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五枚迫擊炮彈沒有造成美軍人員傷亡一事?

笑著看你一次


很正常的事,現在美軍在伊拉克已經沒有任何安全感,美軍士兵基本上龜縮在堅固工事裡。

伊拉克反美的武裝不是正規軍,只能裝備迫擊炮或火箭筒這等底級的輕武器,對龜縮在工事或堅固樓房的士兵沒有殺傷力,真正要做成有殺傷力的襲擊,必須要用重炮或導彈,這類武器只能是國家軍隊才有裝備,但這相當於戰爭行動,現在中東各國還沒有誰想在伊拉克挑起戰爭。當然,上一次伊朗用導彈襲擊美軍基地例外,他光明正大的報復行為。


何義575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新聞報道:五枚迫擊炮彈落入伊拉克北部一駐有美軍的基地,無人傷亡。新聞處補充稱,襲擊沒有造成財產損失。

顯然,這又是打冷炮。

因為美軍的反擊是很快的,襲擊者畏懼於被美軍反擊,往往採用打冷炮的方式。

也就是,在射程內的某個地方,架起一門迫擊炮,然而以最高速度在幾十秒內發射5發炮彈,隨後不管是否打中立即撤退。

有時候連迫擊炮都不要了,人自己跑掉。

其實,更安全的是使用卡桑火箭彈。

將火箭彈部署在居民區,然後採用延遲點火的方式,襲擊者先溜掉,隨後火箭彈才發射。

這樣一來,美軍就算迅速反擊,也只能炸倒無辜的老百姓,襲擊者造溜了。

但火箭彈需要一定時間的部署和瞄準,只能在自己的地盤部署。

這次襲擊者可能是在支持美軍的伊拉克居民區襲擊,所以不能使用火箭彈,只能用迫擊炮。

這種對美軍夠不成實質性的威脅,只是騷擾而已。

這種一般都是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武裝乾的。

伊朗給予鉅額軍事和經濟援助的要求,是必須襲擊美國人。

於是,這些民兵也就裝模作樣的襲擊一下,以換取武器和美鈔。

他們當然也不願意美軍死人,不然美國佬肯定報復,蘇萊曼尼的前車之鑑在此。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襲擊秀,沒有人傷亡是最皆大歡喜的事情。


薩沙


兔哥回答: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當地時間2月1日,伊拉克安全機構新聞處發佈消息稱,美軍駐伊拉克北部的一處軍事基地遭到了五枚迫擊炮彈的襲擊,並沒有造成傷亡。消息稱“五枚炮彈落在尼尼微省蓋亞拉空軍基地附近”。蓋亞拉空軍基地地處伊拉克摩蘇爾以南,是伊拉克薩達姆時期的一處軍事基地,美軍自2003年開始就駐守該基地,這個基地也並非是首次遭襲擊,去年11月份就曾經受到火箭彈的襲擊。

美軍駐外基地最近頻頻爆出被襲擊,我們先不說是否有傷亡,先說說美軍基地遭襲擊這件事。美國有一個非常霸道而且傲慢的態度,有美軍存在的地方就是美國的國土,美國的軍事基地就是這樣的的存在。曾幾何時,美國的航母艦船、飛機就是美國移動的國土而存在,如果遇到麻煩美國就高傲的警告,這是美國的財產,以此嚇阻它人接近,哪怕是美國進入它國領土,何等的狂妄傲慢。如今,神一般存在的美軍駐外基地頻頻爆出被襲擊,而且襲擊美國軍事基地的都是遠弱於美國的窮國,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


美軍的駐外軍事基地遭襲是近段時間的一個熱點事件。美國違反國際基本原則利用暗殺的手段清除了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蘇萊馬尼是伊朗的政府官員,美國的做法激起伊朗的憤怒,於是伊朗明目張膽的對美國軍事基地來了一波彈道導彈打擊。我們不說戰果如何,就伊朗報復性打擊美軍基地本身來說,就已經打破了自二戰後美軍基地無人敢招惹的慣例。自此以後,美國在非洲、伊拉克的軍事基地就頻頻遭受襲擊,可以肯定,未來會越來越多。這也說明,美國的這隻老虎的屁股並非摸不得,這也是美國實力已經被挑戰的一個深層含義。


就在近日,美國三天三架飛機被擊落,也昭示著美國的霸權戰略受到了挑戰,自此,美國駐外軍事基地不在神一般的存在,變得不在安全。而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出現,無疑是美國咎由自取的結果,霸道耍的久了必然會激起反抗,美國在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等熱點地區都幹了些什麼,這些國家最清楚。阿富汗戰爭上美軍打了十多年的清剿塔利班的戰爭,結果,塔利班卻在戰鬥中成長,到了美軍無法取勝的地步,面對失敗,美國拿出了一慣的招法。這就是打的過就打死,打不過就交朋友,結果塔利班用擊落美軍的飛機回應美國,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伊拉克戰場上,伊拉克政府給美國下了逐客令,美國卻賴著不走,而襲擊美國駐軍也是伊拉克對美國不滿情緒的一種宣洩。伊拉克局勢複雜,各方勢力博弈此地,伊朗在伊拉克擁有很強的勢力存在,美國軍事基地遭到襲擊就不奇怪了。這次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遭到了迫擊炮彈的襲擊,沒有造成傷亡,究其原因,無非是襲擊者經驗不足,美軍實力強大,襲擊者武器落後,而且屬於試探性的摸老虎屁股,有些怯場,很正常,多搞幾次就有經驗了,必然會取得戰果,繼續努力,只要不放棄就會有收穫。從美軍的角度來說,已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然也會採取防範措施,所以,這次襲擊沒有造成美軍傷亡。


美軍駐伊拉克等地的軍事基地從無人敢襲擊但現在開始受到襲擊,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攻防轉變,也是一個起點,說明美國隨便在它國領土上插上一面國旗,畫個圈,駐守一些士兵就成了戰火中的安樂窩的歷史結束了。先例既開,來日方長,況且,美軍面臨的不光有伊拉克,還有阿富汗等等熱點地區,大夥都動員起來,做點有意義的事,不愁沒戰果。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評論!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美軍在中東的基地最近頻繁遭到襲擊,當然襲擊力度都不是很大,不過給美國帶來的困擾不小。



這次所謂的五枚迫擊炮的襲擊2月1日的事情,美軍在伊拉克北部格雅拉基地遭到襲擊,沒有武裝分子承認。襲擊也沒造成任何人的傷亡。

其實別說是五枚迫擊炮彈,就是幾周前伊朗對美國在伊拉克兩個軍事基地的15枚導彈襲擊是啥效果?也只有50名美軍士兵腦震盪,其中一半在治療,還有一部分治療後就回到基地服役了。

15枚導彈襲擊只能造成腦震盪,顯然有點黑色幽默。

但也能說明5枚迫擊炮彈自然更不能對美軍帶來什麼現實影響。



原因就在於木叔之前提到的,如今伊朗和什葉派的小夥伴不敢襲擊造成美國人死亡案例出現。

對武裝分子而言,這是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

如果哪個武裝組織造成美國大兵死亡了,可能等待他們的就是有一次的定點清除襲擊的突然發生,或者是大規模的空襲報復。



比如去年底伊拉克人民動員力量下屬的武裝組織襲擊了美軍基地,造成美軍一名承包商遇難,4名美軍士兵受傷。

結果第二天就遭到美國的血腥轟炸,這個武裝組織死傷80多人,再也不敢叫板了。

只能發動支持者圍攻美國使館,結果沒幾天伊朗將軍和該組織的二把手就在被清除。

所以未來只要相對理性的什葉派組織應該都不會對美國基地進行大規模襲擊,特別是不會造成美軍死亡。這條紅線還是不會被輕易打破的。


木春山談天下


五枚迫擊炮,0傷亡,不是個事。

二戰時,德軍88炮打8000多發,才能擊落一架飛機。什麼概念?88炮最高射速20發/分鐘,一個防空連4門88炮,連續打100分鐘才擊落一架飛機。

二戰沖繩島戰役,美軍為了對付島上的10萬日軍,投入總兵力達40萬人,各種艦艇1500餘艘(13艘航母),飛機2000餘架。此戰,美軍共計消耗了各種彈藥20萬噸!其中,光炮彈就100多萬發!島上的日軍每人能“領”10發!

再看我軍抗戰時彈藥消耗:子彈17.0992億發,山野榴炮彈355.88萬發,迫擊炮彈604.776萬發,手榴彈槍榴彈擲彈筒彈2359.88萬個。八年抗戰,我軍共計擊斃日軍48萬人,擊傷190多萬人。按照這個數字算,每3500發子彈,打死一個日軍。而美軍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2.5萬發子彈。這不是因為我軍“神槍手”多,而是窮。

上甘嶺戰役,美軍更是用了190萬發炮彈,把上甘嶺削低了2米!可是,美軍還是輸了。此戰,我志願軍4萬多人,每人大約能“分”47發炮彈。志願軍最後傷亡數字為11500人。如果按照傷亡數字看,美軍每打190發炮彈,就給我軍造成一人傷亡。

還有更牛的。二戰時,蘇聯消耗了4.5億發炮彈。而德國方面,在蘇德戰爭中大約消耗了2.45億發炮彈。這還不算其他彈藥消耗。總之,跟當時的國軍比,他們都是狗大戶。

到了近代,這種局面略有改觀。

迫擊炮這種東西,由於體積小,好搬運,是“武裝人員”階層最喜歡用的武器之一。美俄等國,都遭到過迫擊炮的襲擊。不過,能不能炸死人,全靠運氣。這種東西,最大的作用就是給正規軍(政府)搗亂。

美國這樣的狗大戶就不一樣了,更喜歡用精確制導導彈(炸彈)。把一發上百萬美元的導彈,扔到一頂幾美元的帳篷上,這是美軍最常乾的事。雖然費錢,但是,命中率高,非常適合精確打擊!而且,美國政府也不怕費錢,這也是在給軍火商創收。

當然,美軍這樣的正規軍也用迫擊炮。不過,其目的主要是欺負人(嚇唬人)。能不能打中,真不是他們在乎的。

最近,在伊拉克,美軍基地被人扔了5枚迫擊炮彈。很明顯,這就是在找事。

以迫擊炮的射速,“武裝人員”真要是想攻打美軍基地,肯定不能只打5發。他們只打5發,說明這些“武裝人員”很心虛,想打了就跑,怕被美軍反擊。很明顯,這就是在搞恐怖襲擊,給美軍添堵,讓美軍睡不踏實。

對於這些“武裝人員”來說,只有沒事打兩炮,才能在國際社會製造存在感。有了存在感,就有錢,有槍,有人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打死了伊朗三號人物--蘇萊曼尼,美軍除了遭到伊朗象徵性的幾輪報復外,似乎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傷害,但這不意味著美軍在中東地區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不,美軍駐伊拉克的一處空軍基地就遭遇了迫擊炮的攻擊。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稱,伊拉克安全機構新聞處2月1日凌晨發佈消息稱,五枚迫擊炮彈落入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蓋亞拉空軍基地附近,但未造成人員傷亡。據悉,該基地是位於首府摩蘇爾以南,美軍從2003年起使用該基地,此前很少受到攻擊,但在2019年11月遭到了火箭彈襲擊。
五枚迫擊炮彈,竟然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這極不尋常。畢竟迫擊炮是一種針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近戰利器,不僅能夠近距離壓制步兵,還能輕易摧毀輕型工事,而且操控簡單,打了就跑,殺傷性十分驚人。在2017年9月24日時,俄羅斯陸軍中將瓦列裡•阿薩珀夫就被敘利亞極端武裝,使用迫擊炮給炸死了,由此可見迫擊炮也是進行“定點清除戰術”的好武器。
但這次,五枚迫擊炮彈竟然沒有留下一丁點痕跡,這裡面的貓膩需要咀嚼一下。首先,不排除這是伊朗指揮親伊武裝乾的。畢竟美國炸死了一個受伊朗人乃至整個中東尊敬的反美英雄,一下子削弱了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為了挽回損失,伊朗最高領袖還放話說,給美國一共準備了13個噩耗,未來將一個個的實施。因此不排除,這次是伊朗暗中指使親伊武裝對美軍發動攻擊。但是為了避免衝突擴大,被強行卷入戰爭當中,伊朗這次的攻擊仍然是象徵性的攻擊,也算是展現了實力和報復的決心,同時警告了美國人。
其次,說不定這次攻擊是伊拉克人乾的。自從薩達姆倒臺後,美國無視伊拉克主權,蔑視伊拉克什葉派群眾的生命,引發了伊拉克人的憤怒。尤其在蘇聯曼尼炸死後,伊拉克人終於不再隱忍,他們抗議美國人,伊拉克議會還通過了趕走美軍的決議,這說明伊拉克非常反感美國人。但由於實力的差距,伊拉克不敢正面叫板美國人,只能向美國人打黑槍,通過發射迫擊炮彈,給美國製造壓力,促使其撤軍。
可以說,美國不僅炸死了蘇萊曼尼惹惱了伊朗,同時也惹惱了伊拉克什葉派武裝,最終撤軍伊拉克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是一場極大的政治考驗。如果美軍繼續呆在伊拉克,就得忍受冷槍襲擊,其造成的損失不比911恐怖襲擊好多少,如果退出伊拉克,就要丟掉伊拉克戰爭以來取得的所有戰略利益,將一切戰略果實讓給伊朗人,這是特朗普政府無法接受的。
所以,美國現在是騎虎難下,只能繼續硬鋼。就在前不久美軍駐伊拉克基地遭受伊朗導彈襲擊之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上將說,美軍開始與伊拉克研究在該國部署愛國者防空導彈問題。顯然,美軍並沒有因為遭受襲擊,而開始撤軍,反而開始加強軍事部署,以應對未來越來越激烈的衝突。
可以肯定的是,戰爭實際上已經打響了,接下來的日子,美伊雙方都會陷入一種冤冤相報的模式當中,但由於限制因素太多,美伊不會直接爆發正面衝突,而是以打黑槍的方式打亂彼此的部署。這種對抗局面,又嚴重影響了中東地區的整體和平,危害了中東人民的生命安全。

科羅廖夫


可以解釋為:有戰鬥意志,沒有全面開戰的勇氣。好在已經行動,對方也及時示弱,避免了更大規模的流血事件發生,為人類和平做出了明智的決定。皆大歡喜就好[祈禱]



一個志願者


這可能有幾種因素造成的。一是軍事技術不過關。主要是測距,如是目測不能做到一眼準,那就要發射幾發彈藥校正,幾發炮彈打不準也屬正常。如果用瞄準鏡或望遠鏡測距,那就要有計算基礎,通常也要通過校力射才能命準目標。二是氣候與土質影響。發射時刻有無等級風乾擾。座板下的土質是否適中,太硬不好安置座板,太軟每次發射後瞄準點都要變。三是土兵的心理素質是否過硬。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慌亂容易出錯。射擊時搞忘加藥包,以至脫靶,這種事筆者也遇到過。……


紅川軍


這就打幾發炮彈證明一下存在感。如同漁夫打魚,那能網網見魚,若真那樣不就早發大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