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別人是一種什麼心理?有什麼這方面的書可以推薦?

來自星星2


誰都會遇到討厭的人,所以討厭別人的心理很正常。但如果因為討厭別人而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就該反問自己“至於嗎?”與人相處,不但要與別人的長處相處,還要與別人的短處相處。可看看《生活心理學》。


鼠年秋實


我們經常聽人說,個性相同的人往往很難做朋友,即使能夠成為朋友或者戀人,最後也難有圓滿的結局。這種說法其實並非一家之談,現實生活中的大量例子表明,性格互補的人的確更好相處,可以規避很多矛盾。

一、 潛意識和自我暗示很多人都知道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關係,但是,潛意識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潛意識中隱藏了很多我們內心渴望的東西,這些東西有些是好的,而有些是不被世俗和道德所接納的。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內心渴望的東西在人們沒有及時感知、釋放的時候就被意識壓制下了,這種沒有機會萌生出來的潛意識的渴望,人們是不知道的。但是,在看到別人身上有自己潛意識中的那種負面的渴望、表現和行為的時候,就會無形中激發出潛意識的記憶,再加上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這樣,別人的缺點和讓人討厭的行為就讓你產生雙重的厭惡感。一種是此人本身不被接納的缺點和行為,一種是你自己被壓制下的不被兼容的缺點和行為。而這雙層的厭惡情緒很多時候怎樣產生、為何存在,自己都不會察覺。

二、逆向投射人在受到壓力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心理投射行為,心理投射通俗的講就是把自己身上的特點和情感、情緒轉移到別人的身上,由己及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很多功於心計的人總是覺得周邊的人都在算計他,即使再單純的人在他眼中,都是滿滿的心機。而他們將情感和認知投射在別人身上的同時,也會從別人身上讀出一些自己假想的心理反饋,這就是逆向投射。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對方的很多缺點和令人厭惡的行為,其實,其中很多都是我們自己錯覺投射給他們的,即使真的存在的錯誤,也被我們投射放大了。 而放大的錯誤再經過加工後,又逆向投射到我們自己身上,就會有一種被傷害的感覺。因為這些能夠觸發我們發生投射行為的事件和行為以及心理都是給我們帶來過創傷和壓力的來源。在我們認知和記憶中,這些都是帶著苦痛的,所以,當看到別人出現這些缺點和行為的時候,我們打心底裡是沒有辦法接受的,從這個角度看,討厭別人的缺點,其實就是受不了自己的表現。

這方面的書你可以參考《精神分析引論》



小曉韓


討厭別人,其實也就是忍受不了別人的某種行為,比如說很多媽媽在家都會覺得家裡孩子懶,不肯做家務,其實孩子懶是怎麼來的呢,很多媽媽都會說:“這孩子十好幾歲了,自己的衣服,內衣什麼的全是我洗。”“你就沒有不管的時候嗎?”“我怎麼能不管,不管那些衣服不就爛了臭了嗎。”其實是什麼,其實你看到別人的懶是因為你太勤快,是因為你耐不住焦慮,你去做了,然後對比出來別人懶。假如媽媽不管,臭了就臭了,孩子也許自己就會去自己洗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往往是因為別人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對別人不滿意,漸漸地生出一種厭惡的心理,變得討厭比人。

一定要改變人嗎,先改變自己。怎麼改變呢,你去接納他。難嗎?非常難!連這個都很難,你去讓他改變,改變另一個人不是更難嗎?所以說有的時候,我們其實是過度焦慮,一個人畢竟有他自己的人生軌跡。不是每個人應該怎樣怎樣,既然和別人不能在一條軌跡線上。那麼又何必去在意那麼多呢?討厭又如何,喜歡又如何,日子還不是得照常過。所以做好自己,過好每一天就行了。相關書籍的話我只能給你推薦幾本我覺得不錯的書《影響力》羅伯特·西奧迪尼《人性的弱點》卡耐基《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斯科特·派克


春水心理想


討厭別人的缺點,其實是受不了自己的表現

在看到別人身上有自己潛意識中的那種負面的渴望、表現和行為的時候,就會無形中激發出潛意識的記憶,再加上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這樣,別人的缺點和讓人討厭的行為就讓你產生雙重的厭惡感。

另外當人在受到壓力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心理投射行為,心理投射通俗的講就是把自己身上的特點和情感、情緒轉移到別人的身上,由己及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一定程度的根源是因為自己內心的自卑與不自信。

推薦書籍:《卡耐基正能量》一書包括心態正能量、溝通正能量、人脈正能量、行為正能量、挫折正能量、影響正能量、口才正能量、快樂正能量等八個方面。

《自卑與超越》本書從個人、家庭、學校、職業、愛情與婚姻等方面進行分析。同時給我們提供方法論,指導我們如何解決現實問題,從根源上擺脫自卑。

《人生的智慧》讓叔本華在晚年一舉成名。本書討論了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健康、名望、財富、處事原則等。可以幫助我們獲得享有幸福的方法。

《少有人走的路》本書包含了四個部分:自律、愛、成長與信仰、恩典。派克從四個方面告訴我們心智該如何成熟。

《自控力》本書通過介紹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的重要性,如何培養自控力等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可以掌控自己生活和時間的人。

《情商》概括為五個方面的能力: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管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等等……



得道心理學


討厭別人很正常,只要那些人確實讓人生厭,假如所有的人都讓你討厭,那就是自己的價值觀有問題。

論語裡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到好的人,學習他的優點,見到不好的人,反省自己有沒有他身上的缺點,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有個前提,就是看人要客觀,不要過度自我關注,才能看見人身上的優點,缺點。

推薦書目:

詹姆斯《強者怎樣誕生》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

羅素《幸福之路》


司馬撩太郎


討厭別人是因為他做的事情不符合你的期望,你無法影響和改變他。

比如他亂扔垃圾你期望乾乾淨淨,勸說無果,他仍然我行我素。他晚睡你期望按時休息,溝通達成共識,按約定時間休息不相互打擾,你便不會討厭他。

生活中討厭一個人太正常啦~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對世界的認知、人生經歷都各不相同,兩個人若不適合太過親密,保持距離也是互相尊重。

討厭別人沒什麼啦~



毛毛星人


vlog原創作者:y愛吃大米飯,每日一更。關注,評論,點贊,轉發。 因為精神太痛苦了。看到別人快樂的生活,你的痛苦這樣發洩。愛生活,愛大自然,心胸豁達,精神就不痛了,全身心放鬆,讓心靈安靜下來。心理上是自我保護機制,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我們可能覺得這個人不友善,內心的一種強烈直覺告訴我們,他們可能會對我們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或者威脅,所以天然就會有討厭的情緒,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內在安全感喪失,其次我們討厭某些人也代表我們內心控制感的缺失。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種來自自我控制的安全感,這種自我安全感是我們內心安定的根源。一旦有些人行為我們無論忍受的時候,我們內在的安全感被觸動了,也會引發我們的討厭情緒與不安感!推薦一些書《人性能達到的境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白板》, 《金色夢鄉》 《烏合之眾》《智慧書》有很多這樣的書希望有適合你自己的,可以在網絡上尋找適合你自己喜歡的心理學書籍,願你有顆樂觀積極的心態,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放下心中困擾你的事物,心靜如水,時間久了就不會有這樣的心態了,祝你好運朋友2020願一切美好!關注我,每日一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280006f0781912f4f0\

y大米飯


既然討厭了,你就儘量迴避不去見到對方,人不能把負面的情緒長時間的留在自己身上。人這一輩子其實不長的,特別是在生命受到生老病死考驗的時候。還是時常要保持感恩之心,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對人對己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人為什麼要繁衍下一代,因為面對新生命的出現,她天真無邪的面容會使常年生活在世俗中的成年人心靈得到一絲淨化。期待我的天使寶寶的出生。





豬爸奶娃


曾經真心討厭身邊的一位朋友,不懂感恩,負面能量爆棚,就像是她的傾訴苦味的對象,過了好幾年,慢慢的,不討厭她了,年齡大了,覺得是自己修行不夠吧……


柒柒的呂丹


本書是美國哲學家巴雷特的代表作。

被公認西方世界解釋存在主義最優秀著作。

存在主義主旨是尊重個人內在的潛能,淡化理性,

將我們從被理性束縛的、破碎的、片段的人,

解脫為完整的,生命力充實的人。

過去幾百年,人類對科學和資本的瘋狂崇拜,

我們自以為找到強大力量,

理性帶領人類創造了很多奇蹟,

以至於走向完美未來。

存在主義提醒我們:

人的物質愈加豐富,反而更加焦慮和空虛。

人本身也前所未有的抽象化。

我們不再是一個個具體的人,

而是社會理性安排下發揮特定功能的工具。

我們早已忘記,我們應該是一個個生命鮮活充實,

擁有獨立人格、值得自尊自愛的人。

讀這本書,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作為人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