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到农村收购缝纫机,现在卖缝纫机能得多少钱?

乡村波比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我给大家说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到农村收购缝纫机以及现在卖缝纫机能得多少钱。

提起缝纫机,我就想起小时候,自己衣服有小洞了,就找爸妈拿钱去到街边修补衣服的店。我看到有小洞的衣服经过缝纫机,就像变魔术一般,小洞消失了。而我听我爸妈说过,缝纫机以前非常普遍,是一些新娘的嫁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衣服都是批量生产,缝纫机也逐渐消失在我们眼中。而现在也有一些人到农村那里收购缝纫机,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 首先以前缝纫机的价格很贵,一台缝纫机的价格可能占到当时普通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当时由于生产力不够好,缝纫机数量也不是非常多。
  2. 缝纫机已经有了一段历史,不少事情与缝纫机有关。缝纫机也饱含了以前家里人的感情,具有不错的纪念意义。
  3. 缝纫机也是一种情怀,这让现在的人们回忆起以前的生活,虽然苦了点,但还是值得的。
  4. 有一段时间历史的缝纫机可以当做古董来收藏,有些人就喜欢收藏这些东西,摆在家里欣赏。这让客人觉得有一些历史气息。

那么现在卖缝纫机能得多少钱?我觉得至少得好几千,因为在前几年就有人将我家里的缝纫机以三千多块钱买走。而我上网查询了一下价格,有些缝纫机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一万。我觉得,卖缝纫机怎么都能得好几千,如果保存好、数量少的缝纫机,价格甚至超过一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有要补充的,请在下方留言,谢谢大家。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牧豆人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到农村收购缝纫机,现在卖缝纫机能得多少钱?说到缝纫机。在以前,家里能有一台缝纫机,算是很不错的了。我家里也有一台缝纫机,是我妈的嫁妆。虽然现在不用了,但是依然留在家里,就放她房间那里,把机子收到里面后就像一个桌子了,用来放东西。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很多古老的东西,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就像缝纫机、石磨等。以前衣服坏了,缝缝补补又三年,缝纫机可是老一辈人的回忆。现在衣服坏了,有时候就简单的针线缝一下,像要换拉链,以前我妈还自己做,现在也懒了,加上视力也不好了,花几块钱让别人帮做了。现在经济变好很多了,坏的衣服也少人穿了。我记得我以前穿的衣服真的是补了一块又一块,哪里像现在坏了就不穿了呢。



我妈说她当时嫁给我爸,买的那个缝纫机要一百多块钱。在以前一百多块钱可是很多的了,一个月都挣不了多少钱,所以家里的缝纫机她是绝对不会卖出去的。那也是她出嫁的时候,唯一留下来的纪念品了。我家那里没有见有人去收缝纫机,就算收,应该也不是很贵,可能有的是当废品卖了,也有的是几百到一两千吧,或者更贵。不过我妈说了,这个缝纫机给多少钱她都不会卖,就这样留着。

有的人觉得留这样一个缝纫机太占地方了,卖出去得几百块钱也行。有的则是觉得缝纫机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留着就回忆了,有时候还能拿出来用用呢。


壮乡小美


在我们农村70后很多家庭都有这么一台缝纫机,而我60后的父亲就是因为一台缝纫机娶到了我的母亲。说起60年代老一辈人每个月二三十工资真是太低了,那时消费水平也不行,都是裤腰带里省钱花,但是只要存够了钱,大多数农民都会买一台缝纫机,那时的缝纫机品牌有熊猫牌、燕牌、解放牌、华南牌和蝴蝶牌等,而价格普遍在150~200月,对标现在的物价说5000元是一点不为过。


而在当时的贫困年代,为何我们农民下血本也要买一台缝纫机呢?应该源于那个时代普遍工资水平低,特别小孩在农村大人管的少,衣服经常破损,过年想穿新衣服又要花钱去买,两项折中每年的花费不是少数,有了缝纫机不仅比,因此,60年代的家庭缝纫机就像90年代的电视机一样频繁使用,大人小孩的衣服是左三年右三年,缝缝补补还三年,直到现在我家里还有小时候妈妈给我珍藏下的大裤衩子,看了就想笑,到处是补丁。

现在条件富裕了,现在的孩子衣服别说打补丁了,穿个一两天稀罕劲就过了,成了压箱底货,缝纫机也逐渐淘汰。但在我们农村却经常出现收购缝纫机的人,一台以100~200元回收,在我们农村很多农民都认为淘汰不用的机器了留着不如卖掉,造成缝纫机基本所剩无几了,但有消息称这些回收的缝纫机倒卖后均价格不菲,有些保存完好的甚至以收购价的40~50倍的价钱转手,以此编者打听到最高的转手价5000元上下,利润堪称暴力,此类收购商每年卖出一件,就相当于农民一年种地的收入。

据了解,像当今农村的很多老物件均被很多二手贩子看好,像磨盘、缝纫机、老收音机、老钟表字画、屏风,甚至在农村都嫌脏的猪食槽都可以在酒店被当做大型餐具使用,并总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据悉,主要的需求就是近年兴起的复古风,场所就是城市中复古建筑或者特色酒店餐馆使用,以及某些收藏爱好者,比如我大爷就是此类爱好者,每年都要收购几十台老钟表和收音机,倒卖后年收入达十多万元。所以,如果你家有陌生的二手商人要谨防被忽悠,这可是都是值钱的宝。


瞳影简生


如果你的家里有那种老式的缝纫机,好好的收藏,不要卖了。这是80后以及80后之前的几代人的记忆了。

我是1983年生人,那个时候我所生活的镇子里,基本上家家都会有一台老式的脚踏缝纫机,工作起来随着脚踩在上部的机身处会传出来咔哒咔哒的机械响声,非常的好听。我记着那时候一家三口人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用这个缝纫机一点点的“跑”出来的,还有床单封边,都是使用那台缝纫机。

大概在90年代中后期,缝纫机似乎就逐渐的消失了。那时候也没人卖,但是慢慢的在镇子里就看不到了。后来更是只有在镇子里的两个裁缝店才能看到这样的缝纫机,还在咔哒咔哒的响着,跑着衣服。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对缝纫机、大二八自行车、黑白电视机和戏匣子都是有着独特的感情的。

说实话,现在的小贩子收购那些缝纫机根本给不了几个钱,100-200的,还得看保存的状态来加或者减,说句难听点的就是白送。以现在的生活标准,多或者少个100-200块不会对您的生活产生实质的影响,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好好的收藏起来这些老物件呢?这类老物件现在是越来越少了,虽说谈不上之前,但是也是改革开放前后那代人的一段记忆。现在我们的国人缺的是什么?就是缺的传承和记忆,把这些老物件好好的收藏传给下一代,比卖个百八十块钱要有意义的多。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在以前农民生活条件比较差的时候基本上裤子烂掉了,都会经过缝缝补补,然后再穿,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衣服如果一旦出现一个小洞或者烂了一个小口,就立马会扔掉。所以在那个年代,缝纫机几乎是每家必备的一件工具,而且那个时候缝纫机的价格也不低,有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人可能都买不起这种物件。我记得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结婚的时候,男方必须要有三大件,其中一件就是缝纫机,可见缝纫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东西。


不过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家中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缝纫机这种东西了,毕竟大家现在都不需要用到它。而且现在即使是农村人,他们的衣服烂掉,也不会经过多次的缝补,最多可能会用针缝一下,如果真的烂的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就会直接扔掉,不可能再去用缝纫机缝。所以现在基本上普通的家庭里面,都很难看到缝纫机的存在,毕竟已经不适用了。


不过像缝纫机这种老物件,现在数量越来越少,以前的老物件,现在基本上都已经非常的珍贵,而且很多人有收藏老物件的习惯,也就是将这些比较老的东西收藏起来,可能以后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有些东西可能年代越久远,那么它的收藏价值就会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在农村花高价钱去购买一些老的东西。其中缝纫机就是很多人现在想要收购的一种比较老的物件,当然不可能是现在新产的,以前的缝纫机生产的方式和现在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我记得在前两年的时候农村隔三差五有几个人就会来我们家里面,问我们门口放的那个大水缸卖不卖?因为我们那个大水缸由于建了新房子,所以一直摆在前面的院子,也没有将它扔掉,放在前门院子,养了一些荷花在里面。我们家那个大水缸可能至少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因为那个是我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而且上面还有比较漂亮的花纹。所以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想要收购我们家里面的那个大水缸,但是我们家坚决都不卖,即使他们出的价格已经突破上千元。

像水缸这种老物件,虽然说不是什么老古董,但是如果身上有花纹的话,那么它的收藏价值确实会非常的大,而且以后升值了空间会很大,毕竟现在在农村水缸已经非常少见了。而现在农村里面的缝纫机数量也越来越少所以很多人到农村高价钱收购以前的老缝纫机,现在据说在我们当地一台老的缝纫机,如果还是好的可以运转的话,可以卖到2000元左右。而如果是已经坏掉的话,那么也可以卖到800~1000元左右。由于缝纫机对于农民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愿意卖掉。如果是你们,你们愿不愿意卖掉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少三番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到缝纫机应该会让不少朋友回忆起来八十年代的事情吧,那时候谁家能有一台缝纫机就是非常不错的家庭了,缝纫机更是结婚必备的物件。一台缝纫机的价钱也就是200块钱左右,但是那时候的无价200块钱已经差不多是一个工人大半年的工资了,算起来也是件大物件了。

科学兴农家中现在还有一台不用的蝴蝶牌的缝纫机,小时候母亲用它做衣服,不做衣服的时候直接将缝纫机反过去,藏在机箱里面,缝纫机就变成了一张表面锃亮的桌子,母亲还会特意给盖上自己自己做的小桌布。平时母亲还会特意用塑料制得小油壶给缝纫机认真的上油,那时候村里面还经常会有修理缝纫机的小贩。

记得一次我和弟弟闹着玩跑到了缝纫机的桌子上面,不小心将缝纫机的桌面的活动面上踩下了一个坑,结果被母亲用扫帚在院子里追着打。现在我家的老缝纫机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一直放在那里也没有想过去卖了。

科学兴农老家这边村里面专门手缝纫机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一些收废品的、收破旧家电的小贩也会顺带着收缝纫机,价格也没有朋友们想的那么高,邻居家的缝纫机当年的破旧缝纫机总共也就卖了20多块钱,收废品的大爷还不是很乐意收,说这样的缝纫机收回去也是当做废铁卖,不值什么钱。

其实科学兴农认为缝纫机值不值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价值其实已经发挥到极致了,当年我们家中的衣服大多都是母亲用缝纫机做出来的,现在这种人力缝纫机被淘汰了,也算是物尽所用了。如果觉得有收藏价值的话收藏起来也不太占地方,还能做桌子使用。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到农村收购缝纫机,现在卖缝纫机能得多少钱?

缝纫机在作为农村家庭三大件,另外两个是电视和自行车,在八九十年代绝对是个稀罕物,那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如果那个家庭拥有这个,绝对可以和现在拥有小轿车相媲美。


不同于电视和自行车,缝纫机是农村女性的专利,作为半机械化的设备,缝纫机可以做各种衣服、鞋子。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穿的衣服鞋子大多都是自己做的。以我为例,小学背的书包就是母亲给做的,半挎式的布袋子,用来装书陪伴了我整个小学生涯;穿的鞋子也是母亲做的布鞋,那时候调皮,穿鞋比较费,没少让母亲缝缝补补。


再到后来,缝纫机就成为提升家庭收入的工具。那个时候,手艺好的农村妇女,可以给加工厂制作衣服、围巾、毛绒玩具等。这笔收入比种田的收益还要高,也就成为当地农村妇女的“首份工作”,当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玩具小镇。

缝纫机也就成为提升家庭收入的主要工具,以致于农村家庭再困难都要购买一台缝纫机。

随着工业技术的到来,缝纫机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传统的脚踏式缝纫机逐渐被市场淘汰,换来的是电动缝纫机。但是家庭里面的缝纫机,伴随了很多农村妇女的记忆,更关键的是也没有坏,自然摆放在房间,偶尔缝缝补补,有时候换个拉链、做个被套,都离不开缝纫机。

农村妇女之所以不舍得扔掉,一是历史的记忆不舍得丢弃;二是勤俭持家,确实还可以用。分享一个故事,我的姨娘,本来是农村人,后来随姨夫当兵也就农转非了,去年花了百十万换了新房,什么都可以不带,唯独要带上这个缝纫机,说可以补补袜子。来了搬家公司过来,花了80元搬到新家。我们开玩笑说,这个钱都买多少双袜子。

最近有传闻,有人进农村收购缝纫机,大家都觉得稀奇,这个东西家家都有,都淘汰的东西收回去干嘛?其实,来农村收缝纫机的分为这个几类:一是收破铜烂铁的,缝纫机的机头还是很重的,尤其是老式的;二是收农村旧物件的,不只是缝纫机,其他旧物件也收,主要收回去给一个博物馆、主题餐厅、主题会馆等使用;三是专门过来收缝纫机的,一般是缝纫机的爱好者,尤其钟爱老式的缝纫机。


上面三种情况,第一种卖不了多少钱,就是废铁的价格,这个好多家庭都不会卖的,因为要卖早就卖了。第二和第三种,由于将缝纫机当中是一种展示物,收购价格本身比废铁要高一些,一般可以收到二三百左右,品相好一点,有历史年代的,价格会更高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人去你家收缝纫机,给你多少钱,你会卖呢?


指尖三农


小编,你家除了有缝纫机,是不是还有一个妹子长得特别漂亮呀?为啥同样在农村,你家就经常有人来收购缒纫机,而我家缝纫机就摆老屋门口,几十年都没人过问?

曾经有一次,我将家里的旧书清出去时,还特意问了收废品的,人家说不要,后来我说放着太占空间,让他帮忙运走,人家还说要收搬运费20块,我都付了钱,后来是老爸阻止,收废品的才没搬走,毕竟,这是当年的三大件之一呀,也许老爸才觉得这东西有意义,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就是废品一堆,哪还有人来收购呢?



湛江吴志贤


看到这个问题,我有点不信。说真的,我家、两个姑姑家、舅家、还有我媳妇家、我媳妇的亲戚家……,从南到北跨三省……。每家都有一台缝纫机,这是八十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标配,老缝纫机的拥有量,基数特别大。算算缝纫机的普及,还没有一甲子的时间,它们能称作老物件?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倒爷”。这些人前几年跑到我们村里,打着收购石磨、石碾、石臼,还有一些老家具的雕花物件等等。后来人们才明白,他们当初的主要目的是:趁人们不明白黄花梨木的珍贵,能收就收些拐杖等老物件,赚一笔。那些所谓收购的石臼等,看看也不要,给的价格你也不会买,只是一个遮人眼的幌子;这中间夹杂有好多不良分子,打探村里面有年头的古董,低价买不到,都会采取非法手段得到。村里好几个明清时期的祖宗碑,都被他们后来偷走了,所以我对他们这些人是深恶痛绝。

现在如果农村地区,有人打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幌子去收购什么物件,必须要提高警惕之心,谁知道这些“倒爷”打的是什么注意。特别是一些古村落,有好多老物件,就算是收购你几台缝纫机,不知不觉顺走你村里几样老物件(比如古代砖瓦之类),等发现都已经完了。如果你仔细揣摩一下这些人接触的行业,他们背后的一些事,心里大致会明白几分,他们的一些的目的了。

话说回来,我家和我媳妇家的缝纫机,都还可以缝缝补补用,只是现在不用把它们打理干净束之高阁,它们是一个时代的标记,几代人的记忆。就是有人下来收购缝纫机,出的价格高些,也不会卖给他们。


三农的高度


我们家最早的一台缝纫机是鹰轮牌的,缝纫机的架子是木质结构,那台缝纫机的年龄看上去比我奶奶都老,是一台非常破旧的老缝纫机。因为是别人淘汰下来不能用的,所以大约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下来。几十年以前,二十块钱也挺沉重的。我老爹仗着自己会维修,为了自家用着方便,就自管买了下来。刚买回家的时候,根本没法用,老爹又花钱去城里买了零部件换上,然后整个的用机油擦拭了一遍,又捣鼓了好几天,那台破旧不堪的老鹰轮,终于转了起来。以后家里大大小小的衣服,就是在那台老鹰轮上缝缝补补。



后来我和两个弟弟都长大了,我也多多少少的会一点儿缝纫活,我们家买了一台崭新的“蜜蜂”牌缝纫机。新机器跑起来的声音沙沙的,再也不是那老鹰轮呱哒呱哒的声响。有了新缝纫机后,有人花五十块钱买我们家那台老鹰轮,老爹就卖了。买我们家老鹰轮的也是本村人,不是小商贩,他买了以后也是为自己方便。而且因为是一个村里的,每次缝纫机有什么毛病,还是我老爹免费维修。

大约2006年春天,我又买了电动缝纫机,电动缝纫机拉倒家里的时候,卖缝纫机的商家,看到我们家里有台几乎还是崭新的缝纫机,而且是上海产的蜜蜂牌,当即劝我卖给他算了,说反正以后家里有了电动缝纫机,老式缝纫机也用不上了。当时觉得那人说的有道理,放家里没用还占地方,于是头脑一热,把我花了三四百买的还没怎么用的缝纫机,转手一百块钱卖了出去。



其实来农村收缝纫机的小商贩不算太多,最多的是来农村收购旧手机的。收购旧手机通常是不花钱的,一般是商贩用盆儿换你的手机。有人说小商贩买了这些旧手机以后,回去翻新了再当新手机卖。如果真有到农村来收购旧缝纫机的,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回去翻新以后再卖。我们家的两台旧缝纫机,都是在多年以前就卖了,不知道现在缝纫机的价格是多少。现在想起来,我都有些后悔把缝纫机卖了,特别是那个老鹰轮牌。我想现在能找到那个牌子的缝纫机恐怕很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