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27戰鬥機?

fighterjets


蘇-27在蘇俄航空工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基於蘇-27拓展出的各型戰機的總數達到了空前,在中俄兩個譜系中各自衍生出一個家族。作為一款典型的第三代重型戰鬥機,蘇-27是一款很優秀的戰鬥機,誕生之初可謂是“天之驕子”,只不過時代不同了,蘇-27在今天看來略顯落後了。

在蘇聯航空工業發展史上,戰鬥機領域發展相對西方國家總共有兩次實現了超越或者說領先,第一次就是一代機時期的米格-19,蘇聯在時間軸上獲得領先。第二次就是蘇-27的誕生,蘇-27誕生之初,有很多西方人士鮮有的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總體性能要優於美國的F-15戰鬥機,但遺憾的是,蘇-27至今也沒有與西方體制戰機發生戰爭,因而有關這一說法沒有切實的實戰證據來佐證。

蘇-27的成功來源於其首創的中央升力體氣動佈局設計,這也是基於蘇-27後續拓展出近十種衍生型號的根本原因。蘇-27創造性的使用了翼身融合機體設計,使得該機的升力係數在當時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這個數據值為1.6,而其他的戰機的升力係數大多在1.5以下,這就為蘇-27提升機動性或者超機動性奠定了基礎。

翼身融合體設計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它極大的增加了蘇-27機內油的儲存量,這對於拓展大航程技術指標至關重要。傳統的戰機機內油箱全部在機身內部,採用翼身融合體設計後,機身的空間和機翼融合在一起,蘇-27在機翼空間中密封儲油,使得該型機的機內油載量達到一個很高的水準,作戰半徑達到1500公里以上。

中央升力體氣動佈局賦予其優異的機動性,作為一款起飛重量達到30噸的重型戰鬥機,其機動性和敏捷性並不輸於傳統的輕型戰鬥機;同時大航程賦予其較遠的作戰半徑,使得該型機的滯空時間更長;另外該型機的載彈量也不錯,在制空作戰模式下,可以掛載更多的空射彈藥,結合較長的滯空時間,將重型空優戰鬥機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發揮到極致。

蘇-27的成名主要源於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和巴黎航展上的驚豔飛行表演。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軍一架P-3B型反潛巡邏機在巴倫支海上空對蘇聯沿岸進行偵察活動,一架蘇-27戰機進行攔截,攔截過程中,蘇-27飛行員駕機在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用垂尾將該機的右外側發動機劃出一道口子,這就是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

另外一次驚豔亮相時在巴黎航展上,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駕駛蘇-27戰鬥機在飛行表演中進行了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飛機以400公里時速進入時,突然間拉起,然後飛機迅速後仰,後仰至120度再恢復到原狀態,飛行過程中飛機依靠氣動特性急劇降低飛行速度,類似於一個急剎車,整個飛行過程高度保持不變,也就是現在講的過失速機動。

從這兩起事件中的優異表現,蘇-27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優異的氣動佈局設計,展示了飛機良好的機動性能,也成就了蘇-27的神話之路。時至今日,蘇-27的氣動佈局在中國殲-11系列重型戰機、俄羅斯的蘇系列戰機中仍然能看到這一氣動佈局的身影。

中央升力體氣動設計雖然對於提升戰機的機動性有很大的助益,但同時也帶來結構強度不夠問題,這一問題放大化後的結果就是限制了蘇-27戰機的對地攻擊能力。缺乏對地打擊能力成為蘇-27與美製同類機F-15之間最大的區別所在,也是蘇-27逐步落後於時代發展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總體上來講,蘇-27是蘇聯研發的一款性能優異的戰鬥機,其最大的成功在於氣動佈局設計,賦予其優異的機動性和持續作戰能力,得到諸多使用國的青睞。相比同時期的美製F-15戰鬥機,蘇-27在制空作戰中在技術指標上跟佔據優勢。


鷹鴿分析


那年海峽危機時,南京戰區組織了大規模的陸海空軍聯合軍演,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及其罕見地用7分鐘時間報道了那次震撼人心的軍演。

國內觀眾都通過屏幕看到了我空軍裝備了機腹進氣的戰鬥機,蘇-27在此背景下,第一次以軍演的方式正式公開亮相,瞬間亮瞎了軍迷的眼。

蘇-27,僅其外觀而言,就讓軍迷眼前一亮,完全不同於我空軍以前裝備的殲-6、殲-7、殲-8等平頭戰機,尖尖的機頭,雙機腹進氣,雙機翼氣動佈局,顯得非常威武和雄壯,軍演時雷霆萬鈞之態勢,即便讓非軍迷都感到戰鬥力遠在國產殲系列戰機之上。

機長21.9米,最大飛行速度2.35馬赫,作戰半徑15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33噸,最大載彈量7噸的蘇-27,其任何技術參數,都不是當時的殲-6、殲-7、殲-8等國產所能比似的。

國產殲系列戰機歷來存有噸位輕、飛不遠、載彈量低的短板,在有了蘇-27特別是引進整條生產線國產化戰機被命名為殲-11以後,終於得到了極大的改觀,空軍能夠長途奔襲了。

至少空軍的戰機都不再是短腿先生了,有了遠程制空型戰機,對空軍來說引進蘇-27和國產化殲-11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具備了和國外第3代機相抗衡的實力。

我空軍大量裝備的第2代殲系列戰機,只能執行短距離前線支援作戰,或遂行本土防空作戰任務,不具備主動進攻能力,因為受制於航程的原因,戰鬥能力確實提不高,特別是缺乏對地打擊能力,只能發射無制導的火箭彈,對地打擊能力聊勝於無。

隨蘇-27配套引進的R-27、R-73空空導彈,也成了日後非常有名的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對提高我空軍的空戰能力作用非常明顯,得益於蘇-27戰機的引進。

蘇-27的機動性能非常優異,普加喬夫駕駛蘇-27在1989年6月的巴黎國際航展上,飛出了讓現場觀眾目瞪口呆的“普加喬夫眼鏡蛇”的動作,蘇-27戰機的機動能力震撼了全球空軍界,頓時讓蘇-27名聲大噪。

自此蘇-27成為世界各地航展的“明星”戰機,蘇-27飛到那裡,那裡就會引起轟動,也成了蘇聯和日後俄羅斯非常暢消的第3代戰機。

我軍正是看中了蘇-27重型、大航程、高載彈量,以及優異的機動性能,才放棄了俄羅斯極力向我空軍推銷的米格-29,轉而引進了蘇-27現成的機型和整條生產線。

蘇-27的引進,也讓我空軍作戰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空軍原先只是為陸軍服務,從屬於陸軍作戰體系,限制了航空兵的主動攻擊能力,規模龐大的殲系列作戰飛機實際上只是陸軍炮兵的延伸。

隨著蘇-27的到來,我空軍實現了戰略轉型,開始強調空軍要主動進攻,由戰略防禦型空軍向戰略進攻型空軍轉移,以前龐大的殲系列戰機由於飛不遠,即便空軍想主動進攻都做不到,只能掩護陸軍進攻,空軍成了事實上的陸軍航空兵。


國平軍史


在讀圖時代,顏值便是一切,三代機和四代機,世上只有兩款重型機,一款蘇-27,一款F-15,F-15生得如何呀?不是翼身融合,沒有前緣襟翼,加之原始的座艙,機械飛控,而蘇-27美得猶同天仙,氣動優異,一路魔改,F-15根本就與蘇-27不在一個檔次上。F-15出道早了點,當初設計太過保守,如果傷筋動骨,再去改的話,無疑重新設計一架全新的飛機,因是嘆口氣,還是算了,就這樣將三代王,四代王,拱手相送給蘇-27。因為優秀,自出世以來,製造了無數大新聞,如世間廣為傳頌的手術刀和眼鏡蛇。再有2000年獨闖龍潭,超低空掠過“小鷹”號航母,以其驚世駭俗,第一次打破了美軍航母“滴水不漏”的神話,有吃瓜群眾道,這要是實戰,“小鷹”號焉有命在!埃塞俄比亞用之攻打厄立特里亞,厄方不支,蘇-27自此成為空戰王。這便是蘇-27,公認的王者,沒啥好說的。

▲雞蛋挑骨頭大法。沒啥好說的,西方比不過,也自放它不過,凡塗抹之法,必以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總要說出一條來,然而說出了兩條。一是大過載機動,不能超過6個G,因為當時高強度複合材料不太過關,即有解體之憂。不過超過6個G,甚至不比二代機,他們可是真能說啊,放著載體大,拓展空間寬,大升阻比,高推重比,低翼載,先天機動性好等優勢不說,且要眼睛裡插個棒槌。戰機設計只要平臺優秀,升級空間大,就是一款名符其實的好飛機,升級做蘇-35,脫胎換骨,四代沒有比它更優秀,即有明證。再挑毛病,嫌它航電水平不高,趕不上西方云云,這又是純粹地胡說八道,所謂的欲加之罪,F-15終至發展型,連個模擬電傳飛控都沒有,又如何說呢?

▲完美的藝術品。是美的內容和形式的最佳統一,造形高大,流暢,因為它是紅色帝國登峰造極時的產物,它的總師西蒙諾夫說,造它,如同打了一場斯大林格勒戰役,設計到達了頂峰。西方雖然嘴巴子硬,不停給它潑汙水,但心裡是極其忌憚的,美國從烏克蘭想法搞了幾架回去,總是不停地出現在紅旗軍演中,怎麼對付它,一直大感糾結。為此研製了F-22,對隱形戰而勝之。確實,不能隱形的蘇-27,要對陣F-22,不用說,是蠻費勁的。不過是以其代差優勢,完成的勝利。要說三代,它的所有飛機都不夠格。自從第一代的F-86,就沒能幹過米格-15,第二代F-4,也比不上米格-21,想不到第三代,又是如此。蘇俄天才的設計,不僅使美國有既生亮,何生瑜之感。

▲中國蘇-27。自成一派,在殲-11B以後,有了殲-11BS,有殲-15,還有殲-16,殲-16屬於自己的四代。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生產線,並實現技術完全自主之後,造得好,用得好,頻頻出動,無論對陣F-15,還是F-22,在體系支撐下,從未落於下風。它像飛舞的一隻小精靈,夠派夠帥。就是這,當年引進時還有人做過那後悔模樣,說什麼引進的費用超過了我國航空工業幾十年的總投入。現在不再這樣說,殲-11系列飛機,成為我空軍的頭等主力和王牌,衛護國家天空三十年,還在國產化的過程中,有力拉動了航空工業成長。大國不做那固步自封模樣,能引進借鑑學習,絕不閉門造車,各航空大國概莫如此。看來,當年這一選擇,真是目光深遠啊。


魂舞大漠


蘇-27是前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推出的一款第三代重型雙發戰鬥機。其採用了翼身融合技術,懸臂式中單翼,同時配有邊條翼,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腹部進氣道,四餘度電傳操作系統, 靜不穩定等技術。可以說這款戰機在氣動設計和平臺整體方案,整合了美國空軍F-15和F-16戰鬥機的優點,即可以完成F-15那樣掛載大量的機載武器執行高速攔截任務,又可以像F-16戰鬥機那樣在低空低速環境下擁有較好的近距空中格鬥能力。

可以說蘇-27的平臺設計是相當成功的。但是這樣一款戰機也有一些不足,例如蘇-27的雷達和火控系統。簡單形容就是粗大笨重。同樣性能的設備要比歐美的設備大很多,而性能可能還達不到歐美一些設備的水平。

這裡要看蘇-27戰機的定位,與很多蘇制武器一樣,蘇-27的航空電子方面的缺陷在前蘇聯境內大型的綜合防空體系支撐下並不明顯。而一旦這款戰機得不到地面指揮控制系統的支持與歐美同代戰機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引進第一批蘇-27戰鬥機,隨後也引進多批蘇-27戰機和蘇-30MKK戰機。我國主要看中的是蘇-27戰機的大航程和大載彈量。對其航空電子設備和火控系統好評並不多。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航空工業開始組裝和生產自己的蘇-27戰鬥機,也就是後來的殲-11系列。以我國後來的殲-11B戰機為例如。除了外形與蘇-27相似外,在戰機的內部航電和火控系統大幅採用國內產品。另外導彈也大量採用國產PL-8B和PL-12空空空導彈。

特別是近年服役的殲-16戰機在內部航電方面更為先進。基本達到世界三代半戰機的水平。

所以說,雖然蘇-27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但是俄羅斯之前的技術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他的性能。俄羅斯軍方也認識到這一不足,近年主推的蘇-30SM和蘇-35戰機大量採用國外的成熟設備和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最新成果,其作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航空新視野


蘇一27戰機 是前蘇聯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期間設計的最出色的單座雙發全夭候重型超音速戰鬥機,被稱為經典版的‘’四代機(也有稱三代半)王‘’。有無與倫比的作戰潛力,該機空中作戰能力很強,能夠遂行國土防空、空中打擊、海上巡邏、遠程轟炸等作戰任務。然而,蘇一27戰機的"王"者之風,體現在哪裡呢?

其一:博採眾長鑄經典,獨領風騷騰九天。

蘇一27戰鬥機是前蘇聯針對美國的F一l6,為搶佔制高點,於上世紀的1969年開始研製,1977年首飛,1985年進入部隊服役。該機在設計上採用了先進的一體化升力構思,翼身融合體技術,懸壁式中單翼,翼根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楔型進氣道,氣動性能良好,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大量採用的是鋁合金、鈦合金,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機械備份,靜不穩定設計技術。

其二:精心打造王子機,攻防兼備夭之嬌。

蘇一27作為上世紀的雙發重型超音速戰鬥機,自定型服役以來,歷經數十年藍天洗練,鐫刻了許多時代印記,迄今為止該機的一些性能,仍堪稱世界一流。其主要性能或參數是:

1、具有優異的飛行性能和操縱性能(如普加喬夫眼鏡蛇動作):

2、雙發配置加速性好(最大起飛重量29000千克),起飛距離短,快速反應能力強:

3、具有高攻角機動和敏捷性好(最大平飛速度240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長(油箱容積9噸):

4、能進行超視距作戰,載彈量大(6800千克),10多個外掛點,火力打擊能力強:

5、升限高(18000米):

6、航程遠(3790千米),飛行速度快(最大時速2.35馬赫),作戰半經大(1600千米)。

其三:歲月不居顯滄桑,早有新星亮鋒芒。

曾幾何時,幾度春秋,當年為王者之範的蘇一27戰機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磋砣,近年逐步顯露不足:一是航電系統老化,遠遠落後於當今先進戰機:二是雷達、導彈武器系統比較差:三是隱身性差。對此,各國均採取措施,不斷創新。如我國的殲一11、殲一16、殲一20等戰機都借鑑了蘇一27戰機的經驗,許多方面均己超過蘇一27戰機的性能,形成了我們自己的優勢。


用戶55185232934


套用本山大叔和崔永元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來解讀蘇霍伊三代翹楚SU27側衛戰鬥機

昨天

蘇27是冷戰時期發展的第3代戰鬥機中最後投入服役的機型,作為蘇聯時期最先進的戰鬥機,蘇27從1986年服役到現在已經有33年之久,他不但是俄羅斯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而且還成為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先進戰鬥機的主力蘇27S到如今後續發展過程中新研製的機型多達10餘種,蘇27s是蘇霍伊設計局為滿足蘇聯防空需求而重點發展的高性能戰鬥機,其設計要求與之前的防空戰鬥機有明顯的區別,不但具備遠超過之前機型的防空作戰能力,而且還在空中優勢作戰性能上具備與f15a抗衡的能力。蘇27的氣動佈局設計在第3代戰鬥機中算得上是個集大成者,整體氣動佈局中應用了當時蘇聯最好的氣動技術和航空技術成果,如翼身融合邊條翼電傳操縱系統和靜不安定設計等,綜合利用各種手段獲得收益,使這種正常作戰重量超過20噸的大飛機有著不屬於輕型機的靈活性,還有巨大的內部載油量和作戰半徑,內部載油量接近10噸使其在正常起飛重量下的載油係數可達0.4,在不需外掛副油箱的情況下,可以獲得1500千米的作戰半徑和接近4000千米的最大航程,這兩個指標在當時的重型戰鬥機中已經超過了美國的f14和f15,蘇27的航空電子與動力系統的技術水平與西方差距較大,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無論Al-31f發動機還是機載雷達在可用標準上都存在有尺寸規格大和重量大的問題,蘇27s使用的n001雷達是直徑1.05米的巨大天線才獲得120千米的有效探測距離,而美國f15a的n-AP g-63雷達只用了直徑0.84米的平板天線,對戰鬥機目標有效探測距離就比n001高20%。在冷戰時期裝備的蘇27s與米格29形成高低搭配,蘇聯空軍首次在戰鬥機裝備技術方面與西方對手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蘇27s已成為蘇聯空軍和防空軍的主力機型,俄羅斯在蘇27基礎上改進的出口型又成為了俄航空工業的救命稻草,當年中國不僅進口了蘇27,而且沈飛還引進了蘇27的生產線,這對中國的三代機的起步和研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年咱們30幾億美元外匯的注入可謂是雪中送炭把岌岌可危的蘇霍伊給挽救了回來可謂實現了雙贏。

今天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解體後遺留的航空技術遺產大量的蘇27改進型,基本上都被用來出口銷售,由於經濟困難,俄羅斯航空工業已經無法從國內得到足夠的訂單,迫使俄羅斯開發了以蘇30mk為代表的改進型,蘇30mk是俄羅斯在蘇30防空戰鬥機方案基礎上改進的多用途戰鬥機,雖然和蘇聯時期的蘇30編號上有繼承性,但是在功能和技術上與蘇30幾乎完全不同,蘇30採用的是以國土防空為目的,單純的截擊機,而國外用戶對於具備雙重用途的戰鬥轟炸機的需求非常大,所以俄羅斯調整了蘇30當初的設計初衷,將蘇30m改裝為類似於美國f15E的多用途戰鬥機,以滿足國外用戶的需求。蘇30mk系列在出口過程中先後發展了三翼面的蘇30mkI和常規氣動佈局的蘇30m kk兩大系列,其中首先出口印度的蘇30mkI,強調了高機動,並應用了大量西方和俄羅斯的先進產品,而提供給中國空軍的蘇30m kk,則以加強對地攻擊能力為核心,蘇30m kk與蘇27ub的外形基本相同,蘇30mkI相比顯得樸實無華,但該機省略了在對地攻擊任務中意義不大的前翼和推力矢量,將技術力量集中到提高對地攻擊能力上,整體改進思想,更加接近西方是雙重任務戰鬥機。

俄羅斯在蘇35的改進過程中使用了海豹相控陣雷達和三元矢量發動機,先進的雷達和武器系統有條件與西方三代半戰鬥機相對抗,但想依靠蘇35對抗f22這樣的4代機是不可能的,沒有哪個國家認為改進三代機可以具備4代機的戰鬥力標準,因此中國引進引進蘇35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在中國4代機殲20A未量產之前或因數量不足導致在這一時期三代半戰機的缺口,二是來借鑑蘇35在三代半改進上對機體結構強度和系統整合上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用來提高沈飛在深度改進J16上的不足之處。

明天

俄羅斯的4代機T50從外形上看還是脫不開蘇27的影子看著就像拍扁的蘇27,讓人詬病的進氣道直通發動機葉片,還有整個裸露在外的Al41發動機對於隱身來說就是簡單粗暴,T50在研製時間上比中國的殲20要早兩年可進度卻落後於成飛,J20在換裝WS10的改進型渦扇10B後可以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實現超音速巡航,而且基本型以生產並且裝備空軍形成了作戰能力。而毛子的T50該如何發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合景仁


實戰是檢驗武器性能的唯一標準,這裡就來用實戰表現來評價蘇27戰鬥機!或許各位對所長的說法有這樣的疑問:蘇27有實戰記錄嘛?別說還真有,並且戰績非常不錯,打出了3比0的戰績!

1999年,非洲東部的兩個國家爆發了戰爭,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之間因為邊界問題,引發戰爭。現代戰爭自然少不了空軍的參與,當時埃塞俄比亞空軍服役的最先進戰鬥機為俄羅斯製造的蘇27戰鬥機,厄立特里亞服役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是俄羅斯製造的,不過米格29戰鬥機。兩者同屬三代機。

1999年1月16日,2架埃塞俄比亞空軍蘇27戰鬥機在邊境上空遭遇了厄立特里亞的4架米格29戰鬥機,由於數量處於劣勢,埃塞俄比亞蘇27戰鬥機決定離開,避免空戰,結果厄立特里亞空軍4架米格29窮追不捨,發射多枚空空導彈,但是都沒有命中蘇27戰鬥機。

埃塞俄比亞蘇27戰鬥機見此立刻還擊,雙方進入近距離格鬥作戰,最終蘇27戰鬥機發射導彈擊落了一架米格29戰鬥機,厄立特里亞空軍隨後撤離戰場。

第二天,埃塞俄比亞空軍蘇27再次出擊攔截厄立特里亞米格29,又獲戰績,擊落一架米格29戰鬥機。第三天,埃方一架米格21被厄立特里亞空軍米格29擊落,蘇27前往支援,再次擊落一架米格29戰鬥機。三場空戰,蘇27擊落3架米格29戰鬥機,而自身沒有一架被擊落。戰爭結束後,厄立特里亞也趕緊從烏克蘭進口了8架蘇27戰鬥機,這是對蘇27戰鬥機性能的認可。

因為裝備俄製戰鬥機國家的對手,基本上都是西方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爆發的戰爭也是不對稱的戰爭,所以俄羅斯製造的武器很難發揮作用。而上面兩國爆發的空戰,實力相差不大,所以最能反應一款武器的性能。

蘇27戰鬥機是第三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也衍生了眾多經典的機型,比如蘇30、蘇33和蘇35戰鬥機,甚至俄羅斯第四代戰鬥機蘇57也和蘇27戰鬥機有關係!同時蘇27出口多國,保衛了世界上多個國家的領空安全,包括我們。

要不是因為蘇聯或者俄羅斯的實戰機會不多,否則蘇27戰鬥機的還會有更多經典的戰績!


資訊所長


蘇27戰鬥機是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3噸,可攜帶7噸彈藥及9噸燃油,航程可達3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2.35馬赫。蘇27有著極具美感的現代化空氣動力學外形,兩臺AL-31發動機為它提供了高達1.12的推重比,能攜帶多種空空導彈、對地對海導彈和反輻射導彈。蘇27以爭奪制空權為目標,不但可以執行空中攔截、超視距空戰任務,還可以憑藉強大的機動性能在近距格鬥中佔得上風。

(蘇27戰鬥機)

1965年,美國率先開始了三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相繼誕生了F14、F15、F16和F18。這其中F15在面對蘇聯主力二代戰機米格23時,已經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受此影響,蘇聯開始以F15和F16為目標,研製自己的重型戰術戰鬥機,這便是後來的蘇27。因為有後發優勢,所以蘇聯人在設計時就要求蘇27的性能指標要超過F1510%。蘇27研製成功後,一舉打破了此前由F15保持的27項世界飛行紀錄。然而,最讓蘇27名聲大噪的還是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以及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F15戰鬥機)

(米格23)

1987年9月13日,一架蘇27戰機奉命驅逐在巴倫支海上空執行偵查任務的P-3B偵察機。當時這架蘇27用它的垂尾尖端像手術刀一樣將P-3B的右翼外側發動機割開一個大口子,讓P-3B險些墜海。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可謂技驚四座,它向外界展示出了蘇27極其強悍的性能。兩年後可,普加喬夫駕駛蘇27戰鬥機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向世界展示了眼鏡蛇機動,這再次震驚了世界。

(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不過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財力窘迫的俄羅斯政府被迫將蘇27擺上了貨架,它先後出口到了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俄羅斯靠著賺來的錢逐步開出了蘇30、蘇34、蘇33、蘇37和蘇35等型號,成為了一個龐大的蘇27家族。蘇27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俄羅斯空軍的戰鬥力,也幫助很多國家完成了戰鬥機的更新換代。在這點上蘇27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蘇30SM戰鬥機)

(蘇34戰鬥轟炸機)

(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鬥機)

事物總會有兩面性,蘇27也不是十全十美。蘇27在研製之初頗為坎坷,在原總師伊萬諾夫的主持下,首架原型機T-10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隨之而來的人事鬥爭和高層決策變化,讓西蒙諾夫榮登總師之位,他一上任便將T-10的設計全部推到重來,於是T-10C原型機誕生,並由此發展成了蘇27。不過受進度延誤的影響,蘇27開始了不計成本的投入,甚至不顧性能缺陷,也要強行達到一些關鍵技術指標。由於蘇聯雷達和電子技術不行,為保證遠程探測能力只能安裝更大的雷達。但是為了保證機體不超重,蘇聯人決定犧牲機體強度,按原計劃的90%進行設計,哪裡有問題補哪裡,最終這導致了蘇27的壽命普遍偏短。發動機也採用了增推減重的方式來保證性能,而這也影響了發動機的壽命。蘇聯人本就將戰鬥機視作消耗品,上述問題又進一步影響了戰機的壽命,最終蘇27的壽命只有美歐戰機的1/3。

(T-10原型機)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戰機便已經開始用顯示器替代傳統儀表,而俄羅斯卻苦於經濟問題,只能在出口戰機上進行改進,自家用的還是蘇聯時代的產品。蘇聯的航電系統一直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差距,甚至直到現在都有著不小的差距,這一點一直是蘇27的軟肋。

(早期蘇27戰鬥機)

綜合來看,蘇27的確是一款十分優秀的戰鬥機,但它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蘇27戰鬥機家族不僅支撐起了俄羅斯空軍,也成為了一款重要的出口產品。俄羅斯和許多國家也一直在對它進行著改進,所以直到今天它依舊是很多國家的主力戰鬥機,這也說明它的確是一款性能優異的經典戰機。

(蘇27戰鬥機家族支撐起了俄羅斯空軍)


戰情解碼


提起蘇-27,就不得不說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空中手術刀”事件。1987年9月13日,一架挪威空軍的P-3B型反潛巡邏機,在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時,一架蘇聯的新式戰機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側的一號發動機上,像手術刀一般劃開了一個大口子,P-3B差點墜毀,這架新型戰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

1989年,蘇-27首次亮相法國巴黎航展,它從蘇聯空軍基地,不經空中加油直飛航展,體現其巨大的航程;在隨後的飛行表演中,又做出了驚世駭俗的眼鏡蛇機動動作,震驚了整個西方!同時給中國代表團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是後來中國引進蘇-27的重要原因。

下面一起看一下蘇-27的具體性能參數:

蘇-27採用全金屬式機身,機體使用了大量的鈦合金,機體強度大,第一個例子充分體顯;翼身融合技術的運用,讓蘇-27具有良好的氣動性能,能飛眼鏡蛇機動的飛機氣動性能不是一般飛機可以比擬;飛行上限高,可達一萬八千米,載彈量大,滿載時最大起飛重量可達兩萬九千千克;動力充沛,使用兩臺先進的AL-31F發動機,總推力高達兩萬五千千克;飛行速度快,最大時速高達2.35馬赫;航程大,作戰半徑高達一千五百公里。以上性能決定了蘇-27是當時最先進的戰機之一。

但唯一不足之處在於:由於蘇聯電子工業落後,蘇-27的航電系統遠遠落後於西方同類戰機。





小武漫談


蘇27是很好的戰鬥機,與F15一個檔次。

蘇27的機動性好,航程遠,攜彈量大,能把這三點同時做到極為不易,而蘇27做到了,足見總設計師西蒙諾夫的本事。

蘇27一開始的目標並沒有瞄準F15、F16之類的,只是蘇聯軍方下達了一系列的戰技術指標,當時已經搞出樣機來,也滿足了軍方的這些要求。事情就“壞”在西蒙諾夫接手了總設計師,然後他又很不巧地從西方的航展消息中得到了F16的機動性數據。然後蘇霍伊設計局就被他給掀了個底朝天。大家被他逼著推翻原先的設計,反對他的人被他統統拿下或打入冷宮,剩下的人要想過日子就得跟著他重新打鼓另開張,瞄準世界領先水平再走長征路。你可以說西蒙諾夫這老東西沽名釣譽,也可以說他視責任重於一切,我覺得他是個真正熱愛自己事業的倔幫子加賭徒,為此可以不擇手段。反正他最後成功了,也成就了蘇27的傳奇。

蘇27是蘇聯在航空電子、發動機、材料的總體水平都稍遜於美國的情況下推出的一件趕超之作。由於卓有成效的利用了邊條翼、前緣襟翼和翼身融合的升力體設計,蘇27的水平機動性和垂直機動性與F15旗鼓相當,低速段和超音速段略優,跨音速段因結構強度差而有所不及,航程則大大超出。說起來也是歪打正著:航空電子水平較低的蘇聯研製的PD火控雷達又大又沉,裝到機首搞得全機頭重腳輕,不得已把機身拉長,翼展加大,加之翼身融合的升力體設計便一起造就了蘇27碩大無朋的機內油空間,所以蘇27很少像F15似的帶什麼機外副油箱,人家的副油箱都在機身裡。這樣的外掛空間就更好安排了。而新一代戰鬥機由於強調隱身性能,也採用了大內油設計,蘇27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無意中引領了新潮流。

蘇27的弱項在於航空電子水平以及跨音速過載限制,前者是蘇聯電子工業水平較低,後者是蘇聯飛機結構設計思想落後於美國所致。由於蘇聯解體,這兩個缺陷一直到最近才彌補上,就是俄羅斯的蘇35了。此時的美國已經把重點放在隱形戰鬥機上了。不過蘇35憑著功能強大的相控陣雷達和矢量推力發動機,對陣F15的後期改進型還是問題不大的,對於21世紀初很多與美國關係不睦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言,也還是他們能夠買到的最好的空戰裝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