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解读武汉冠状病毒肺炎

从中医的角度对冠状病毒怎么看?

中医和西医对传染病的认识理论体系不一样,西医是从病原微生物的角度,比如说,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原虫等等,这都是病源微生物,冠状病毒属于病毒里面的一种,所以西医认为这次的肺炎是冠状病毒导致的。中医不是这个概念,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是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来分析,因为一年四季气候不一样,所以自然界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这是正常的气候特点,人生活在自然界中,适应这种气候,不会导致病变,这叫六气,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但是如果气候的变化超过了正常的限度,人体不能耐受了,忍耐不了了,就导致了疾病,这就叫六淫。六淫就是不正常的大,这种气候特点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会导致疾病。除了风、寒、暑、湿、燥、火之外,还有温毒和疫疠邪气。这个温毒和疫疠邪气本身不标志病变的性质,是强调它的传染性。比如说这次的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我们中医就把它认为是疫疠,疫疠是指它的强烈传染性。人们认为所有的传染病都叫做温疫,这个概念有点偏颇。为什么呢?有的疫疠它导致的病变是寒性的,有的导致的病变是热性的。临床表现有的表现为寒,有的表现为热。就是说,有的病人他初起特别怕冷,同时又发热,以怕冷为主,发热不如怕冷明显,这叫恶寒重发热轻,这种我们中医把它叫做外感寒邪,如果传染性非常强,古代就管它叫寒疫,古代也有寒疫这个名称。如果病人表现为以发热为主,发热重恶寒轻,如果传染性很强,就把它叫做温疫。从病因上说叫外感风热,如果传染性强了就叫做温疫。所以说,我们中医对疫病的认识,不都是现在人们说的温疫,有瘟疫也有寒疫。

至于说这次的冠状病毒所导致的肺炎是寒疫还是温疫,那就要根据具体病人来分析。因为我没有到临床第一线,没有观察,没有发言权,我只能说它现在传染性非常强,它是疫疠邪气导致的病变。至于属于寒疫还是温疫,那应该在临床上去观察。

冠状病毒从西医角度来说,对病变的致病微生物认定很准确。从我们中医角度来讲,统称都是疫疠邪气造成的。具体是寒是热,我们要到临床上去观察,辨证论治。我的看法对不对请同道们指正。

在中医历史上传染病发病率相当高,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在旧社会,这些传染病因为当时的防护措施不及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发病率非常高。据文献记载,明、清两代平均每四年发生一场疫疠,发病率相当高,而且死亡率也相当高。当时的防护措施和治疗措施都跟不上,所以在历史上这类疾病很多。中医在治病的过程中,不断在总结经验,每一次发生的传染病类型都不一样,它有变异,今年新发的、突发的传染病来了,在临床中,医生就在不断地总结经验,而且是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也就是说传染病它不仅仅是传染病人,不只是在病人之间传播,医生也是人呀,也同样被传染。所以,每一次传染病来袭,都伴随着病人的死亡和医生的死亡,可以说,我们中医的外感病学说,是建立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每一次疫疠都有一次新的总结。

每次疫力虽然不一样,但是它都有共同点。都是传染病嘛,它一般来说都有发热,另外呢有些病状也相似。所以古代的医学家们对它加以总结,最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起码是在一两千年的历程中,把它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经验,到了清朝的中后期形成了温病学派。1800多年前,张仲景的《伤寒论》问世,那是中医学的一大突破,温病学派的形成又是一大突破。所以,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从《伤寒论》发端到温病学派的形成,两个学派加在一起,对外感病的认识包括疫疠,已经非常的深刻,非常的全面了。

怎么治?叶天士总结出了卫气营血辨证证,吴鞠通总结了三焦辨证,这两位都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们总结的这两套辨证体系对临床指导意义都很大。它不是针对哪一种病,对所有的外感病都有指导意义。寒疫应该按照伤寒论方法治疗,温疫应该按照温病的方法治疗。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对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还在用,疗效非常好,而且没有抗药性。因为我们中医不仅是治病而且是治人,不管是什么病,和人的体质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我们用药也不完全一样,同一种病治疗也不完全一样,所以不存在抗药性的问题。中医的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根据它的临床表现进行具体的治疗。但是它也有普适性,因为传染病都是类似的,所以总的原则是一样的,根据不同的病人用药又不完全一样。这个是我们从历史上也好,到今天也好,对这类疾病的治疗。

按照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具体的进行治疗。因为温疫本身,有的病人夹湿,有的病人不夹湿,所以有的是暑燥疫,那就是纯属热病,有的就夹有湿邪,那就是湿热病,也不一样。根据具体病人、具体病种,辨证论治。这是我们治疗的大方向,大的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