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河两岸的平度和昌邑,古代往来就很频繁,风土人情比较相近

通常而言,人们把胶莱河作为“胶东”的一条分界线,但对于河两岸的人们来说,这条分界线的意义并不大,一水之隔并不能阻挡彼此之间的来往,甚至常有同宗兄弟分居两岸的情况。在北胶莱河沿岸的平度和昌邑,这种情况就相当常见。

沿着308国道(原309国道)从平度向昌邑行驶,会经过一座胶莱河大桥,在大桥的平度一侧,北面紧靠河边有个村庄,名字叫做河套。

胶莱河两岸的平度和昌邑,古代往来就很频繁,风土人情比较相近

(河套村)

这个河套,是以董姓为主的村庄。根据村志记载,河套的董姓,是明初从四川迁来。

胶莱河两岸的平度和昌邑,古代往来就很频繁,风土人情比较相近

巧的是,在河套村的对面,胶莱河西岸的昌邑境内,有个董家庄村,那边的村志同样记载的是:“明初,董姓从四川迁来。”

胶莱河两岸的平度和昌邑,古代往来就很频繁,风土人情比较相近

(河套村对面的董家庄)

一河之隔,两个董姓村庄,都是明初从四川迁来,两者之间看上去应该有所联系。到村里一打听,情况也的确如此,河套村的老人说,当初从四川迁来的是董姓两兄弟,一个落户在河东,一个落户在河西,距离虽然很近,但分属两个州县。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史料记载来看,很有可能与明清时期的区划有关,在当时昌邑和平度都属莱州府,而平度为州,昌邑为县,昌邑县理论上归平度州管辖,而后从属于莱州府。因此,四川移民迁来,或许由平度州统一安排落户,有的安排在平度,有的就安排在昌邑。

除了移民之初的迁徙之外,两地之间也不乏人丁兴旺后的分支迁徙。

胶莱河两岸的平度和昌邑,古代往来就很频繁,风土人情比较相近

(杨家圈与辛城位置示意,图中弯曲部分为胶莱河故道)

平度明村镇的杨家圈(原属马戈庄镇)和昌邑围子街道的辛城村,就属于这样的例子。两村皆以杨姓居多,杨姓起初落户于东岸的杨家圈村,后来人丁兴旺,有一支迁到了胶莱河西岸,就近管理西岸的田地,形成了现在昌邑市的辛城村。

而北胶莱河下游的昌邑市卜庄镇境内,也有不少相似的情况。其中,小韩家村是从河东岸的平度韩家村迁来(实际上,这个村在历史上曾经属于平度管辖);高家村则是从平度新河镇的高家村迁来,名字都没有变化。

胶莱河两岸的平度和昌邑,古代往来就很频繁,风土人情比较相近

刚才说的都是从河的东岸向西迁徙的案例,而在平度境内,也有从昌邑迁来的村庄。比如,明村镇的大郑家村,根据记载就是昌邑郑家坡的郑姓渡河过来建村。

在古代,胶莱河常年有水,虽然河上没有大桥,但两岸居民夏天搭浮桥或乘坐小船,冬天则踏冰或者趟水过河,彼此走动不受影响。因此,平度西乡与昌邑的风土人情基本相似,基本没有所谓的“胶东”、“胶西”的区别,换句话来说,昌邑也应该算是广义的“胶东”(登莱)范围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