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需要準備什麼?

樹深時


剛準備過考研,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吧!

首先呢,就要在寒假確定好想考的專業和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過高地高估自己,看到了太多後期想換學校的案例。(即使不確定學校,可以先準備英語,和通用的專業課書目先複習)寒假也要開始準備一下英語了,背背單詞,看看語法,通看一下專業課書籍(學校的參考書籍目錄)。

後期就是準備考研了,在學校圖書館申請考研座位,準備考試,看一下自身需不需要網課,推薦新東方英語網課還是挺給力的,政治的話就基本都是肖秀榮,徐濤,腿姐。筆記也可以參考學長學姐的筆記,可以省好多事其他自行參考吧!政治暑假期間就要開始準備,千萬不要等到十月份準備,政治推薦肖秀榮的書,徐濤的網課視頻,肖四肖八必買!!!

最最重要的是可能會面臨心情崩潰,一定要調節好心情,這是最重要的,都是崩潰了平復,崩潰了平復……很多次的,大致就先說這麼多吧,具體的可以私信我再一一解答,能幫到你就行。


筙決決


當時班裡其他考研的同學都是三四月份準備的,這個時間開始背英語單詞,畢竟考研要求詞彙量。而我,正式準備考研的話,應該在七八月份。

(1)想好自己準備考什麼專業和學校,就準備相關的專業資料。可以從官網上查詢,或者往屆的師兄師姐有,就直接要過來(都是一個學校的,別不好意思)。

劃分好複習的時間段,比如早上和傍晚以背誦為主,英語單詞、政治甚至是專業課,這些都需要記憶。如果自己的自制力比較差,可以和考研的同學一起結伴,或者報個輔導班,會讓自己有些壓力和動力去堅持。

平時做題最好針對真題練習,多做筆記,查缺查漏。根據自己做題的不足,再反過來 補充知識點。

(2)靜心複習。有的人考研可能只需兩三個月準備就能考個好學校,和專心看書分不開。既然準備考研,把自己的愛好先放放,別人找自己應酬之類的也要學會婉拒。能夠不被外界環境干擾,比如同屆畢業的同學已經工作,當聽到他們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待遇也不錯,考研的心會動搖麼?要是能夠堅定下來,自己起碼成功了一大半!

(3)初試過了,準備複試。如果你選的高校比較好,不用等到初試成績下來,可以直接聯繫想跟著深造的老師。哪怕分數線不夠,也要體現自己的態度,假如過了,老師對你的印象肯定更好。當知道自己的分數時,趕快和當年的分數線比較,若果過了恭喜你!假如沒有,就著手調劑,選擇檔次稍微差點的學校。也可以和自己本科的老師,家人商量商量,選擇一個好的學校。

個人覺得選對老師,比專業和學校更重要。經常看到有的老師雖然是教授,但是其人品很差,想想自己要是在他們手底下科研三年,不難受麼?最後,祝你考研順利!能考個高分,選擇性才會更大!考研的路會比較辛苦,加油!


楓葉風玲


本人今年6月份研究生畢業,正好看到這個問題,聯想到自己曾經考研失敗,之後又反思自己改變專業重新再來一次,經過難忘的艱苦歲月終於如願以償,轉眼就要畢業,作為過來人給樓主提一些建議。

第一,確定自己要考什麼專業,考哪所學校的研究生?

大學期間的專業是自己比較熟悉,而且也是自己學習了四年的專業,因此,沒有及特殊的情況請儘量不要考跨度過大的專業,儘量考和自己本科期間所學專業相關的專業。否則自己在複習專業課和麵試的時候都是不佔優勢的,你會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除非自己確實在這些專業上有獨到見解和興趣。

準備考研的前期就要定好自己要考的學校,這樣可以提前給自己暗下決心,讓自己有一個目標和方向。每年都會存在一些這樣的考生:先複習著,等報名的時候再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決定考哪所學校。其實這是一種十分不可取的行為,前期沒有定好學校,你就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心中也沒有目標和方向也就沒有為之奮鬥堅定不移的動力,這對後期的複習效率影響很大。所以,考研前期準備階段就要定好自己的學校。

選擇學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力、考慮自己能夠為之付出的努力、專業的學校排名、每年的招生人數和錄取人數等情況決定。

選擇專業和學校時一定不要盲從,聽從自己真實的想法。最忌諱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考哪所學校就和大家考同一所學校,沒有慎重思考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一敗塗地。

第二,確定考試科目和專業課參考資料

確定好所考專業和學校後就要蒐集該學校該專業的考試科目和參考資料。這些主要推薦幾種方式:QQ群,通過搜索相關詞彙查找,一般這種群裡面就有上屆的已經考上的學長學姐,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當然了有的可能會有一定的費用。貼吧,可以進所考學校的貼吧裡尋找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帖子,這裡也有人會分享資料。考研幫,這是一個專門的考研應用,裡面有很豐富的信息,也可以找到與自己所考學校專業相同的同學,也可以交流分享。

總之,無論用什麼方法就是找到自己要考學校和專業的人,他們那裡有資料。一般專業課不從某寶上直接購買,價格貴而且也無法確定資料的可信性。專業課資料有了之後就可以進一步確定複習計劃,儘早安排各項計劃。公共課(政治、英語)和數學(自主命題除外)都有現成的資料,直接購買即可。

第三,制定複習計劃。

指定各科目的複習計劃,以最後的考試時間為截點,最好將複習計劃制定在考研前兩週。安排好複習的時間,規定到某個時間點必須完成的需學習任務,再將這些任務細化分到更小的時間段,要有月計劃、周計劃甚至每日計劃。這些計劃可能在初期無法準確定下來,但隨著複習的深入逐漸熟悉了各個學習安排後可以做適當調整。計劃不僅為了督促自己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讓自己在考研路上不慌不忙的、有條不紊的走下去,也是檢驗自己學習是否努力是否達到考研要求的利器。沒有計劃的人往往在複習中東看一眼西看一眼,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內容,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種假象:我很努力。但這種努力很低效!

第四,心理上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考研一般從大三下學期就開始了,也就是從3、4月份到12月份,最晚的6、7月份也一定要考試了。因此長達近半年的高強度學習是很磨一個人的性子,很多人都會在中途放棄,有的是因為學習太累不想再堅持下去,有的是沒有合理的計劃安排導致複習效果不理想放棄,有的是找到了工作或者有了其他安排也不再參加考試。

你身邊一定會有這種同學,但你要在開始就堅定必須要考上的信念,要不就不考要不就考上,沒有中間的路可走,也不要試圖安慰自己有所謂的後路,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也要有鐵杵磨成針的毅力。如果自己達不到這些,請儘早放棄考研,因為伴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考試時間的臨近越到後期心裡壓力越大,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準備是無法順利度過考研這段時間的。

以上是一些較宏觀有關考研前期準備的事項,具體涉及很多細節問題這裡就不一一談論。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學思地理


任何人考研都是可以的!

新聞報道,去年考研的現場有一位75歲參加考研的老爺爺,那麼75歲的老爺爺都能考研,那麼你肯定也是可以的,重點是你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考研?看題主是位寶媽,我也是,但不同的是,我是位在職媽媽,所以我特別佩服在職媽媽的勇氣,也能理解寶媽的辛苦!看題主的的寶寶才一歲多,沒有人幫忙,那你能真正有自己的時間也要等到寶寶三歲上幼兒園,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那麼現在開始備考也是可以的,不一定一次就可以考上研究生,我們可以提早的做準備。

我能理解全職媽媽的焦慮,當時我沒有全職就是怕這三年自己被社會淘汰。題主既然做出了全職的選擇,那只有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不要丟掉自己的知識,相信題主想考研也是為自己的返回職場做準備,是我佩服的媽媽。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有這方面的想法,那就付諸行動,思考自己想考的專業,選擇院校。一般建議寶媽考專碩的研究生,考個教育類的專業,畢業之後可以參加招教考試,進入小學、或者中學任教,那麼也可以兼顧寶寶的學習。


考研資料最好買最新的

考研政治是每年都會變化的科目,那麼最新的資料是最好的。如果自己備考時間不是很充裕,那就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複習效率了,一般建議你可以買一些視頻類的課程,那麼根據自己的時間可以隨時聽課,還有找一些志同道合的研友。每年都會有全職寶媽考研的考生的,如果能夠找到,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真的太好了。

堅持你的選擇

學歷的提升對你之後找工作真的好很多,寶媽可以慢慢堅持的學習,相信你能變成更美麗的媽媽。

我是教育說點啥,歡迎你們的關注。


教育說點啥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這對於習慣了考前突擊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要考研,首先要考慮清楚,自己能不能耐住寂寞,忍受痛苦。我當時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真的是孤注一擲了,因為如果考研不成功,我的退路會很有限,這麼說吧,考上研,前面就是碧海藍天,考不上,前面就是萬丈深淵,哈哈,其實有些誇張啦。我當時也看了好多介紹考研心態的帖子,也是很受鼓舞的哦,因為是第一次考研,所以對別人說的經驗都是半信半疑,畢竟自己沒有實踐過,但要記住,萬事開頭難,在我周圍,打算考研的人有好幾種,一種是隨大流型,他們並不努力,只是在大家都埋頭苦讀的時候也象徵性地“學”,其實多數時間是心不在焉的;一種是猶豫不決型,他們想考研,但對於自己的實力深表懷疑,於是只想小試牛刀,以便來年再考;最後一種是堅定不移型,他們下定決心要考研,並願意為考研付出自己的汗水,這類人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一門心思要考研,花上一年的時間只為考研,其他的一概不管,這種人要麼考研成功,要麼西瓜桃子就全丟了;另一類是其他科目也不丟掉,但以考研為主,這樣一旦考研不理想,還不至於竹籃打水一場空。

以及:1:身體,什麼時候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習記得鍛鍊,不要感冒,很費時間。。。

2:堅持,其實幹什麼都是要堅持的,這個堅持可能時間久一點,需要持續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中,你沒有什麼很放鬆的時候,因為你玩得時候,對手在學習。。。

3:後勤,後勤要跟上,可能你在學校一個人,但也要照顧好自己。。。

4:規劃,其實現在我很感激當年上的高聯考研輔導班,商志石磊他們不管網上怎樣怎樣說不好,但對我,我認為是很有幫助的,當年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可以這樣說。。。

5:交流,很多時候,你在牛角尖裡轉了很久,通過交流,豁然開朗,社會也是這樣。。。

6:泰然走過,這一年,你堅持走過。。。


大話影池



布魯斯古1


既然想在文博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那咱們就繼續選擇文物與博物館相關專業,在考研 當中,就直接考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就好了(雖然是專碩,但是是專業最對口的)。如果你想選擇考這個專業的話,那需要做以下幾步。

第一:初步確定院校。因為不同學校專業課的難度、考試範圍、參考書目、考試重難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想要更針對性的複習,那最好優先確定學校。如果你的專業課和英語都不錯的話,那你可以選擇中山、川大、南大、北大、復旦、武大等學校;如果覺得難可以選擇西北大學、中央民族、首師大、東師、南師、鄭大等學校;如果還覺得難的話,可以瞭解下天師、重師、西北師大等。

第二:瞭解學校相關信息。這裡面一類是招生信息,包括考多少、招多少、錄多少、實際需要多少分、平均多少分,至少要考到多少分,有沒有單科要求,有沒有額外要求。第二類是考試信息,包括考試範圍是什麼、參考書目有哪些、考試重難點是什麼、複試考試形式等。

第三:在準備專業課的同時,你要同步學習英語。如果要去名校,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英語成績,如果你的英語在60分以下,基本上除了你別的科目發揮神勇,否則競爭力將大大降低。英語從詞彙學起,然後再重視長難句的學習。

第四:在你考試年的6月份之後開始政治的學習就好。這個初期不用特別著急。

第五:根據自身基礎、興趣愛好、職業規劃綜合考慮院校專業的對應方向

最後說下,你要是想考,就要好好的學習,每一科都要均衡的發展,英語決定了你的學校級別,專業課決定了你是否能考上,加油吧,你是最棒的。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來過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考研四步走,第一步首先確定目標院校,越早越好,確定之後著手準備該院校的專業課資料,可以去貼吧,學校BBS上詢問往屆考研人購買,公共課政治,英語則是自己準備。第二部學習階段,英語一般6-7月單詞為主,閱讀和長難句為輔。8月到10月06-17年真題刷三遍加整理大小作文模版,11到12月做18,19年真題三到四遍,並開始作文訓練。政治建議直接報班或者倍速上網課,時間短效率高,最後的肖四肖八一定要完全掌握。專業課的話只能自己多背多看,有機會的話,可以找到上一屆考過的師兄師姐打聽打聽,出題方式和類型。初試過後進入等待階段,這時候第三步,準備心儀導師方向文獻閱讀和理論理解,最好整理一點筆記出來,並同時準備學校的複試科目,初試分數出來後就要開始聯繫導師,一般建議先聯繫導師下面的研究生,問情況。然後可以再聯繫導師,見見面。複試過後一般結果已經知曉,考上很好,考不上就要開始第四步,準備調劑,一般調劑根據你本科院校水平和你個人綜合素質來看,越優秀越好調,本科不行的話,沒有十足把握就別往985跑了,不甘心的話就準備來年再戰,調劑的選擇很少,要考慮清楚


潮汕牛肉小丸子


考研一般四門,英語,政治,數學,專業。英語,數學,專業課要及早準備。英語紅寶書要背的熟練,英語閱讀紅皮書要做,後期要背十篇大作文與十篇小作文或寫作模板句子,真題要好好做,最難的是單詞要一直堅持背誦,閱讀選擇不能錯五個以上。政治十月份開始,一般買肖秀榮的1000題,看一下風中勁草,背一些關鍵句子,十二月份要背誦肖秀榮最後四套題,關注國家主席說的話,習大大在大會上講話都是選擇題與大題,可以看看啟航考研的預測題:二十天二十題,也可以報考研輔導班。數學就買李永樂的書,不用看教材,做他的660題,後期做歷年真題,可以做下超越五套題,比較難,能開拓視野。專業課的話,計算機買408,其他專業上網搜吧,做歷年真題。


夢舞飛揚4


第一步,選擇考研專業和考研院校。是繼續本專業的學習還是選擇別的專業,需要提醒的是跨考相對難度較大,主要是專業課的學習需要從頭再來,因此建議儘早準備。考研院校主要考慮地域、專業實力、個人喜好、個人實力進行選擇,一般考本校相對好考。

第二步,查找招生簡章和招生目錄。去目標院校官網上查找今年本專業考什麼科目,招生多少人。還可以往前翻記錄查找往年錄取的同學考的分數。

第三步,買考研資料。這裡建議諮詢考過的師兄師姐,或者加一些考研群,上考研論壇等進行選擇。數學、政治、英語的選擇比較相似化,專業課則可以去官網上尋找往年試題,或者去目標院校的書店、出版社購買。

第四步,備考複習。建議在暑假就開始複習,因為一輪複習之後會發現掌握程度不高,需要繼續研究,多總結,做真題。最晚十月開始,就要開始做每一科的往年真題,做錯題集。

第五步,十月份進行考研報名。密切關注考研相關資訊,報名與現場確認切勿錯過。

第六步,12月下旬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有了前期的積澱,從容面對考試。

一般來說,考研大概就是這六步,做好準備,積極備考,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