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理想越高遠,人的進步越大

陳春花:理想越高遠,人的進步越大

導讀:理想越高遠,人的進步越大,這是一個不斷被證明的話題。人之所以能成為偉人,首先是因為他有著崇高的理想,有著偉大的目標。

到了成人的階段,很多人覺得夢想已經與自己沒有什麼關聯了,很多人關心的是現實生活的所有。我在與一些學生聊天的時候,大家說得最多的是財富、工作和生活,還有人不斷地談論現實的殘酷、長大的煩惱、生活的無奈、自己的孤獨,這些都是必要的話題,可是我真的很想聽到離現實生活稍微遠一點的一些話題,希望看到充滿激情的臉和神采奕奕的狀態。

人們之所以陷在現實的困惑中,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想象的能力,失去了夢想的牽引,也就失去了夢想帶給我們的所有美好和期許。如果沒有期許、沒有理想、沒有願望,相信生活也就沒有了色彩、沒有了方向和追求。

有人反而會說:我有理想,但是很難實現。還有人會說:今天就是一個變化的社會,理想根本就不存在。更令人不安的是,很多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做噩夢,到了白天做白日夢。

可是真實的夢想是什麼,他們卻回答不出來。有時候我與周邊的年輕人聊天,竟然發現很多人以找到好的工作、在一個好的行業、能夠生活在大城市、找到稱心如意的生活伴侶作為自己的理想,這使我非常驚訝。

這些嚮往都是必需的,可是這些僅僅是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如果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這些應該是在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的層面上,而更高的層面的需求為什麼不存在呢?

當然你也許會認為,這些已經是很好的了,的確能夠這樣已經不錯,但是我還是覺得作為一個能夠掌握知識的人,應該也能夠掌握更遠大的未來,而不僅僅是解決生活問題。所以我們應該保有理想,而不是僅僅面對現實。

理想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這是一個不斷被證明的話題。人之所以能成為偉人,首先是因為他有著崇高的理想,有著偉大的目標。

我特別喜歡兩位運動員,一個是姚明,一個是劉翔。我喜歡他們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而是他們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崇高的理想,正是這理想,激勵他們,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們訓練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還要超越個人的得失,做出某些重大的犧牲。

正如姚明和劉翔一樣,在崇高的理想指引下,你逐漸變得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胸懷寬廣,大公無私,以你獨有的方式為公眾、為國家、為民族,甚至為人類服務,而當你的這種服務取得成效後,自然能夠得到社會和公眾的認可與尊重。而公眾和社會對你的認可和尊重,使得你成為偉大的人。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具有崇高的理想,會讓我們不可估量的能量發揮出來。

在中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需要照一張集體的畢業照,老師問我們選擇一句什麼樣的話寫在照片上面,同學們一致選了周恩來總理在讀書的時候勉勵自己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句話深深地烙印在我自己的內心中,可能在我年輕的認知中還無法完全明瞭這句話的深刻意義,可是直覺的民族情懷被這句話觸發出來,接下來的學習,我都是本著這樣一個理想在讀書,從中學、大學直至現在。

民族的情懷一直存於我們的內心之中,當它化為理想的時候,所產生出的力量會給予我們無窮盡的能量,直至今日我都無法停止讀書和學習,因為我很清楚,

如果真的要為民族貢獻一個人微薄的力量,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有所作為。所以當知識轉化為企業的成長、轉化為學生的進步、轉化為一點點理論積累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在為理想盡力。

我對自己比較滿意的地方就是,不管我走過哪些地方,不管我打算去做任何嘗試,我心目當中一直有個理想,就是“要當一個最好的老師”,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夢想。

雖然我曾經在從事教學工作期間做過很多事情,包括去國外讀書,去三家公司做總裁,去企業做管理顧問,但是不管我做什麼樣的嘗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增加做教師的知識和閱歷,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管理理論,以幫助自己成為更好的管理領域的教師。

所以30多年間教師這個崗位,不管我要面對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壓力和阻力,甚至需要付出更多,我還是會好好地保留它,因為這是我的理想,對我自己而言,人生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能夠傳授知識、教授方法、解決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把理想留在心目當中,當你有著崇高理想的時候,你的人生就有了起點

,如果沒有這個理想,或者任它變得很小,其實人生就沒有了起點。也許你會說,“理想對我太大、太遙遠了,我實現不了”,我們還是回到前面那一句話,只要你願意,你就會實現理想的,你最好還是好好地守住這個理想,把它留在你的內心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