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謙虛的人更聰慧?

懷有謙恭之心,我們就會知道,有很多東西我們並不瞭解,還有很多東西我們自以為有所瞭解,其實卻是一種曲解或者誤解。謙虛使人聰慧的原因就在於此。——戴維·布魯克斯《品格之路》

為什麼謙虛的人更聰慧?

有價值的人生始於與自身的對抗

謙虛低調的人溫和親切,令人放心,而自我宣揚的人則心理脆弱,令人緊張。懷有謙恭之心,則無須證明自己異於常人,而以自我為中心則會使人目光短淺,過於關注自我,爭強好勝,渴望表現自己。

謙恭之心會賦予人們愉快的心情,引導他們相互欣賞、建立友誼、心懷感激。坎特伯雷大主教邁克爾·拉姆齊(Michael Ramsey)說:“以感激之心澆灌的土壤,不會滋生出驕傲的野草。”

從知性方面看,這種人恭品格同樣有令人讚歎的地方。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指出,我們“對自己的無知視而不見,而且幾乎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懷有謙恭之心,我們就會知道,有很多東西我們並不瞭解,還有很多東西我們自以為有所瞭解,其實卻是一種曲解或者誤解。

謙虛使人聰慧的原因就在於此。蒙田曾經說過:“我們可以憑藉別人的知識成為學者,但是想要成為智者,就只能依靠我們自己的智慧。”

這是因為:智慧不是一堆簡單的信息,而是一種道德品質,既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哪些東西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還可以在我們懵懂無知、疑惑不解和視野受限時,幫助我們找到解決辦法。

我們的天性中有心存偏見、過於自信的傾向,而智者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種缺點。

從完整意義上看,智慧是以遠距離視角對自我做出的準確認識,並在人生歷程中不斷髮展——從青春期時的近距離自我觀察,逐漸演變為更廣闊的全景式觀察。不僅你的優點、缺點,你的親朋好友、各種依存關係,乃至你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都將一覽無餘。

從道德層面看,謙虛的人也有引人注目的特點。在加強自我修養方面,每個時代都有它特有的做法,都會採用一些獨特的方法來培養品格高尚、有深刻思想內涵的人。


為什麼謙虛的人更聰慧?

時至今日,我們很多人都把人生看成一次遨遊世界、攀爬成功階梯的旅程。為了不虛度一生,在設定人生目標時,我們所考慮的常常是如何才能在外部世界中有所作為。

謙虛的人會把他們的人生比作旅程,除此以外,他們還會使用另一個與內心活動關係更緊密的東西——自我對抗,來形容他們的人生。

他們傾向於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對比鮮明的兩面:一方面,我們才華橫溢,另一方面,我們的缺點也極為明顯。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某些天賦,同時也有某些缺點。

如果我們在那些誘惑面前習慣性地不加抵抗,不與自身的缺點展開鬥爭,我們自身的某些重要品質就會逐漸喪失,我們的品格就無法達到我們期望的標準,甚至遭遇慘敗。

對這些人而言,在外部世界取得成功固然重要,但在內心世界與自己的缺點展開鬥爭才是人生的核心內容。1943年,深受人們歡迎的牧師哈里·埃默森·福斯迪克在《做一個真實的人》(On Being a Real Person)一書中指出:“有價值的人生始於與我們自身的對抗。”

謙虛的人會殫精竭慮地發揚自身的優點,戰勝自身的缺點,彌補自身的不足。我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是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2005年,戴維·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在凱尼恩學院畢業典禮上所做的著名演講完美地描述了這個困境:

我所有的親身經歷都告訴我,我是宇宙的絕對中心,是現存的最真實、最個性鮮明、最重要的人。以自我為中心是人類的一種天然的基本傾向,我們並沒有因為這種行為不利於社交活動而經常反思。

不過,所有人基本上都是這樣做的。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點:你所接觸的世界都在“你”的前後左右,或者“你”的電視上、顯示屏上。其他人的思維和感受都得通過這樣那樣的方式與你交流,而你自己的所思所感才是最直接、最緊要、最真實的。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天性會把我們引向若干不合適的方向。首先,它會激發出我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慾望;它會讓我們產生驕傲的情緒,自認為高人一等;它會讓我們對自己的不完美之處視而不見,或者找出辯解的理由,同時誇大我們的優點。


為什麼謙虛的人更聰慧?

在人生歷程中,我們大多數人總是喜歡跟他人做比較,認為自己比他人棋高一著:優點更突出,判斷更準確,品位更高。我們總是在尋求他人的認同,認為自己已經構建了某種身份,一旦受到任何冷落或者冒犯,我們就會十分反感,心情也變得異常糟糕。

人性中的任性成分會讓我們把低層次的愛好置於比高層次愛好更高的位置上。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愛好,希望得到自己嚮往的東西,比如友誼、家庭、受歡迎、地位、金錢等。而且,這些愛好在層次與重要性上彼此不同。

我們都知道,人們對父母子女的愛應當高於金錢,人們對追求真理的熱愛應該高於受歡迎程度。即便在相對主義與多元主義盛行的今天,各種道德品質在我們所有人心目中的排序也大致相仿。

但是,我們對這些愛好的排序其實並不合理。如果你在餐桌上閒聊時將某個人私下裡告訴你的事情和盤托出,這就說明在你的心目中,你對受歡迎程度的熱愛高於友誼;

出席會議時,如果你誇誇其談,而不願意靜心傾聽,這就說明你對學習與友誼的重視程度不足,而更關注釋放自己的激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大都是這樣做的。

對自己的本性持謙恭態度的人都是道德現實主義者。伊曼紐爾·康德(Immanuel Kant)有一句名言:“人性這根曲木,決然製造不出任何筆直的東西。”

道德現實主義者知道人都是由“曲木”製造而成的,信奉人性“曲木”說的人對自身的缺點有深刻的認識,認為品格是在與自身的缺點做鬥爭的過程中培養而成的。托馬斯·默頓認為:“靈魂就像運動員一樣,也需要能與之匹敵的對手,通過對手的磨鍊、牽引與推動,才能充分發揮潛能。”

從這些人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些鬥爭。他們在與自私自利以及冷酷無情做鬥爭時,哪怕只取得了小小的勝利,也會欣喜若狂。如果他們因為偷懶或疲憊而缺席了某個慈善活動,或者沒有靜靜地傾聽某人訴說煩心事,他們就會感到無比沮喪。

在他們的心目中,人生可能更像一次道德探險活動。正如英國作家亨利·費爾利(Henry Fairlie)指出的那樣:“只有承認人性有犯錯的傾向,而且過失不可能完全避免,我們的人生才不會漫無目的,我們才不會虛度一生。”


為什麼謙虛的人更聰慧?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回顧自己當天犯了哪些錯誤。他最主要的過失是冷酷無情,這個過失又衍生出其他過失。他每天都要應付很多人,非常忙碌。

在人們向他尋求意見或者訴說不幸遭遇時,他有時會心不在焉;有時他關注的不是對方的話,而是如何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例如,在某次會議上,他考慮更多的可能不是別人到底在說什麼,而是如何引起他們的注意,比如,他可能會口是心非地對他人進行阿諛奉承。

每天晚上,他都會分門別類地整理這些過失,分析經常發生的主要過失以及可能由此衍生的其他錯誤。然後,他會思考對策,以便在第二天有所改進。到了第二天,他在待人接物時會力求改變。比如,更耐心地傾聽別人的話;把關心置於威望之上,更看重高層次的東西。

所有人都有不斷提高道德修養的義務。對人生抱有這種態度的人,不會認為人的品格是天生的或者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品格需要我們付出努力,有技巧地加以培養。只有持之以恆,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成為品格高尚的人。只有牢固地樹立起道德核心,我們才有可能在外部世界建立不朽功業。如果不具有某種內在的操守,我們最終必將醜聞纏身,甚至眾叛親離。

在上文中,我用到了“鬥爭”這個詞,但是,我們不能把這種與內在缺點之間進行的道德鬥爭,視為與戰爭或者拳擊比賽相類似的搏鬥,後者充斥著武力、暴力和侵略性。道德現實主義者有時也會立場堅定,例如,他們在與邪惡做鬥爭時永不退縮,他們還會嚴格自律,防止自己的慾望膨脹。

不過,品格的養成並不是一味地講求嚴酷的磨鍊。我們還可以通過關愛,輕鬆愉快地培養自己的品格。如果我們同品格高尚的人建立深厚的友誼,就可以從他們身上取長補短,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如果我們深深地愛上了某人,我們就會甘願為其付出,以期引起對方的注意。

欣賞偉大的藝術作品會使我們的情感更豐富,致力於某項優秀的事業,會使我們激情四射、精力充沛。此外,與自身缺點的鬥爭絕不可能是孤軍作戰,我們無法單憑自己的努力就實現自我掌控這個目標。

個人的意願、理性、同情心與品格,並不足以長期壓制自私、驕傲、貪婪與自欺的缺點,所有人都需要向外界求助,得到包括家人、朋友、先人、規則、傳統、制度、典範以及上帝(對信仰宗教的人而言)的幫助。我們需要有人為我們指出錯誤,提供正確的建議,不斷地鼓舞、支持、激勵、配合並啟發我們。

從這個角度看,人生也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在世界各個角落,英雄與笨蛋都同時存在。無論你是在華爾街供職,還是在為貧苦百姓派送藥品的慈善事業奔波,收入高或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願意同自己展開道德鬥爭,投身於這場鬥爭是否令你心情愉快或者富有同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