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做檢查做了CT,再做核磁,為什麼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做核磁?

尋夢人9645


這個問題,我想先以患者而不是醫生的身份回答。不想和別的醫生那樣,千方百計為同行辯解。我也看過其他一些醫生的回答,大體上都是這樣。



來到醫院看病,作為患者基本上都是報著毫無保留的信任。醫生要求做什麼檢查,患者一般都會按要求做什麼。

之所以會這麼想,是默認醫生會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斷。比如,在診斷疾病的時候,醫生應該知道哪一種檢查適合給別人做。

對於CT和核磁這兩種昂貴的檢查來說,如果選擇了做一個,然後說看不清,又要做核磁共振,心裡肯定會有想法。

當然,如果事先徵求了患者的意見,這是沒有問題的。最終是否會滿意,還得取決於結果怎麼樣,比如解決了患者的問題,排除了某種重要的疾病,讓人感到輕鬆,或者診斷出了某種疾病,找到了原因,也會感到滿意的。

多花點錢,就當給醫生增長一些經驗吧!患者的心裡可能會這麼想,想想感覺也是不錯的。



再從醫生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從幾個病例說起。

有一個70歲的慢性乙肝患者,口服服抗病毒藥8年,起初按時定期複查,後面覺得肝功能都是正常的,複查就有些不規律了。

有一天他來就診,我問他最近有沒有查過甲胎蛋白和B超,他說兩年時間沒查,只查了肝功能和病毒量。

我說,按道理彩超和甲胎蛋白是需要至少一年查一次的,必要的時候應該查兩次。

就給他查了一下,結果發現甲胎蛋白大於3000,B超發現團塊,建議進一步檢查。



考慮是否做增強CT還是磁共振的時候,果斷建議患者直接做增強磁共振,最終確診肝癌。

還有一個患者,是一位教師,平常有點肥胖,血脂有點高,害怕肝臟有問題,每隔三個月來醫院做一次體檢。

患者最近感覺肝區有些不適感,擔心會有什麼變化。於是給他查了血脂,肝功能和B超,顯示血脂比較高和重度脂肪肝。

患者還是不放心,想做一個貴一點的檢查,根據患者的這種情況,考慮做增強CT檢查就完全能滿足患者的需要。

增強CT除了脂肪肝外,沒有發現其他的問題,患者這才放心了。

之後,患者接受飲食控制和加強鍛鍊的自我調理方法。經過兩年的努力,體重有所減輕,症狀明顯緩解乃至消失。

醫生在考慮患者需要做什麼檢查的時候,要明確患者的診斷方向,是腫瘤性疾病還是非腫瘤性疾病。

如果是考慮非腫瘤性疾病,增強CT就可以了;如果是考慮惡性腫瘤,絕大多數都必須要作增強磁共振,甚至進一步的病理學檢查。

最後,我也不能免俗的要為醫生辯解幾句,CT和磁共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發現患者的病變性質,兩者結合起來判斷病情是最準確的。對於某些難以確定的患者來說,是最佳的診斷方案。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這是很多人都有疑問的問題,特別是在急診的時候,很多患者一過來就問,醫生給我直接做最好的檢查,直接做核磁共振檢查,其實這樣是不對的,CT和核磁共振各有優劣勢。

CT的優勢是檢查很快,可以快速掃描,預約時間短一些,CT對於診斷腦出血,骨折,腹盆腔的病變,肺部疾病有天然的優勢,對於這些部位的檢查,核磁共振不能代替CT檢查,所以,對於這些部位的疾病,做CT檢查比核磁共振更好。CT檢查也有一定的缺點,就是有一定的輻射,女性在妊娠期儘量不要做CT檢查,做了CT檢查之後,女性最好半年內不要懷孕。

MRI共振檢查的優勢為軟組織分辨率高,適用於診斷韌帶,肌肉,脊柱疾病,診斷大腦血管性疾病,肝膽胰腺,膽管疾病有一定的優勢,核磁共振檢查的缺點是價格昂貴,檢查時間從,預約時間長,優點是沒有輻射,孕婦也可以做核磁共振。

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做出選擇,例如腦外傷,懷疑腦出血病變,首要的檢查就是大腦CT檢查,可以快速診斷腦出血。

對於肝臟,膽囊,胰腺等部位的病變,CT和核磁共振都可以選擇,如果不是很著急,可以選擇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病情很重,想要儘早知道病情,首先CT或者彩超檢查。大部分的病人,通過CT或者彩超,就能發現病變,沒有必要做核磁共振,只有少部分病人,病灶不明顯,診斷不明確,才會加做核磁共振檢查。

所以,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如果每個人都做核磁共振檢查,那就是過度醫療,過度檢查了。


普外科曾醫生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醫生還是很好回答的。

因為兩種檢查各有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點,有些比較複雜的疾病需要兩種一起做綜合來評估。

簡單來說就是 CT 看身體骨頭看的比較清楚,磁共振看血管神經肌肉看的比較清楚。當然如果並不是說 CT 就完全看不見血管和神經肌肉了,只是看的沒有磁共振清楚而已,如果做了 CT 發現疾病並且已經確定疾病了,那就沒必要再查磁共振了,如果查了 CT 還是看不清楚的情況下才有繼續查磁共振的必要。

臨床上 CT比磁共振便宜,而且檢查速度很快,進去躺在床上準備好一分鐘就可以掃描好,磁共振要掃描半小時才做好,所以比較急的病人比如外傷、突然中風等患者優先做一個 CT 大概瞭解一下情況,等病情穩定了再做一個磁共振進一步瞭解。因為在急性發病病情比較重的時候如果直接做磁共振在磁共振檢測室裡面躺半小時早就躺沒命了,會錯過最佳的搶救時機。

當然還有一些具體的疾病兩種檢查選擇也不一樣,比如說腦出血做 CT 看的更清楚,但腦梗早期做磁共振看的更清楚,如果是大腦骨折做 CT 看的更清楚,如果是大腦細胞癌症、血管瘤等磁共振就看的更清楚,平常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做 CT 也看的更清楚。所以不同疾病選擇的檢查方式不一樣,具體還是去醫院聽醫生的。

下圖就是肺部 CT,如果是肺部疾病優先就是做CT,不做磁共振。

其實可以簡單通俗的理解 CT 和磁共振的關係。

比如把人體比喻成一座大樓,人體骨架看成是大樓的框架結構,人體的神經血管比喻成大樓的自來水管、電線等結構。我們做 CT 就是看大樓的框架結構,而做磁共振看大樓的自來水管、電線等看的比較清楚。

回到題主提問的問題?可不可以一部到位直接做磁共振?

有錢的話當然可以,而且磁共振沒有輻射,有些疾病磁共振確實看的更清楚一點。但有些複雜的疾病,比如又有骨頭損傷、又有神經血管損傷,那麼臨床醫生在評估的時候可能就會兩種一起做來綜合評估病情。就好像一做大樓既有框架結構的損害,又有水管、電線的問題所以兩個一起檢查一起維修。

大概就是這樣。有問題歡迎關注並留言討論。


消化內科葉醫生


做完了CT,醫生又要我做磁共振,為什麼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做磁共振檢查呢?

我總結有如下幾條原因

一 CT檢查更快,更便宜,更方便。

CT檢查一個病人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出結果也快。而磁共振往往需要十幾、二十幾分鍾,甚至更久。所以磁共振室檢查病人排隊長,等待時間久,一般不做急診,且常常需要預約。 所以磁共振檢查不僅更麻煩、更費時、花錢還更多。如果CT檢查能看清楚了,就沒有必要再做磁共振。當CT初步檢查發現難以確定診斷的時候,再來做磁共振,這是符合大多數患者利益的。

二 急救的情況下更適合做CT。

急診檢查需要搶時間,而CT相對於磁共振更快的先天優勢剛才已經說過了。不僅如此,CT檢查對於骨折、腦出血、肺部病變,盆腔病變等,可能比磁共振顯示得更清楚。所以急診病人一般都會優先做CT檢查,待情況相對穩定時,再進一步做磁共振檢查。

三 CT和磁共振互有優勢,不能相互取代。

CT利用不同組織對於X線吸收的程度不同來顯像,對於密度差別比較大的組織,顯示更為清晰,比如骨骼、肺組織。而磁共振是利用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核共振來產生的影像,對於含水量豐富的軟組織,比如肌肉、韌帶、血管、神經等顯示更清晰。

由於兩者圖像特點不同,所以,有些器官,更適合做CT,有些器官,更適合做磁共振。還有一些病變,需要把磁共振和CT的圖像結合起來看,才能更清楚。

(同一個病人,在CT和不同序列的磁共振掃描下,腦部顯示的影像區別也很大。)

總結:

醫生看病人的時候,當然是優先推薦病人價格相對便宜的,性價比更高的,檢查也更方便的CT,並不是每個病人都需要再加做磁共振的。只有病人情況不急,而且又有時間願意慢慢等待預約,並且檢查部位確實磁共振比CT有明顯優勢,這樣才有可能直接建議磁共振檢查。 如果每個病人一來,都叫做磁共振檢查,是不是又會有許多病人埋怨醫生亂開大檢查呢?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每天學習更多實用醫學知識。

歡迎您留下自己的觀點。


鄭醫生百嗑


我是小影大夫。很多朋友有疑問,頭暈就診,醫生給我開了頭顱CT,做完又叫我做磁共振,為什麼不直接做磁共振呢?這個問題又涉及到如何選擇這兩種檢查的問題。CT和磁共振檢查都屬於影像檢查,各有優缺點。有些病可以只做其中一個,可以直接一步到位做磁共振,但是有些病需要兩個都做。

CT檢查

CT檢查速度快,價格便宜,雖然有輻射,但是在應用方面比磁共振檢查多得多,特別應用於急診,危重病人的快速檢查,能快速診斷,讓臨床快速治療,這是磁共振無法比擬的。

比如剛剛說的,突發頭暈頭痛來就診,對於兩個檢查選擇來說,肯定先做頭顱CT,因為要首先看看有沒有腦出血,如果沒有腦出血,沒有明顯的腦梗塞,就排除了最危險的情況。但是有些早期的腦梗塞CT看不到,只能做磁共振。所以會叫患者做了CT沒事,但是後面還是頭疼,也可以進一步做個磁共振看看。當然,如果是經常的頭痛,不是突發的情況,可以選擇直接做個顱腦磁共振,可以不先做CT檢查。


MR檢查

MR檢查價格貴,無輻射,但是檢查時間長,要做檢查預約等待的時間也很長。所以適合做急診。一般是做了CT發現,信息量不夠,需要在進一步檢查時,來做磁共振。但是磁共振對於顱腦、脊髓神經和關節有很好的顯示效果,某些疾病,可以直接選擇做磁共振。

CT價格比MR的便宜,CT的應用範圍更廣,所以如果一個疾病,能通過CT就診斷的,就沒必要直接做磁共振了。但是有些疾病,做了CT仍然無法確診時,這時候才會建議做磁共振檢查。並不是去到了醫院,所有的人,所有病都是做了CT,然後再要求病人做磁共振。

對於這兩種檢查應如何選擇,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選擇,需要綜合患者病情、經濟因素,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檢查。而不是什麼並都直接上更貴的磁共振檢查。


小影大夫


疾病的檢查複雜而充滿嚴謹性,每一步診治措施的制定會有比較強的依據,選擇CT還是磁共振是長期實踐中制定出來既定診治次序,這主要是檢查的經濟原因和檢查的適應範圍決定的,比如我做胸部CT檢查肺部結果肺沒問題卻發現了肝臟的問題,而CT對於肝臟的檢查並沒有精確,和磁共振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會在CT檢查之後再做一個磁共振來確認一下。

另外,CT檢查相對來說比較便宜,且檢查過程比較快,對於很多疾病的篩查比較有優勢,如果檢查沒有問題就不必要在做磁共振檢查,但如果檢查出來有問題則需要檢查磁共振來進一步明確病情,如果繞開CT直接做磁共振的話,一方面會造成做磁共振的人大增而排隊耽誤病人時間,另一方面可能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其實CT和磁共振各有擅長,CT主要利用組織的密度不同來區分病灶和正常組織,由於肺是一個充氣的組織,密度天然低於周圍肌肉及骨骼組織,所以非常適合CT檢查,而磁共振則利用組織中質子共振產生的信號來檢查,特別適合含水量比較高的組織,尤其適合血管,神經肌肉組織等,但其實人體的每一個器官都是各種不同特徵的組織構成的,而人的每一個部位更是不同的器官組成,如果在檢查一個適合CT的髒時候發現另外一個適合磁共振檢查的臟器有問題,則不得不再加做一個檢查來明確診斷。不僅僅做CT後加做磁共振,有時候做磁共振有問題再加做CT也是有的。


胡洋


首先,磁共振對骨關節系統和神經系統方面呈現比較優秀。

然後舉個例子回答一下問題:先交代一波主人公……那就選”小明”吧,勤勞且富有智慧的小明打球受傷了,部位是小腿,那骨科醫生就讓他去照了個片DR,就是下圖1這樣的,箭頭這個地方就是骨折的地方,脛腓骨中斷骨折,很漂亮的一條骨折線,小明很棒,很痛苦,失去了理智般的嚎叫,好的,重點來了,小明這個時候,他的小腿,一般來說,是不需要做磁共振的,他會在腿部固定消腫之後推進手術室,做完手術後一般會DR或者CR一類的照片複查。

然後你以為完了?當然沒有,小明這個名字註定不凡。醫生在小明口中得知,他的膝關節活動異常,並且感覺脹痛,不能用力。得知情況的醫生又為他開了一張膝關節平片,如圖二,骨質未見明顯異常。那麼重點來了,———-醫生會為他開一個右膝關節的CT,從橫斷圖像上看是否有細微的撕脫之類的損傷。如果CT圖像顯示骨質未明顯異常,並提示前交叉韌帶斷裂可能。那麼臨床醫生結合抽屜實驗等體格檢查,會為你開具膝關節磁共振檢查,好的,下一段劃重點。

正如題主疑惑的,為什麼沒有一步到位,直接磁共振檢查,因為如果你磁共振發現膝關節(用小明這個例子)骨挫傷,你一樣會照片或者ct,為什麼,因為磁共振對於骨折導致的炎症滲出是比較敏感的,對於觀察骨折的形態變化並不如前者。但是呢,磁共振上觀察出的有炎症滲出也不一定是骨折,所以,小明的主管醫生為他量身定製的影像學檢查是合情合理合法,並且是具有專業精神的,所以題主的問題,很有意義。

然後順便帶一句,作為病人及其家屬,你們是擁有質疑檢查申請的合理性的,我也並不是選邊站,我是希望通過質疑去消除隔閡,通過質疑消除誤會,或者通過質疑去剔除不合理的檢查。畢竟這個社會,善良的人,依然是大多數,何況是醫院呢?

最後謝謝我們的患者小明,祝他早日康復。




阿昇昇昇


舉個例子,手機就可以玩遊戲,你為什麼非要用電腦玩呢?

很明顯啊,一個,電腦貴啊,第二個,電腦可以玩的遊戲比手機高端多了。第三個,如果只是玩小遊戲,手機足夠了,沒必要用電腦。第四個,手機有自己的優勢,輕便,隨身攜帶。第五個,手機可以打電話,電腦打不了。

同樣的。1、磁共振比CT貴多了,一個以百為單位,一個以千為單位。2、確實磁共振比ct對於軟組織,血管,臟器,神經系統等等要比ct強。3、一些CT磁共振都可以診斷的疾病,用CT足矣,沒必要用磁共振。4、CT速度快,看出血,鈣化等等比磁共振有優勢。一個急診病人CT一分鐘做完,趕緊搶救。磁共振一下十幾二十分鐘以上,浪費搶救時間。5、磁共振也有自己幹不了的工作,比方說,空腔臟器,例如胃腸道等等,不是磁共振優勢。


厚朴蓮心


這是兩種不同的檢查,各有優勢,並非MR高於CT。我寫過相關文章,請關注搜索參考。


王芳軍醫生


CT和MRI的檢查方式不一樣,適用範圍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