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得到什麼並不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

陳春花:得到什麼並不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

太陽把陽光灑在大地,它並沒有決定在哪裡撒得多一些,在哪裡撒得少一些。每個人能夠得到多少陽光,取決於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坐在屋簷下,能夠得到陽光照射的機會就會少,如果我們站在陽光下,陽光就會照耀在我們的身上,所以不是太陽有偏愛和不公平,而是人自己的選擇決定了獲得陽光的多寡。冉江仁波切講授的這個觀點讓我深受啟發。

得到什麼並不取決於別人,甚至不取決於你所在的環境,而是取決於你自己,這和你是否擁有“確信”的習慣有關係,和你是否擁有“內心信仰”有關係。

在不丹靜修之前,我還不能夠理解“轉世”的真諦。佔祥問了一個問題,讓我恍然大悟。佔祥問的是:如何衡量仁波切的水平高低?烏金堪布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奇特,在他的經驗裡似乎從未想到過這個問題,從來不存在評價上師的觀念。

我在驚訝烏金堪布如此回應的同時,忽然明白了這裡面深刻的奧妙。在不丹,人們相信佛法、相信上師、相信輪迴,這種確信的心態,可以使人具有敬畏之心、敬仰之心,從而獲得安靜和圓滿。

佔祥所問問題的答案,讓我理解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內心的信仰,讓人可以擁有確信的心態,從而獲得安靜和圓滿。

我們之所以這樣焦慮和不滿,之所以這樣不安,正是因為我們不懂得這個觀念。相反,我們總是質疑、抱怨、挑戰權威並自信和無所畏懼。我們相信科學是認識世界最為有效的方法,也推崇挑戰權威的行為,對於懷疑與質疑的精神持有認同和讚賞之心。

科學的確是認識世界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認識心、認識人的本性,如何讓心安靜且祥和?科學似乎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換句話說,如果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心,就需要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這個全新的思維方式中的一種就是“確信”,就是信仰與敬畏。

陳春花:得到什麼並不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

在一次給學生的講座中,一個學生問我“什麼是信仰”。學生連什麼是“信仰”這個概念都感覺模糊和不確定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出他們生活中的困頓與焦躁。

我在試著回答學生這個問題,也在澄清自己的認識。信仰就是一個人所認定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個人具有信仰的時候,他可以很好地接受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他可以很明確地以自己的信仰做出判斷而不至於迷茫和混亂。信仰至少包括三種類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而在三種信仰中,所歷練的都是如何讓自己確信並超越困頓。

人活在世上,可以創造無數的奇蹟,也會遇到很多的痛苦與挑戰,如何讓自己的創造有益於世界,如何讓自己遭遇到痛苦和挑戰時能夠安然處之,這就需要信仰的力量。

小時候你不曾迷失和困頓,因為那時的你信仰父母,確信父母可以給予正確的指引;小學和中學時,你也不曾迷失和困頓,因為那時的你信仰老師、信仰知識,確信老師可以依賴,知識可以依賴,並給予你正確的理解。

上了大學、進入到社會,你遇到的挑戰和痛苦加大,獨立承擔責任的壓力開始讓你困惑,同時因為能力的增強,你開始質疑老師、質疑社會,甚至質疑所學到的知識,找不到可以依賴的對象。壓力與質疑導致更大的困頓。加之內心沒有建立信仰的力量,迷惑和困頓帶來了更大的痛苦,因為信仰缺失所產生的惡果又加重了這些痛苦和挑戰。我們自身的困頓大部分源於內心信仰的缺失。

我曾經聽過一個國內很有名氣的企業家對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說“您上課什麼都不講就是對學生最大的幫助”,也聽過一些企業家直接說“教授教的東西沒有用”,“商學院和MBA沒有用”。如果企業管理者帶著這樣的心態回到學校讀書,能夠有多少收穫就可想而知了。

我也承認老師們有侷限性,老師們對於企業實踐的問題沒有更好的體驗和沉澱。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是否可以學到東西,並不取決於老師,而是取決於學生自己。如果學生願意信任老師,具有敬畏之心,收穫的一定是學生自己,而不是老師。

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可惜一些學生並沒有醒悟到這一點,反而認為學校和老師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如果學生自己不做出調整,沒有養成信仰老師和信仰知識的習慣,那麼在商學院課程中想要得到好的收穫,恐怕是做不到的。

老師也一樣要調整自己,要有對於知識的信仰,對於實踐價值的信仰,對於理論和實踐之間聯繫的信仰,這樣才會發揮老師應該發揮的作用。如果老師自己都不信仰理論的價值,不相信理論可以指導實踐並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想要學生信仰是不可能的。老師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去真切地理解實踐和感受實踐,同樣和那些不相信回到商學院可以學到東西的同學一樣,失去了內心信仰的力量,又怎樣可以讓自己擁有被信仰的影響力呢?

陳春花:得到什麼並不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

“轉世”、“輪迴”的觀念,讓人不再需要去懷疑什麼,只需要恭敬與敬畏,只需要確信就可以了,這種確信讓內心很安定,讓人有所依賴。

對“轉世”、“輪迴”的理解,是一個幫助人建立確信和內在力量的過程;一個人在內心擁有確信的能力,他就會對自己的力量擔負責任,因此會顯得比較內省與內斂,他會有敬畏之心和恭敬之心,他會依賴於內心力量的牽引。信仰往往展現為人內在的對自我要求的定力。

不丹被稱為世界上國民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也許和他們確信內在力量,確信所擁有的生活和相信國王、國家有關。我沒有深入調查,不能輕易下結論,但是這個國家的國民有超過 75%的人信奉佛教,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呢?

對“恭敬”和“敬畏”之心的理解,讓我獲得了一種輕鬆的感受,發現擁有信仰並沒有那麼困難,只要懷著恭敬之心,相信老師,相信家人,相信生活,對於周遭懷有敬畏之心,內斂與內省,就會獲得內心強大的力量,有了確信的能力,人生的痛苦和挑戰都能夠面對、接受並安然處之了。

這些理解讓我聯想到佛教、儒教、基督教。佛教的“轉世”和“輪迴”讓每一個人可以安然接受變化,可以確信自然的延續和心的延續,沒有“我”的觀念。在這裡,學生與上師之間是平等的,因為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上師是“轉世”而來,不需要質疑與懷疑,只需要託付。

儒家看重的是“孝”,“無後”事大,在深受儒家影響的中國傳統中,傳宗接代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傳承那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老師與學生之間是教與學的關係,是師道尊嚴。對於事業的傳承也是內外有別,孔子用其一生所做的努力,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傳承給自己的弟子。

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一切,人有原罪,需要用一生的努力來贖罪。我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在西方,擁有財物者會把財富捐贈出去,如比爾·蓋茨、巴菲特等,而在亞洲,尤其是華人,則是把財富留給自己的子女,在佛教所在的地區,最大財富是智慧的獲得,一個放棄財富與世俗生活,出走去做朝聖者或遊方僧的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他們被認為是在從事一件偉大的事業,佛陀就是最好的例證。想到這裡,我對佛充滿了敬意和敬仰。

仁波切說:不用去感覺你是否有佛性,這不是重點。重點在信任,在信心;重點是恭敬心,就是完全信服。(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