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新一团仅一千人,而28团有三千,为何丁伟去新一团上任时却笑了?

自卑毁人一生


1.28团是地方军区部队,而新一团则是主力军386旅的部队。

2.丁伟和李云龙包括孔杰出生于第四方面军,虽然没有任何人承认,但事实上第四方面军出生的将领比其他方面军出身的将领,还是要受到一些歧视的。而386旅则是嫡系中的嫡系,能在陈赓的手下,当时是很好的选择。

3.因为是去抗大学习,毕业以后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分到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下面去做一个团长,现在不用学习,也能做到主力师的下属团长,那就没有必要去学习了。从亮剑后期,在高级军官训练班的表现来看,丁伟本身也不喜欢学习。

4.丁伟和李云龙是老战友了,他很清楚李云龙的能力,自然不会担心李云龙的部队会缺衣少食,会缺乏装备或者战斗力不强。


三箭一雕230


这个问题存在着一个误区,丁伟被安排到新一团担任团长,他真的愿意接受这项任务吗?事实上恐怕未必!

按照三年后丁伟与李云龙聊天时所说,三年前同样身为团长的丁伟可以算的上是富的流油,自己手中的步兵团已经扩充到了高达3000人,这个数字绝对算得上是八路军的主力团,为此丁伟得到了一个特殊的殊荣,前往后方的延安抗大学校进行深造,抗大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成立的一所著名军校,这所军校的特别之处就是专门培养中高层军官,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军队中有相当地位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学习,丁伟能够有幸来到这所军校深造,除了他依靠扩充部队而建立的履历之外,更有着上级对他的信任,假如丁伟能够顺利来到抗大进行深造,回头再重新执掌部队,无论他的个人学识还是手中的枪杆,都会让他底气倍增。



当然,在这里要给网友们普及一下,事实上在原著当中并不存在这个内容,李云龙一开始就是独立团的团长,丁伟在原著中的设定则是一个跟赵刚一样的知识分子,只是很早就加入到了革命战争中,血雨腥风已经磨砺掉了他身上的书生气,当然由于这个问题仅就连续剧而言,我们就不强调原著小说了。

所以当丁伟临时收到紧急命令,前往抗大学习的命令被取消,自己将调往新一团担任团长,这个命令对于当时的丁伟来说,恐怕并不愿意接受,先不说刚刚经历了苍云岭突围的新一团受到了很大损失,跟自己已经扩充到3000人的步兵团形成了很大差别,自己前往几乎是在收拾烂摊子,更别提这个命令还是建立在自己失去深造机会的情况下,就丁伟个人而言肯定还是有想法的,但毕竟是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军人的准则,纵然不情愿但自己也要坚决执行这项命令,但事后的发展表明,丁伟接手新一团未必是坏事。



虽然规模不如自己原来的部队,但有一点在丁伟来到新一团之后逐渐变得清晰,就是新一团的成色,这可是由著名悍将李云龙打造的部队,更是在苍云岭之战中从数千人的坂田联队中突围而出的部队,可以说新一团剩余的官兵全部是从战火中历练的老兵,有着这样的老兵部队作为基础,新一团迅速扩充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更重要的由于常年对重武器的执着,李云龙对重武器的收集和抢夺力度也超乎常人,尤其在苍云岭之战中摧毁坂田联队指挥部,缴获的武器不会太少,因此新一团的规模虽然比不上自己原来的部队,但新一团的官兵质量和武器装备,恐怕已经完全超过了其他八路军团级部队,而这在一年之后的反扫荡突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三年后丁伟与李云龙聊天时所说,反扫荡突围的时候,新一团一亮家伙,3庭九二式重机枪5挺歪把子轻机枪,加上掷弹筒迫击炮,对着鬼子的包围圈集中火力一个点狠揍,瞬间打蒙了日本鬼子,一天之内就冲破了日军三道防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抗战期间相当于中国军队团级编制的日军大队,通常配备6-8挺九二式重机枪,下属的步兵中队装备6挺歪把子轻机枪,而这样的步兵火力远胜于同一级别的中国军队,而被外界称为土八路的新一团,上来就拿出几乎相当于日军大队三分之一的重火力,打在了包围圈上的某一个点上,不夸张的说对面即便是日军一个大队,某一道防线上面的某一个点遭受如此重火力的袭击,也很难承受的住,这也是新一团能够迅速突围的原因。

所以丁伟三年前在得到这项任命的时候,心里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命令,但等到实际接手后,手中握有如此的钢军,恐怕让丁伟的底气变得更加十足,随后的几年丁伟的新一团同样走向扩建,原来的老班底在其中发挥了绝对的作用。


辽宁资深球迷


丁伟本来是要去延安抗大学习,但在路上却被彭老总安排接任李云龙的新一团。


按说去抗大学习的机会很难得,而且28团是标准的大团,新一团不过是1000多人的小团,为什么丁伟还很开心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到新一团能痛痛快快地和鬼子好好干一场。

虽说28团是个3000多人的标准团,但当时部队的战斗力和冀中军区所处的环境,都不具备同日军发生大规模作战的条件。

冀中军区成立于1938年5月,前期司令员是吕正操,班底部队是东北军的691团。从抗战初期到1938年底,仅一年时间就发展到10万人。

从人数上来讲确实不少,但这支队伍面临两个很大的问题。首先,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农民,组织很松散,而冀中军区的干部又非常短缺,所以很难有效的指挥。

其次,队伍扩充过快,武器弹药严重不足,大部分人都是拿着大刀、长矛和鬼子干。受两个条件的限制,一直无法形成比较强的战斗力。

为解决冀中军区的困难,1939年初,中央抽调了120师8000多人,挺进冀中协助冀中军区做部队整训和协同作战。

从冀中军区的情况来看,丁伟可能是随120师进入了冀中,他的28团应该也是整训时期成立的,兵员主要是没有战斗经验的农民为主。

虽然120师的到来增强了冀中军区的实力,但只是解决了基层干部的问题,武器弹药依然严重短缺。以120师主力部队为例,人数从8000多人扩充到近五万人,但一半人连枪都没有。

丁伟是1940年被调往延安学习,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从后方调到前线,应该还没捞到几仗打,即使有那么几次机会,28团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估计打的也很憋屈。



如今到了新一团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新一团虽然人数不多,但能从正面击溃坂田联队,说明战斗力非常的强。

其次李云龙“会过日子”,新一团的家底厚,不仅有3挺92式重机枪、5挺歪把子,还有掷弹筒、迫击炮,这和日军1个中队的配置差不多。

凭新一团的兵员素质、武器装备,对付千把个扫荡的日伪军绰绰有余,这可比丁伟在28团痛快多了,他自然高兴的合不拢嘴,所以李云龙说丁伟捡了一个大便宜。

但“拿人的手短”,丁伟也是个爽快人,最后给李云龙送了一份大礼——“一个骑兵营的装备”。李云龙是“买卖人”,一看吃亏不多,就高高兴兴去被服厂当厂长去了。



花木童说史


八路军386旅系列没有28团,而有从山西新军薄波部改编的王近山部16团和下属军分区独立团等。《亮剑》原著所述番号给人的想象是中央红军井冈山28团老底子,是真正的主力。并不是28团是拥3千的羊,新一团是实编1千的狼。当时滿编3千的团只有主力才有可能。李云龙虽打了胜仗,但抗命违纪必须重罚。副总指挥调离他去当被服厂厂长是让他接受教训,声明此风不可涨,师旅长也说是说让他磨磨性格。实际上是对他的培养和考验。而丁伟原为28团长,正在奉调去延安深造的途中,突然接到去新1团履新的命令,非常高兴。主要是丁伟本人抗战激情高涨的表现,并非挑肥拣瘦。一来他与李云龙是亲密老战友,二则其人既是有军事造诣又是有培养前途的大将之才。此项调令一是人才奇缺,二是战争形势险恶,迫不得已。从他将伪骑兵营的消息透露给李云龙,并笑称送他一个骑兵营的情况和日后进行关于人才和武器的‘’交易‘’来看,两人的关系是生死之铁。他高兴的是,他去替代李云龙是暂时的,老战友又可以在一起联手抗战敌了。


任有新2


这事还真值得一说,陈赓将军的386旅名将如云,难道就没有别的军事干部可以接替倒霉的李云龙?新一团团长出缺,需要惊动八路军副总指挥亲自下令拦截丁伟?既然被选送延安抗大学习,说明组织上对冀中军区28团丁团长很是看好,一俟毕业定有重用,何必从一个3000多人马的团平调只有1000人的新一团团长,这岂非耽误丁伟的前程?其实,仔细想想第129师386旅的前身,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清晰了。



先说冀中军区,它是由开国上将吕正操一手创建的,基本部队是吕正操将军原来率领的东北军第691团,起义后改编为“人民自卫军”,1938年5月与河北游击军等冀中抗日军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成立冀中军区。

但是这些部队毕竟没有老红军的底子,因此冀中八路军在初期战斗力并不强,又毗临北平、保定和石家庄等日军重兵所在地,在日伪军的疯狂进攻下几有不能立足之势,于是1939年延安命令贺龙率120师主力挺进冀中平原助战。



重点来了,丁伟显然是这一时期被调往冀中担任团长职务的,冀中地区当时活跃的要么是吕正操将军旧部、要么就是第120师的队伍,我们知道,八路军120师是由红二方面军主力改编的,而丁伟是红四方面军出身,并非同一“山头”,在那里他既没有老上级老部下,更没有李云龙孔捷这样的老战友。

人都是念旧的,甭管丁伟当多大官带多少部队,都没有回到老部队舒坦,老部队在哪啊?当然是刘伯承师长、徐向前副师长率领的第129师,能够回“娘家”,这是丁伟高兴的原因之一。



《亮剑》里八路军副总指挥之所以亲自过问新一团继任团长的人选,是因为该部在李云龙的调教下,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斗作风,都已经是129师响当当的主力团,能够硬刚日军坂田联队,足以说明问题。新一团由悍将李云龙亲自创建,各种装备“不到一年的时间什么都有了”,尽管晋西北人口密度不比冀中,所以新一团只有1000多人马,可是别忘记了,兵贵精而不在于多。

《亮剑》丁伟原部队的番号是“冀中军区三分区28团”,这一看就是八路军第三批以后组建的团队。之前有撰文介绍过,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是东渡黄河时的三师16团(含总部特务团),均有重庆政府拨发的正规番号;第二批次的建制团,是以前述部队中的一个或几个连为基干发展起来的,像386旅独立团、新一团等等,显著的标志是还没有“军区”的概念,仍然归各师、旅直辖。



冀中军区的28团则明显是第三批以后的建制团,老红军的底子很少甚至干脆没有,冀中八路军在初创时期虽然兵员众多,但成分大多是脱产农民和地方武装,团级战斗力远不如前二批部队,直到1941年以后经过大浪淘沙,才逐渐精干起来。回到老部队就能执掌一个精锐的主力团,用李云龙的话说,你小子拣了个现成的大便宜,这是丁伟第二个高兴所在。

抗日战争时期可不比现在,没有高铁没有飞机,从冀中到陕北不仅路途遥远,期间还要通过多道日军封锁线,丁伟半路撞上伪军骑兵就是明证。能够被选中赴延安学习在今天看来是好事情,可当时的八路军干部们并不理解,抗大学期再加来回路上耽搁的时间,至少一年打底,而让这些听见枪响就兴奋的战将们离开战场一年,简直是莫大的痛苦。



四野名将韩先楚1940年已任115师新3旅旅长,同时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成为独挡一方的高级将领,1941年3月奉调回延安抗大学习后,缺席了抗日战争的后半程,一直到1945年8月鬼子投降后才奔赴东北,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丁伟的情况也比较类似,现在好了,喜从天降,命令取消,可以继续率领部队打鬼子,丁伟当然求之不得,此为高兴原因之三。

三喜临门,丁伟兴奋的明显走路带风,看着满脸委屈的老战友李大脑袋,头脑一热直接送了个大礼:“皇协军第八旅骑兵营”,那本来是他相中准备自己享用的,现在都大方的献了出来,你说高兴到什么程度?


度度狼gg


从冀中军区28团到386旅新一团的变化,就像是从地方部队(杂牌军)到野战部队(嫡系部队)。

丁伟所在的28团隶属于冀中军区。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第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在1937年10月誓师抗日,改称人民自卫军。一年后,与河北游击军等抗日武装组建了冀中军区。

由此可见,这支部队的根基不是红军,而是东北军。旧军阀气,肯定是有的。

这支部队发展很快,不到两年就从几千人发展到7万人。但是,战斗力跟八路军嫡系没法比。冀中军区4万人转移到平西整训的时候,遇到日军围堵,仅剩下1000余人。

而李云龙的新一团,虽然不是在国民政府挂名的主力团。但是,绝对是以红军为骨干发展起来的“嫡系部队”。根红苗正啊!

丁伟自然明白,到了新一团就等于又回到嫡系线上了。而且,晋西北也比河北平原地形好,更有发展空间。最主要的是,又回到了“老领导们”的领导下,对以后发展也有好处。



同时,从个人情理上讲。新一团是老战友李云龙的部队。老战友出事,他应该去看看。他去接手,李云龙心里也好受些。丁伟不仅安慰李云龙,还给李云龙送了一份大礼:骑兵营!

从多方面考虑,丁伟确实应该很乐意去新一团。


勇战王聊历史


主要是武器装备!丁伟曾在反扫荡结束后跟李云龙道谢,因为有了李云龙的武器装备,新一团在反扫荡时期能够迅速打开缺口逃了出去,是他们三剑客军团里唯一没怎么受损失的战斗主力团,反观李云龙跟孔捷的部队都伤亡惨重。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与日军最大的区别就是装备太差,根据我军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平均每个八路军战士的弹药持有量是2.7发,也就是说,八路军没有持续火力,别说什么没有所谓的重机枪轻机枪,就算有这些玩意儿也没有子弹可以打。而李云龙交给丁伟的时候,这支部队完全就是一支披着八路军军服的日军,武器基本全日军制式装备,弹药也充足,八路军十个团的火力都不如一个李云龙新一团。比如,楚云飞的358团被坂田联队一个小时吃掉三分之一,李云龙一个新一团竟然可以突袭坂田指挥部,还成功突围坂田包围圈。

其次,人员问题。训练一个战斗人员跟招募一名士兵是两码事。由于李云龙团的武器弹药充足,这使得他训练的部队战斗力也强于其他部队的人。简单来说,李云龙的新一团每个人都有枪,每个人都开过枪。而所谓的28团,由于武器弹药不够,他们虽然有三千人,可是摸过枪的都不到一半人,开过枪的又没有几个。这两团相比较肯定是新一团更好了。


优己


事实上,丁伟在赶往延安抗大学习路上被拦下来并不高兴,丁伟能够在战事吃紧的时候被派往抗大学习,可见组织对他的重视,希望他在深造后派上更大的用场,丁伟自己也明白此趟学习的意义有多重,然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当通讯兵带来总部让他暂缓去抗大学习改任新一团团长的命令时,他选择无条件的接受。抗大去不成,原本设想哪里吃紧需要自己临危受命,没想到既然会让自己去担任王牌部队386旅主力新一团的团长,丁伟当然就高兴了,按老李的说法,他辛辛苦苦积攒了丰厚的家底,结果到头来洞房老丁去了,新一团作为主力本来就强,再加上老李的经营,装备精良,战士训练有素,这可比原先丁伟的团强多了,哪怕本来丁伟团有3000多人,可毕竟是新组建的,战士素养、装备差远了,可能一个冲锋,新一团就把丁伟的团打趴下了,原本设想的临危受命没有,反倒是接了个美差,以后跟鬼子打,更有底气本钱,丁伟当然乐开花了。


吃叮当猫的铜锣烧


抗战剧《亮剑》中,第18集团军第129师第386旅新1团,团长是李云龙,这家伙是个老红军,军中的资历非常老,但却是个刺头,鬼点子特别多,打仗不按常理出牌,从来就不做亏本的买卖。

苍云岭战斗中,上级命令他从鬼子包围圈最薄弱的环节突围,这家伙到好,非要与鬼子硬碰硬,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硬是从坂田联队的正面突出重围,还他娘的一炮干掉了坂田联队的指挥所,导致一个大佐、二个中佐和一个少佐战殁,捞了一网大鱼。

丁伟,是八路军第28团团长,刚出场时,带了一个贴身警卫员要从晋西北远赴延安抗大学习深造,尽管李云龙率部突围,但违抗战场命令,被撤了职务发配至被服厂当厂长,副总指挥让丁伟从中途返回,到新1团接替李云龙团长的职位。

别看李云龙的新1团只有1000余兵力,但都是能打仗的好手,是李云龙调教出来的,用李云龙的话来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李云龙经常罐输部下,狗行百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新1团个个要成为嗷嗷叫的狼,看到鬼子冲上去就咬,要吃鬼子的肉啃鬼子的骨头,因此新1团的战斗力非常强悍。


别看新1团只有1000余兵力,在第386旅尽管没有国军的番号,但却是杠杠的主力团,战斗力不在有番号的772团和778团之下。

原八路军第28团团长的丁伟,当然愿意接受战斗力非常强大的由李云龙这匹头狼带出来的嗷嗷叫的新1团了,尽管兵力不如自身原先当团长的第28团。

李云龙带的兵不会认怂,丁伟这厮也决非等闲之辈,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在和新2团团长孔捷共同来探望反扫荡结束时病愈的李云龙时,就提醒说我们三个团,在晋西北呈三足鼎立态势,以后有风吹草动,无论鬼子从哪一路经过,都要联手予以打击。

丁伟接手的新1团尽管人数不多,但却兵强马壮,拥有3挺九二式重机枪、5挺歪把子轻机枪,还有掷弹筒和迫击炮,在反扫荡中,集中火力打开缺口,一日之内竟然连续突破鬼子三道封锁线,由于武器装备好,是晋西北我八路军三个主力团在反扫荡中战损率最低的团。

丁伟接受战斗力超强,武器装备优良的新1团,自然很开心了,郁闷的却是李云龙,打了胜仗没奖励不说,他娘的还将他的团长给撸了,降格到后勤部服装厂他娘的张飞绣花-大眼瞪小眼去了。

因此,李云龙说好不容易攒钱娶了个媳妇,摆好了酒席,结果入洞房他娘的竟然不是他李云龙,反倒成了丁伟,便宜了丁伟这小子。


国平军史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奉命率领新一团在苍云岭阻击日军,掩护总部机关和百姓的转移,而李云龙的对手是日军第四旅团的坂田联队(也叫第三联队),这个坂田联队足有4000多人,相对于一个旅的兵力,而且战斗力强悍,忻口战役中曾正面击溃中央军的两个师,曾和坂田联队交过手的楚云飞也吃过亏,交战不到一个小时便损失数百人,要不是反应的快整个楚云飞的358团就被坂田联队给吃掉了。


而这次李云龙与坂田联队的交手,总部机关也是有些担忧,毕竟曾和坂田联队交手的孔捷,被打的溃倍,深知坂田联队的厉害,所以总部机关安全撤退后,便派771团和772团掩护李云龙新一团撤出战斗。

但是李云龙对此并不买账,违抗军令,直接从正面突围,与坂田联队来了一个硬碰硬,李云龙击毙了坂田联队长,虽然李云龙击毙了坂田联队立了功,但是战场抗命是要枪毙,念在李云龙有功,功过相抵,李云龙被撤了职,被安排到被服厂当厂长。


而接替李云龙团长一职的是原28团的团长丁伟,丁伟接手李云龙的新一团也满心高兴。

那为何新一团仅一千人,28团三千人,丁伟接手李云龙却还能那么高兴?

28团并没有3000人,无论是电视剧还是都梁的小说都没有提到,所以无从考究。要是真的28团有3000人,丁伟根本笑不出来,3000人相当于一个旅的兵力,能拥有3000人,说明在装备上并不差,甚至还要比李云龙新一团装备还要好,不然没枪根本支撑不了3000人,所以丁伟不仅不会开心,还会发牢骚。因为李云龙的新一团比不上他的28团。

而剧中丁伟接手李云龙新一团高兴的原因有两点:

①捡了一个现成

新一团原本战斗力差,装备也差,但是自从李云龙接手新一团之后,装备换了一遍,什么92式,迫击炮,歪把子,全都有了,战斗力也是上了好几个档次,所以丁伟笑了,要是新一团很渣谁都笑不出来,就像当初李云龙接手孔捷的独立团一样,根本笑不出来,独立团和新一团相比差了不是一个档次,所以旅长让李云龙去独立团的是不愿意,非要去新一团。



②不用去延安学习了

丁伟在上任新一团的时候,原先是要去延安学习,而去延安学习也就意味着不能上战场打仗,这就好比让一名武将去学识字,难受,所以当初解放战争丁伟被卸去军长一职去南京军事指挥学院学习的时候一肚子火,虽然不情愿但是上级命令不敢不从。


而如今不仅取消了去延安学习,又能接着打仗,丁伟当然高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