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這個春節,央視少兒頻道《贏在博物館》節目帶著大家一起談古論今,在歷史中品味濃濃的年味兒~

轉眼就到最後一期節目了,會有怎樣精彩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一個節目的誕生總是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每一個創意、每一個想法、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無數次的提出、推翻、改進、再提出……轉眼間,2020《贏在博物館》已經進入了總決賽階段。這個階段,導演組討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答題方式,這一次我們想“寫字”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總決賽的題目更多的涉及到了歷史方面的知識,而六位選手也從團體賽,變成了個人賽。一道問題,六人同時作答,於是,是否讓大家把答案“寫”下來成為一個討論焦點。用毛筆沾墨書寫答案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但是伴隨的問題也很多,因為“寫字”真的不太適合電視表現。

問題一:費時

一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只有幾個字,口述3秒就結束,可寫字需要1分鐘或更久的時間。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問題二:費力

把答案寫出來看似簡單,但需要準備的道具很繁瑣。筆墨不說,答題的卷軸就要準備很多。還有選手的答題桌需要多大?筆墨放在哪?空白卷軸放在哪?寫完的答案放在哪?桌子上這麼多東西了,記分的道具又要放在哪?這一系列的細節都需要思考和解決。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在這個問題的討論僵持不下的時候,專家老師對這個方式表示了認可,老師的話把這個想法的核心一語道破。漢字是中華文明的筋脈,是文明的標誌,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就是通過文字傳承下來的。現在社會的科技進步太快,人們記載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提筆忘字已經不是笑話而是常態,我們以這樣的方式,表示對書寫的尊敬和對文化傳承的關注。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最後,總決賽現場的選手桌上擺滿了筆、墨、紙、硯,孩子們通過一筆一劃寫下了他們的答案。他們的書寫可能不夠工整,可能不夠流暢,但他們的認真表達了我們所有人對文字和文化的敬畏之心。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轉眼間,2020《贏在博物館》的播出就要結束了,當然,它更意味著一個新的開端。每逢春節假期,《贏在博物館》堅持要為廣大的電視觀眾準備一份知識年貨。博物館裡過大年,在喧鬧裡求一份默契,在紛忙中得一刻安寧;暢遊於文博知識的海洋,陶醉於縱橫古今的樂趣,你會發現,文化自信,首先是一次尋根之旅,文化自信,源於我們對自己的忠實和肯定。

現在的你會常常“提筆忘字”嗎?

通過今年的學習和體驗,六位文博少年與我們相約,他們會像種子一樣,用這樣的學習方法和快樂體驗,去啟示更多的同學,感染更多的夥伴。當這樣的種子越來越多,這樣的幼苗越來越茁壯時,我們相信,中國必定會迎來一個豐收的季節。那景象,就是《贏在博物館》一直唱響的口號——通古今,少年強。

2020年1月25日—2月2日

正月初一到初九

央視少兒頻道

每天18:30

《贏在博物館》

帶你走進博物館

走進歷史

領略燦爛輝煌的文明


監製丨鄭漠

主編丨王曉潔

撰稿丨趙美美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