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拖延症该怎么治?

穆学国


帮助孩子制定生活学习时间表,然后和孩子一起落实,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效果。


鹿鸣呦呦67


首先就是要培养孩子专注力

我们都知道,好奇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尤其是小孩子,小孩子好奇心特别旺盛。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猫就是在钓鱼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被别的东西所吸引,所以它都没能成功钓到鱼。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让孩子有专注力,那样孩子以后才有可能成功。我们作为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安排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帮孩子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我们从小时候就学习时间的重要性,孩子还小,他们很有可能不懂得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让孩子从小就可以抓住时间,不虚度时光,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做更多的事情,让孩子懂得时间观念,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非常的有帮助。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为他们的拖延付出代价

在很多事情中,我们都会选择让孩子去承担一些后果,为他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同样的,如果孩子拖延的话,也可以让孩子为他自己的拖延付出代价。

可以制定一些相应的惩罚的小措施,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从中吸取教训。

比如说孩子在家不完成作业,家长也可以试着不去催促孩子,到了学校以后老师肯定会批评孩子,然后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会在下一次好好完成作业。

让孩子体验快的好处

我们可以让孩子快速做完作业以后奖励孩子一些小东西,也可以告诉孩子做完作业可以玩一会儿游戏或者看电视之类的。我们可以在物质上奖励孩子,孩子也会很愿意去完成作业。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在做完作业以后再做一些练习题,会告诉孩子熟能生巧,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会把这些练习题当成任务一样完成,并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且有一些孩子在做完一次以后就已经会了这种类型的题,不用一二再再而三的去熟练。

最后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可以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自己制定的相应的任务,如果完成的比较快的话,自己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家长也可以来监督孩子,这样孩子感觉自己完成了任务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荣誉感。会一次又一次的去超越自己。

以上就是一些帮助解决孩子拖延症的小方法。我们作为家长可以用这些方法来监督自己的孩子,帮助自己的孩子改掉拖延症。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改善自己。


育儿的柔软时光


说到拖延症,我就来气。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拖延症很严重,每天早上都催得不得了,还是每天迟到,催了一段时间我也累了。好说歹说都一个样。

有一天早上,眼看着就要迟到 他还是老样子。我一发火,我也不出门了。 刚开始他不着急 后面发现我没有要走的意思,他也开始有点着急了,整个早读课时间都是在僵持不下中…眼看着就要上第一节课 ,他着急得一直求我出门了。我问他下次还磨吗?要是磨我奉陪到底。他一直摇头。从此以后再没迟到过。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1104627


我们每个人都有拖延的经历。有的朋友说,“我就有拖延症,要考试了,别的同学提前一星期就开始复习功课,我却在临考前一天晚上通宵看书,临时抱佛脚。”那不叫拖延症,拖延症是马上要考试了,用来作弊的小抄还一直拖着没有打好。开个玩笑,以下开始严肃讨论拖延。

拖延有三个特点,一是拖延,二是不必要,三是造成不良后果。早上要起床上班,定的十个闹铃全部关闭还没有起来,又睡了2个小时的回笼觉,拖延,不必要,造成了不良后果—上班迟到,是不是就叫拖延症呢?我认为这可以叫拖延,但是不能叫拖延症。拖延症除了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外,还会造成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恨,随着拖延时间延长,这些情绪还在不断的积累、增加,造成自我怀疑、抑郁,差不多了,我觉得可以叫拖延症了。

拖延症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面都有一个正常开车的司机,指挥我们做需要做的事情,司机的名字叫做理性思维。 同时,我们的脑子里面还有一个调皮的猴子,这个猴子经常抢夺司机的方向盘,夺走对我们的控制权,做它喜欢的简单、立刻能得到快乐的事情。司机告诉我们要马上写一份年终总结,猴子说还是先来刷刷微博吧,2018年的瓜又多又大又甜,这件事情比写年终总结简单多了,还好玩。

怎么对付拖延症呢?

一是把目标分得越简单越好。还记得记得猴子爱做简单的事情,我们把任务分简单了它就会跳出来帮我们完成任务。要背诵一篇课文,不想动脑子背。这个时候可以拿来抄啊,抄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要半年内写一篇2万字的毕业论文,你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第一个月完成开头,毕竟万事开头难,第二第三个月完成三分之一,最后三个月冲刺,完成任务。三个月后你的计划重新修订,第一个月完成开头,第二个月完成主体,第三个月完成整个论文。又过了两个月,只剩一个月的时候你开始焦虑:论文开头太难了。。。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查阅资料、写综述、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再把每个部分继续细化,越简单越好,把查阅资料变成30分钟内我要看完一篇研究论文,把写综述变成,我今天用二个小时写1000字,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来支配。。。这样你就会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

二是每当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时,及时给予自己奖励。猴子喜欢得到眼前的奖励,越快越好。造成我们拖延的猴子在获得任务奖励这件事情上是一个急性子。

三是利用群体影响力。比如你想健身,花了大价钱办了健身卡,你以为看在钱的份上你就会按时健身吗,并不会。吃完晚饭,你本来可以很惬意的坐在沙发上,开着电视,刷着微博,吃着水果,健身却需要你穿好衣服,走到楼下,乘上交通工具,到了健身房要跑步,要撸铁,结束了要回家,要洗澡,想想都觉得累。怎么办,你可以加入一个健身的小组,里面都是意志坚强的人,他们每天健身,身材好好,如果他们能每天叫你一下,你或许就可以加入到健身的大部队中去。

四是让子弹飞一会儿。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据说从1503年画到1517年,整整花了14年完成了这幅传世之作。批评他的人说是研究光啊、人体解剖啊这些无关的事情让达芬奇拖延了十多年才完成这幅画,但是还有些人认为正是研究这些事情才让达芬奇完成了这幅画作。搞艺术创作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做了前期查阅资料,搜集案例之后,创作陷入僵局。先把它放在一边做其他无关的事情,突然会有某个时刻才思如泉涌,很快完成任务。所以拖延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某些时候,我们不妨就让子弹飞一会儿。

事实上,拖延也有它的积极意义,每个人也都会有拖延的体验,所以不要把他当成一种病,给自己贴上懒癌、不拖会死星人这样的标签,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调整好自己的认知、应对策略,不要让自己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中。最后祝大家都能在适可而止的拖延中健康成长。






谢老师聊心理


第一,给他定时。我儿子小的时候是跟姥姥一起长大的。老人嘛,时间充足,所以孩子就形成了拖拖拉拉的习惯,比如吃饭要姥姥一口一口的喂,让他自己吃他就拖着不吃。我接回来他就上二年级了,早饭还是想着让大人给他吃,我就给他定好时间,到点就带他去上学,不管吃完没吃完,也不会给他带零食,结果一周后他就自己按时吃饭了。


第二,让他自主。儿子小学一年级是跟姥姥上的,每次做作业都是姥姥陪着做,做完姥姥还要给他检查一下对错。姥姥不陪就不做。陪着也是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上厕所,挺简单的一个家庭作业他也能折腾一晚上。跟着我之后,我就不陪他做作业了,我给他定好睡觉时间,然后我看我的书他做他的作业,不做我也不管,但是到点就睡觉,早上起床也不能做,就这么去学校。结果也是不出一星期就自己主动去做了。我觉得的吧!有些事让孩子自己做主,吃几次苦头就行了。



第三,家长的榜样作用。要想让孩子不拖延,首先家长要做好榜样,跟孩子说好的事,今日事今日毕,不要一边要求孩子不拖延,一边自己说话不算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种做法是教育不好孩子的。即使迫于压力孩子当时按照家长的愿望去做了,但不是从心里自愿的,一旦有机会就会变本加厉。那些高中似乎很好,上了大学却一落千丈的孩子好多就是这种情况。


总之,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方法也需要改变,反正我儿子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博士毕业中科院做科研工作,工作雷厉风行任劳任怨,科研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应该说小的时候受得那些挫折教育是他一生的财富!


林林妈妈


帮助孩子解决拖延症这事我真是特别有感触,说说我最近刚经历的故事吧,希望能有帮助。

我女儿刚上小学,他们学校每天下午4点放学,家长就在这个时间前到达校门口,然后每个班的班主任带着孩子出来。最开始两周的时间,我女儿那个班总是最后一个出来,有时候是4点20,有时候要等到4点半,等的时间长了总有家长抱怨,那时候我总在心里想也许老师想多讲讲所以耽误了时间,也许是她们班人数相对多一些所以慢一些,总之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直到第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我说每天全班几点放学是由我女儿决定的,每天都是大家收拾好书包站好队,然后我女儿还在慢吞吞收拾书包,等她入队以后一般都是别人收拾好书包20分钟后。你知道吗?当时听说这事我脑子都懵了,很不好意思居然因为她每天如此拖大家后腿。我一直一来心态都很佛系,我不要求女儿是尖子,可也万万不希望她成倒数。

回家路上,我心态有些崩了,我给我老公打电话说了这事,我老公的回应还挺正面的,他说:“早点发现问题是好事啊,娃身上的问题越早发现越好纠正嘛!”听了他的话,我开始劝自己冷静下来,我想确实如此,带娃嘛,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呗。

回家后我问女儿:“你今天放学收拾书包快吗?”她很“骄傲”的回答我:“不快啊,干嘛要快?我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收拾好的。”听了她的回答,我心里默念了无数个“亲生的”才按压住了怒火,不过当时我脑袋里是乱的,我不知道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选择了冷静,我没有再提这个话题。

孩子做完作业后收拾书包,我静静的坐在一旁观察她是怎么收拾的。我发现她把书包放客厅里,书本、文具放书房里,她第一次从书房里拿了语文书,慢慢走到客厅去,把语文书放进书包,然后再走回书房去拿另外的书,回书房的路上还多次停留站住去玩了一会玩具。就这样一趟趟出入客厅、书房,一次一本书、一个本、一件文具,她收拾好书包用了很长很长时间。等她彻底收好后,我走过去说:“宝贝,妈妈觉得你刚才收拾书包太辛苦了,妈妈有个更省力的办法,你要不看看?”然后,我把她的书包拿进书房,把所有书摞起来,一次性就放进了书包,然后我再问她:“是不是这样更省力,而且你可以省出大把时间放心去玩。”娃方式也表示确实妈妈的办法更好更快。

第二天早上,送娃到校门口,我对她说:“妈妈有个想法,你今天要不试试看用妈妈昨天示范的办法收拾书包,你可能会让老师同学大吃一惊,你想不想看他们惊掉下巴的表情?”孩子两眼放光的使劲点了点头。那天放学,他们班破天荒的很早就出了校门,我女儿看见我就赶紧对我说:“妈妈,我今天试了你的办法,果然有用,我今天是班上收拾书包第二名,老师还表扬我了,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我想明天去拿第一名。”然后我又告诉她:“明天可以试一试每节课后就马上收拾书包,不要等到最后,一定可以更快。”

说到这里,帮孩子解决拖延症这事告一段落,我事后也在总结,为啥这次能如此有效帮到孩子,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视问题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理智地去发现原因、寻找对策。

2,分析、发现症结

发现问题后,可以积极跟孩子沟通,或者通过观察等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3,帮助孩子改正、做好示范

有时候我们认为孩子做的不好,只是单纯的批评他,甚至责备他,其实孩子很可能在你批评、责备后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给予积极的示范,比单纯说教效果更高。

4,发现进步及时鼓励和表演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认可,尤其是你发现孩子进步时,你的一句鼓励,往往能促进孩子往好的方面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讲真,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写字慢、吃饭慢、穿衣慢等问题,多想想办法各个击破,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可以很棒的!




三土妈妈


孩子拖延的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很头疼。早上去学校磨磨唧唧,写作业拖拖拉拉,吃饭边吃边玩。即使家长磨破嘴皮也不听,忍不住吼她一顿,这次是凑效了,下次照旧。所以实验证明责骂是没用的。这个方法要排除掉。那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大多时候孩子拖延是不喜欢做那件事才会拖拉的,我女儿就是,所以打骂没用,反而更起反作用。再强调一下,不要打骂。我们要做的是,1.先审视自己有没有拖延的习惯,如果有,很可能导致孩子小时候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及时改正。2.表现好的时候及时夸奖鼓励。3.停止催促。唠叨太多必定导致孩子叛逆。一个人的自律水平取决于他的自尊水平。尊重孩子,给孩子时间,他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笑着面对一切3334


其实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拖延症都是因为行动的动力不足,做任何事情没有动力就没有效率!小孩为什么会有拖延症?我认为这跟他的行为没有目标,平时缺少锻炼有关。没有锻炼,没有目标,他每天都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好。

我家孩子也有一段时间做事很拖拉,不管怎么跟她沟通,奖励也好,批评也罢都没用,反正催一下动一下,不催就不动。经常气得我抓狂。 后来我认真的想了一下,应该跟我平时的严格要求有关,很小的时候,孩子是很勤快的,什么都要帮忙,什么都想尝试,偶尔我也是有给过她尝试的机会,但她总做不好,甚至是帮倒忙,后来不管她怎么要求我都说,你还小,做不好,还是妈妈自己做吧,这样就抹杀了孩子动手能力锻炼的黄金期;有时我不同意她做什么事她偷偷的做了,还被我批评过,这样她就连行动的动力都没有了。 换位思考一下,反正不管怎么做妈妈都不满意,那就不要做了,我做了这些事又没有什么好处,我干嘛还要去做?我不知道该做什么,等下做错了可能会挨骂,还是不做了,等妈妈告诉我了,我才做吧。带着这几个问题,我认真的调整了方式,先和她商量好了一起制作一个时间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最多不能超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件给她画一个红花,允许她做得不好,只表扬不批评,做错了只告诉她怎样改正跟她一起改好,不批评她,每个小阶段统计一下红花数量,按事先约定好的方式给相应的奖励,这样慢慢的,孩子有人行动的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又不用担心被批评,积极性越来越高,做事情越来越有效率了。

总之,我觉得要改掉孩子的拖延症,首先要让她多动手,尽量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允许她做得不太好慢慢改进,给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有了行动的动力,又没后顾之忧,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做得很好的。


紫风铃3405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位经常拖延的人,回忆起Ta第一次的拖延经历:

那是一个下午,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作为小学生的Ta第一眼看到题目,就觉得很懵,不知道该怎么写这篇文章。

晚上Ta在家写作业,半天写不出来什么,脑袋空空的,于是就干脆不写了,明天早上起来写吧

第二天起床,Ta还是写不出来,开始焦虑,急得哭了起来。妈妈看到Ta这个样子,也很着急,于是帮Ta把作文写完了。

后来,Ta的作文得了优秀,但Ta开始拖延。

虽然这件事让Ta觉得很羞愧,但在Ta的想象中,事情一直拖着不做,也许最后会出现一个奇迹,一下子事情就做好了。

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孩子要拖就让他拖,但是他得为他的拖延承担相应的后果】。

拖着不写作业就会被老师批评;

拖着不肯吃饭就会饿肚子;

拖着不肯穿衣服出去就会减少玩耍时间;

当拖延失去它的好处时,也许拖延的行为就会渐渐消失。


李昀宸LYC


每个孩子都有拖延症,讲道理也会是耳旁风

如果早上上学,孩子不起床,你苦口婆心的说半天:再不起床就快迟到了。,像这样的话说一百遍也是没有用的。只有让他体会到迟到的滋味,下次这个毛病绝对改正。

记得有一次,我家小孩早上一直不起,然后我也不叫了,他起床看到已经迟到了,那个猴急的样子,别提多难受了,他拜托我请假说生病了,当然这个绝对不能纵容了,有一就有二。再后来自己订闹钟准时起床。

比如吃饭的时候,总是边吃边玩,你要告诉他如果大家都吃完了,就收拾碗筷。吃不完,就不能再吃了。等到晚上饿肚子,也不能让他吃饭。

如果出门也是拖拖拉拉,你可以吓唬他,锁门自己走。当你锁门的那一刹那,他比谁都蹿的快。

所以说好的习惯是要养成的,做什么必须得有规矩。

早日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