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黄帅


朱元璋开国之初对李善长的评价最高:

“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在朕的心里,李善长不一定比萧何差多少!萧何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兼职宰相,在朱皇帝透漏的潜台词中,已经奠定了李善长开国六公爵之首,中书左丞相的至高地位。请记住李善长是开国六公爵中唯一文职干部,可见朱皇帝圣眷颇深。

按照颁奖典礼的套路,李善长要发表获奖感言:首先,感谢领导的信任,然后,感谢组织的培养,最后,感谢各位同仁的鼎力相助。时过近迁,如果回到洪洪武十八年(1385),李善长会不会最想说的是:感谢领导不杀之恩?


“十八年前”君臣二人都是好汉,然而后“十八年”又是什么隔阂了君臣关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按照惯例封赏功臣,首先,分赏六个公爵: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这几个人是非常有必要认识的,至于原因我会解释清楚。二十八个侯爵,名单太长,很多人物也不太出名,不一一罗列了,还有N多个伯爵,也不列举。我在这里提起分赏,主要想说明分赏背后的意义,对于大臣意味着付出就有回报,刀山火海的拼杀终于换来前途光明。对于皇帝,意味着大规模的权利分发,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独立一一授权。朱元璋的出发点无可挑剔,问题就出现在被分封的大臣里。

没有绝对的权利,却有无限的制约,例如:刘伯温只是个伯爵,官职却是御史中丞,有监管,考评百官的权利,包括中书左丞相李善长。起点无所谓,只要功力到位就可以,在两人不对等的监督制度背后是朱皇帝费尽心机谋权,谋权又形成以资历、能力、权利不一的小团体集权。

简单的来讲:A管理B和C,B和C又互不服从。淮西党就是B,浙东党就是C,分别以李善长,刘伯温为首的官员团体互相倾轧,争取得到朱元璋A的倾向,权争而引发党争,李善长开始弄权之争,影响皇权之争。




从全臣到权臣,李善长看似深谋远虑,却是漏洞百出。

李善长淮西党的第一人,什么是淮西党?朱元璋会的淮西老乡,我们再看看开国六公爵中,基本上都是淮西党。淮西浙东的党争最初从个人利益之争,延伸到丞相之之争。我们看《明史》对李善长的评价:“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外边看起来宽厚,内心却很狭隘,他表里不一的人格特征开始在争权夺利中显露。两个党派具体怎么争的我不多介绍,结果是淮西党完胜,现在李善长一家独大,充分了发挥其性格本色,在政治上娇纵蛮横、颐气指使、弄权专擅,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小团体。

朱元璋在默认党争的情况下是有意让浙东平衡淮西党,结果被李善长的勇猛冲锋,搞得支离破碎,权臣直接面对皇权。心怀不满的朱元璋自然找李善长麻烦,在这次权利的更替中李善长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举荐嫡系胡惟庸为左丞相。第二,无视皇权无限制打压政敌。第三,不知道好歹,居高位而不检点。

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爆发,淮西党终于迎来朱元璋的清算,胡惟庸的倒台意味着以李善长为核心的淮西领袖不受信任,朱元璋和李善长沟通过:“人之一心,极艰检点,心为身之主,若一事不合理,则百事皆废,所以常自检点,凡事必求至当。今每遇斋戒,必思齐整心志,对越神明。兄弟,该收手就收手,这么大年纪了折腾啥?洪武四年(1371)正月,李善长找了个借口退休。



李善长是真收手,还是假手?我只确定李善长的死并非阳谋。

胡惟庸倒倒台涉及其直接党羽陈宁和涂节等人,全被清算。让人意外的是胡惟庸案的影响力不断扩散,甚至延伸到数十年以后,牵扯出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罪名更加完善,什么“通倭”、“通虏”和“谋反”等罪名。李善长是胡惟庸的直接领导,命中的贵人,当然也逃不过罪责。这里就纳闷朱元璋的态度了,当时李善长已经致仕,准备安享晚年,朱元璋和其关系并没有恶化到水火不容,还把女儿临安公主嫁给胡惟庸的儿子李褀实现政治联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突然反悔?

真相就是,李善长一直脱离不了明政治体制,一直假手胡惟庸实现淮西集权。当朱元璋选定朱标为接班人,精心培养。可朱标为人宽厚、儒家风气过重,渐渐的脱离他重典治国的核心路线,父子之间也时常因为政治分歧闹的不愉快。朱元璋不得不担心,自己死后朱家的天下如何安稳?朱元璋有个著名的荆棘理论:江山就是一条荆棘,很多大臣就是荆条上面的刺,你怕疼不敢拔,那么让当爹的给你来吧!

再回想,李善长当着他的面都无所顾忌,虚与委蛇,等到他死后会不会还有大臣心存不轨?

欲先取之,必须让其膨胀。在争权中丞相废了,可是还有人惦记丞相怎么办?或者其他人?那就继续让胡惟庸案爆发的更猛烈些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想扩建房子:“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卒三百人,汤和密以闻。”四月,有京民坐罪应徙边者,李善长又数次请托,免其所亲丁斌等。”这两件事成了点燃朱元璋怒火的炸药包,说白了休息着你还想搞点事,紧接着打蛇棍随上,各种各样的证据直指李善长谋反:
“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终于李善长及其家人七十多口全被诛杀。

李善长的死是皇权和权臣争斗的结果,在极端专权的朱元璋面前任何大臣权柄过重都会惹祸上身。最让人意想不到是朱标的意外死亡,让朱元璋变态的集权思想进一步爆发,很多功臣继续被清算,蓝玉案就是一个典型。我现在再反问一句,李善长是真谋反么?

在关键证据中,有一句是他和胡惟庸的对话:“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可见李善长的无奈,他已经看透自己的处境,除了身不由己,更多的是如同待宰羔羊般的心碎。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功成身退?我们再关注下关键人物汤和,是他借给李善长兵士,告密的还是他。不排除朱元璋暗中授意,或者汤和顺势倒戈,最重要的是明白:只有老老实实放下身架当朱家的打手才能安享晚年!


我不是易中天



有李善长的原因,也有朱元璋的原因。换做赵匡胤,李善长一定不会死。李善长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居开国六位公爵之首。朱元璋杀李善长一家的时候,已经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此时已经过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恒案,朱元璋杀了十万左右官员和家属,目的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朝廷纲纪。据明朝官方披露,朱元璋杀李善长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李善长向汤和借300士兵修房子。二是李善长有个亲戚牵涉到胡惟庸案,李善长一直找朱元璋说情,希望朱元璋放人。三是李善长当年知道胡惟庸要谋反,李善长不向朱元璋报告此事,不报告那就是同谋。



胡惟庸会谋反吗?胡惟庸是个文官,一开始是个老实人,虽然当了宰相,但是并无军权,怎么谋反?拿什么谋反?再说了,朱元璋是什么人?晚上睡觉都睁开一只眼睛的人,大臣们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锦衣卫的侦察,逃不过朱元璋的掌控,胡惟庸拿什么谋反,怎么可能谋反?胡惟庸要说有罪,也就是洋洋得意,工作方式粗糙了一点。

杀掉李善长就是因为前两个原因,借兵修房子和为亲戚求情。在朱元璋看来,有这两件事就可以杀李善长了,但在外人看来,因为这两件事就杀李善长,说不过去啊,为此只好刑讯逼供,把李善长牵连进谋反案,这样杀他一家,就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说李善长涉及谋反,当时就有人怀疑,上书质问朱元璋,说李善长已经位极人臣,怎么会冒诛九族的风险参与谋反?结果这人被朱元璋关起来了。

胡惟庸案是彻头彻尾的冤案,李善长案也是冤案!老朱在办这事上,不地道!


坐看东南了


朱元璋杀了76岁的李善长,另外还株连李善长的家室老小七十多口。除了李善长的儿子驸马李祺和儿媳临安公主一家,其他人全部被冤杀,可怜!可叹!可悲!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对亲家下如此狠手呢?


从头说起

李善长曾是朱元璋的心腹,老朱不止一次地夸李善长是自己的“在世萧何”。

在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拜迎二人相见。朱元璋对他以礼相待,留下他掌管文史书籍。李善长成为老朱的大智囊,随军作战出生入死,还亲自带领士兵打败来偷袭的元军,他和朱元璋配合默契,为大明的建立立下卓越的功勋。



公元1368年,白手起家的朱元璋登基称帝,当年的放牛娃成皇帝,老朱大封功臣,普天同庆!李善长位列众人之首,李善长“授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词条,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老朱还赐给李善长“免死铁书丹券”“尔免二死,子免一死”。

朱元璋又对自己的“萧何”大赞一番,可是今日的“萧何”的结局可不比往日的萧何。李善长可没有汉朝的萧何圆滑和忠心,朱元璋可不比刘邦对大臣的信任。

功高震主者多不幸

李善长的权利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让朱元璋忌惮夜不能寐。


李善长也对朱元璋不像以前那么谦卑和恭敬了,君臣以往对彼此的信任几乎消失了。

为了拉拢李善长的心,洪武九年,朱元璋把宝贝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封李祺为驸马都尉。

李善长的府内又一次蓬荜生辉,荣誉感爆棚。可是妒忌之火在同僚中燃烧。恰巧朱元璋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十几天都不能上朝。作为亲家的李善长竟然没有去看望过一次,也没有让驸马儿子来问候,朱元璋心里的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有妒忌之心的人趁机弹劾李善长,说公主进了李善长家的门,李善长就变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眼里连皇上都放不下了。朱元璋也觉得李善长过分了,开始厌烦他,“帝始微厌之”,一怒扣了李善长一年的奉禄。


另外李善长对部下监管不力,他曾想建造府宅,部下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汤和告诉老朱李善长私自用兵。

胡惟庸想谋反,还想拉李善长入伙,李善长不从。谋反是大罪,但他没有向朱元璋检举揭发胡惟庸。胡惟庸也许感到李善长有动摇,继续拉拢,李善长最终留下口实。李善长向朱元璋屡次请求赦免其发配边疆的亲戚丁斌等,惹起老朱怒火将丁斌治罪,没想到丁斌出卖了李善长的弟弟,一系列的导火索迸发。


胡惟庸的家奴丁斌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和胡惟庸密谋造反,李存义父子被逮捕审讯,供词牵出李善长。还供出胡惟庸派李存义劝说李善长时,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也作证李善长和胡惟庸谋反。

朱元璋说他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不忠!最后有人说观天象有星变,灾祸会降临在大臣身上。到此李善长的人生成为定居局。

于是,太祖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斩杀。



实际上,李善长的这些大罪都是凭口说,证据根本不足以令人信服。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朱家江山会改姓,功高震主者不可留。朱元璋坚决要杀的人,谁能跑掉?


小姐姐讲史


李善长之死,历史上公论是冤死。

↑朱元璋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人物↑

朱元璋为何非要诛杀李善长不可,有这么一个故事似乎能够作解释:李善长死后,太子朱标找到朱元璋,委婉劝说到:杀人太多太滥,恐怕有伤朝廷和气。

朱元璋没有回答他,第二天,朱元璋把一根长满刺的木棍扔到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朱标面露难色,朱元璋又命人把木棍上面的刺给削掉,朱标自然能够轻松捡起,于是老朱教育小朱:“我现在诛杀这些人,就是为你消除隐患”。

这个故事似乎暴露出了这对父子内心的秘密。

然而,真相是如此简单的吗?

并不是。

↑朱元璋的反腐措施,空前绝后↑

谁都知道,朱元璋堪称中国历史上反腐手段最决绝的帝王,他的反腐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反腐条件严苛

只要是犯有贪污的官吏,一经查实,一律发配北方荒漠中充军,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

二、反贪腐不避皇亲国戚。

开国将领朱亮祖,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都是死于贪腐相关案件。

以上事实人所共知,但大家很少去思考朱元璋这样的做法,会面对何等的压力。

换成任何别的皇帝,真不一定能够驾驭如此复杂的局面,哪怕这个复杂局面是朱元璋一手造出来的。

↑权贵官僚们当然会歌颂宋太祖赵匡胤↑

李晓鹏博士在《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书中曾经比较过赵匡胤和朱元璋的区别。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做法千古称颂,可你仔细想想,称颂者会是谁?必然是受益者和无知者。

石守信等大将权贵倒是可以丰衣足食,代代无忧,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可背后需要多少老百姓付出巨大代价呢?

自古以来,官员们的荣华富贵和老百姓的丰衣足食是一对矛盾。

因为在农业经济时代,官员的薪水与富贵,都是取之于民。赵匡胤采用的是贿赂讨好官僚集团,至于民不聊生这样的事情,对不起,他不会考虑的。所以宋朝的公务员之多,堪称各个王朝之最,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啊。

这与出身有关,朱元璋是苦出身,当过要饭的,当过和尚,父母家人都是非正常死亡,朱元璋从小就痛恨贪官污吏。没想到老天爷竟然真的让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如何对待“腐化”的官僚权贵,朱元璋必然不会采用赵匡胤那种讨好的做法。

↑李善长活的没有安全感↑

再说另一方面,以李善长为代表的权贵们,他们其中一些人,保持了高尚的政治操守,朱元璋对待这些人倒也不坏。但其中多数官员,膨胀了,腐化了,这是人性的必然。

比如朱亮祖在广州,成为土霸王,和当地劣绅勾结,一手贪财,一手逞威,换做是赵匡胤当皇帝,屁都不管。但朱元璋不能忍!

再比如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他娶得可是马皇后与朱元璋的第四女安庆公主,以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深情来说,安庆公主也得到相当的恩宠。可是欧阳伦却利令智昏,偷偷贩卖私茶,谋取暴利,而且他还是利用公家的驿站搞走私,成本都是国家的,利润都是自己的,这种违法案件在历朝历代简直司空见惯。

而且权贵们还面临一个他们无法约束的情况:自己的家奴狗仗人势,自己的后代不长出息。欧阳伦的家奴周保在走私的过程中,嚣张至极,殴打河桥吏,河桥吏一直都是一忍再忍,这次无法忍受,于是上奏朱元璋。

↑朱元璋杀女婿,杀得好!↑

朱元璋大怒,立即处死周保,并且赐死女婿欧阳伦。都说朱元璋残忍噬杀,但换成赵匡胤来当皇帝,河桥吏岂不该活活被周保等人治死?或者等一个包青天?欧阳伦岂不要一直无法无天?

同样,胡惟庸案件的直接原因,也要拜胡惟庸儿子胡公子所赐,胡公子在街上肆意奔放,坠车而死,胡惟庸竟然亲手杀死驾车之人,给儿子报仇,换成赵匡胤当皇帝,恐怕不但不会追究胡惟庸的责任,还会派人慰问胡惟庸丧子之痛呢。

朱元璋反腐是没错的,但他最大的错误在于方法不对,他过于依靠人治,同时又不能体谅官僚的行事逻辑,比如空印案,官僚的初衷并非利用这样的手段谋私,而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的一种得宜之法,朱元璋却完全不去体谅此事的背景。

总之,朱元璋对待官僚集团的态度,让许多官僚都产生巨大压力。

↑胡惟庸有一大群追随者,他们受够了朱元璋↑

当官为了干啥?权贵的功劳不就是换来权势财富和地位吗?这些都是人性必然的行为,可朱元璋一丝都不肯妥协,如此严酷的手段,你要是在朱元璋手底下干活,你会怎么想?

普通官僚当然是畏畏缩缩,每天上班前和家人告别,能活着下班就是大庆幸了。但到了胡惟庸,李善长这样的位置,他们就有能量和朱元璋掰掰手腕了,而且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官员支持,有“群众基础”,这点很重要!

虽然许多明史大家都认定胡惟庸与李善长没有谋反的心思,但小编认为,胡惟庸和李善长内心绝对想过反抗朱元璋的办法。

为什么?因为活的没有安全感。而且老朱的做法太极端了,当官贪污点怎么了?人家行贿我办事,怎么了?我不造反,该干活干活,又怎么了?老朱你这么搞,会没朋友的。

实际上,朱元璋也没有安全感。胡惟庸案件爆发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可胡惟庸的案件余波,一直到李善长被牵连诛杀才算基本停息。而李善长是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被诛杀的。

↑锦衣卫的诞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这十年间,朱元璋做了什么?为什么需要花费十年,才把李善长杀掉。原因其实很简单:朱元璋起初也不知道李善长做了些什么,他需要花费时间调查!

实际上,诛杀胡惟庸之后,朱元璋意识到了官僚集团存在着反抗他的力量,他需要顺藤摸瓜,逐一排查。

朱元璋一方面通过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加强皇权,加强自己控制朝廷的能力,一方面,他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立了锦衣卫,负责探查官僚的政治动向,充分说明了朱元璋内心的不安全感。

其实,随着朱元璋年纪渐大,他的极端性格有增无减,樊树志先生认为朱元璋利用这十年时间编织能够杀死李善长的理由,毕竟人家李善长有免死铁券,金身护体,还能免死三次!而唯一无法免死的条款,就是谋反。

证据炮制需要时间,但朱元璋派人伪造证据的动机呢?恰恰是他对李善长等人代表的巨大的政治能量的不信任!

李善长等权贵,是唯一能够真正打击朱元璋的政治力量,这种力量,已经决不能再留下来而且,为子孙后代考虑,朱元璋能够压制住官僚权贵,可朱标的威望手段能做到吗?显然做不到!

这里有意思的地方是,朱元璋的做法得罪了一大批权贵,为他的皇权反而埋下了巨大隐患,于是为了铲除这个隐患,他又不得不继续消灭权贵,这个死循环形成之后,无论李善长还是朱元璋,就都没有退路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李善长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遇到的是朱元璋——一个极其理性,手段酷烈,性格坚决的政治天才。


我见青史多妩媚


朱元璋杀李善长跟他是不是已经年暮没有任何关系,重点在于在朱元璋看来,只有李善长死了,这大明的天下才能稳如磐石,万世一系~

一:李善长——朱元璋的萧何

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远县人,爱读书而有智谋,自朱元璋创业伊始就携家追随,因为善于调护诸将之间的关系,量材用人,使其各得其所,深得朱元璋器重。随着朱元璋建号开国,水涨船高之下,成了明朝初年惟一一个没有战功却被封公爵的文人,此外他还是大明朝的开国宰相,朱元璋的秦家翁,同时拥有可以免死两次的丹书铁券,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但即便有此三重保险,却依旧没能保下李善长的项上人头,在洪武二十三年,因为涉嫌胡惟庸党案,满门七十余口悉数被杀~

二:祸从口出——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为“沟通宿将,意图谋反”而被株连九族,当时涉案人员多达三万余人,但案件远未就此结束。

洪武十八年,有人举报李善长的弟弟和侄儿与胡惟庸“通谋”,朱元璋考虑到李善长的劳苦功高,并未深究,只是将其软禁在崇明岛。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犯罪被抓,严刑拷掠之下,斌供称:“胡惟庸造反之前曾四次劝李善长入伙,第一次被李善长严词拒绝,第二次,胡惟庸答应事成之后,淮西之地尽数相赠,封李善长为诸侯王,李善长心动;第三次,为密室之言不得而知;第四次,李善长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让他们自行安排。”谋划既定之后,李善长和胡惟庸为了避人耳目,从此早朝相见,只是点头示意,并无言语交流。

同年,李善长又向汤和借调官兵,大兴土木,如此一来,更是严重触犯了皇帝的忌讳,雷霆震怒的朱元璋以“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李善长全家以及“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宋濂”等人全数羁押,或处以极刑,或流放荒蛮,自此,淮西勋贵集团几乎被一网打尽。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株连党案

在李善长被诛杀的当年,以解缙等人为首的文官就开始为其鸣冤,猜忌骁悍的朱元璋却出奇的沉默,置若罔闻~

中国古人向来强调“见机而作,功成身退”,可李善长不但不能行此良策,而且年纪越大越贪恋权势,朱元璋打天下主要倚靠淮西乡党,而李善长又是淮西勋贵集团的领袖。所谓翻身农奴做主人,原本就拙劣寡识的淮西勋贵集团,一心想着荣华富贵,荫庇子孙的他们迅速腐化,蜕变成了当年他们誓死反抗的人,为了巩固九死一生才打下来的革命果实,他们呼朋引伴、结亲媾婚联成一体,围绕在李善长的周围,牢牢把控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极力打压非淮西勋贵集团的所有人士。

深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朱元璋,在建国之后面对势力庞大,骄悍霸道的淮西勋贵集团却显得无能为力,

当年出生入死的兄弟现在成了他最大的肘患。为了稳住淮西勋贵集团,他刻意打压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士人集团,甚至还开设“南北两榜”的进士择取制度。但,养虎终遗患,生性残刻且雄猜霸道的朱元璋为了稳固朱家的天下,在忍耐和纵容之中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果断和决绝的劈向当年这帮兄弟~

四:李善长也算死有余辜

自古功高震主者身危,李善长身负不世之功,却不知进退之道。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小吏出身的李善长终究没有规模宏大的大局观,也没有把握时局的敏锐度,对帝王心术更是无从感知,以至于当止而不能止,当退而猛进。天下动乱之际尚且能够存身保富贵,可一旦寰宇澄清,当年的多谋善辩反而成了怀璧其罪,数千年的历史中无时无刻不在重复着这样的历史悲剧。

同是小吏出身的北宋赵普也是不学无术,所幸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要比朱元璋仁厚宽爱的多。所以“外饰其公,内谋其私”的赵普虽然屡遭贬谪,却终究得以善终,并且还落下“两朝宰辅”的美名。

李善长的死,固然是朱元璋残苛寡恩,豺狼心性容不得功臣名将,但细思之下,他的言行举止,放浪恣肆,无所避忌,又何尝不是遭忌人主,自寻死路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如果要准确地回答题主的这道题,我们就不能独立地站在明朝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而是要用历史的辩证的哲学观点,从中国的五千年发展史中去寻找答案。

1》在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的统治者是通过推选制度选出来的。他们从社会的实践中去发现和考察有所作为而能为人类造福的优秀者。当新的优秀者出现时,更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把治权交给下一代。在这个历史阶做,整个社会没有所谓的家天下汉王权制度,而也便没有存在统治阶层的权力和阶级利益冲突,因此也就没有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滥杀下面官僚的现象。

2》

然而自从舜把治权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以后,禹并没有实行禅让制,而是把统治权直接交给自己的儿子,从而建立了以禹家为主的统治集团,统治了大约五佰多年的夏朝,从而在中国的历史中开始了以氏族为主的统治制度,这一制度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国奴隶制的二千多年,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才宣告结束。

3》

但历史的步伐总是向前垮越的。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氏族的利益,他便将自己定位为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家族统治权力能代代传承下去。为了这一目标,凡已自己三观不同的而冲撞自己统治利益低线的官僚大开杀戒,也就人们传说的‘’焚书坑儒‘’的历史(当然也是有利于刚刚统一的中国)。当然也就从那时候起,中国便走进了以氏族为统治集团的封建王朝时代。而皇帝的权力,通过儒家三纲五常的理论认证,皇帝就是天上之娇子,天下的土地是皇家的皇土,天下的人都是皇家的皇民,皇帝拥有无限大的生杀以夺的权力,任何人或事,只要冲撞了他的底线,不管你威望多高,功劳多大,甚至皇亲国戚也同样杀无赫,尤其是到了刘帮建立的大汉皇朝,更成为了延续中国二千年封建统治者的铁律。

4》

如果说秦朝前的统治阶层的矛盾是皇上与各下面各封侯王的矛盾,而秦以后则是皇上与统治集团之间赤裸裸的权力与权利的矛盾,因此因利益不合的产生皇上诛杀手下大臣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中便层出无穷。从东汉刘秀封二十八位功臣于灵台外,从秦的焚书坑儒到刘帮诛杀韩信,到司马诛杀曹家,即使是同胞兄弟,李世民也照杀无误。而明朝除了处事低调的邓愈外,即使是曾经无数次救朱元璋之命的徐达也死于非命,甚至当朝宰相刘基也不得善终,而诛杀常遇春、李善长也不足为怪了。而朱棣诛杀建文帝也同样不足为奇。而后来的清统治者对八旗子弟的诛杀也同样建立在皇权理论基础上。

5》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儒家思想理论的皇权治理下,君就是纲,臣就是目,臣是绝对处于皇权的统治下,肖一不善便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自古以来便传下‘’伴君如伴虎‘’之传说。

6》

才疏学浅,泛论几句不值一读。如有能者赐教,则无限欢迎。祝大家子年快乐吉祥!











邓工28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李善长卷入了胡惟庸案,绝非朱元璋滥杀。

李善长和胡惟庸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最初胡惟庸就是李善长推荐才得以升官,最后成为丞相。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儿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双方也算是一家人。

然而,胡惟庸案件发生以后,朱元璋认为李善长和此案无关,没有调查他。

甚至胡惟庸案中有很多口供确认,李存义父子都参与谋反,但朱元璋认为他们是小角色,看在李善长面子上,给予免死。

然而,李善长为了和胡惟庸案件划清界限,装作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不因为赦免李存义父子而向朱元璋谢恩。

此举,引起了老辣的朱元璋怀疑。

果然,10年后,李善长有个叫做丁斌的亲戚入狱,供出李存义父子竟然是胡惟庸案件的核心人物。

朱元璋大怒,下令再次将李存义父子抓捕。

李存义父子为了自保,被迫说出全部事实。

实际上,胡惟庸谋反之前,曾经派李存义去游说过李善长多次,要求一同谋反,许诺淮西之地封他为王。

李善长开始不敢答应,但随后给予默许,还帮助隐瞒。

有人又告发李善长说:“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

朱元璋非常震怒,开始调查李善长。结果,很快发现李善长确实知道胡惟庸谋反的事情。

这就非同小可。

因为李善长本市朱元璋心腹,朱元璋还将女儿临安公主下嫁其子李祺,双方也是亲家。

然而,李善长却竟然参与谋反,在当时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结果,朱元璋便将李善长赐死,将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李善长之子李祺与公主,还有他们的几个孩子,都被法外开恩,免于一死,还继续做官。

其实,李善长被杀并不冤枉。

古代作为臣子最大忌讳就是不忠心,更别说参加谋反。

李善长知道谋反的事情知情不报,已经是重罪,更别说还帮着隐瞒,当然是死罪。


如果朱元璋只是借机滥杀,早就把李善长杀了,不可能等待10年时间。

一般认为,李善长是自以为聪明的两面投机,如果胡惟庸赢了,他就可以做王爷。

就算胡惟庸输了,他也可以尽量划清界限。如果不是丁斌意外被捕,讲述这个秘密,朱元璋也不知道李善长的事情。

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


萨沙


李善长,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适逢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李善长择明主朱元璋,以其才智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为明朝的建立和有序运转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在76岁高龄时以“胡党”之名被处死,累及全家七十余口人。

这是为什么?且听小白丁来分析。

一、早期李善长与朱元璋的关系:协助创立大明王朝的功臣

至正十五年(1354年),朱元璋率军攻打滁州,李善长前来投靠, 被命为掌书记。当朱元璋询问平定天下的计策时,李善长答道:

“秦乱,汉高祖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李善长的话语不仅流露出对朱元璋的一片忠诚,更为其实现霸业指明了方向。朱元璋欣赏之余,视李善长为左膀右臂,升其为参谋,参与决策制定。双方建立起了一种君对臣信任、臣对主忠心的关系模式。李善长投靠朱元璋后,积极出谋划策,尽忠职守,使军队内部诸将和睦,前方军需供应充足,这些为朱元璋取得前线作战的胜利提供了方便,对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明建国后,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倚重没有因政权的建立而消退。封李善长为左相国,命以他为首的礼乐二局改革元朝旧制,制定新的礼制,作《郊社宗庙仪》,并重新改定官制,明确各部责任,使新建立的国家机器得以正常有序运转。李善长还负责监修国史, 成《元史》一书。他定礼制、改官制、修史书为明朝初年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居六公之首,“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升为太师中书左丞相,受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还被赐予大批文绮和布帛。这次封赏不仅使他获得了荣华富贵,更达到了自身仕途的最高点。在洪武初期,李善长以他的忠心和卓越功勋,一直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

可以说,在洪武十三年以前, 朱元璋与功臣之间的关系是和睦的。

然而, 随着明朝的建立和统治的加深,两者的共同利益逐渐转变为君臣之间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信任关系被打破。朱元璋对李善长等功臣的态度日益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信任逐渐转向了猜忌, 进而转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屠戮。朱元璋向来多疑,而李善长“内多忮刻” 的性格和“贵极而骄” 的行为,日益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尤其是他的卓越功勋和以他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庞大势力, 更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二、 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功臣贵极而骄,越礼违规、胡作非为,失去了为官应有的谨慎。

李善长以其智谋,得到了太祖的信任和倚重,被赐以高官厚禄,获得无限的荣宠。但李善长有心计却没有远见,在得宠的同时逐渐失去了为官的谨慎。李善长的性格,使他表面看似不与人争,但稍有人侵害他的权利,或见识略比他高,便会想方设法实施报复,与太祖结成儿女亲家后,更加失去为官的谨慎。

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与中丞刘基争法而拘。基不自安,请告归”。 “狎宠自恣,陛下病不视朝几及旬,不问候。驸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 又不引罪,大不敬” 。

朱元璋遂将李善长的俸禄削减,以示警告。李善长在致仕之后,仍参与朝政事务,在中央和地方拥有很大的势力,组成了以他为首的淮西集团。该集团的大部分人都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过,是朱元璋登上帝位的得力助手。明朝建立后,淮西功臣获得加官进爵的优待,得以长期处于统治上层,形成庞大的官僚网络,造成了官员之间的失衡。这些贫苦农民出身的淮西功臣,随着明朝的建立,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封建地主阶级,他们日益骄奢、专横跋扈,逐渐沉溺于争权夺势之中。

“生杀黜徙,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则匿不以闻”

甚至功臣的亲信、家人等也无视法度,倚仗权势欺压百姓、横行乡里,俨然成为一方霸主。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功臣,在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本性,逐渐退变为挖封建统治墙角的破坏力量,这必然是太祖朱元璋所不能忍受的。

三、太祖朱元璋为了维护朱家天下长治久安, 对功臣的疑忌心逐渐加重。

朱元璋布衣出身,经过浴血奋战,最终荣登九五之尊,所以十分珍惜皇位,觉得来之不易。为了巩固朱家天下,他必须强化皇权,消除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为此,他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统治集团内部, 转移到如何防止文臣武将的叛变篡权上来。

洪武初期,朱元璋为了笼络功臣、给后世留下厚待功臣的美名, 他以加封进赏、颁赐铁券的形式礼遇开国功臣,但同时也对功臣进行了告诫。

“畜兵所以卫民,劳民所以养兵。今尔等无耕耨之劳而充其食,无织缍之苦而足其衣,是皆出于民也。无知之徒,不知捍御之道,横起凌虐之心, 以害其民,民受气害,而至于困弊者,是自损其衣食之本也,不仁甚矣。尔等宜戒恣纵之心,体朕恤下之意”。

随着政权的稳定,功臣骄奢之心渐起,完全忘却了朱元璋的告诫。在屡次劝诫和颁布《铁榜》 进行警戒无效后,朱元璋对功臣的信任逐渐转为猜忌和怀疑。朱元璋的贫苦出身,使他常有一种自卑心理,而常年的作战经历,又使他多疑贪权。尤其是龙风八年(1362年),淮西宿将谢再兴的叛变和邵荣的谋反事件,在朱元璋敏感的心上留下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他曾说:“夫人藏其心,不可度也。吾虑或昼臣而夜盗”他对功臣提防之心的加重,是功臣悲剧命运的开始。


何况,朱元璋很重视宗法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帝位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后又立太孙朱允坟为皇太孙。可是,继位太子朱标生性懦弱,将来如何驾驭这些有勇有谋的文臣武将,这是朱元璋最为担心的。所以,他就预先替太子“拔钉”,来解除身后之患。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使朱元璋逐渐疏远功臣,他宁愿使用资历浅的小官,也不愿重用功勋卓著的功臣, 这样既可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又可以维护明王朝的利益。随着政权的渐趋稳定,朱元璋的猜忌心理日益加重, 功臣的不满更是与日俱增, 功臣的才智、名望以及任何意外和过失,在他眼里都变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这必然导致他对李善长等功臣的态度由信任转向疏远,甚至不惜大开杀戮,以此作为一种警戒。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专断独行多年的宰相胡惟庸被杀,主要罪行是谋反和通倭。胡惟庸既是李善长的亲信,又与他有亲戚关系,朱元璋便想借此案来打压李善长。时隔十年之后,有一批要发配边疆的京城要犯,丁斌是其中之一,他不但与李善长拉亲,还曾经侍奉过胡惟庸,于是朱元璋借机逼丁斌交代李存义与胡惟庸交往的事实。 随后又逮捕李存义父子,并迫使他们揭发胡惟庸曾劝过李善长一同谋反。

“善长惊不许,然颇心动”。
“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

朱元璋便以此作为诛杀李善长的强有力借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被赐死,连累全家七十余口,仅公主驸马未被治罪。朱元璋并未作罢,将李善长的罪行作《昭示奸党录》,公布于全天下。

诚然,李善长倾尽一生之力辅佐朱元璋,虽不敢说毫无私心,但的确是为朱元璋的帝业百般规划。在达到人生荣誉的顶峰后,李善长迎来的却是全家人被杀戮的悲剧命运。

四、结语

李善长的晚节不保,一方面是自身原因,不懂得功臣身退以自保,反而致仕后一直参与朝政事务,尤其是后期为官有失谨慎,重用和扶持淮西官员,使该集团长期处于统治上层,其中一些官员还骄奢跋扈,成为了损害封建统治的破坏力量。但是归李善长为“胡党”之列,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另一方面是,在当时朱元璋大肆诛杀开国功臣以及重典治官吏的大形势下,李善长的才智、荣誉、过失等等,落在朱元璋眼里都成为了对政权稳定的威胁,疑忌心甚重的朱元璋势必会拔去这根眼中钉,所以功勋卓著的李善长也只能落得如此结局。李善长在洪武朝的境遇,是明朝开国功臣的一个缩影。


史海小白丁


李善长当时已经是76岁高龄,又辞了官在家养老,可终究难逃一死,虽说他死得有点冤枉,但也确实有诸多取死之道。

他虽然被列为开国功臣之首,可最后的结局却很凄惨,李家上下七十多口人死于铡刀之下,唯有儿子李祺一家四口得以幸免。

李祺一家四口为何能够幸免呢?原因在于他娶了朱元璋的女儿,是朱元璋的女婿,他的两个儿子是朱元璋的外孙。

朱元璋之所以会对李善长下手,原因实际上也不复杂,不外乎李善长的存在对他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李善长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个体而立于朝堂之上,他的背后还有所谓的“淮西集团”,淮西集团是朱元璋打江山的班底,所以朱元璋坐了江山之后,淮西集团也算是鸡犬升天,几乎霸占了整个朝堂。

淮西集团又以李善长为首,你说朱元璋能放心李善长吗?显然不能。

李善长的手也伸得很长,他自己原本已经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可是他又不甘心从此退出权力中心,那怎么办呢?将淮西集团的人推上去。

他推的是胡惟庸,虽说朱元璋也有意让胡惟庸出任宰相,可是由朱元璋自己决定,和由李善长在背后推动,那绝对是不同的政治意味。

朱元璋是一个独断专权的皇帝,李善长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来推胡惟庸上位,朱元璋会怎么想?

究竟是你李善长是皇帝呢,还是我朱元璋是皇帝?

我让谁当宰相,还得你李善长说了算了是吧?

这就犯了忌讳了。

对于这一点,李善长显然便没有刘伯温聪明,朱元璋跑去问刘伯温谁适合当宰相,说着说着,朱元璋便给刘伯温下套,说只有刘伯温适合当宰相,刘伯温迅速反应过来,然后表示自己没那个能耐。

朱元璋一直感觉自己的皇权受到了相权的掣肘,这也是李善长被罢相的一个原因,这时候李善长已经不在相位之上,却还能够影响朝堂上的人事任免,这也足以说明了李善长所掌控的淮西集团的势力之大。

所以,朱元璋想要高度集权的话,首先要做的便是打垮淮西集团,而打垮淮西集团呢,李善长和胡惟庸二人则是首当其冲。

胡惟庸是在1380年的时候被以谋逆之罪处决的,受到“胡惟庸案”牵连的人数不胜数,不过李善长却躲过了一劫。

是朱元璋不想顺手解决了李善长吗?非也,是朱元璋手里没有掌握李善长和胡惟庸案有牵连的证据,或者说证据不足以将李善长一举拿下而已。

李善长毕竟是朱元璋钦定的“第一功臣”,倘若仅仅是因为有那么一点嫌疑,朱元璋便对李善长下手的话,朱元璋不仅脸上过不去,还会被天下人骂。

只不过,这时候不对李善长下手,却不意味着朱元璋会自此放过李善长,他所缺的只是一个更好的契机。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契机很小,哪怕是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在1385年被人举报是胡惟庸同党的时候,朱元璋也没能顺手拿下李善长,反倒是在1390年出现的一件小事让朱元璋找到了对李善长下手的契机。

1390年的时候,李善长的一个叫丁斌的亲戚因为犯了事被叛了个发配边疆,于是他跑去找朱元璋求情。

朱元璋一见李善长来求情,心里不高兴了,你个老东西没完没了了是吧?朝廷自有法度,咱怎么做事还得你李善长来指指点点了?

于是,朱元璋一怒之下,不仅没有放了丁斌,反倒让人重新审讯丁斌,这一重审可不得了了,丁斌经不住严刑拷打,竟然将李存义曾经和胡惟庸勾结谋反的事给供了出来,李存义又被从崇明给抓了回来。

李存义也经不住严刑拷打,将李善长给供了出来,他供出了李善长什么事呢?

原来当初胡惟庸要谋反的时候,曾经几次三番地去游说李善长,让李善长一起谋反,只是李善长一直没有答应。

李善长之所以没有选择和胡惟庸谋反,还会被牵连进“胡惟庸案”,原因便在于他虽然拒绝了胡惟庸的拉拢,但是也没有将事情告诉给朱元璋。

这不仅说明李善长犯了知情不报的罪,还说明李善长有了骑墙的想法,风往哪边吹,他便往哪边倒,这在朱元璋看来和谋反有什么分别?没有。

朱元璋决定以此为契机处理李善长之后,李善长的老对手们自然乐得落井下石,于是纷纷弹劾李善长。

这不弹劾不知道,一弹劾又吓了朱元璋一跳,原来当年蓝玉率军北伐,打到捕鱼儿海的时候抓到了一个受胡惟庸之命悄悄到漠北勾结蒙人的使者,李善长对此明明一清二楚,可却还是知情不报。

胡惟庸有没有派出这么一个使者?不重要。

李善长有没有知道胡惟庸派出使者去勾结蒙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弹劾李善长的人说得有板有眼儿,那么到了这一步,对于李善长对胡惟庸试图谋反之事知情不报之罪,也就可以定下了。

知情不报,等同于谋反。

于是,李善长一家七十几口人受诛,结局不可谓不凄惨。


宁糊涂


朱元璋对功臣们封得最高的爵位是“公”。朱元璋一共封了34个“公”,其中李善长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是极为肯定和重视的。

朱元璋在对李善长进行封爵的时候,下诏时特别说,李善长虽然没有立过攻城拔寨的大功劳,但是在后勤保障上,功勋卓著,简直堪比汉初的萧何。朱元璋把李善长比喻成萧何,可他的结局却和萧何完全不一样。萧何得善终,后世成为望族,延续上千年。可是李善长却在77岁的暮年还被朱元璋处死,连带全家70多人被杀,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来把李善长和萧何对比着分析一下。

第一,萧何对刘邦忠心不二,李善长却心怀两端。

萧何对刘邦一直非常忠心,最初萧何的官职比刘邦高,可当他决定奉刘邦为“主公”,跟着刘邦打天下以后,就一直把刘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对待韩信的问题上。韩信是萧何极力推荐给刘邦的,因此韩信对萧何非常尊重,萧何对他也有非同一般的感情。但是,当吕后想杀掉韩信的时候,他知道这是刘邦的想法,尽管心里不忍,仍然积极配合,用自己的名义,把韩信骗进宫杀掉。

咱们再来看看李善长是怎么做的。胡惟庸想谋反,派人劝说李善长加入。李善长听说后,大惊道,你们这是干啥?稍不慎重,就是要诛九族的。李善长没有答应。但是他也没有把这事告诉朱元璋。后来,胡惟庸又多次派人劝说李善长,李善长说,我已老了,等我死了以后,你们好自为之吧。他还是没有参加,但依然没有告诉朱元璋。他没有告诉朱元璋,就说明他对朱元璋不忠,而且显示出他在观望中,想着静观不动,若是胡惟庸胜了,就加入胡惟庸的集团。这显然是朱元璋没办法接受的。

第二,萧何行为收缩,善于避祸;李善长则恃宠自纵,目空一切。

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后方让萧何治理。后来,又让萧何担任宰相之职。萧何因为办事公正,品德高尚,得到文武大臣及民间百姓的一致认可,享有崇高威望。但是萧何知道,除了“功高盖主”外,还有一句话叫“德高盖主”。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有德者居之”。你品德太高,获得百姓拥护,皇帝自然忌惮你。雍正继位以后,看见曾经和他争位的八皇子胤禩穿着朴素上朝,就对他很生气,认为他这是还在想着“收买人心”。萧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故意地做了一些贪污的事情,让刘邦斥责他。这就叫做“自污”,目的是显示皇帝的正确

而李善长不是这样做的。朱元璋当皇帝后,封李善长为左丞相,成为百官之首,很多事情让他处理。可是,他在朝中却极力树立自己的权威,对手下的大臣们非常严格,让大臣们害怕他。当朱元璋生病,让他处理朝政的时候,他都自作主张处理事情,不去向朱元璋汇报,也不去问候朱元璋的病情。他没想过,他的一切都是朱元璋赐予的,应该时时对朱元璋感恩戴德。因此朱元璋对他很不满。

当然了,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李善长虽然对朱元璋没有萧何对刘邦那样忠心,但是,实际上,他也并没有什么大罪。但是对忌惮功臣的朱元璋来说,李善长这种人却是不能容忍的。朱元璋所需要的,只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奴才。所以,他坚持认为李善长的罪很大,最后把年迈的李善长,以及李善长家一家老小70多人全部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