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積極進行自我保護和隔離,增強防護能力

出現發熱、咳嗽、氣短、腹瀉等症狀怎樣自我評估與就診,怎樣進行自我保護和隔離,居家防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遠程會診、省市縣鄉村防護救治網絡。那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哪些特點,出現發熱、咳嗽、氣短、腹瀉等症狀怎樣自我評估與就診,怎樣進行自我保護和隔離,居家防護有哪些注意事項?2月2日,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主任、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組副組長張捷,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科研攻關組成員殷豔玲,為大家進行解讀。


專家建議:積極進行自我保護和隔離,增強防護能力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特點是:傳播速度快,診治過程中發現很多病人是隱形傳染患者,病人本身發病沒有明顯高熱,也沒有明顯的咳嗽、咳痰的症狀,但患者無症狀表現的同時,可以傳播給其他人。”張捷說,這種隱性傳染者在以後的診治過程中會給醫生造成一定困難。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隔離,特別是在疾病發展兩週的潛伏期內加強隔離。

目前,隨著返程人員的增多,造成了居民一定的恐慌。張捷表示,要正確面對,不必引起過度恐慌,心理干預也很重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咳痰、腹瀉這種常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早期症狀,首先進行體溫測量,溫度超過37.3℃才是發熱,然後連續測溫進行記錄,第一天發熱時如沒有明顯氣短、咳嗽、休克這類症狀,先居家觀察,用一些感冒藥、抗病毒藥,比如蓮花清瘟膠囊、奧司他韋或者一些退燒感冒藥。經過一至兩天病情有所好轉,便可以繼續在家觀察。但如果三天之內病情進展迅速,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到醫院就診也不要恐慌,目前,各個醫院為了給患者營造一個安全的就診環境,醫院每天都進行消殺。同時,加派人力和技術完成預檢分診工作,早期識別出有流行病學史和疑似的患者到發熱門診就診,並且在門、急診、住院樓門口均設有測溫處。”殷豔玲說。

殷豔玲提醒,現在處於特殊時期,患者就醫最好是隻帶一名直系親屬,最好是能夠授權簽字的家屬。在選擇交通工具方面,最好撥打120,或者乘坐私家車,一定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確定需要進一步檢查,一定聽從醫院安排接受留觀治療。住院治療期間不留家屬陪護,杜絕探視,避免交叉感染。

面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到正確的居家防護也很重要。

“在居家防護方面,要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外出應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建議佩戴醫用口罩,從公共場所回家後用洗手液或者香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刷牙,漱口,最好是能夠衝個熱水澡,重點洗淨眼部、鼻孔、外耳道。”殷豔玲說,家裡每天室內通風換氣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不聚餐,吃熟食,採取煮沸15分鐘的方法做好家用餐飲器具消毒,拒絕食用野味。對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應進行清潔處理,必要時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15—30分鐘後用水洗乾淨,每週至少消毒1-2次,衛生間地面、牆面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或擦拭消毒,時間大約15—30分鐘。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每週消毒1-2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