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感觉,陈氏太极56式,有些动作和上一个完全不搭,上下招根本接不下来?

给点钱就能摸的小猫咪


所有太极拳套路都是人为编制出来的,均含有自己特定的攻防含义,动作衔接多以转承起合为特点,使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缠绵不绝。由于五十六式是结合了陈氏一、二路中的动作编辑而成的,致使原来一些过渡动作偏离了转承起合为特点,会有一些突兀的感觉。因为适合表演时兼顾快慢相间的设计理念,这样安排能显出陈氏太极拳的运动风格。故建议平时锻炼身体还是将一二路分开练习为好,毕竟一路以平缓为主,二路以穿蹦跳跃为主,风格迥异,一路注重基础练习柔中寓刚,二路注重发力,刚中带柔。凡是在没有充分理解掌握一路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前去打二路,都是瞎胡闹。



太极寄畅


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曾对武术套路提出这样的要求:“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这是中国传统武术各家对套路的共同要求,但所达到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真正的高级套路不仅上下相承,而且任何一势都可以直接转换到另外的任何一势,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太极拳只一势论》。

太极拳各家传统套路都是按照这样的要求编排的,但陈式太极拳五十六势属于竞赛套路,主要目的在于竞技表演,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的竞赛套路,也是如此,还有二十四势、四十八势、八十八势太极拳、三十二势太极剑,属于健身套路,也都是如此。

由于竞赛套路和健身套路的目的不同,不符合“势势相承”的技击要求,完全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套路的广泛传播,对太极拳的宣传和推广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习练者多是以表演和健身、娱乐为目的,他们并不在意套路是否符合技击要求。



经典太极


是的。所以这两天我开始看赵堡太极拳。


扶情74600056


招熟,懂劲,神明,你做到了多少。


高君孝19511951


哈哈,你是不是刚练?照拳论,不搭的多了,我劝你一句,腰疼膝盖疼就别练因为越练越疼,换别的门派吧


江山烟雨1


真正动起手来,没人按套路出“牌”,至于怎么衔接、转折,战场上谁还顾得了这些?





杏林帅哥


其实拳脚本身就没有什么衔接不衔接,一招就是一招,一试就是一试,都是随机应变来的,每一招都是为了致胜,练拳就是练出自然反应,做到快速准确的击打对方的最薄弱环节,打不打得到是速度问题,打不打得倒是力量问题,打不打得出是反应问题。


用户71872347823


56式定位就表演套路,是打给人看的。如果练习传统套路,很容易就能发现各种衔接问题。个人建议,别随意拼接改动传统套路,今天的改动成就,也许会成为明天遗憾。


易承


陈式太极拳56式是竞赛套路,最基本的应该会陈式太极拳的老架和新架,竞赛和技击两个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