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书法,草书的条幅、对联怎样写才能巧夺天工?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和其他同道一样引经据典,说的文绉绉的。今天我们通俗一点说让更多的人都能明白。形象的说“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这个跑字不仅仅指的书写速度快。而是变化中的动感动态,像舞蹈,武术。



草书写好了是鲜活的动感的。或急或缓,或快或慢,大开大合。起舞弄清影,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抒情与共鸣,观者与作者可以产生心灵上的互通。我们欣赏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便能寻味其中的美妙,形象地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情绪与心境。

都说草书最抒情,这句话有相当的道理。然而草书取“势”为胜,势者因气而生,所谓气势也。观乎一副好的草书作品,入眼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气势。顺上而下,连贯而不断,长峰蓄墨一气呵成,美哉快哉。既然顺势而为,连而不断是草书的最佳表现形式,那自然纵向条幅要比横幅好得多,尤以大草和狂草更适合纵向条幅书写。

当然,这必须依托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草书独到的审美,提前的谋篇布局等等,纵向条幅在谋篇构图中要打好腹稿,上下结体大小连带关系,左右行距正斜依让,用墨轻重笔画粗细,或疏或密大胆留白,疏能过驹,密不透风,轻若风吹柳,重似山坠石。


基本功加精心设计加临场发挥,加胆大心细,是写出巧夺天工作品的前提,也就是书法家说说的偶得之作,妙品绝品耳。这也是我多年积累验证,供大家商榷。谢谢!


修文柳叶刀


以行草为佳。





一叶小舟82704


王羲之的《草诀歌》开篇即是"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要想写好草书,既要规范又要流畅还要有章法,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老汉我试写二幅,望法家指正。




凤谊1


应该说没有所谓的巧夺天工,唐代孙过庭书谱有: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一个书家文化底蕴很重要。当然既然是写条幅和对联在章法安排上是要做处理。先说一下条幅,条幅有三尺、四尺、六尺等要书写多少的内容来选择多大的尺寸,接下来就要先通篇考虑一下布局,定定神可下笔了。书写过程中要讲究用笔 、用墨、虚实结合、疏密有序,有法可依有度可寻率性而书!草书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少了变化与提按!\r

再来说说对联。对联可分好多有五言、七言、九言等等。书体可写篆书、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章法上因书体不同多少会有差异。但主要思路是相通的。书法创作切记不可求奇求怪以博人眼球去创作,需根植传统而后力求创新!





诸子学堂


这太难了,不敢巧夺天工,呵,臣妾做不到……

若是要写好书法作品,🈶️以下几个方面一定要做到:一是用笔应该法度严谨,笔力遒劲,活泼生动,光洁圆润,又要不拘泥呆板,富有变化,有骨有力,力透纸背。欧阳询在《用笔论》中写道:“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二是字体骨架长得好,身材匀称,令人赏心悦目。如果比例失衡,则令人不悦。“结体之美,甚于笔画之美。”书法作为线条艺术,它的艺术性不仅在于点画的线条美上,还集中表现在字的结构造型上。如果将笔画比作人的骨头,结体就是人的骨架。三是作品通篇的气势要统一,字体的疏密布置要得当,字的大小、长短、粗细、欹正、润燥等关系要🉐️体,又要看留白是否恰当。


云壑听泉


写草书自然要有变化,简言之:情里之中,意料之外。高手可在章法上弄些无横无直的布局。对联字体宜以真书或行楷,上下联要有呼应,此最难把握。




林庆逢358


你提的问题是一个草书布局问题。用草书写作品时,首先要根据纸张尺寸,与所要书写的作品字数,进行布局谋篇。上(右上方)留出起手章位置,下(左下方)留出落款及印章位置。中间空位就是正作品了,写前务必做到胸中有数,一气呵成。


玉辉清风


不要被传统书缚,字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上下呼应,章法要有创意,不要认为短裤必须穿在里面,穿在外面也很时尚,这就是奇作。


老何9151


条幅与对联是实用类,要求字对工整,字体大小基本一致,所以不像书法得心应手,随意豪放,所以难于表现变化神韵。本人的观点是草书字体本是豪放优美的,但在条幅和对联上又受到约束,所有融工整和豪放于一体,字要豪放灵动,字行要工整,既有字的豪放美感,又符合人们生活实用的庄重要求。


用户53740538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