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天天起来练习书法的人,却依然分不清哪些书法是好是差?

影影圈圈


从唯物辩证的关系说,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请问题主:什么样的书法是好,什么样的书法是差呢?你凭什么说人家分不清书法的好坏呢?

这世上有一种字人人都说好,这种字就是“我觉得挺好看的字”,那么你觉得好看的字就是好的书法吗?我看也未必吧。颜真卿的书法从古到今推崇的人很多,很多人都师法颜真卿,特别是他的《多宝塔碑》更是被誉为初学者最佳范本之一。但颜真卿依然有很多人批评他的书法,甚至有人说颜书是对传统书法的一大破坏,是他破坏了传统书法的延续。那么请问,颜真卿的书法是好是坏呢?

宋四家的书法影响了历代很多人,米芾的行书、黄庭坚的草书都是后世师法的对象。但后世还有一种声音说,宋四家跟颜真卿一样,也是传统书法的破坏者,那么这个理怎么说呢?赵孟頫的字厉害吧,依然被董其昌和傅山骂了一辈子,为什么呢?为什么同样是这两个人到了晚年又说赵孟頫的字厉害呢?

看待书法艺术或者是别的艺术,再或者是世间的一切,千万不要只以“好与坏”两个字来评价,黑与白的中间还有灰色。老祖宗就告诉我们“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阴阳不能孤立,阴阳融合才是正道。

再说说书法的美,书法有妍美之风,有古拙之趣,有秀美之气,也有雄壮之魄。“二王”一脉的妍美、流丽是一种美,魏碑、古隶的沧桑、拙朴也是一种美。颜楷的端庄稳重是一种美,欧楷的瘦硬、险峻也是一种美。

老子《道德经》中就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位智慧的老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给我们指明了这个道理。

那些天天起来练书法的人,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敬佩,持之以恒必然能有所突破。只要跟自己比,不断的练习,向古人寻找差距,早晚必有所成。


翰墨今香


书法之美是一见可知的,即使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也会为书法本身的美所吸引,依据美学原理,凡是美的事物,都能引起欣赏者愉快的感觉,学一种书体,也要有了这种愉快乃至喜爱的感觉才能用心去学,那么为什么那些天天起来练习书法的人,却依然分不清哪些书法是好是差呢?

没有书法的审美能力,所以分不清哪些书法是好是差。

天天起来练习书法,这种精神是值得表扬的,毕竟学习书法最首要的条件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练习,但是学习书法还得讲究方法,不是随便找些书贴就埋着头练习,书法发展了几千年了,直到现在肯定存在一些不入流的书体,比如“丑书、俗书、乱书”,

学习书法,首先要有爱美之心,喜欢美好的事物,喜欢美丽的汉字、美妙的书法,但是,由于人们审美能力的不同,艺术素养的差异,往往在区别美丑上也有差别,

比如,有些人学习书法,肥瘦都写不好看,临习范本却又多偏得其丑恶处,这就是了审美能力的表现,

自古以来,人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是取法乎上,从最经典、最规范、最好的学起,学习书法更是如此,比如,唐初四大家初次学习书法都是取法王羲之的书法,特别用心临习《兰亭序》,因为他们都知道王羲之《兰亭序》的精妙绝伦之处啊,那么为什么古人一开始学习书法不自学呢?

因为临摹名家的书法能带人循规蹈矩,久而久之,就由勉强进入自然,进而从心所欲,笔毫使转得当,

可以这么认为,学习名家的书法,无形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练习技巧与审美能力同时提升,最终才能真正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那些天天起来练习书法,却又分不清哪些书法是好是差的人,毫无意义,那些人是从不学习古人书法的,甚至从来不使用毛笔练习,从这些书写行为,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书法认知水平,一个人连书法认知都没有,怎么还会有审美能力呢?什么叫书法认知?最起码的要明白“笔墨纸砚”不只是书法的创作工具,更是书法的“笔墨文化”,还有就是,“用笔千古不易”中的用笔指的是使用毛笔,而不是什么钢笔之类的奇葩笔。



诗夜城主


认清自己比没有方向的努力更重要!

书法这一门艺术有很多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征,而且学习的过程、方法及一些技巧非常需要行业内的大师级人物来指导,更需要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世事沧桑的历练,也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行内有句话,自学等于自杀,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教训型总结!见多了学习书法数十年的人尚未入门者,走在江湖的路上,但是往往自认为可比王羲之、颜真卿,反而看不懂真正书法家的作品,然后指责为丑书或者展览体……

功夫是要下的!但是如果不深识书法之真髓,我认为不如睡大觉!多看中书协的国展,少跟或者不跟不入流的江湖书法家混圈子!我一位朋友说得更极端:“那些个市书协、省书协的活动我看都不看,看多了只会受到污浊的影响……”如此说固然势利,但其中道理值得思考!

希望分享对您有价值!





陈天哲


书法是好是差,是见仁见智的,跟个人的喜好有着莫大关系。书法之美也属于艺术美学,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喜欢的书法风格当然也不尽相同。人们判断一件艺术品的好坏,通常带着较为主观的意识,用自己的好恶来品评。如张旭和怀素的草书后人几乎都称道有加,唯有苏东坡对他们两人的书法极力抨击。

书法艺术不比数理化,有标准答案,因而如今的书法作品良莠不齐在所难免,何为好书法,何为坏书法,咸鱼白菜各有所爱,无法下定论。有人认为丑书才是美,有人认为凡是名人写的字都是好书法,也有人认为馆阁体不属于书法……反正没有标准,谁说的都对,谁说的都不对。

天天练书法的人,练的只是自己喜欢的风格,他们也当然推崇自己一直练习的书法风格,就如有些人专门练狂草,有些人则专门练正楷,他们会互相抨击对方的书法是差书法。


倚斋听风雨


只能说这种人只顾自己练习,不看别人,不临帖,一头扎在自己的世界里,混然不顾一切。真正练字的人不可能不临帖,不去看别人的作品,古往今来,多少书法大师,都是博众家之长,取长而补短,当你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你临帖,读帖,时间一长 自然而然的眼界就会提高,不可能会出现如题所说眼光不会提高,书法不是一个人就能练成的,只看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看,你始终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字谈何提高。多看看别人的作品,你才会感觉收益良多,才会发现自己的缺陷在何处。


缘来斌哥


那些是有几种原因造成?一种是高傲人?以为自己天天都在段练…但是真的好书本在他手中好坏不分…一种是学习没到境界…好的书本悟不懂里边的精神文章,所以会难定论,这是谦虚实在之人也是常见.还有一种虽然天天段练但是他本人就没到自身条件?因为不是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分辩,每个人都有个人的优点.和专长.就像我那学音乐的女人.没有天赋看她很很努力,天天都积极,可是她还是吹很差…有时节奏都偏快.所以看人不是只看单方面.?


倪娇平


谁能分得清?

的确有些人是为了学书法而学书法,只顾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但是,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颜欧柳赵谁的书法更好些呢?

书法千百年来更多的是当作文化耒对待的,当作艺术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关于书法好坏优劣的纷争甚至是贬损千年不断,有人想过为什么吗?现在的学院派进军丑书领域,是创新还是胡耒?谁能分得清好坏。

等待书法系统理论诞生的那一天吧。


老陈聊书法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知识面窄,底蕴不足。书法欣赏要具有书法方面的知识,如笔法、字法、墨法、款式、落款、印章等;也要有丰富的书法理论知识,了解各种书体的特点;通过书法作品可以了解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书法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努力学习,书法鉴赏水平的提升也同样需要长期的培养。


山水字画


愚见:

练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好,笔法,布局,势的贯通,更重要的是在练字的同时,要多学习各个时期的书法理论和范帖。通过对不同范帖和流派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中条山人14783123


看了前面的言论,能看出对社会大众书法缺乏足够了解。

坚持练书法的大众,主要是对书法国粹的喜欢。

二是学习书法是热爱,不是为当书法家。

三是对当下的书法作品并不满意,不是临习的对象,自我感觉好的所谓的书法家是不是自做多情。

四是大众利用互联网下载了大量,历代的真迹字贴,在家临习,真不知道书家知不知情。这些大量的古贴滋养了基层书者,审美提高太多,好的书作差的作品能认清。

互联网让大量古贴进入百姓之家,书法练习平面化了!不像过去,书家说作品好,绝对就好,是因为占着见古贴多,见识多,现在不存在所谓书法家说好,一定就好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