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如果說,2019年的日系車在寒冬淬鍊中的中國車市獨善其身,那豐田絕對是領銜的C位。


2019年,豐田汽車蓄勢爆發,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162萬輛,同增達9%,跑贏大市不止一個身位,取得豐田入華以來歷史最高的銷售業績。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豐田贏在了車市轉型的卡位賽,一是以“口紅效應”凸顯競爭優勢,卡位成功;二是產業政策信號良好,自2018年上半年產業政策導向的進一步放晴,豐田幾年前佈局的雙擎產品開始發力,紅利顯現。


如此成功的踩點,是機體空虛的車企無法複製的。


日前的豐田媒體新年會上,在談到對未來的期待時,豐田汽車中國本部長、豐田中國董事長上田達郎表示,2019年是中國豐田各項事業加速佈局的“播種之年”,2020年是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年,豐田希望努力使2020年成為“萌芽之年”,並表示“豐田是日本的豐田,也是中國的豐田”,將現地化深化轉型為“中國企業”,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誠意和決心。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對於2020年,上田達郎信心滿滿,高調喊出了176萬輛的銷量目標。而支撐這個目標的舉措具體有二:其一,提速電動化佈局,把握中國市場的新能源風向;其二,強化本地化技術力量和管理團隊。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2019:寒冬中的萌芽之年


▲▲▲


豐田在華的事業版圖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2019年被豐田命名為“播種之年”,在這一年裡豐田汽車做了不少默默耕耘的事情,在多個方面進行著精細布局。而這些“播種”的動作不僅是豐田汽車銷量逆勢增長的重要因素,更是對未來的發展有著深遠的考慮。


首先,推出多款TNGA明星車型的助陣無疑是豐田汽車銷量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從一上市即供不應求的亞洲龍,到全新卡羅拉、雷凌的組合出擊,緊接著榮放、威蘭達又強勁登場,再輔以埃爾法雙擎與威爾法雙擎的實力加持,最後C-HR EV與奕澤EV車型的加入進一步完善了豐田汽車的產品陣營佈局,覆蓋了各個主流細分市場的目標人群。


在銷量數據背後,豐田汽車這家以“年輪經營”為準則的匠心企業,2019年同時還在下著一盤謀求“蛻變”的棋局。


2020:轉型“中國企業”加速電動化佈局


▲▲▲

按照豐田的規劃,以今年率先推出的CHR EV、奕澤EV和雷克薩斯UX EV三款純電動車為起點,在中國市場正式開啟“EV元年”。到2025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0款EV車型,並逐步向全球市場普及EV車型的投放。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隨著EV車型的陸續快速上市,豐田實現了全方位電動化產品線佈局。對於其2025年實現全球電動化產品550萬臺的銷量目標,EV純電動汽車將發揮重要作用,而中國市場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具體來看,豐田在中國市場的新一輪EV攻勢,圍繞電動汽車安全事故、電池衰減和充電難等真實的消費痛點展開。


作為一家覆蓋HEV、PHEV、EV、FCEV全線電動化技術儲備的廠商,豐田在三電核心領域擁有超過20年技術研發積累。因此,針對目前中國市場快速躍進又充滿痛點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豐田將拿出自己眾多核心技術和解決方案。


比如,在大容量鋰離子電池包內外設置多重高強度保護舉措,提高碰撞時的電池保護性能;通過電池包內部溫度管理、充電量控制等方法抑制電池老化,使得十年後電池容量保持率可以達到同類最高水平的 80 %以上,等等。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對於外界普遍存在的,關於豐田在EV純電動方面推進節奏過於緩慢的質疑,豐田中國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認為,“在電動化的進程中,豐田是沒有落後的。恰恰相反,我個人認為豐田是先進的。只是,豐田不想做跟別人一樣的電動車。”


在他看來,告別之前的野蠻生長,迴歸理性的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以及包括補貼退坡、銷量受挫、技術多元化的現狀,恰好給了技術儲備雄厚的豐田一次後發制人的市場機會。


人事架構調整,強化本地技術和管理團隊


▲▲▲


“中國最重要”,豐田章男社長曾經在多個場合反覆提及,他認為中國正在引領全球發展變革,豐田將與時俱進,全力追隨中國的發展步伐。為此,2019年豐田在中國開始加快“播種”速度,並通過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確保播下的“種子”順利萌芽生長。


2019年12月,豐田汽車再次宣佈,從2020年1月1日起將中國業務與亞洲業務進行拆分,使雙方分開獨立發展。繼續為豐田章男掛在嘴邊的“中國最重要”提供人事架構方面的支持。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為了加快本地化決策進度,提高豐田在中國市場新產品、新技術的更新反應速度,與此配套的調整還包括豐田中國及豐田在華合資公司高管層的變動。


作為豐田中國本地化高管團隊兩位核心人物,董長征升任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經理,李暉則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從廣汽豐田離任,並接替大竹仁就任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負責雷克薩斯中國業務。


當然,作為本地化業務和銷量版圖拓展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加快產品和技術研發的本地化也佔據著顯著的位置。對此,圍繞電動化、氫燃料電池這兩個核心技術領域的本土化工作,豐田中國本部的技術開發力量也繼續得到了強化。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從今年1月開始,原豐田全球“動力總成內部公司”總裁岸宏尚,出任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MEC)高級執行副總經理;原豐田全球“先進技術開發內部公司”執行副總裁深澤和廣,就任一汽豐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FTRD)總經理。


在豐田汽車看來,為了更好的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提供更加精準的產品和服務,把中國和亞洲地區分開,建立業務單元,通過中日雙方領導人的共同努力,能夠加快決策速度,尤其是加強研發的現地化。


展望:出行夢,不止於汽車


▲▲▲


2018年1月8日,在CES開展的前一天,豐田章男宣佈,豐田將從汽車公司轉型為移動出行公司,競爭對手也將轉變為Google、蘋果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


兩年後,豐田章男在CES 2020展會發布“WOVEN CITY”(互聯城市)計劃,將一款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移動生活場景升級為一座賦能人工智能AI、個人移動出行、機器人的未來之城。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沒想到這個關於未來最“膽大妄為”的想象,居然是出自於地球以“保守”著稱的豐田,可見這兩年豐田的決心與執行力。


這座“Woven City”,意為“梭織之城、編織之城”,一方面傳承了豐田紡織業的企業歷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這座未來之城的出行特點:各種不同的通道交織組成這座城市居民出行和物品流通網絡。按照計劃,最初將會大約有2000人居住在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將由氫燃料電池供電,並將作為自動汽車、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和其他創新技術的“沃土”。


豐田章男表示:“這樣小規模從頭創建的城市,是為了開發驗證未來技術,幫助人們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中合理地使用AI技術,去更好地連接人、汽車、建築物,實現萬物互聯,從而去向更好的生活邁進。”


豐田將會把城市街道分為三部分,這些街道像網一樣編織在一起——城市將設有專門用於高速車輛的道路,只給全自動和零排放車輛通行,同時對應設計專用的人行道。建築主要採用碳中性木材製成,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而所有的基礎設施,包括支撐日常生活的燃料電池發電等,都將安裝在地下,從而保證城市中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


後記


▲▲▲


當晚的新年會上,豐田公佈了一組數據,自196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已經累計有超過1115萬臺豐田及雷克薩斯品牌的汽車行駛在中國的道路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二十年前立的flag,如今正在成為事實。


旁觀2019 ② | 豐田:大風起兮雲飛揚


時代的巨輪不斷前行,科技和想象力將重塑汽車產業。對於所有的從業者而言,市場的邊界正在被打破,不管是電動化的全面加速佈局、深化技術及人才的現地化轉型,還是移動出行服務公司的夙願及行動,豐田都站在了風口上。風向如此好,那就起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