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主動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基層“紅袖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高菊 通訊員 蔡流錦 文圖

  “出門要戴口罩,回家要勤洗手,做好防護措施,儘量減少外出”2月3日,在洛陽市宜陽縣城關鎮亞威金地苑小區,佩戴著 “疫情防控”紅袖章的楊利鶴一邊叮囑著進出小區的業主,一邊為他們測量體溫。稍微留意一下,會發現,楊利鶴基本不怎麼活動右臂,一直在用左臂,時間長了就顯得有些吃力。

  據瞭解,楊利鶴是城關鎮派駐白廟社區的一名社工,也是一名志願者,幾天前,由於意外摔倒,造成背部肌肉拉傷,整個右肩膀腫的根本抬不起手臂,疼的晚上都睡不著覺。就在摔傷的第二天她接到返崗通知,疫情嚴重,人員短缺。家裡人勸她,先請幾天的假,把身體恢復好。得知疫情愈加嚴重,她放不下自己的工作,在家休息了一天後,她就立即回到工作崗位。“關鍵時刻我不能掉隊。”楊利鶴說。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城關鎮將社區工作人員派駐各小區,協助小區保安、物業做好小區管控工作。楊利鶴負責的亞威金地苑小區有1000多戶家庭,3000多居民,人員密集,管控難度大。

  為了確保各項工作得到落實,楊利鶴忍著右肩膀疼痛,每天早上八點前準時到崗,同小區物業一同值守,對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做好登記,同時謝絕外來人員和車輛的進入。同時,還要做好疫情宣傳防護工作,提高居民的防範意識。

  看似尋常的工作,做起來並不容易。每天中午楊利鶴只有四十分鐘的吃飯時間,結束一天的工作基本都到晚上七八點,一整天下來,十幾個小時都是站著。“自己辛苦一點沒關係,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值得了。”楊麗鶴說。

點贊主動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基層“紅袖章”

楊利鶴(中間紅衣者)

  楊利鶴告訴記者,家人對她的工作也十分支持,家人的支持也給了她很大力量。每天換班的時候,家裡總是根據她的時間,做好飯菜,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楊利鶴女兒四歲了,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這個假期裡,她應該是陪著女兒,陪她讀書,講故事,做遊戲。

  像楊利鶴一樣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志願者還有很多,他們顧大家舍小家,堅守一線,衝鋒在前。據悉,宜陽縣文明辦按照中央、省、市文明辦的部署,在全縣發出致全縣誌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的公開信,該縣各文明單位、各鄉鎮積極組織志願者協助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報告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