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幹部的七大能力


管理幹部的七大能力

春節期間讀了畠山芳雄的《這樣的幹部辭職吧1》一書,初看題目還以為是分析哪些幹部的素質或行為不合格應該辭職的,仔細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他是分析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幹部他應該具備的七大能力。

能力之一:目標指向力

目標指向力即讓自己成為身背重負的人。按照畠山芳雄的分析,幹部分為三種狀態:第一種幹部,為每天的工作所累,對工作感到力不從心,在自己負責的部門,問題總是接二連三地出現,他疲於解決這些問題,完全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工作;第二種幹部,雖能勝任工作,但沒有一個要儘自己全力達成的主動目標,屬於樂於安穩的人,既不緊張也不興奮地打發每天的日子;第三種幹部,自己能夠抓住所在部門的實質性問題,決心“在何時之前”要達到“何種狀態”,併為達到目標而不懈地追求,他們不是被動地工作,而是積極地駕馭工作。

我的理解,畠山芳雄此處的目標指向力其實指的就是目標管理或者是願景管理的能力,一個缺乏目標和願景的幹部是不可能內生出激情的,他們的人生態度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可能有更高的境界了,但是那些有著大目標和大願景的人他們的工作態度就截然不同了,他們是一定會千方百計、百計千方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標的,不論這個過程中的困難有多大,都是如此的。

能力之二:發現良策的能力

問題已經抓住,應該實現的目標也已經決定,接下來,就是以什麼樣的方法去實現這些目標了。

發現良策的能力按照畠山芳雄的註解就是“困難!困難!克服困難!”你要在沒有人手、沒有預算的情況下也能夠完成任務,你要做到一切都“馬上開始”,你不能說“做不到”,你能夠從任何事情中學到東西,要善於利用他人的智慧,能夠加工智慧、自然地集中智慧,你若是能夠做到這些,那麼就具備發現良策的能力了。

作為幹部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決策能力,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許許多多的選擇,正是這些無窮多的選擇在測試著我們的“發現良策的能力”,我們常常應用到的“經營分析七步法”,也就是發現和界定問題、運用系統思維的方法尋找造成這些問題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設定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及現實條件、然後運用頭腦風暴找到多種解決方案、優選方案、方案評估、方案決策溝通並執行,這樣一個過程其實與畠山芳雄上述的“發現良策的能力”其實是基本一致的。

能力之三: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就是找到使部下“為難”的事情。

現在目標已經找到,實現這些目標的方法也大致有了,接下來幹部要面對的兩個問題是:讓誰幹這件事(選擇人員的能力)、怎樣讓選定的人能夠做好這件事(創造環境的能力)。組織能力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能力。

組織能力其實也就是選拔使用幹部,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論資排輩,雖易得到協助,但重要事情推進時往往動力不夠;二是以經驗為中心進行選拔,它可以讓幹部放心,但同時也會導致幹部創新性不足;三是以培訓為中心選拔幹部,是比較理想的,但要考慮時間成本及幹部自身的負荷;四是以性格為中心選拔幹部,容易讓工作達成預期目標,但可能會因沒有挑戰性而限制幹部的成長;五是以本人意願為中心選拔幹部,是最理想的方法,可以讓一個人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燃燒。不管用哪種辦法,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工作得以成功,還有就是要達到使部下進行開發自我能力的目的。

部下能夠做的事要讓部下去做,部下不能做的事情應由幹部自己去做,幹部必須自己承擔困難的或棘手的事情。

能力之四:傳達能力

傳達能力就是快速而細緻地照顧到所有的地方,也即廣義上的交流能力。

傳達能力可以分為兩種:將自己周圍的人引向理想的方向上去的“影響力”,為了確保組織這個有機整體的活動所需的“聯繫力”。

要想就自己認定必要的事情說服上司,重要的是,要頑強、徹底地對各個細小環節進行研討,要確保自己的判斷跨度在上司之上,不要只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考慮問題,而要永遠站在更高的角度客觀地進行判斷。要想確保橫向的合作,最為重要的是,如果您認為有必要與其合作的話,就要儘早與他聯繫,傾聽他的意見,並與他商量。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是:您對部下的領導權,容易受您對上司或同事的影響力所左右。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的態度和讓周圍的人感到快樂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能力之五:賦予積極性的能力

賦予積極性就是讓部下“充分燃燒”,也就是要讓部下情緒高漲,不去劃分自己工作和公司工作的界限,從而使部下充分燃燒。

部下本來就有做事的意願,對於幹部來說,首先,必須注意自己那些會損傷部下熱情的惡習,並進行自我控制。部下不是工作的工具,一旦您有“只要把工作幹好就行了”的觀念,部下就絕對燃燒不起來。重新考慮部下的工作,對工作進行重組,使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成就感,這一點十分重要。經常注意部下日常工作中為難的原因,難以工作的要素等,要永遠先行一步地為部下創造易於開展工作的環境。

賦予積極性的能力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激勵下屬的能力,而且要能夠激勵到讓下屬的能量充分燃燒的境界,激勵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多的,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能力之六:培養能力

培養的能力是需要一個人付出很大的毅力的。作為管理幹部,您在培養人才、提高其能力方面怎麼樣?高明嗎?或者,您能讓一個一事無成的部下重新振作起來嗎?從某種意義上說,幹部支配控制著部下的人生,您有能力承擔這個重大的責任嗎?

不利用部下的大腦,而只利用他們的手腳的幹部,或者是照搬部下的想法、卻無力取得上級許可的電離層型幹部,都是可能阻礙部下成長的幹部。指導過細的溺愛型幹部也不行,對骨幹員工只說目標,方法則由他自己去考慮,這是培養部下的一種好方法。培養手法是否高明,決定於您將與部下接觸的每一個機會多大程度地運用於培養中,必須考慮到,對部下的影響,五分靠工作,五分靠培養。過分將他人理想化,得不到預期的結果時就生氣的做法是沒道理的,要認識到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不完美這一事實,培養出色的部下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

能力之七:自我革新能力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也是自己,能夠讓自己成長的只有自己。

要不斷向未曾經歷過的問題挑戰,克服這些問題使自己獲得自信,讓自己踏上這條成長循環路線。僅僅這樣做還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因自信增加而使可塑性喪失,視野可能變得狹隘。為了防止這兩個問題,要形成“自我檢測系統”。將對自己缺點的研究成果運用到實踐中。

畠山芳雄分析的幹部必備的七大能力是非常實在的,也確確實實是抓住了幹部作為一名領導者而不僅僅是管理者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素質,他非常關注幹部自己的潛能的開發,也非常關注幹部所領導的下屬的潛能的開發,他已經將視野從完成眼下的工作放遠到如何持續高效地完成現在及未來的工作,這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管理者所能夠做到的,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領導者才可能達到的境界,對於那些追尋成為一名卓越的領導者的精英來說,畠山芳雄的這本書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