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的“南方瘴氣”是什麼?

吳昆明123------


有人說,你看勞資在南方的叢林中出沒,在南方的田野上穿行,在南方的城市裡徘徊,搖頭擺尾,神氣活現,好舒坦的。哪有什麼“瘴氣”哦!古人就喜歡亂說!

有人說,史書上所謂“南方瘴氣”,是中原及他方人士到南方生活後,水土不服,所以怪罪於“瘴氣”。

這些說法,看似有理,其實無稽。都是猛拍榆木腦殼後的臆測,而且沒測準,至少與歷史事實背道而馳一萬八百里。

史書所記歷朝歷代的理亂興亡、典章經制,其中的春秋筆法和微言大義,或許可供多方解讀,而關於自然現象的記錄,就不必如此麻煩了,一般來說,都是真實可信,沒什麼歧義的。比如,《春秋》中關於魯國發生的日食、月食的記載,前些年美國天文學家曾做過推算研究,發現都是準確的。

所謂“瘴氣”,即是南方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為是虐疾等傳染病的病源。



南方山林中的溼熱空氣,無疑是確實存在的。

《後漢書 · 馬援傳》說:“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當初馬援將軍在交阯(今兩廣、越南一帶),為了戰勝這種溼熱空氣帶來的不適,常吃“薏苡”結出的果“實”,即今所謂“薏仁米”,據說,此物是祛溼熱大師。

古籍中關於“瘴氣”的記載多不勝數,現代也有這種案例。解放軍在向敗退海南島的蔣軍殘部發起進功、準備渡海時,便發生過戰士頭暈腦脹、身重體沉的病情,諮詢當地人後,煎服草藥,得解。這其實就是所謂“瘴氣”所致的身體不適。

當然,後世的南方“瘴氣”,其實是在逐漸減弱的,以至於現在的人已沒有多少感覺。最先,“瘴氣”極猖狂,所以屢見於古人的記述之中。要明白這種演變的原因,我們要懂得一些歷史氣候學。

人們往往忽視了氣候的重要性。實在說,歷史的演進,社會的發展以及民族特性的形成等等,看似飄緲的氣候才是決定性因素。

根據相關研究,近3500年以來,我國曆史上經歷了三個氣候溫暖期和三次大規模氣候變冷。

第一次大規模變冷發生在西周,遊牧部族入侵。

第二次大規模變冷發生在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十六國割據。

第三次大規模變冷發生在宋元之間,金人南侵、蒙元崛起。明清時還有一次小冰期。

在溫暖期,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大約高3攝氏度,與現在長江流域氣候相當,所以水草豐美,魚米飄香。《詩經》中所詠歎的稻、桑、竹,可不是憑空瞎編的。而那時的南方,則顯然太熱了,山林中的溼熱之氣蒸騰瀰漫,實在讓人受不了,故稱為“瘴氣”。

酷熱之地,不要說他方之人難以適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也大喊熱得要命。為了抵抗“瘴氣”,所以“斷髮”,所以“卉服”。把長頭髮剪了,似乎燠熱也減輕了些。用帶樹葉的樹枝作衣服,透氣性超好,那叫一個涼快。


莫安排


《嶺南隨筆》(外五種)載:“……風與霧通,則氣也;塞,則瘴也。……粵瘴有四,曰青草,曰黃梅,瘴於春夏;曰新禾,曰白茅,瘴於秋冬。四者均病人,而青草、白茅尤毒。蓋春草方生,百蟲並出,結而為非煙非霧之狀,初起極微,漸且四布,遇之者務閉口塞鼻伏土中,乃不為害。至於八九月間,白茅際天,熱毒伏地,人略沾染,輕則塞熱往來,為冷瘴;重則鬱火沉結,為熱瘴;甚且失音,為啞瘴。又木樨(桂花)開時,有木樨瘴,亦稱香花瘴,誤吸之,毒不可救。治之之法,利在閉者開之,結者下之。粵醫常用芒硝、大黃,以是故也。然惟質厚者當之,未可概論。”

所謂的瘴氣,其實主要是指南方的“溼熱”之氣。這種氣候,對於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來說,初來乍到,往往是極不適應的。就拿小編所在的深圳來說,一年到頭溼氣都是比較重的,而且一遇到晴藍無雲的天氣,無論何時,都會給人一種滯留在炎炎夏日裡的感覺。光是每年三四月份的“回南天”,牆壁與樓梯都掛滿了水滴,就足以讓人崩潰的了,更別說瘴氣這種東西了。

依照《嶺南隨筆》所載,霧與風通則為氣,閉塞則生瘴。南方多山,溼熱環境中,稍稍有雨,則山霧瀰漫。而山道蜿蜒,背風處多,溼熱霧氣久聚不散,因此極易產生瘴氣。

因為這類瘴氣多為山中植被的潮氣聚集飄散而致,在密不透風的環境中,附近的空氣中多有落葉腐敗的成分,可能較通風處會含有較多的不易散發的細菌之類的微生物,如果人的體質稍弱的話,就有可能被侵害至病。經常上山的人,在路過山中某些特定的背風處時,常常能夠嗅到一種悶黴腐敗的“泥土氣息”,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瘴氣”的味道吧。

上文所提及的“粵瘴有四”,其實都是按照植物的時節來分的:(青)草、(黃)梅、(新)禾、(白)茅。其中比較厲害的兩瘴(青草、白茅),如果按照月份來計算的話,應該就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和八九月份左右的樣子,這正好分別對應瞭如今嶺南氣候三四月份的“回南天”與八九月間的“虐疾”(登革熱)盛行的時候。所以廣東人經常煲湯(祛溼)與四川人喜食火鍋(驅寒)的飲食習慣,都是與當地的氣候密切相關的。而且,白茅瘴“忽冷忽熱”的症狀也與夏秋之際蚊蟲盛行所造成的虐疾病症比較吻合。

嶺南之地,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區,主要以西南至東南風向的溼熱夏季風影響為主。所謂的四種粵瘴,也主要發生在春夏秋初之季,這說明瘴氣的形成主要是由於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所導致的。而瘴氣病人,“惟質厚者當之”——對於體魄強健的人,瘴氣似乎並無影響,對於體質偏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瘴氣才會顯現它的魔力——這也充分表明了瘴氣是屬於非人際傳播的細菌性或病毒性致病的一類急性病的類型。

綜上所述,古代所謂的“南方瘴氣”應該是確有其事的,而且由於古代的科學認知與醫療條件比較匱乏,所以一旦致病,很有可能就是“暴病”之類的重疾。而如今,像登革熱這類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也基本上可以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療了——所以即便同是“瘴氣”所致的疾病,一方面有了現代醫學的細緻分類,另一方面也因為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癒,使得我們不會再像像古人那般重視、忌諱甚至是如臨大敵了。


郊野的瓦爾登


我在南方,我多次為瘴氣所傷。

瘴氣是動物和植物腐爛產生的毒氣

瘴氣,是動物和植物腐爛產生的,但不是動物和植物腐爛,就會產生瘴氣。瘴氣,具有特別的成分,也是特別的條件下,才產生瘴氣。

瘴氣是細菌生產出來的

瘴氣之所以有特別的成分,是因為它是細菌分解動植物產生的。不同的細菌,產生出不同的氣體。這就好比不同的動物,拉出不同的屎一樣。典型的細菌,有鐮刀菌,菌體呈鐮刀形狀。

瘴氣產生的三個條件,是高溼度,合適的溫度,光照不足

瘴氣細菌的生存,需要溼熱環境。溼度要高,溫度要合適(偏低和偏高的溫度,都不適合瘴氣細菌的生存),光照不足(充足的光照,會殺死細菌)。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只有南方,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地區,藏南,才具備這樣的氣候條件。而且,主要在梅雨季節,夏季開始的一段時間。而不是全年都有。冬季的低溫,盛夏的高溫,都不適合瘴氣細菌的生長。

森林,山溝,室內都會有瘴氣

瘴氣不僅僅在山裡,室內也有。本人遭遇的瘴氣,都是在室內。只要滿足瘴氣產生的條件,室內同樣會有瘴氣。

瘴氣的危害有哪些?

瘴氣有多種,冷瘴、熱瘴、啞瘴,其危害各不相同。就本人遭遇的瘴氣,有兩種。

一種是木頭腐爛,吸入後,頭痛。離開後,呼吸新鮮空氣,症狀逐步減輕。

另一種是廚房油煙汙漬產生的瘴氣,吸入後作嘔,嘔吐,離開後吸入新鮮空氣,很快好轉。

消除瘴氣,在於通風和透光

通風會帶走溼氣,會帶來氧氣(氧氣會燒死細菌),破壞細菌生長環境。增強光照,可以殺死細菌。當然,改變環境溫度,也可以消除瘴氣。升溫和降溫,都可以。


醫學站票


古人很早就提出了瘴氣的概念,而且隨著醫學的發展,對其認知水平不斷提高。

《史記》有載,征伐南越王趙佗時,漢軍“會暑溼, 士卒大疫, 兵不能逾嶺”。《後漢書·馬援列傳》中記載:“援在交趾,嘗餌薏苡實,雲能輕身資欲,以勝瘴氣也。”薏苡仁是現在中醫治療溼疹的常用藥。

明代醫書《景嶽全書》對瘴氣有這樣一段介紹:“瘴氣,惟東南之域乃有之。蓋嶺南地氣卑溼,霧多風少,且以冬時常暖,則陰中之陽氣不固,夏時反涼,則陽中之陰邪易傷,故人有不知保重而縱慾多勞者,極易犯之,以致發熱頭痛,嘔吐腹脹等證。蓋重者即傷寒,輕者即瘧疾,第在嶺南病此,則均謂之瘴耳。”忽略中醫的陰陽之論,這段文字已經闡明瞭瘴氣是我國東南方特有的自然現象。其成因是因為當地氣候溼潤,少有風吹來新鮮空氣,霧氣則常有。加之冬暖夏涼的反常環境,形成了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情況。瘴氣在身體虛弱的人身上作用更為明顯,會引發一系列病症。

瘴氣因其引發症狀不同,名稱也有不同。比如《聖濟總錄》中提到:“嶺南樸蛇瘴,亦名鎖喉瘴,項大腫痛連喉。”其治療方法是以毒攻毒,用赤足蜈蚣磨成粉做藥。

大梁李待詔《瘴瘧論》也是古人對瘴氣研究的智慧結晶。裡面認為,嶺南炎熱而潮溼,此氣蒸騰,不僅會使東西發黴,也會令人受溼氣影響,身體疲倦,易得腳氣。解決方法則是飲酒:“三人觸霧晨行,飲酒者獨不病。”北人到嶺南,旅客到此均可飲酒,可以闢瘴。不過書中也提到,當地酒價很便宜,販夫走卒飲酒無度,酒能聚痰,反而是滋瘴之源,因此主張飲酒要適度。正如當地的諺語所說“莫飲卯時酒,莫食申時飯,誠攝生之要也。”

當地人長久居住在潮溼炎熱的環境下,對何時何地有瘴氣有經驗,因此能夠少受其害。來到南方居住的北人應對瘴氣則常常不得其法,以至於生病。《古今醫統大全》中提到:“北人之來嶺南,婢僕多病瘴氣。蓋勞役之人,飲食乖度,晝日冒暑,夜多臥地,又凡事不能避忌,故先受其斃。”也就是說,居住環境不好,身體損耗精力,飲食不當的人更易生病。養尊處優者受瘴氣侵擾的情況則要好些。

因為古人深知瘴氣危害人體,所以即使是作戰也要避開瘴氣盛行的時間段。清乾隆年間,清軍與緬甸作戰時也特意交待要避開瘴氣。《清實錄乾隆朝實錄》記載:“諭軍機大臣等、據福靈安奏、前赴永昌。經楊應琚告知。現在瘴氣方盛。交秋始可進兵。”

現在的醫學研究也對瘴氣的致病原因有諸多解釋。有的學者認為,瘴氣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瘴病, 一是指致病的瘴氣,不能把它等同於單純的瘧疾。瘴氣的形成要素可能是被汙染的空氣、林木腐朽後散發出的氣味、動物死亡後腐敗汙染的水源和當地特有的毒蟲等等。也有的學者認為,當地多山,海拔較高,高原反應也可能引發頭暈目眩,被歸為瘴氣所致。而且,北方氣候乾燥,北人來到南方,本身就會不適用溼熱的氣候,這也是治病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史記》

《後漢書》

《醫略》

《古今醫統大全》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

王子今《漢晉時代的瘴氣之害》

鄭洪《“瘴氣”觀念的變遷及其對古代嶺南生活意識的影響》

鄭洪《“瘴氣”病因學特點源流考》


太常吸貓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瘴氣其實就是人到陌生環境時候的一種水土不服現象。

尤其是北方人到南方後,對那種溼熱的環境之不適應。

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曾言:江南卑溼,丈夫早夭。

這是一種站在北方人角度看南方的視角,意思就是,南方比較潮溼,人的壽命不長。

時至今日,溼這個中醫特有的病症,還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

這種造成人壽命減短的情況,原因很複雜。

可能是飲食不習慣,腸胃受不了。可能是環境突變,身體無法適應。也可能是溼熱環境蚊蟲叮咬,感染了傳染病,如瘧疾。

清代的地方誌中,多有西南地區關於瘴氣的記載。

廣西土廣人稀,人跡罕到之處草木蔽塞,蛇蟲縱橫,日蒸雨淫,鬱為瘴氣。清前期,廣西森林植被較為茂密,導致瘴氣在一些地方很重。加之廣西氣候常多暑少寒,故霜雪不降,山谷林箐之氣與溼毒陰日浸淫燻灼而成煙瘴。

安遠縣地界嶺峭,陽氣常洩,陰氣常盛,其氣似煙非煙,似霧非霧,名煙瘴,即俗謂蒙紗天。又有花香瘴氣如桂菊,行山徑草莽間,馞馞投鼻,日午尤甚,人吸之,毒入心脾。會昌縣深山大谷中霧起時亦有瘴氣。廉州舊稱瘴癘地,以深谷密林、人煙稀疏,陰陽之氣不舒;加之蛇腹、毒蟲、怪鳥、異獸遺穢林谷,一經霪雨,流溢溪澗,山嵐暴氣又復乘之,遂生諸瘴。梧州以西瘴癘漸甚,蓋由山勢侷促,層巒疊嶂,茂林深箐,居人如坐甑中,熱鬱燻蒸,故瘴瘧時作。

而隨著人口遷入,森林開發,不少地方的瘴氣也消減了很多。

由此可知,瘴氣主要是一種原始的森林環境產物,對於初來此地的人,具有不小的傷害力。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所謂的瘴氣,指的就是那些動物或植物的屍體,長時間都沒有被處理,這些東西就漸漸產生出細菌,產生出毒氣。之後在隨著溫度升高,而這些毒氣不斷的上升,然後就形成了所謂的瘴氣。因為在形成瘴氣的所有條件當中,會有溫度、溼度這一個條件。所以在一些比較溫暖又很潮溼的地方,就會容易產生瘴氣,而南方就符合這兩個條件,因此瘴氣多發生在南方。所以才會有了史書上面提到的南方瘴氣的說法。

南方因為氣候好,而且土質比較的潮溼,在這樣的地帶就非常適合植被的生長。故而在南方有很多的山林、叢林一類的地方。而在這類地方當中,會生活著很多的動物,還會生長著很多的植物。因此動植物的屍體在這裡是非常常見的,在這些深山老林裡面,人煙非常的罕見,那麼這些動植物的屍體就不可能有人來處理。時間一長,這裡就會產生毒氣,接著隨著溫度的升高,這些地方就會容易產生出瘴氣。

因為這些氣體裡面含有著毒素,所以如果在裡面待久了,就會出現中毒的症狀。而即使沒有中毒,也會讓人的身體產生不舒服的反應,比如說感冒、發燒等症狀。

而一般瘴氣是分為兩種情況出現,一種有形,一種無形。有形的指的就是那些像霧一樣的瘴氣。很多人還以為是濃霧,但其實這些就是瘴氣。而還有一種就是無形的,根本看不到任何的東西,但是卻能夠聞到氣味。有的瘴氣非常的臭,聞著就讓人不斷犯惡心。那還有的瘴氣卻特別的香,聞著讓人很舒心,但實際上裡面含有著毒素卻是最多的。這樣的一種瘴氣還被稱之為是瘴母,這就是表明它是最可怕的一種瘴氣。

一般來說,瘴氣並不會讓人致死,但是卻會讓人的身體產生不良的反應。畢竟有毒素在身體裡面,那自然會有一些反應產生出來,要解這些毒的話,可以服用兩種東西,一種就是薏苡仁,還有一種就是檳榔子。這兩類東西長期食用,還可以達到預防瘴氣中毒的效果。除此之外,燒雄黃或者蒼朮一類的物品,也可以有效破除瘴氣。

所以綜上來說,南方瘴氣其實表明的就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是指明南方經常會出現瘴氣,這是由於這裡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的問題。


童年放牛


瘴氣不是妖氣.也有是迷信,是一種物理現象又起到化學反應形成的。那就是南方熱帶山區樹林裡,地面上常年堆集的枯草落葉,經過夏季高溫多雨的季節,發生化學變化產生一種複雜氣體,大概有氮氣氯氣.氨氣沼氣等等。中原地區的軍隊要到南方打仗,為了秘密行軍,不走大路,只穿越山間林間小路.或沒有山路的密林中,特別是夏天暑季,天氣酷熱,難以抵抗這樣的瘴氣,筒單的說就是暑氣,就等於現在的中暑,比中暑更嚴重,所以北方人不適應這種氣候條件,遇到瘴氣就得了疾病,又加上水土不服.當時醫療條件差,部分士兵染病傷亡。


馬駒孑


暴雨內澇之後的桑拿天,蒸發出來的瘴氣……

南方溼熱。史書中關於瘴氣有所描述:軍隊到達南方叢林裡,士兵身上常常會生疹子等等,疼癢難耐。南方蚊蟲比較毒再加上北方人適應不了溼熱天氣,故把這種成為瘴氣。

唐 白居易《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土民稀白首,洞主盡黃巾。


鳥言夷面


這種瘴氣實際上就是霧,之所以會讓北方人害怕主要還是因為不懂科學,誤以為這種霧氣會造成各種疾病。實際上對人體造成威脅的是來自各種蚊蟲的叮咬,比如曹操部隊在赤壁之戰時碰到的瘧疾,就是因為蚊蟲攜帶了瘧疾病毒。

在南方山林裡,由於空氣溼度大,往往會有水霧瀰漫山間。南方大部分地區在春夏秋季節裡早晚都會有這種水霧,有些山區地帶甚至終年都有霧氣,這種溼潤的環境非常適合蚊蟲生活。北方人進入這種地區後,除了對這裡溫潤的環境感到不適之外,對這裡的病毒也都沒有抵抗力,所以才會有水土不服的症狀出現。

其次,瘴氣殺人主要還因為醫療手段不正確。中醫裡講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中草藥治療一方人士。北方人入到南方以後,由於體質不一樣,當地的醫生用當地的草藥當地的土辦法來治療北方人基本上都治不好病。其實只要是北方的醫生北方的藥就可以治好病,但是以當時的條件根本辦不到,南方醫生採購不了北方藥材,北方醫生也無法南下治病。病人本身又因為染病受不了旅途勞頓,無法回北方治療,最終只能客死他鄉。


優己


看完此篇,應該對瘴氣以及解決之道,有所瞭解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大哥一心為國,上表諫皇帝千萬莫迎佛骨於大內。然在皇帝看來,韓愈此舉,乃是讓我不爽,讓我不爽,就是害國。在韓愈朋友們營救之下,唐憲宗沒把他殺了,而是貶為潮州刺史。

刺史啊,大官,可咱們的韓先生怕啊。他覺得,廣東瘴癘之地,必然是有去無回。侄兒啊,我曉得,你肯定是來給我收屍的吧。

不過韓愈命好,只在潮州待了八個月就被召回京了。且還留下了以文祭鱷除害的佳話。然而,幾百年後的明朝,人們對南方仍有著莫名的恐懼。

萬曆年間的王士性,乃是與徐霞客齊名的明朝旅行家。他用一雙腳,丈量了祖國的大河上下,高山濱海。其中,在被人視為畏途的嶺南瘴癘之地,轉了整整四年。用現身說法,向世人證明,南方,雖然確實有瘴氣,但絕不可怕,只要能做到幾點,活得有滋有味,一點也不難。

他在書中,先提到了潮州。

他說,潮州在唐朝時“風氣未開,去長安八千里,故韓文公以為瘴癘之地”。但我大明的潮州,可完全不一樣了呀——今之潮非昔矣,閭閻殷富,士女繁華,裘馬管絃,不減上國——跟中原那些地方,一點也不差。只不過,因為那裡還是有鱷魚,所以,繼續被朝廷當成流放官員之地。

他又來到了廣西,說此地“石山分氣,地脈疏理,土薄水淺,陽氣盡洩,頃時晴雨疊更,裘扇兩用,兼之嵐煙岫霧,中之者謂之瘴瘧”。顯然,他覺得,廣西確實是有瘴癘的。春有青草瘴,夏有黃梅瘴,秋有黃茅瘴,只有秋天過後,才稍微安全一點。

從廣西又到了雲南。在這裡,就更兇險了,“餘入景東,過一地長五里,他草不生,遍地皆斷腸草,輿人馳過如飛。似此之地,安得不成瘴也?”

天啦,到處都是斷腸草,這種地方,怎麼可能不生瘴癘呢?他還說,雲南人不管男女老幼,都會在袖子裡藏一些斷腸草,“以備不測之用,其俗之輕生如此”——雲南人時刻準備著自殺?恐怕這只是王士性的想象吧。

既然南方確實不安全,那麼,如何破解呢?

當地人的方法,就是吃檳榔。

王士性觀察到,廣東與雲南人,都吃,但製作方法卻不一樣。“廣似雞心、如果肉;滇如羌核、似果殼。滇止染灰,亦不夾蔞葉。”

如此看來,如今湖南人喜歡吃的檳榔,是滇式的;而我之前上班的廠裡,臺幹們喜歡吃的,是廣式的。

然而,王士性卻不信檳榔真的可以避瘴癘。他說,“渠土人食者,慣耳”,不過是習慣罷了。而我,拖著病體到了廣東,到了雲南,前後四年,沒吃檳榔,也沒死呀,還活得好好的呢!

那麼,還沒習慣南方水土的人,到了此地,該怎麼辦呢?

其一、戒食肉,也就是節食。

其二、絕房幃,也就是寡慾。

其三、戒動情,別動不動就生氣。

其四、吃一點平胃、正氣二散,預防一下。

其五、不要吃夜宵。如果硬是要吃,那就像當地人一樣吃檳榔助消化吧。什麼?吃不慣檳榔?那就閉嘴別吃夜宵了。

其六、忌早起。起床後,“即以杯酒實之”,先喝一杯酒。

以上六點,乃是王士性遊嶺南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否對人人皆適用呢?他不敢打包票。但估計對很多人,是有用的。

一句話,直到明朝,北方人到南方,還是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有一定風險,卻也並非沒有破解之道。不必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