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肌是餓出來的還是練出來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核心怪E


腹肌是練出來的還是餓出來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腹肌是練出來的,所謂的餓,是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少飲酒。



男人的體脂率達到15%就能看到腹肌,但要達到這個體脂率是很不容易的。你可以多做有氧運動,每次健身時跑上三四十分鐘或者騎半小時的動感單車,之後再做一個小時的無氧運動,尤其是針對腹肌訓練的,如仰臥卷腹,俯身登山跑,俄羅斯轉體,平板支撐等等。健腹輪也是練腹肌的好運動,你可以先從跪姿練起,有一定基礎之後再練全身姿勢。我發現垂懸垂舉腿是練腹肌的王牌動作,具體做法是兩手垂吊在龍門架上,用腹肌發力雙腿往上卷,也可以往左右卷,每組10到12次,每次做四組,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腹肌就顯露出來。

常言說三分練七分吃。健身的人都有體會,喝一次酒一週白練了,因為喝酒的時候還要吃肉,卡路里嚴重超標。所以,喝酒是健身大敵。另外,健身取得明顯效果的人,都是非常注重吃的,他們都是自己親自動手做健身餐,一塊雞胸脯肉加上一些蔬菜水果,而且是水煮,少油少鹽,沒辦法為了健身效果,就要犧牲美味。



結束語:有失必有得。告別了美味佳餚,付出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傲人的身材,尤其是巧克力一般的腹肌,得到的是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值得!


語健君


如果靠餓就能擁有漂亮腹肌,那非洲人民豈不都是八塊腹肌,人魚線了?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應該是源於腹肌是否明顯和體脂率有關係吧。


我們想要的是健康,清晰有美感的腹肌,光靠餓是無法實現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才能做到。

一 腹肌的形態,功能

1 形態

腹肌由腹直肌,腹橫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組成。是一組肌肉,被稱為肌群。

它們是人體核心肌群的一部分。負責保護和支持脊椎的穩定。

2 功能

腹肌收縮時,可以彎曲並旋轉軀幹,防止骨盆前傾,還可以控制脊柱與骨盆的活動。



二 腹肌和體脂

腹肌和人體的其它肌群一樣,生下來就確定了基本形態,變化的是體積。

我們發現有的人腹肌是六塊,有的人是八塊,有的對稱,有的不對稱。這些都是由基因決定,與生俱來的。

人體腹部的內部是內臟組織,為了保護它們,腹部的體脂要高於其它部位,

所以,體脂略高的情況下,腹部體脂體積更大,身體的其它部位肌肉看上去就明顯一些,而腹肌就不明顯了。

除了體脂率的因素,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就是腹肌的外形和圍度。

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腹肌的圍度大小和通過降低體脂率來顯露腹肌。

至於說靠“餓”來顯露出腹肌,如果說那露出來的也能叫“腹肌”,那就沒錯!因為生下來就有,只是沒什麼圍度,只有一個輪廓,就像非洲難民一樣。

這樣的腹肌相信也沒有人想擁有。我們想要的是健美,健康的腹肌,像運動員一樣的。

那麼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通過訓練,讓腹肌擁有足夠的圍度,再保持合理的體脂率,漂亮的腹肌就會顯露出來。

通常男性保持15%,女性18%以下的體脂率,腹肌就會顯露出來。

我們再來看看通過哪些方法可以增加腹肌的圍度呢?



三 如何鍛鍊腹肌

腹肌的訓練,我們一般分成上腹,下腹,側腹三個部分,分別來訓練。

1 卷腹(針對上腹)

卷腹這個動作,可以很好的對上腹部形成有效鍛鍊,我們來看看過程。

平躺在地面上,雙手交叉,放在腦後。雙腿併攏,屈膝。

呼氣,開始向心收縮,抬起上半身,頭部向膝關節方向運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下頜貼住鎖骨中間,可以緩解脖子痛)。

上腹部充分收縮後開始離心收縮,同時吸氣,身體恢復初始位置。重複這個過程。

注意:做動作過程要慢,注意腹肌的收縮感

每組完成15-20次

2 仰臥舉腿(下腹

平躺在地面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手掌貼住地面。

雙腿併攏,呼氣,開始向心收縮,舉起雙腿,膝蓋向頭部方向運動。到臀部離開地面為止。

繼續離心收縮,吸氣,雙腿慢慢回到初始位置。重複這個過程。

每組完成15-20次。

3 俄羅斯轉體(側腹)

坐在地面上,雙腿併攏,屈膝抬起雙腳並離開地面。雙手交叉,伸直雙臂在胸前(也可以雙手持一個訓練球或負重槓鈴片)。

收縮左側腹,向左側轉動身體,上半身要同時轉動。

然後收縮右腹,再向右側轉動身體,重複這個過程。

注意:做這個動作轉體要用側腹收縮發力,不要用手臂帶動身體,手臂只是和身體同步轉動。

每組完成:15-20次(左右轉動算一次)

每次訓練時,三個動作,連續完成各一組,算一大組,共完成4-6大組。



四 減脂

建議每週完成3-5次有氧運動進行減脂,每次40-50分鐘左右。

如果在力量訓練完成後進行,每次30分鐘即可。

運動的同時注意營養攝入,要補充充足的蛋白質保證增肌所需。同時減少高脂,高糖攝入。

總結

注意做動作時要慢,很多人做腹肌只追求數量,做的速度很快,這樣做完之後對腹肌沒有太大的刺激。

要慢,一定要慢!感受腹肌發力,酸脹才是正確的。

想要清晰,完美的腹肌,就必須提高腹肌的圍度,同時保持合理體脂率範圍才能實現。

我是老胡,我愛運動。每日健身乾貨分享,歡迎大家關注。


老胡愛運動


你好,我是波普董,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腹肌就是應該單純的靠練,每天只想著怎麼鍛鍊,從來沒有注意飲食,結果怎麼練也練不出來,若是一味的不講究方法,只會這樣弄巧成拙。

還有人持另一個態度,就是先減肥,只要足夠瘦,腹肌自然露出來了。

瘦子的肚皮上能看到腹肌是真的,但是那種腹肌又有誰羨慕呢?

健碩有型的巧克力腹肌到底是瘦出來的呢?還是練出來的呢?

抱著這些疑問,我就帶大家聊一聊關於腹肌的那些事兒。

多數人是站在腹肌是瘦出來的這一方的,下面我們先來談談瘦出來的腹肌。

想要有腹肌,減脂是必須的,但如果只減脂不鍛鍊,腹肌會是什麼樣呢?

瘦子的腹肌你看過再說話,那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肯定不是。

通常瘦子的腹肌都是比較平面化的,尤其是在側面看,幾乎是看不到分界的。達到這種程度的瘦子,體脂大多在百分之10左右或以下。

而我們想要的峽谷般的腹肌,只靠低體脂是無法實現的。

那麼練出來的腹肌呢?

通常都很壯碩,可能體脂並不如瘦子低,有些男性的體脂在百分之13-15之間都能顯露出來,但是腹肌的形態或力量感都能碾壓瘦出來的腹肌。

這就如同肱二頭肌的區別,有些人經常練到這一塊肌肉就會比較發達,稍微一使勁就能鼓出來,而有些人雖然也有,但卻需要使盡力氣把它擠出來,發現還是一小塊,這和經常練的人也是不能比的。

而比較正確的讓腹肌顯露出來的方法應該是有氧訓練刷脂,加上力量訓練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增強腹部肌肉的質感,還要有健康營養的飲食做輔助基礎才能實現完美的統一。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波普董健身


其實能不能餓出來....夏天去游泳池,看一些比較瘦的孩子就知道...

腹肌是能看到形狀和輪廓的...但是也能看到一身骨頭...也就是骨瘦如柴,去體檢多數營養不良

【如果你認為,餓到瘦出新境界...為了腹肌】去吧

關於腹肌應該怎麼處理,有氧減脂派的定義:減脂就好,瘦了什麼都有....我不否定,也不認同

因為肌肉你不練,它不會平白無故的長大長出來

【這是個人審美定義的區別,每個人追求不同】

所以呢,我的個人觀點...

如果你想像圖二那樣,哪怕體脂率高一點,也能看到突出物體...那就要練!

當你腹肌強大到隔著肚皮脂肪都能突出來,那你在控制體脂率之後...你的腹肌會很性感!很好看

訓練建議:

深蹲、硬拉、臀衝、臥推、俯身划船、肩上推舉

以這些複合型訓練動作為主..進行全身力量訓練

然後在訓練尾段,進行15-20分鐘的腹肌訓練

圖2-4







Freedy六塊腹肌企鵝


腹肌是練出來,不是餓出來,有人認為只要少吃東西,體重下降,脂肪減少,就可以讓身體腹肌顯露出釆,這種做法看是行得通,但是靠餓出來腹肌絕對設有經常鍛鍊的人好看,經常做卷腹的鍛鍊者,他們腹肌更具美感。

靠餓少吃食物,降低體脂確實可以讓腹肌顯L露出來,但線條感非常差。

所以,我們想要得到更好看腹肌,就不能光靠少吃來解決,還要讓自己多練習,多做腹肌訓練,這樣才可讓自己腹肌更完美。


運動小學府


如果你本身就胖或體脂偏高

那麼你當然需要餓

此處所說的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不吃飯

是儘量控制高能量,高脂肪含量實物的攝入

加上行之有效的減脂有氧運動

全身減脂+針對性的腹肌訓練

需要注意三點即可:吃、睡、練

老生常談的話題

說太多我覺得也無意

吃,科學的吃,有計劃的吃

睡,科學的睡,睡眠是可以進行能量損耗的,對減脂非常重要

練,科學的練,不僅僅是有氧運動的減脂,增加機械訓練的腹肌訓練

感覺差不多的時候還需要進行其他部位的配套訓練,訓練核心肌群,這樣你的肌肉才會越來越大

線條才會越來越完美


道知先森


腹肌不是瘦出來跟餓出來的。

是體脂過低,然後訓練出來的。

雖然瘦人也有腹肌但是他腹肌是平的

訓練出來的腹肌他是往外鼓起的。比較飽滿。



似水年華1513593


既不是餓出來的,也不是練出來的,是出來的。

不僅是腹肌,每個人身上的肌肉塊數都是一樣的,除非先天的缺失,並不會因為你進行鍛鍊就沒有肌肉,只不過小。

腹肌能否被看到,主要的原因是體脂率,體脂率高的話,無論腹肌多麼發達,都是看不到的,所以想要有清晰的腹肌,不單單要進行腹部的訓練,更要去減少自己的脂肪,通過有氧運動的形式。

在我看來,所有的節食都是紙老虎,飢餓的時候體重的減少是建立在肌肉流失與脂肪流失的基礎之上的,但是脂肪的流失並不會很多,相反肌肉流失了,你的腹肌就更不容易被看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