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女排越来越多人到国外打球,是否意味着郎平的大国家队开始“坍塌”。是女排良性循环的开始呢?

hanchengli


题主的三句话,分别点到三个问题,即“女排越来越多人到国外打球”、“ 大国家队战略坍塌”、 “良性循环”,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相互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关联,以下做几点具体拆解分析。

★★ 什么是中国女排的“大国家队战略”

这是本问题的核心,搞清了什么是中国女排的“大国家队战略”,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

郎平与排球结缘几十年,作为运动员,她是女排三连冠的核心成员,作为教练员,她分别执教过意大利的俱乐部、美国国家队、中国国家队等,在运动员和教练员两个领域都有着辉煌的成绩,这些丰富的阅历使郎平更能对排球运动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更能洞察排球方面深层次的问题,2013年再次回归中国女排后,开始在实践中倡导“大国家队战略”。

女排大国家队战略的核心是要构建中国女排持久的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基本理念就是建立庞大的人才库,既考虑当前,又着眼长远,终极目标是要解决女排包括队员及教练员的人才匮乏问题,在实施“大国家队战略”的具体操作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广揽人才,扩大队伍规模,首先是队员方面,从2013年起至2019年,每年首期集训队员都在25人以上,其中2013年全年集训三期,共有34人参加,2018年两期集训,共计30人参加,其它年份中间临时加入考察集训人数尚未计入。可以说,每年将国内有潜力、有实力的队员悉数纳入考察范围,大规模遴选人才。其次是扩大教练团队规模,教练、助理教练、队医、体能师、康复师等都加入到教练团队。

2、组成轮换阵容,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各层级高水平赛事,接受实战锻炼,积累大赛经验,“大国家队战略”实施以来,一改几个人包打天下的做法,亚洲杯、亚锦赛、亚运会、瑞士精英赛、世联赛等都分别组成不同阵容参赛,几年来,很多二线球员都出现在国际赛场上,见世面、开眼界、受熏陶。

3、加强对年轻球员的发掘,“大国家队战略”坚持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坚持发现、提携新人,每期集训都破格吸收一定比例年轻新人入队,让新人感受国家队的氛围,体会国家队的训练标准及要求,并且尽可能把新人推到大赛中锻炼。

★★ 中国女排的“大国家队战略”的意义

郎平教练主导的“大国家队战略”对中国排球的发展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

1、发现了人才,队员受训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教练团队可以近距离观察的人更多,可挑选面更广,使得一批新人喷涌而出,朱婷、袁心玥、张常宁、龚翔宇、李盈盈等都是这个时期脱颖而出的,甚至颜妮的大器晚成也是在这个时期实现的,徐云丽也是在这个阶段获得了质变。

2、大幅增加了中国女排的板凳深度,由于大范围的接受高水平训练,更多地参加各类国际大赛,使得女排整体水平提升,可用、好用的人数增加,每个位置都有水平相当、人数众多的储备,主力与替补差距缩小,让女排在三大赛上能够实现多套阵容、多种战术组合的安排,应对各种局面得心应手,使对手难以应对。

3、增加了国家队的竞争活力,大国家队理念让很多新人进入国家队,树立了新人的信心,也激活了队内竞争气氛,比学赶帮超促进了球队整体水平上台阶,提升了女排在国际比赛中的竞争力。

4、“大国家队战略”等于是完善了女排人才档案库,使得女排团队对人才情况能了如指掌,需要什么人、那些人可用心中有数,接受大国家队体系训练的队员也对国家队的思路和方向有明确认识,一旦需要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5、有利于中国女排保持长盛不衰,大国家队战略培养考察了很多如倪非凡、梅笑寒、孙燕、蔡雅倩、王艺竹、陈佩妍、毛钧怡、车文涵等一批下个周期可用的新人,为中国女排百年大计打下基础。同时大国家队战略也锻炼了一批年轻教练人才,确保女排队员不断档、教练不断档。

★★ “大国家队战略”与出国打球及良性循环不冲突

“大国家队战略”的实施提升了更多球员的水平,提升了球员的个人竞争力,其实更有利于队员获得国外俱乐部的青睐,有助于队员出国打球,出国打球与“大国家队战略”挨不上边。球员出国打球倒是与良性循环存在一些关联。

1、今年为何出现出国打球热潮?

今年女排联赛结束后,不少国内球员选择出国打球,目前已知的有孙汝晗、于鋆炜、张晓雅、孙杰、栗垚、陈佩妍等。原因一是今年国内联赛时间太短,队员打比赛太少,休赛期太长,而国外联赛都还远未结束,有比赛可打,也能帮助队员保持竞技状态。二是国内联赛对队员流动管制已经松动,俱乐部的经营理念已经开放,对球员出国打球的约束大大减少。三是国内球员实力得到国外俱乐部的认可,愿意吸纳中国球员,同时国内球员期待通过出国打球,提升自己的能力。四是俱乐部也支持球员在联赛空窗期出去打球,让队员感受职业俱乐部的管理、比赛氛围,提升球员的自主管理能力。五是最现实的问题,出国打球能提高球员收入,改善女排队员的生活状况。

2、良性循环与“大国家队战略”无关

国内女排联赛也确实不是纯正的职业联赛,由于全运会的需要,人员流动也确实存在很多限制,国内球员流动以租借、打短工的居多,球员身份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还真谈不上良性循环。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部分球队人员过剩,部分人打不上球,另一方面有些球队有引援需求,却因某种政策限制、身份限制无法实现。球员自由流动,实现题主所说的良性循环还有相当的困难,但这同样与“大国家队战略”没有任何联系。

未来,中国女排必将继续深化“大国家队战略”,持续保持中国女排在世界的竞争优势,至于球员出国打球与良性循环,那是和“大国家队战略”互不搭界的两码事!


飒爽英姿65


越来越多的人去国外打球与郎平大国家队有必然联系吗?

首先说说越来越多的人去国外打球这个事,我们知道为了备战奥运会,联赛为国家队集训让路,今年的联赛成了最短的联赛,而国外联赛依旧赛程很长,所以很多国外俱乐部把橄榄枝抛向中国的职业球员,而国内职业球员只有17人去了国家队,大部分都闲置在家,在队里训练还不如放出去让她们历练一番,一个长长见识体验在真正俱乐部模式下自我管理的模式,另一个就是为队员本身和俱乐部带来收益。所以我们发现,天津于鋆伟和山东孙汝晗去了塞尔维亚,恒大的陈佩妍和栗垚去了罗马尼亚,福建郑益昕去了意大利,山东孙杰和四川张晓雅去了泰国,四川王晨、云南的刘梦雅和山东宋美丽去了印尼,河南李培佳和四川孙围萍去了斯洛文尼亚……

其次说说大国家队问题。大国家队模式今年收网,因为今年是奥运年,不可能再像前三年那样召来大批新人,现在国家队需要磨练阵容,增加战术和提速,队员的默契很重要,所以培养新人的问题只能放在奥运会之后了,大国家队理念还是有它独到的优势的,去年香港站我们重启车轮战把一直压制我们的意大利女排拉下马,灭了其锐气锋芒。世联赛总决赛二队出战照样拿下意大利和土耳其收获季军,这都是大国家队带来的益处。

再说了我们发现出国打球的队员除了进入大名单的郑益昕之外,其余队员即便不出国也很难扣开国家队大门,所以说出国打球和国家队理念没有任何关联,“坍塌”难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排球那些事


什么意思?题主在质疑郎平指导的国家队思路?笔者认为女排越来越多球员到国外打球和大国家队思路并不冲突,相反这是中国女排集合多种发展途径的一个良性开始。



☞新年伊始天津俱乐部和恒大俱乐部相继将于鋆炜、栗垚、陈佩妍送到国外俱乐部效力,笔者认为这是俱乐部走出去请进来的一种良好思维循环。

中国女排要想一直立于世界强队行列这样的方式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走出去才能够让越来越多的球员感受到世界先进的排球理念,只有走出去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而且经过国外联赛的磨砺球员的综合能力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同时和多国优秀球员同场竞技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对于中国球员的整体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然这样的发展思路和郎平指导的大国家队思路并不冲突,也看不出国家队这样的发展模式会有什么样的“坍塌”迹象。

一、郎平指导的大国家队思路是集合更多的优秀选手,而且国家队从郎平指导接手到现在每年都会有年轻潜力球员涌现,一年一名年轻球员的出现对于排球运动而言已经难能可贵,朱婷、张常宁、龚翔宇、袁心玥、李盈莹是郎平指导大国家队思路的硕果,而且今年奥运会二传手梅笑寒的出现也昭示着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二、细心的球迷会发现国家队每个时期都在变化,都会成为更有实力的球员展示自己的平台,2015年时的主力刘晓彤被张常宁取代,曾春蕾龚翔宇取代,魏秋月退役丁霞的崛起,惠若琪的退役朱婷的崛起,徐云丽的退役袁心玥的崛起……这些都是大国家队发展思路的结晶都是郎平指导努力提升国家队实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目前朱婷、张常宁、袁心玥、丁霞、龚翔宇、颜妮、王梦洁组成的超黄金一代已经矗立于世界排坛巅峰位置,更重要的还有不断的后继力量涌现,比如老将颜妮若是奥运会后退役那么王媛媛、杨涵玉、郑益昕、胡明媛这样的潜力球员会马上递接上去,二传位置梅笑寒的崛起也将成为中国队未来的希望,还有李盈莹、倪非凡,我们的新老交替正在受益于大国家队的发展思路,这个有什么“坍塌”和不妥吗?



☞走出去的球员越多能力越强那国家队层面也会聚集越来越多优秀的球员,这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郎平指导也没有封闭大门只要能力突出都会进入集训名单,表现优秀肯定会获得重用,这有什么矛盾吗?


醉眼观世


这个问题有点大,关注的人比较少,只能简单回答:

(1)郎平的大国家队战略和女排队员出国打球是相互促进也相互矛盾的关系:

由于实行大国家队策略,让更多的球员进入国家队训练,球员提高了技术,能在各级国际比赛中长见识。也让国外俱乐部对中国联赛的球员有了认识。可以说大国家队促进了中国球员的出国热。

另一方面,中国女排为了备战世界大赛经常要求排超联赛压缩赛程。联赛停赛后,有一些球员是选择出国打球,还是等待国家队召唤集训是一个矛盾。譬如广东恒大的栗垚、陈佩妍进国家队集训的呼声很高,国家二队已经准备二月底开始集训,但是她们已经在国外打联赛。一般都要的4月才能回国。

(2)今年中国球员出国热,是和国家队为了备战奥运会压缩联赛赛程关系极大。

俱乐部训练准备了八个月,联赛只打三个月,譬如天津女排本届联赛只打了十三场比赛。俱乐部的替补队员根本没有上场锻炼的机会。把球员派出国可以让球员得到锻炼。

(3)今年的出国热只能是临时现象。明年的联赛肯定要回归正常

联赛时间的压缩已经严重影响了俱乐部赞助商的利益。如果继续下去,必然影响赞助商的积极性。没有赞助商的联赛是一重倒退。

(4)排超联赛距离职业化还有不小差距,想实现球员自由转会很难做到

目前排超俱乐部除了广东恒大,都是地方体育局组建管理的球队,赞助商只是出一部分赞费。球员和俱乐部的合同是常期合同。这样俱乐部就控制了队员的转会自由。

所以排超联赛要发展成真正的职业联赛,任重而道远!


李冠朝


到国外打球和郎导的大国家队没有任何相矛盾的地方,怎么可能怀疑到郎导的国家队战略?

自从郎导在2013年重新出山执掌中国女排教鞭以来,极力推行的大国家队理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队培养出了一大批可用球员,中国女排也取得了里约奥运会冠军和2015年、2019年两次世界杯冠军。



本赛季,为了国家队更好准备东京奥运会,排超联赛赛程压缩,早早就结束了比赛。许多无缘国家队又具备一定实力的球员就被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海外联赛看中,纷纷投身海外联赛以保持状态。像联赛中发挥出色的广东恒大女排栗垚和陈佩妍以及天津女排的于鋆伟就奔赴欧洲打拼。



能够出去打球,增长见识肯定是好事,但和郎导的大国家队战略并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这些出去的球员并未入选国家队,不需要参与国家队的训练,在外打球也是另一个提高水平的路径。即使入选国家队,和国家队的训练比赛也不矛盾,朱婷在外三年并未影响国家队旅程就是最好的证明。



越来越多女排队员留洋是好事,可以多路径提高中国球员的水平,对郎导的大国家队做法是一个良好的补充,是有好处的。


水文2018


我感觉这根本不必担心!

为什么要去其他的国家?

是自己技术不够好,还是国外有更多的诱惑?

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自己的原因,如果你是顶尖运动员,你会想着选择背井离乡吗?你不想为自己祖国争光吗?其次如果其他国家女排很厉害,还需要其他人吗?

总而言之,其他国家和我国得女排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女排有优秀的团队教练,资深的运动员,更有许多有情怀的运动员来弘扬我国的体育精神!我自己对女排比对我自己都有信心,不要因为有一两个人就认为“瓦解,坍塌”等,多虑了!


篮狂


内行人做内行事,早在加莫娃顶盛时期,郎平做为解说员曾呼吁中国排球市场尽快开放,让顶尖高手走进来,国内球员走出去,把联赛机制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排球的观赏性和技战术得到提升,同时也拉动排球市场和赞助商的积极性,使中国排球在良性循环机动中生存壮大。令郎平欣慰的是,做为有国际视野和前瞻作为的世界名帅,其超前的发声终于至到今日有了回应和落实。郎平大国家队概念由来己久,是她上任之初组队之时就胸有成竹的计划。自施实以来,凡国内各俱乐部(省队)有实力、有潜力的好苗子几乎全被应召入队集训。少则20几人,多则3至40人不等,最终优中选优、优胜劣汰成就12到14人的主力阵容。实践证明,郎平的大国家队理念行之有效,三冠一亚一季的大赛成债足以证明是成功的。遗憾的是,这么多经历国家队历练的选手,虽回到联赛的各俱乐部少数荣入主力层,但多数还是坐穿冷板凳打不上球。中国排球选材不缺资源,因为人多嘛!可选上又打不上球,直接造成人才浪废。随着转会机制的流动开放,这一问题極应得以缓解,不远的将来,一个与世界接轨能与国际竞争的联赛,一定会在中国悄然兴起。一场场排球盛宴不期而至以飨球迷。大家是否和我一样盼望这一天早日来到呢?


2909337665044福海


自从她打出的大国家队的概念以来,从来就没有看出大国家的形状,何来的塌陷?肯定是女排良性循环的开始了!


新评气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大国家队思想不会坍塌的,因为我国排超女子联赛因今年是奥运年早早的就结束了,一些有能力女排队员到国外打球很合时宜的,这不仅能增加收入又提高自己的技战术,也能在国外学到一些先进的:比如发球,拦网,一传等相关排球技术,郎导大国家队思想是从排超联赛上调表现特别突出球员或者是一些女排球员在国家队基本功薄弱环节的加强来组建大国家队!这也是球员之间良性循环竞争开始吧,谁有能力谁就有机会入选东京奥运会12个名单!


来兵工作生活vlog


随着高质量女排队员的涌现,在队中打不上球的优秀队员到海外锻炼,也是能力的提升,如果在海外打球的球员也能多练出几个朱婷,对如今的中国女排不是如虎添翼吗?这对大国家队是没有冲突的,大国家队的建设是一个大方向,但是,不是对某一个,某几个球员的束缚,应该让更多的球员有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最终对国家队也是一种促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