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作為父母,每月給大學生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

教育快遞


隨著8月份的推移,各個大學陸續迎來了開學季;在今年高考中勝出的學子們,拿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帶上行李,正式開始大學生活。

對於許多準大學生來說,大家尚缺乏獨立的能力,無論學費還是生活費的來源,都是自己的家庭,需要依靠父母的支持,而大學幾年的費用,不是一筆小數目。

孩子讀大學,生活費該給多少?是一些家長比較迷惑的地方,因為各地消費水平有所差異,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生活的開支需要預算,才能保證生活質量,但是又不能委屈了孩子。

不過,對於家長們來說,想要知道孩子所讀大學的城市,消費水平怎樣,並不是難事;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的方式,大抵知道一些消費狀況,然後確定出給孩子多少生活費。

最近遇到一位學生的家長,談起學生的狀況時,家長不無感慨地表示,孩子考上本科,固然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可是卻因為生活費的問題,與父母鬧起了矛盾。

要知道,這位同學的父母,都是農村出身,一個家庭生活的來源,依靠父母兩個人在城市裡打零工來維持。可是,馬上開學的孩子,跟父母談起生活費時,堅持要一個月3000塊。

而做父親的表示,生活費太高了,會養成孩子鋪張浪費的壞習慣,在“從奢入儉難”的顧慮下,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只答應一個月給1500,結果孩子嫌棄爸爸太摳門,與家長鬧起了矛盾。

大學生,應該培養怎樣的消費理念?

和高中階段不同,當一名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後,他不僅僅要學習專業課知識,還要參與一些社會的歷練,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開拓自身的眼界等。

而這些閱歷的提升,時常需要大家有一定的教育投資,意味著,大學生的消費會比高中生要多。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說,讀大學期間的消費類型,基本是固定的。

一日三餐、添置衣服、生活開銷、購買書籍等,都需要每一位同學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支出;尤其在高校中,遇到心儀的對象,談戀愛之後,會進一步增加支出。

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看,生活費多多益善,腰包裡有足夠多的錢財,便可以做更多精彩的事情;當然,這並不是讓家長增加生活費的理由,對於家長來說,給孩子生活費的多少,首先要滿足他的基本生活。

作為一名大學生,如果有超出基本生活的消費需求,自己要有一個衡量,並且培養出這樣的理念,那就是通過勤工儉學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同時,達到賺取更多生活費的目的。

參與社會實踐,提升生存的能力,而這也是大學生活的意義所在。

孩子與家長的博弈,誰應該先妥協?

在開學季到來之時,孩子準備動身去大學就讀,卻因為生活費的多少,與家長鬧起了脾氣。

期待在大學期間,能夠自由度多一些,同學向父母要求每個月生活費3000塊,而學生的爸爸,則站在“從奢入儉難”的立場上,堅決不給孩子太多的生活費,只願意出1500。

進而,這一對父子的相處,進入了僵局,孩子與家長之間,開啟了“博弈”的模式;那麼,對於這對父子來說,誰更應該先妥協呢?

在本人看來,一個月1500塊的生活費,對於一名大學生來說,即便在一線城市,也足夠使用了。因為,學生住宿不用另外出錢,食堂的消費不算高,所以合理安排這筆生活費的話,足可以滿足這位同學的生活需求。

此外,這位同學或許沒有意識到,自己父母打工賺錢並不容易,他沒有體會到父母的艱辛,習慣了家長的饋贈與寵愛,所以會從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希望能多獲得一些生活費,讓大學的時光更瀟灑一些。

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瞭解自己的工作與艱辛,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至於鋪張浪費,不懂得父母的甘苦。

當然,對於剛入學的學生來說,一開始消費會更高一些,因為會添置一些生活用品,所以會增加開支。

另外,孩子口袋裡有相對充足的零用錢,也不會因為缺乏正確的消費理念,而變得窘迫。從這個角度來看,家長可以適當多給孩子一些生活費,在孩子適應大學生活後,將生活費恢復到1500塊的水平。

孩子迎來開學季,要求生活費給3000,家長認為“從奢入儉難”,所以拒絕孩子的要求。那麼,在您看來,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合適,大學生應該樹立怎麼的消費觀念呢?


教育錦囊


這個恐怕要分男女了,窮養男,富養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其次還得分城市吧,一線城市花費比較大,可能一個月需要2000左右,其實吃食堂2000完全夠,女生的話,適當多一點,給2500-3000比較合適,女孩子會買很多化妝品,所以需要錢比較多。二線城市或者消費水平較低的地區,一個月1500-1800就差不多夠了,女生也得2000-2500比較合適。一開始可能需要的多一點,後面孩子愛學習,拿了各種獎學金,就可以省下不少了。我大學沒有花家裡多少錢。一個月也就1000左右,我是男的。。。😂


另一個視角看世界


基本的生活保障,還有平時同學室友之間的聚餐,以及他自己正向的自我增值,自我成長提升,我都會鼓勵,尊嚴是自己掙回來的,不是靠攀比就能得來,我會教育子女的自立能力,如果女孩子,我會稍微多給一些,男孩我會鼓勵讓他鍛鍊自己,嘗試勤工儉學,雖然家裡條件足夠,但是我還是希望他能磨礪自己


請叫我賊僧


你好,很高興回答問題。

以前的我嫌父母生活費給的太少,但後來慢慢的能明白父母賺錢的不容易,也就更加懂得珍惜了。看了回答有很多方面的,有父母回答,有輔導員回答,在這裡呢我想從學生自己的角度簡析一下。



首先,每個地區消費水平有所不同,地區差異應該是判斷的條件之一,但並非必要考慮。例如上海和小地區的消費水平自然是不同的,為什麼並非必要呢?物價差別大的是在校外的消費,校內的消費我想再貴也不會太過分,畢竟學校的伙食應該來說比起外面算是便宜了。如果你在校外有大量的消費,那麼生活費自然會高一點,就我來說,座標湖南,學校吃飯很便宜,早飯一碗粉也就五塊,中午兩個菜7塊,三個菜10塊,不限葷素。一般來說我一天5+7+7就夠了,一個月下來也就六七百左右。平時買零食買的少,所以開銷不大,偶爾會出去揮霍一下,但也不成問題。父母說要給我1500一月,可能1500也連平均數都沒到吧!但我還是要了1000,孤獨是大學的主旋律,所以一般活動我也參加不多。

其次,看個人的消費觀念和水平,如果你喜歡購買一些昂貴的東西,比如球鞋,化妝品之類,那麼你可能需要考慮一筆費用在生活費裡頭才行。

第三,多重因素的考慮,這裡主要是自身家庭情況的考慮,步入大學意味著我們是成年人了,應該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了。父母的每一分錢都不容易,生活費的索取可以依照家庭情況來,在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和必要的緊急情況下所需的費用後,可以自己選擇還要多少才足夠。不要為了盲目攀比而花費重金去購買沒必要的商品,目前人均生活費在1500-1800左右(我拖後腿了),其實我覺得多要一點也沒有關係,只要是不亂花,該花的就花就行了。

大學很美好,也很容易孤獨。00後大學生的自述,謝謝!


守住雲開見月明V


首先,大學生每個月的花費相差較大,我認為,這個可以考慮三個方面:

第一,孩子上學的地點在哪裡,毋庸置疑,大城市和小地方的消費水平是不一樣的。但是,高校食堂一般都會有補貼,所以會比城市街道便宜不少,個人感覺可以參考當地最低生活標準。

第二,家庭消費觀念,就是孩子在家時候受父母影響形成的消費觀念,類似其他人回答的女孩富養,男孩窮養等,這個給孩子金錢的數額就不太好確定了。

第三,孩子個人性格。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叛逆、從眾等心理會影響其消費,也就是說雖然孩子在家很聽話,花錢也很有節制,到大學卻會受同學影響,變得大手大腳。這方面可以觀察孩子平日表現,當出現反常現象時要多加關注關心。

謝謝。


輔導員朱海勇


女兒在全國前幾大學,一個月1500,還能節餘不少,可能學校補帖多,另外學習緊張,也沒花錢時間,學校組織暑假遊學,一月補助一萬,也沒興趣,自己實習沒時間。


業餘生活顧問


在這秋高氣爽的天氣,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基本的生活保障,還有平時同學室友之間的聚餐,以及他自己正向的自我增值,自我成長提升,我都會鼓勵,尊嚴是自己掙回來的,不是靠攀比就能得來,我會教育子女的自立能力,如果女孩子,我會稍微多給一些,男孩我會鼓勵讓他鍛鍊自己,嘗試勤工儉學,雖然家裡條件足夠,但是我還是希望他能磨礪自己。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每個地區消費水平有所不同,地區差異應該是判斷的條件之一,但並非必要考慮。例如上海和小地區的消費水平自然是不同的,為什麼並非必要呢?

物價差別大的是在校外的消費,校內的消費我想再貴也不會太過分,畢竟學校的伙食應該來說比起外面算是便宜了。如果你在校外有大量的消費,那麼生活費自然會高一點。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小燕子lily姐姐


給到能尊嚴的生活


ITokok


該有的形象得有,一千五到兩千


士士啊volg


不同城市消費水平不一樣,家庭經濟也不一樣,這都沒有標準,只能根據家庭條件來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