就算它們有許多的天敵,也總有一些魚卵可以活下去,所以能生孩子,才是翻車魚沒有滅絕的主要原因。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翻車魚的繁殖能力這麼強大,它們也沒有在海洋裡氾濫成災,這也側面說明了,人家的生存環境有多麼的糟糕,否則要以它們的繁殖能力,今天的海洋裡估計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了。

翻車魚主要生活在熱帶,以及溫帶的海域,它們偶爾會出現在近海海域,翻車魚剛剛出生的時候,體型只有0.2釐米那麼大,但成年的翻車魚的體型,卻能達到驚人的1.5米以上,平均體重也能可以長到1噸。

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大翻車魚,體型達到了3.1米,體重更是達到了2.27噸,那麼翻車魚之所以能從一個芝麻大小的魚卵,變成一條數噸重的大魚,主要的原因還是能吃。

翻車魚的嘴巴永遠是張開的,它們遊蕩在海洋中,來什麼吃什麼,包括浮游生物,海藻,水母,魷魚等等,翻車魚就這麼不停地吃吃吃,它們的體型才能不斷地變大,變大,再變大。
近年來,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短視頻上,看到有漁民捕捉到翻車魚,但基本上都會放生,至於放生的原因,不是因為這種魚的名字不好,而且這種魚皮糙肉厚,根本不好吃,所以口感不好,才是翻車魚倖免於難的主要原因…


種植恆星


野生動物攝影師赫爾曼曾經拍到過驚人的一幕,照片裡,有一條海獅正從翻車魚的下方咬掉一塊肉,而翻車魚還渾然不覺,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害怕,或者逃跑的跡象。

我們知道這種現象非常反常,這是因為當生物遇到危險時躲避,或者搏鬥是自然反應,根本無需後天學習,可為什麼翻車魚面對危險時沒有逃跑,而是任由對方啃食自己呢?

其實,這是因為成年翻車魚的游泳速度非常慢,再加上它們的皮膚厚度到達了7釐米,一般的小魚小蝦根本無法對它們造成嚴重的傷害,只有大型食肉魚類或者哺乳類才是它們的天敵。

儘管如此,翻車魚仍然沒有在海洋裡滅絕,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原因。

翻車魚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魨形目 ——翻車魨科的物種,是河魨科的親戚。

翻車魚雖然是魚類,但在人們印象裡,翻車魚屬於海怪類,這是因為它們外表非常奇特。

成年翻車魚的體型非常大,身長可達3米多,體重可達2噸重,翻車魚的體型一般呈扁狀,像個碟子一樣,翻車魚的頭非常小,嘴巴也非常小,因此如此巨大體型的它,主要的食物是小魚小蝦和水母。

翻車魚的尾巴很有特點,有一種翻車魚的尾巴非常長,像是古代軍人使用的長矛一樣,因此這種魚又叫做“矛尾翻車魚”。

翻車魚在幼年時期,大約只有0.25cm長,不仔細看根本無法觀測到它們的存在,但成年只有的翻車魚體型可以達到3米多長。

美國加尼福尼亞州的水族館,曾經養過一條重約26千克的翻車魚,結果後來這隻翻車魚體型長到了將近1.8米,體重達到了將近400千克。最後水族館實在是放不下,只好用直升機將其放生到大海。

翻車魚的生長

翻車魚雖然成年時期的體型比較巨大,但幼年時期的翻車魚非常萌,在幼魚時期,翻車魚的外觀有些類似河豚,圓滾滾的身體上佈滿了突觸的刺。

等到翻車魚再長大一些時,它身上的刺會逐漸退化,但依然保留部分突觸,身體也從圓滾滾變成了扁扁的模樣。

根據人工模擬出的生長曲線,翻車魚想要從如此體積長到3米長,至少需要20年時間,所以它們的生長速度其實很慢。

翻車魚為什麼沒有滅絕?

翻車魚游泳慢,面對天敵無法快速逃脫,再加上它們生長速度很慢,按照正常邏輯來說,應該非常容易滅絕才對,那麼為什麼翻車魚至今還未滅絕呢?

事實上,這和它們的繁殖能力有關。

翻車魚一次可以產大約2500萬-3億的卵,這和人類的精子數量差不多,但這些魚卵並不能全部活到成年。

由於海洋環境惡劣,再加上翻車魚的天敵眾多,在大約3億的魚卵之中,大概只有30條能存活至成年。然後再一次在交配季節時,產下3億枚魚卵。

可以說翻車魚的這種情況是生物界的一朵奇葩。但是高出生率彌補了高死亡率所帶來的問題,進而保證了翻車魚短時間內不會滅絕。


鍾銘聊科學


都被海豹吃了還怎麼逃跑啊!乍一看到這個問題好奇怪。哦!原來是這個樣子的啊。

從它那睜大的眼睛中我能體會到它的當時的感受,“我都被啃成這個樣子了,我還能逃跑嗎?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這條“翻車”的翻車魚此時的內心一定是希望這隻海豹趕緊吃飽了趕快離開吧!

翻車魚又叫做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世界上大型魚類之一。翻車魚的身長可達3米到5.5米,重大1400公斤到3500公斤。這種魚雖然體型巨大,但是性情溫順,行動遲緩。翻車魚看上去很笨拙,作為一種魚類卻不擅長游泳,因此它會經常被海洋中的其它魚類和海獸吃掉。

一條魚被吃了,並不能下結論它們就該滅絕。雖然經常“翻車”被吃掉,但是它們能夠繁衍至今沒有滅絕,足以證明它們是深諳生存之道的老司機。

翻車魚為什麼沒有滅絕?我認為有兩點至關重要。

第一點,驚人的繁殖能力,它的子孫後代非常多。一條雌性翻車魚一次可以產卵2500萬到3億枚卵。這是什麼概念嗎?2500萬是澳大利亞人口總數,而3億則是美國的人口總數。這麼驚人的產卵能力,就足以證明它們是真正的老司機。

第二點,就是讓自己的瘋狂的生長,長成一個大傢伙。大有大的好處,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條翻車魚重達3000公斤,能夠餵飽多少頭海豹?可想而知,海豹數量再多也只能吃掉少數的翻車魚。翻車魚被海豹咬到了,游泳速度緩慢的它跑也沒用,那就索性餵飽了海豹,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其它同類生存的機會。這樣一看翻車魚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很令人感動呢!

翻車魚為什麼沒有滅絕?它是有它的生存之道的。

驚人的繁殖能力和巨大的體型是它在這個險象叢生的海洋世界中保持物種不滅絕的秘密。雖然經常“翻車”,但它是當之無愧的“老司機”。


兔斯基聊科學


翻車魚只是聽名字就知道這應該是一種很奇葩的魚類,曾今有個攝影師拍到這樣一張圖片,一條海獅咬掉翻車魚身上的一塊肉,翻車魚竟然還是若無其事的遊著,也不避開它好像完全沒有感覺到有人咬它了,因此也有人對這種翻車魚感到奇怪,海洋中有那麼多的捕食者,它怎麼還沒滅絕掉?

翻車魚名字的由來

翻車魚算是海洋中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了,它們一般一水母和浮游動物為食,偶爾也會吃甲殼動物、海蜇和海藻。翻車魚這名字的得來肯定是與它的行為有關,因為其行動遲緩,而且當天氣好,陽光明媚的時候,它們喜歡在海上做日光浴,隨波漂流,而且在作日光浴的時候喜歡翻躺在水面,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條死去的魚浮在水面,因此這個“翻車魚”名字就來了,但不是同地區會有很多不同的叫法。

翻車魚遇到捕食者為什麼不跑?

翻車魚別看它這麼大,其實它不怎麼會游泳,尤其是越大的個體,行動會很遲緩,因為它的身形身形短小而兩側又肥厚,尾鰭也退化成無尾柄,沒有腹鰭,但背鰭與臀鰭比較發達,翻車魚這種造型,顯然是不太適合游泳,它的游泳速度也是非常慢,所以遇到捕食者它根本跑不掉,自然就沒必要跑了。

翻車魚游泳這麼慢,為什麼沒有滅絕?

翻車魚至今都沒有滅絕是因為其繁殖能力很強,一條雌翻車魚一次可產卵約3億顆,沒錯是3億顆,這數量可是相當驚人,但是翻車魚要長大也不容易,翻車魚的成長還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3億顆卵中,也就可能只有30條左右能存活至繁殖季節,30條翻車魚活到繁殖季節以後,雌翻車魚就又可以繼續產卵,所以翻車魚能夠活到今天都不滅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