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总决赛颁奖仪式,轮到天津女排上台大合照之际现场球迷却所剩无几,对此你怎么看?

时势球事


这是人之常情,要学着去换位思考。



一支球队,在客场又怎么能享受到主场的待遇呢?好像在全世界还没有一支在主场和客场都同样受欢迎的球队。

你在人家的家门口,把人家喜欢的球队打败了,从人家的手里抢走了冠军,还在人家的家门口兴高采烈地欢呼,如果换作是你自己,你又咋想?

估计你也会掉头就走了,心里会恨得痒痒的,一眼都不想再多看那令人伤心的场景~这就是普通球迷的真实感受,自己的主队输球了、丢掉了冠军,本身就已经很难受了,怎么还可能很大度地留下来看你欢呼呢?



这就像我们在死对头日本女排的主场击败她们夺冠一样,日本球迷还不恨死我们?再比如,里约奥运,我们在巴西的家门口将她们打哭了,她们的球迷能好受?

所以说:无论在哪里,客场就是客场,客场的球迷本来就是过来给你喝倒彩的,希望你输球的,可是,你却偏偏赢球了,那他们没办法,就只能用空场来报复你~再说,人家也还忙着回家呢。

胜利者要学着大度一点,学着去理解一下别人,毕竟,你胜利了。




星夜明瞳


很正常啊,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天津女排在第三轮决赛3:1逆转上海女排夺冠,捧起第二座联赛奖杯,但是在颁奖典礼时,有球迷发现观众都走的差不多了,所剩无几,其实对于这样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这是上海女排的主场,大部分的球迷都是上海女排的球迷,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夺冠,自然会有一大波现场球迷早早离场,就像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后,球馆内几乎空无一人,连国际赛事都是如此,更何况国内联赛。

其次,天津女排与上海女排决赛比完的时间都快十点了,而又是周二的晚上,大部分球迷第二条还要工作,再加上晚需要赶地铁,所以比赛一结束就离场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可以通过手机直播看颁奖典礼。

总之,上海女排再次与冠军失之交臂,可以说在近十年来,上海女排多次晋级决赛都最终在决赛中被对手绝杀,11到12赛季被恒大夺走冠军,14到15赛季又碰上当时强大的八一女排,17到18赛季,眼看冠军就要到手了,又被李盈莹领衔的天津女排在最后时刻逆转夺冠,本赛季花重金引进利普曼和拉尔森,却碰上如日中天的天津,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希望上海女排继续加油,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排球boy


这种做法不提倡,但可以理解嘛!

球迷提前离开,这种做法可以理解,再说了,排球比赛,本来球迷就不太多,如果是在天津主场,效果定会不一样。

球队当了一次背景板,球迷不想再做背景板,提前离开,这种做法,我认为没什么大不了。

说个与天津队有关的比赛,去年世俱杯期间,由于队伍被对手打得惨,在大势已去时,不少球迷里提前离场了。能说球迷不尊重对手吗?只是他们的最爱,与自己的心理预期相差太多。

在天津队夺冠领奖时,背后的看台上,球迷早走开了,有人说:“这太不尊重对手了”;“这是输不起”;“太不尊重运动员了”……

之所以球迷少,是因为:

1、不是每个球队都是天津的主场。天津主场,球迷多,这是有目共睹。这次比赛,在上海主场,自然天津女排球迷少,颁奖“冷场”,挺正常的啊!

2、亚军的球迷,很难留下来给冠军鼓掌。这个不仅仅是这场,在很多项目上,不都是这样吗?看看中超、足协杯亦是如此,在客场夺冠的队伍,颁奖时,球迷也都走光了。

记得在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得冠军,日本球迷大都提前离场,被球迷痛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后来郎导很生气,说:“见到日本队,见一次,灭一次。”

抛开民族情感,日本球迷做法,与上海球迷有类似之处呀!或许说,这是球迷素质低,但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亚军队伍和球迷的心情,不是胜利者能体会到的。

某一项赛事决赛,如果自己的主队在自家主场失利,主队球迷能留下来给亚军、给冠军鼓掌的,那才是真正的球迷。

而像排超(女排)、女超(足球)这样的联赛,平时球迷就少的可怜……再加上自己喜欢的队伍输了,哪有心情留下来?


小言球事


这次排球的总决赛天津队获得了冠军,但在最后的颁奖仪式上合影时,观众却纷纷离席所剩无几,其原因无非就是三点:

第一、就是天津女排作为冠军,上台领奖合影安排在最后的时间,客观上有所影响。这次排球的总决赛,天津队战到最后获得冠军,本身在时间上就比较晚了,在上台领奖上安排在最后都已经晚上接近11点钟了。这个时候,许多观众离开席位也属正常。

第二、就是这次的比赛是在上海,而上海队没有拿到冠军,对于上海的观众来说,显然关注度要差不少。因此,当天津队获得冠军上台领奖合影时,很大部分上海观众离席也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举动。

第三、就是组委会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现在是冬季时间,在上海的体育场馆里没有暖气供给系统,即使是在室内,也让观众感觉到凉飕飕的。所以,观看完比赛后,没等最后的冠军颁奖,就有许多观众离场退席。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润友


全国女排联赛冠军最终出炉,天津女排还是毫无意外的获得了冠军。但是在领奖环节也是不太“友好”,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从几个方面来说都是不太专业的。

首先是领奖环节,领奖台饱受争议,双方的球迷都感觉不太舒服。怎么描述呢?就是一个长条领奖台,根本没有起伏的领奖台,冠军和亚军都是同一水平线。区分不开哪个是冠军,哪个是亚军。唯一能区分的就是当亚军上海女排领奖结束以后就马上退下领奖台,随后冠军天津女排再次登上领奖台,这样才能区分。而正常的领奖台应该有起伏,高低之分,这样就不会出现领奖完以后还要退下去的尴尬。



其次是颁发的奖品也是没有太大的亮点。这一次颁发的奖品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中国春节传统的“福”字,虽然准备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但是这样的礼品体现不了这一场比赛的意义。所以其实是有一点鸡肋的感觉,因为哪里都可以买到的东西,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还有就是在领奖环节的最后阶段,现场的上海球迷已经都不见了踪影,其实也可以理解。决赛的三场比赛,上海女排都没有能赢下一场比赛,还要看对手领奖,换作你也是不会留下来,而且时间又这么长。

这样的画面也是让我们联想到女排世界杯的时候,中国女排获得最终的冠军,领奖的时候现场剩下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毕竟是在日本的主场,又不是日本女排获得冠军,留下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次颁奖仪式呢?


足球非球


日前2019-20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尘埃落定,排超联赛豪门天津渤海银行再次夺冠。本赛季世界第一主攻朱婷的加盟,令天津实力大增,在这位国家队队长的帮助下,天津女排以13战全胜的成绩斩获队史第12座总冠军。


今年的冠军颁奖仪式相比于去年要寒酸许多,冠军与亚军同用一个领奖台,没有大大的奖金支票。但是,天津女排的姑娘们拿到定制的红包与鲜花时仍然非常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当比赛正式结束,天津球员们准备领奖时,观众席已经空空如也。回顾天津女排的冠军合影照,多少显得有些寒酸。其实这也不奇怪,总决赛第三战在上海主场举行,利普曼回归上海女排打出了出色的第一局。只可惜她们最后还是输了,上海球迷难免有些沮丧。再者比赛结束那会天色已晚,颁奖典礼耗时较长观众们也没有多少耐心等待。

其实在比赛结束之初,还是有很多球迷高呼“朱婷”的名字,就今年的排超联赛来看,朱婷在国内的人气非常之高。如果天津女排没有背对主场球迷那一面合影,可能最后的拍摄效果会不一样些。

此次总决赛失利,是上海女排时隔两年第二次冲击队史第六冠失败。她们是主客场胜制排球联赛的首支冠军队伍,但是在2000-01赛季后,她们已经连续19届比赛冲冠失败。其实金软景还在的那一年,以及今年利普曼领衔的上海女排都有机会,只可惜运气都不够好,只得苦吞“魔都收银员”的称号。


小公举谈球论道


正常现象,但上海球迷这样做确实不妥,给对手冷场的同时也是给主队带来不尊重,大家一个赛季的拼搏非常希望得到球迷的尊重和理解,到头来贬低他人的同时就是看轻自己,这种做法非常不提倡。

颁奖仪式非常简陋,主办方的准备工作落实太不到位。

这有可能是近几年排超联赛颁奖典礼最不能让人信服的一届,感觉所有环节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从领奖台的布置到冠亚军奖杯“一模一样”,如不是看了比赛你还真以为上海队拿了冠军。

冠军登顶怎能没有烟花灿烂和彩带飞舞,和上赛季北汽夺冠的场面简直判若两人,任何系列赛打到关键场次时主办方都应该把工作做到位,这是职业态度,也是对比赛的最起码尊重。很多人说上海主办方一直如此,记得上上赛季天津在卢湾夺冠时,上海本来精心准备为自己庆贺的环节都省去了一大半,可想而知。

主办工作的不敬业自然会有很多负面影响,当然在国内能做到处处事无巨细有能有几家呢,联赛升级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冠军典礼这种绝不能草率从事。

上海球迷离场冷落了天津,更是看不起主队

和女排世界杯日本球迷的离场如出一辙,上海球迷也做到了最极致的一幕。颁奖典礼还未开始,看台上空空如也,除了一些天津球迷和朱婷后援粉丝团,试问上海女排队员怎么想,这是真球迷吗?

我们不如说日本球迷的表现如何如何,从这点上看得出部分国内球迷的心理,球队赢球抱团取暖,输球则踹门骂人。天津女排对这些早已见怪不怪,难为的是上海女排,虽没有加冕为王,可心疼了一个赛季的努力没有得到球迷的认可。

球迷是联赛进步的一部分,是球队的第二生命,你可以说这很正常,也可以说这是体制的不完善。


激活能量


在上海的主场,天津女排夺冠场景确实有些令人心酸。



距离天津女排横扫上海女排夺冠已经过去了一天,但是关于这次总决赛的话题还是非常多。球迷们对于任何一个细节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说明了球迷对于女排非常热爱,也真心希望女排联赛能办得越来越好。其中部分球迷指出:在女排联赛的颁奖仪式上,轮到天津女排上台大合照之时,现场的球迷所剩无几。与之相对应的是,此前上海女排颁奖时观众还是非常之多,主场球迷对于自己球队的支持还是体现得非常明显。

关于球迷对于主客场球队的对待方式,这历来是个不可避免的话题。竞技体育毕竟是一场特殊的“演出”,而观众有自己喜欢并不支持的球队,自然也有不那么支持或者反对的球队。通常意义上来说,球迷的地域属性非常明显。球迷们大多会选择自己城市的球队,也是一种家乡情节的展示。像那种极其客观且中立的球迷非常之少,所以当我们看到颁奖典礼上的这一幕完全不必惊讶。相信如果天津女排在主场夺冠,那会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事实上在现场留下来观看完整个颁奖典礼的,很多都是自发性地远程来庆祝,其中大多数是朱婷的球迷。对于女排来说,除非是世界级别、关乎国家荣誉的比赛,才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像女排超级联赛,由于都是国内球队的较量,并不存在国家荣誉的冲突,因此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以朱婷的个人魅力和球星效应,能有这些球迷支持已经难能可贵。带着我们的祝福,期待女排联赛能够越来越好。

总之,这种场景虽然心酸,但也是竞技体育固有的现象,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是球球点球,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欢迎关注。


球球点球


正常现象,不足为奇。


在女排联赛总决赛第三场对阵中,天津女排没有再将夺冠带回自己的主场,而是以3:1击败对手,在上海的卢湾体育馆登顶。既然是客场夺冠,当然也就无法享受主场所给予的荣光和支持了,所有比赛都是如此。

天津队在上海队主场夺冠,作为上海球迷,依然不愿意看到客队站上最高领奖台,所以早离场也可以理解了。这一次的颁奖仪式也显得非常的仓促和小气,冠亚军共用一个领奖台,连礼炮都没有准备,不只是上海队方面故意为之还是果真是没有准备好。

在这场决赛中,上海队迎来了外援利普曼的火速加盟,她也拿到了本场的最高分,但是呢天津队朱婷,李盈莹和胡克尔的进攻组合以及在一传和整体配合上都在上海队之上,光靠利普曼和拉尔森难以回天,最后遭遇输球。

其实主场球迷纷纷退场的事在国际排联的比赛中也屡见不鲜,这一奥运周期的大牌从2017年大冠军杯,2018年世锦赛,2019年世界杯和2020年奥运会都在日本进行,而在2017年的大冠军杯和2019年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傲人成绩夺冠,主场的日本球迷也没有留情面,也是纷纷提早离场。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也是比较正常的一种现象吧,试问谁愿意看到自己不支持的客队获胜,还看他们登上冠军宝座呢,你觉得呢?


一言不合聊个球


不在自己的主场,怎么能感受到满场欢呼、众星捧月的感觉。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且对于朱婷等球员来说,或许也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吧?排球有它自己的文化,球迷不为客队加油,不等着为客队的领奖而呐喊,没什么可说的。


2019-2020排超联赛落下了帷幕,天津女排全胜夺冠,赛前一直在讨论的天津女排会不会放水回到自己的主场夺冠,媒体一直分析不会,过人天津女排还是轻松的3-1战胜了上海女排拿到了冠军。客场夺冠意味着就无法和自己的主队球迷共享夺冠的欢乐,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上海女排退场,颁奖典礼上没有观众的情况。


2017-2018排超联赛,冠军争夺同样是天津和上海,结果上海在大好的局面下,被天津女排4-3逆转,同样是在上海的主场夺冠,本来冠军唾手可得的上海女排却被逆转丢冠,球迷们的心情可想而知,比赛结束之后,没有等到颁奖典礼,球迷们就纷纷退场,其实作为一名球迷看到这样的场面,或许真的没有心情再留在现场看天津捧起奖杯,球迷们不会那么大度,也不会那么快的调整心情,就是这样。


2015年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队最后拿到了冠军,颁奖典礼上出现了比较尴尬的一幕,看台上的球迷全部走光了,空空如也的看台,让这样的颁奖典礼似乎少了一些气氛。其实球迷们也都知道日本队争冠无望,能够到现场看比赛就算是对排球的热爱了,但是让他们为不是自己的球队夺冠庆祝,日本的球迷们或许真的不愿意,这就是不在自己的主场夺冠的尴尬。


2019年女排世界杯出线了同样的事情。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11连胜拿到了最后的冠军,颁奖典礼还没有开始,看台上的球迷就已经走的差不多了,于是中国女排有找到了那种熟悉的感觉,没有球迷的庆祝,没有掌声,没有欢呼上,就在这样略显沉闷的场景中戴上金牌。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多次了,球员们或许也早已经看开了,拿到冠军才是最大的梦想,没有观众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