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疫路上的新聞人

這個春節,讓人難忘,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舉國上下,共同抗疫!醫護人員、公安民警、社區“紅袖章”……

“逆行者”中,有一個總是缺失在文字和鏡頭裡面的群體——新聞媒體人。

和任何一個危急時刻一樣,他們義無返顧,逆向而行,傳遞黨和政府聲音,將珍貴的疫情信息和感人的抗疫故事及時送到居家市民身邊。

凝聚力量,正本清源,闢謠除汙,為全市人民團結戰“疫”把正“話筒”。

致敬!抗疫路上的新聞人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咸陽日報社黨委高度重視,大年初一晚(1月25日)吹響號角,大年初二(1月26日)迅速出擊,報社全員停止休假,全線復刊、復號,全體採編人員立即到位。特別是咸陽日報旗下各新媒體平臺,從休假前就持續關注疫情發展,疫情阻擊戰打響後,以最快速度發出疫情報道。

致敬!抗疫路上的新聞人

一線情況怎麼樣?隔離區怎麼樣?這些都是市民關注的焦點。咸陽日報記者秦凌昊、薛璐、吳萍、張宇博第一時間走進咸陽市中心醫院,與救治咸陽首例確診病例患者的醫護人員連線對話,將隔離區醫護人員的情況通過文字、視頻在全市獨家首發。

隨後,記者吳萍、鄧昊辰穿三層防護服走進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將檢測出陝西省首例確診病例、咸陽離病毒最近的群體工作狀態,獨家報道出來。

致敬!抗疫路上的新聞人

已經58歲的攝影記者李軍朝,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各位年輕攝影記者聞風而動,深入抗疫的各個角落,用圖片記錄咸陽阻擊疫情的每個真實畫面。

致敬!抗疫路上的新聞人

和他們一樣,還有很多咸陽日報記者,克服種種困難,逆向而行,穿梭在咸陽城鄉抗疫一線,將咸陽人團結抗疫的點滴傳送出來......

新媒體的編輯們,24小時在線待命,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工作量是平日裡的4-5倍,由於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有的眼底充血,仍然堅持工作,但是沒有人喊苦喊累。凌晨1點,接到緊急發佈任務,集體在線應答,10分鐘完成全平臺安全發佈。

1月26日至2月3日18時,短短8日,在這個只有6人的編輯團隊努力下,咸陽新聞網、咸陽日報微信、咸陽日報親網微信、咸陽日報微博、咸陽新聞網頭條號、咸陽日報抖音、H5等咸陽日報新媒體平臺共發佈疫情信息、抗疫報道、防疫知識共1023條,將咸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權威疫情信息、全市人民防控疫情的動態,第一時間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傳遞到幹部群眾身邊。

致敬!抗疫路上的新聞人

咸陽有戰場,全國是大戰場,武漢是主戰場,咸陽日報的記者編輯密切關注咸陽援鄂醫療隊的工作情況,用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化為咸陽人與全國一起戰勝疫情的超強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