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湖北省博物館 籌建於1953年,坐落在武漢東湖風景區,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為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的墓葬,位於湖北隨州市擂鼓墩,1978 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對該墓進行了發掘,出土了數量多達300餘件的玉器。這批玉器製作精美,器類豐富,是戰國早期玉器的重要代表。曾侯乙墓玉器出土位置主要有四處,即墓主內棺內、陪葬棺內、墓主內棺蓋板之上及槨室之中。正如發掘報告所指出,墓主內棺蓋板上發現的玉、石飾物可能系棺罩的飾件,而出自槨室的玉、石飾物有相當一部分原先是放在陪葬棺內的。因此,可以認為曾侯乙墓的大部分玉器應該是放置在墓主及陪葬者棺內。出自棺內的玉器既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含殘器)、玉料(包括僅簡單切割、拋光的璞料以及加工製作剩餘的碎料),它們中多數屬佩玉,少數為葬玉。發掘報告認為,佩飾是佩帶之物,屬實用品,生前可用,並有禮儀上的等級之別,故需精心製作。而殘器和璞料乃護屍之物,無需精製。隨葬有一定數量的半成品、玉料是曾侯乙墓玉器的一大特色,它們多數應該放置在陪葬棺內,也有少數出自墓主內棺,其是否為護屍之用,仍有待證實。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反映了戰國早期玉器的特徵:即表面多裝飾有浮雕雲谷相雜紋,器類以大孔璧、玉璜、玉龍佩最為常見。由於曾為小國,文化影響力甚微,長期受控於南方強大的楚國,故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具備不少此期楚式玉器的特點。曾侯乙墓出土的不少玉器年代是比較複雜的:如下面列舉的一件玉虎,一面琢有春秋早中期常見的雙線龍首紋,另一面的鳳鳥紋卻為西周流行,故推測此物是春秋玉匠改制的西周玉器,而流傳至戰國早期,從而作為曾侯乙的收藏之物;一件雕有紋飾的完整玉琮,察其形制本為西周遺物,但紋飾卻具戰國作風,可能是流傳至戰國早期加琢的紋飾;另有兩件立體鉤龍,也顯系早期殘琮改制而就。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東周四節龍鳳紋玉佩

此展品為東周(戰國早期)文物。長9.5釐米,寬7.2釐米,厚0.4釐米。這件玉佩採用分雕工藝,將一整塊玉料雕琢成相連的四節,使之可以自由卷折。玉佩上刻有龍鳳一體的紋飾,帶有濃厚的神話宗教色彩,也是對生命互為因果的和諧體現。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東周獸面紋玉琮


此展品為東周(戰國早期)文物。高5釐米,寬6釐米。琮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祭祀時可作為溝通天地的法器。這件玉琮外方內圓,上下貫通,直觀地展現了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它出土於曾侯乙的腰腹部,器表淺雕獸面紋,莊嚴而不失優雅。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東周雲紋玉梳


此展品為東周(戰國早期)文物。長9.6釐米,通寬6.5釐米。這把玉梳放置在曾侯乙的頭部下方,梳背雙面陰刻雲紋,上端中間有一個小孔,可能是絲線系綁之處。梳子是日常生活用具,以玉梳陪葬,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東周玉琀

此展品為東周(戰國早期)文物。最大者2.1×0.2×1釐米。玉琀是放在逝者口中的玉器,古人認為堅固溫潤的玉石可令屍身不腐。曾侯乙口中含有牛、羊、豬、狗、鴨、魚等共21件玉琀。這些小動物只有黃豆大小,卻刻畫入微、簡練逼真,堪稱微雕技術的鼻祖。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東周金縷玉璜

此展品為東周(戰國早期)文物。長11.8釐米,寬2.7釐米,厚0.25釐米。這件玉璜用3道金絲穿綴2件青白色玉璜,是目前所見先秦時期唯一1件金玉合一的器物,所用之玉為新疆和田軟玉,質地優良。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16節龍型玉掛飾

掛飾整體為一條大龍。全器用5塊玉料、1個玉環和一根玉鎖釘雕成可以活動卷折的16節。採用了透雕、浮雕、陰刻等技雕成37條龍、7只鳳和10條蛇,並飾有谷紋、雲紋、斜線紋。出土時這件玉飾置於墓主頭部,可能為冠上的玉纓(帽帶).其特色之表現主要有如下幾例:第二節玉璧上的雲紋,是採用壓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龍,這種形制是到戰國晚期才廣為採用的;第十一節雕成三條蟠龍相連的玉佩狀,龍身為"S"形,是春秋後期在中原開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節玉飾卻巧妙地把它們用在一條大龍身上;第十二及十三節的玉飾,分別由雙首相向和雙首相背的蟠龍構成,每條龍身上各刻有一條龍;第十五節玉飾的兩端,分別刻有立鳳和鳳鳥銜蛇圖案,這種圖案是南方楚藝術品中常見的題材,在漆器等繪畫品中屢有發現。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曾侯乙墓出土高清古玉珍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