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能否吸引更多的特級教師,把衡中模式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高明79



  • 特級教師為什麼要去衡中?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特級教師作為一種至高的榮譽,若能把榮譽“提現”,也是一件美事。一般來說,特級教師在各個學校應該都是很受歡迎很受重視的教師。那麼衡水中學能吸引特級教師的應該是較高的待遇,較容易達到的高考成績。至於受重視與否,同事關係是否融洽,衡水居住環境(其實環境真不太好)等等應該不在考慮之列。

  • 衡水中學能吸引更多的特級教師?

截至2009年,河北衡水中學有教職工600餘人,其中國務院特貼專家2人、國家級榮譽獲得者17人、特級教師13人、河北省中青年專家4人、河北省“三三三”工程二層次人才9人、國家和省級骨幹教師28人。

筆者沒有檢索到更新的新聞,單從這些數據來看及自己的所見所聞,衡水中學應該不是很強調師資的,衡中引以為傲的是教師成長的速度和質量。

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出,衡中對教師的激勵和表彰是非常全面的。衡中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它的精細管理,尤其是對教師的激勵和學生的鼓勵是做得非常好的。從這個角度看來,特級教師去衡中的內驅力不是很強,因為衡中衡量教師的標準就是“好用”“務實”。畢竟,今日的衡中已經不需要靠特級教師撐門面了。

  • 警惕資本對衡水中學的影響

衡水中學成功的秘訣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幾十年來教師的辛勤付出、精細到極致的管理模式、優質生源的吃苦耐勞。這些年來,衡水中學在快速擴張,連我旁邊的大餘縣也要建衡中分校。在擴張中要警惕資本的影響,畢竟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的。若資本對學校管理、招生、教育教學的干預沒有在合理區間,超越了閾值,那麼帶來的可能是災難性的後果。所以,立足所在區域,紮實推進佈局方為王道。至於說走向世界就別想太多了,畢竟“歪果人”不太認同這種教育價值觀。再者,我們是“嚴進寬出”,人家是“寬進嚴出”,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衡中模式的成功是各方面合力締造的,要複製談何容易呀!每天那麼多學校去往衡中取經,但沒幾個學校真正學到這種模式。衡中不需要那麼多特級教師,真心希望衡中不步“黃岡”的後塵,祝福它!

請關注“建安天寶南窗雨”,共話中國基礎教育。


周老師教語文


衡水中學只是應試教育背景之下的產物,在國內尚且無法得到一致的認可,更遑論國際了。

衡水中學的迅速崛起一方面是政策的“窪地效應”,一方面是遇到一位深諳應試教育的校長。

當時國家出臺建設示範性高中的政策,李金池是當時衡水中學校長。他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政策,積極去向市縣要政策,要撥款,改變了學校的樣貌,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物質基礎。

另一方面,李金池校長借鑑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實行“量化考評”策略,把學校教學成績和常規管理制定成120多項考評標準,強化管理,內挖潛力,把工資與考評掛鉤,激發教師工作激情。

第三方面,四處招攬生源,尤其是優秀學生,開出誘人的條件對優生進行補助。首先是把周邊的優生一網打盡,然後再利用高考的成績擴大影響,把這種“掐尖”行為向全省乃全國蔓延。

衡水中學歸根結底是應試教育模式,是一種工廠流水線式生產模式,依靠的是強化訓練(學校制定的常規是精確到分鐘的),培養的是考試機器式學生。

這樣的教育模式與今天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培育身心健、國際視野學生的理念相背馳的。因此學校從起初就一直飽受詬病。

衡水的培育模式、教育理念與英國的伊頓公學差距甚大。她的工資優勢也許能吸引一些老師,但是說這樣的模式在國際上推廣,我覺得還是有點夜郎自大了。


青衫李探花


衡中不能吸引更多的特級教師,也不可能把影響推到世界。

一、衡水模式更像生產線模式。學習像一條生產流水線,學生除了學習,吸收知識,基本上沒有其他的活動。我們彷彿不是在教育人,而是在生產機器!

二、衡水模式存在太多壓榨。對於如何更高效的學習,衡水採取的是無限壓榨學生自由時間。吃飯時間要減少,課外活動時間要減少,甚至上廁所時間都要減少!對於老師也是量化管理,績效工資都看成績,無形中讓老師養成了功利性的心裡。

二、衡水中學是應試教育下的產物。現在國家正處於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階段,在這種大環境下,這種應試教育模式肯定也必將走向淘汰!

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寓教於樂——琉琰


第一:衡中模式是特定教育環境下的產物!至今還未洗清其高考工廠的嫌疑!國家提倡的是素質教育!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反對衡中模式!第二:衡中的教師隊伍並不是國內頂尖的!而且也吸引不了頂尖教師加入!據說衡中的教師隊伍多半還是來自河北師大!第三:衡中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將時間管理做到了極致!擠壓學生、擠壓老師!同時虹吸效應,吸收了全省優秀初中畢業生就讀,同時帶動了整個衡水市的生源質量,形成品牌效應!結論:沒有推廣性!當年黃岡中學如何?現在呢?前車之鑑!


1907505241088


衡中模式是應該嚴厲禁止的!把學生當犯人,衡中就是監獄,沒有自由,一個月只有一天休息,吃飯只給五分鐘,比其它孩子每天多學好幾個小時!培育考試機器!在國家一直要求學生減負的時候,衡中卻背道而馳!


天高兮雲淡


不能,估計很快就會被江浙挖了


言風言吾之


放一個領域到達一定相對極限反而對它自身變成了約束!競爭殘酷,最終受傷害的不光是老師本身還有學生及學校聲譽!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環境在招聘優秀教師方面收到一定的侷限!1.現在教學需求改變了,2.優秀教師的評判標準改變了,3.適應即要保眼下成績,還要報未來的校聲譽的工作人不太好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