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悠悠鄉村路


首先,需要說說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富不住大屋”的意思是:即便是自己富裕了,也不要住在寬大的房子裡,一定要低調行事兒;

“窮不行遠路”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不富裕,就不要出遠門,以免自己陷入窘境。


接下來說說“住大房子”究竟好不好的問題。

在許多人看來,有一座寬大明亮的大房子住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其實,如果自家的人口不多,無論你多麼有錢,還是不住大房子為好。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房空多陰,陰藏於房

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夏雨,就有冬雪;有男人,就有女人……總之,這都是“陽”與“陰”的現實表現。

我們對於“陽間”,都非常熟悉,因為我們所有活著的人就生活在“陽間”這個世界上。而有沒有“陰間”這個世界呢?按照自然規律來說,“陰間”這個世界是真切存在的。不過,“陰間”這個世界不屬於我們這些活著的人類,而是屬於已經失去生命的“人類”的。至於說這些已經失去生命的“人類”究竟叫什麼,我不說,大家都明白。

這些已經失去生命的“人類”雖然說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但他們會以另一種“生命體”的形態“存活”著,只不過他們“存活”的世界叫做“陰間”而已。

我們雖然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叫“陽間”,但其實我們不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也叫“陰間”!因為“陽間”與“陰間”都是浩淼的宇宙空間,只不過活著的人類習慣把看到的世界全部稱為“陽間”而已!但殊不知“陽間”與“陰間”是糅合在一起的,是相互疊加的。

活著的人有活著的人的生存空間;失去生命的“人”也有失去生命的“人”的“生存”空間。彼此之間互不干擾。但是,如果房子很大,活著的人住不完的話,怎麼不能夠讓已經失去生命的“人”也住一住呢?其實,“他們”非常“自覺”,在許多時候會“不請自來”。為了避免這些不速之客的長期居住,古人認為:不管你有多麼富裕,房子夠住就行!千萬莫住大房


子。

二、房大“吸”窮氣;屋大賊惦記

房子很大,很有氣魄,證明房主很有錢。於是,沒錢的窮親戚、窮朋友便會經常登門拜訪欲借一些“散碎銀兩”。如果自己不借,便會落一個“不仁不義”的罵名,便會逐漸被自己的親戚朋友孤立起來。然而,世事難料,一旦自己有什麼風吹草動,便會被眾人“圍攻”,從而使自己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如果自己出借了,興許會被別人“得寸進尺”,一直借到自己也揭不開鍋為止。

另外,房屋很大,賊也時刻惦記著。畢竟住大房子的人都是有錢人,賊怎麼會放過有錢的“主”呢?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古人也不建議富豪們都住大房子。

由以上兩點來看,無論是誰,住大房子的確不好。


至於說“窮不行遠路”,就不用再解釋了。連盤纏路費都沒有,還怎麼能夠出遠門呢?

綜上所述,富,的確不適合住大屋;窮,的確不適合出遠門。~~這些都是很樸素的道理。因此,無論你是窮人也好,或是富人也罷。這句話都應該仔細揣摩,並記牢在心。


老胡說三農


估計大多數人都喜歡住大房子吧,誰會願意住小房子呢?現在農村人蓋新房都是蓋的又高又大寬敞明亮,更何況是有錢人呢。有錢人更喜歡住大房子,甚至別墅,這樣房錢才配,住的舒服也能彰顯自己的身份氣質。那麼富不住大屋說的意思其實是,富人喜歡住小的臥室,而房子客廳是要氣派的。為什麼呢?

我和媳婦剛剛訂婚那會,頭一次來看房子,一進屋她就說臥室太小了,放張床做個衣櫃就沒有空間了,還抱怨了好長一陣。但是現在結婚後,她就從來沒說過臥室小的問題,為啥呢?因為臥室空調冷氣暖風打的都快,住著舒服。以前在農村住的時候,房間特別大,夏天打空調都打不起來,住著特遭罪。

其實臥室本身就是用來休息睡覺得地方,一張床足矣,大了沒用,只要客廳廚房大就夠了,就足夠彰顯有錢人的生活品質了。古代的帝王將相地方富豪,大多庭院闊氣,但是臥室往往很小。按照古人的說法,房小聚財聚人,大了空曠。




窮不行遠路,從字面意思是說窮人不宜遠行,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出門靠朋友在家靠親人,而實際窮人在很多時候是缺乏朋友幫助的,如果遠行到了外面,遇到點困難挫折,很難有人幫忙,而在家就不一樣了,家裡起碼有父母親戚幫扶著,日子會過的舒服些。其實人情世故就是如此,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根據以上分享,我們可以總結出,人不管貧窮富貴,只要生活充實,有房可住,有家可歸,有事可做,就知足長樂吧。


牧野小志


農村俗語"富不往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往大房子不好嗎?農合社村姑看到了,對這″富不往大屋,窮不行遠路作一解釋:這句話不是農村俗語,而是當時社會條件而限制時期的風氣習慣。

在我小的時候,也就是穿開襠褲的時侯,也就是六七十年,聽大人們偷偷的講,明天再們莊又開批鬥大會了,在大隊院的土臺上,批鬥王老二,定性為富中農,一個人往了三間太瓦房,還有一個過屋,這就是階級鬥爭的漏網之餘。隨後聽老年人偷偷在議論,王老二表現好,自原把三間大瓦房給了大隊當倉庫。自己往進過屋裡,當時的過屋,也就是現在人們說的大門,一邊多了一個小間,能放一張小床。

在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年代,不是窮不行遠路,而是每天聽令聲下地幹活,晚上大開會總結如何農業高產,為社會主義添磚增瓦。要是一天沒上工下地,點名時你不在,第二天給大隊一個交待,你說到外地雞旦貴去賣了,一天沒上工幹活,你就會被定性為偷機倒把,晚上小會批鬥你,挖社會主義牆角。


在七八十年代,農民的思想還是財不露白,誰家窮誰光榮,窮人家的孩孑都能找到老婆過日孑,房孑多的戶子女們抬不起頭,好帥氣的小夥都成了光棍漢,長期在外偷偷澇錢的叫忙流,不用說定性也是光棍漢。

現在不同了,誰家的房子高大上,外出越遠掙到大錢越有本事,本村姑以為"富不往大房,窮不走遠路"只是時代的產物,不知你們是否認可,謝謝。


農合社村姑


先來說說“富不住大屋”,其意思是有錢了也不要花錢建大房子,尤其是臥室不能太大。這一點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了,有錢了住大房子不是更舒服一些呢?如果大家喜歡旅遊,去過一些古代的名勝古蹟的話,就會發現古代的有錢人雖然房子很多,但是每一間房子的面積都不算太大,特別是臥室的面積不大,常常也就十平米左右。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房子過大了,就會顯得空曠,並且冷清。古人認為有人長期居住的房間裡都是有陽氣的,而房子太大了,那人的陽氣就不能充滿整個房子,這樣屋子就會有點冷清,甚至會淒涼。這樣也確實如此,一個房子裡如果就住幾個人,如果膽子小的人真的會感覺到害怕,整天住著也會想東想西,住不舒服對身體健康自然不利。而且房間過大了,那打掃起來也比較麻煩,到處會落滿灰塵,這樣不利於保持房間的清潔,而灰塵中又會滋生一些病菌,這對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古人才有了“富不住大屋”的說法。也有人說,這是古人一種財不外露的體現。不管從哪種角度來看,都是有幾分道理的!

“窮不行遠路”的意思是說,如果自己經濟比較緊張,那就儘量不要出遠門,走遠路了。在過去交通沒有今天便利,如果要出一趟遠門的話,是非常麻煩的,舟車勞頓身體很容易吃不消而生病。如果自己經濟條件好一點,還可以坐馬車或者是坐船,而沒錢的話就完全是依靠兩條腿了,這樣長途跋涉、勞傷筋骨,身體很容易吃不消而生病。在民間有著“久走傷筋”的說法,確實長途跋涉、風吹日曬,身體很容易因為風寒溼邪的入侵而出現各種毛病。

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同樣是和養生息息相關的,並且更加經典,即“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夫也瘋狂


我是容姐,河北石家莊村裡人。在我們這裡,“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意思是:有錢的富人,都不會住太大的屋子,窮人不會走太遠的路。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難道有錢人也沒錢住大屋嗎?現在容姐就來說說其中的道理!



富不住大屋

在古代很多影視劇裡,雖然皇上,皇后和后妃的都過著很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住的屋子卻都不大。即便是大屋子,也是會用簾帳隔開的。

還有現實生活中,容姐旅遊走過的很多名勝古蹟,雖然建築很是豪華,可是住人的屋子都不大。當時我曾問過導遊,他是這樣告訴我的:他說古代人們覺得屋子太大了,空嘮嘮的,沒有人氣。主人的屋子小了,這樣人氣旺。人氣旺了,家庭事業才會興旺。



窮不行遠路

我們都知道,有句話叫做“窮家富路”,意思是在遠行的時候,需要帶夠足夠的盤纏,要不路上有什麼事情,就會搞的措手不及。而窮人沒有足夠的錢財,如果遠行,在路上有什麼事情,就會沒有法子應對,因此也就說窮不遠行了。


每次說到這些俗語的時候,都會讓我對我們的祖先生出深深的佩服之情。他們總能用他們的智慧,總結出很多道理來。不過現在有些人,即便是窮,也會窮遊的,而且是很遠的遠遊的。你說是嗎?


容姐花語


住大房子好,是現在,古代則不同。現代人喜歡住的大房子與古代的大房子有質的區別。古人“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古人認為住大屋人丁不旺,在家千般好,出門事事難。

在古代,是一家一院的,古人蓋房子時,房子大小間數與院落是有一定比例的,魯班經上有標準,不能違犯規距的。因此,住大屋的人,院落肯定很大,房間眾多,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會有很多空房間,以前,農村野生動物如狐狸,黃鼠狼老鼠野貓等多,會進入多年無人居住的房間,空曠讓人不適。再一個0因為古人認為,住大屋的時間久了,人丁不旺,在家萬般好,出門事事難。窮人本來沒有錢,而出門處處離不開錢,因此,沒有錢儘量不要外出,免得作難。

古人通過生活實踐中發現,兔子,老鼠,狗,豬這些住在擁擠洞穴中的動物,後代眾多,而獅子和老虎等在礦野和巨大洞穴中的動物則後代較少。

人也一樣,過去的窮人小家小院,而孩子眾多,而大戶人家,則子孫後代不旺,特別是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傳來傳去,一個兒子也生不出來了。同時,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是靠陽氣生存活,一個人,特別是休息睡覺時,如果在一個充滿陽氣的地方,人就有安全感,如果在一個空曠毫無生氣的地方,就會恐懼,害怕。空間小了,陽氣容易充滿,有益身心健康。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氣。

因此,古人住深宅大院,要僱傭一些傭人,即是幫工,又增加人氣。


南極冰火


農村有很多俗語,有些俗語帶著濃重的時代感,“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有錢了,不要住大房子,一個人貧窮則不要遠行,雖然不知這俗語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拿現在來講,顯然過時了。

富為什麼不住大房子?

在古代的有錢人家,住的都是大房子,那麼多老婆和孩子,還有很多的下人,需要大房子才住的下,自從新中國成立後,那些住大房子的被冠宇地主的身份,然後被打壓,從此好長一段時間,大多數人過著平凡的生活,有錢不敢外露,深怕被人惦記,能蓋得起大房子的,顯然有錢,很容易被打壓,說不定落得個人財兩空,所以在這期間,有錢人都過得很低調,更不敢住大房子。

窮為啥呢麼不行遠路?

在過去,主要以農耕生活為主,窮人一般指的都是在家種田為生的人,依靠種田,很難發財,要想發財就需要去經商或者打工,可是遠離家鄉去到陌生的地方,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非常的不安全,當然不能跟現在比,現在都是汽車代步,有了火車,農民才能去更遠的地方打工賺錢養家,因此一個窮人走遠路去賺錢不太現實,還不如老老實實留在家鄉種地更實在。

因此,這句話現在已經過時了,現在誰不想住大房子?大房子住的更舒心,農民稍微有點錢,蓋了一層又一層,農村三四層的房子到處都是,沒錢了就繼續跑城市去打工賺錢,辛苦一輩子,只為蓋一棟屬於自己的大房子。


老梁話三農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家有千間房,夜裡也只佔一張床;家有萬畝田,一日也只能吃三餐”,這是從古到今人們對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認知。其中,衣食是根本之根本,住和行相對又高了一個層次。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一句關於住和行的農村老話,意思是再富有的人也不要住太大的房子,而如果人很窮的話,就不要走太遠的路。這是為什麼呢?

富不住大屋

這個屋主要指的是人睡的臥室。房子是為人們遮風擋雨的地方,也是遮羞私密的地方。可是正如那句“家有千間房,夜裡也只能睡一張床”裡邊提到的那樣,一個人在一個時間裡,也只能佔據那麼大一塊兒地方。

古人還認為,房子大了會吸人氣,還會顯得非常空曠,人佔據不了的地方,就會有其他看不見的東西去佔領,這樣人住在大房子裡就會感覺到一種邪性,家裡面會有諸多不順。所以古代的帝王和有錢人家,如果在大房子里居住,就會把床用床諱圍起來,圍成一個小的空間,這樣睡覺的時候就會顯得安然了。

現代社會有研究也表明,每個人人均居住面積在20到30平米之間最為合適。超過了人均30平米,房就會顯的比較大,就會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人們便用多放傢俱的辦法來化解,既收納了東西,家裡面也不在顯得空了。但住房子也不是越小越好,人均小於20平米就會顯的比較擁擠,這樣就會影響空氣流通,家裡人容易鬧矛盾。

可見,住房子這事可不是有錢就能任性!買大房子可以,但是住房子你一個人就那麼點兒大,其他地方只能空著啦,空下的地方還要吸人氣,不划算啊!

窮不走遠路

這個相對就好理解了,人窮志短嘛!以前人們的交通工具比較單一和侷限,交通成本非常之高,有錢人家才能養得起馬,僱得起馬車,短距離的話還坐得起轎子。可是窮人就不一樣了,連吃飯都成問題,怎麼能養得起馬呢?更他們到坐馬車和坐轎子!出門只能靠走,你想想,靠步行的話一個月才能走多遠?以前秀才進京趕考,不是都得提前好幾個月就開始行動了嗎?身上都得帶許多的盤纏和乾糧。農村人講,”窮家富路”,在家裡面窮一些什麼都好將就,可你要在路上省的活,那就是太遭罪了。一路風餐露宿,輕者腳疼腿疼磨泡生病,重則到不了目的地就一命嗚呼了!從前那些被髮配的犯人不就是九死一生嗎?

所以說在古代,窮不走遠路是非常有道理的。

社會飛速發展,如今的人們所說的大房子也就是別墅或者大面積的樓房,都是有一家一家的小房子組成的,不像以前那種大房子空空如也。而交通呢?四通八達,陸海空線路隨你選,交通成本和交通時間大大降低和縮短。因此,這句老話的意義和警示作用也就變得微乎其微了!我們就當做一次對古代社會傳統文化的學習吧。


村姑說村事


也不能說住大房子不好,如果家裡就一兩個人的話,住那麼大的房子有什麼用?還有,按照我們這裡的說法,再寬敞再豪華的房子,要看你能不能夠壓得住,像一些豪華的大宅子,需要厚德載物的人才能夠住得平安,壓得住這樣的房子,一些福薄之人是壓不住的。富不住大屋的另一層意思是,就算你再有錢也不必要太張揚。

離我們家幾公里的一個村子,有一座獨立的徽式建築。按理說,北方是沒有徽式建築的,這座房子建在村頭上,和村子裡其他房子離的不算太遠,看上去是一個村子裡的,但是又讓人有鶴立雞群的感覺。因為這座房子建的相當豪華闊綽:上下兩層,院落寬大,高高的馬頭牆赫然而立。由於是獨立的徽式建築,應該說跟北方的紅瓦房格格不入。每次經過這座徽式建築的時候,我都會多看幾眼,因為比較喜歡徽式建築。


奇怪的是,來回從這座房子門口走,這座房子的大門永遠是鎖著的,從來沒有見過房子的主人開過門。每次經過這個房子的時候,我都期待房子的主人能夠坐在門口,那樣我可以找個理由進去,看一下里面的格局,是不是跟真正的徽州建築一樣,也是全部的木質結構。很可惜,我從這座房子的門口經過了很多次,一次也沒有碰到房子的主人。

有一次我站在這座房子門口,打量著這座北方的徽式建築。正好有一個村民路過,我就問這個村民,為什麼這家房子從來不開門?那個村民告訴我,這家房子的主人,在這個房子裡住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搬走了。原因是,聽說自從搬到這個房子裡以後,他們家女主人就一直生病,後來又搬回老房子裡去了。



窮不行遠路的意思就是說。沒有錢就老老實實在家裡待著得了。不是有句話說窮家富路嘛。沒有錢在家裡待著,起碼不需要盤纏,不用惦記著住在哪裡。如果沒有錢還想出去得瑟,那不是沒事兒找事兒嗎。在家怎麼樣都可以將就,就算沒有錢,假如有什麼事,大家都是一個村裡的,都會幫助你。但是如果出門在外,兩眼一抹黑,誰也不認識,萬一真有什麼事兒的話,沒有錢寸步難行。我覺得窮不行遠路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只要離開自己的家,吃住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花錢。不過有一條路也可以不用花錢,那就是邊打工邊行萬里路。


靈子


在農村,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語是比較多的,而關於窮富的俗語就不少,如“窮不走水,富不涉淫”、“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像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說,富裕了不要住太大的房子,太貧窮了就不要走遠路,遠走他鄉;深層的意思就是告誡人們做事情要適度、量力而行,不要把太多的錢財、精力花在某件事情上,以防萬一出現意外,難以挽回。

富不住大屋

可能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有錢了之後要買又大又漂亮的房子住,其實房子夠住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那麼破費;畢竟大房子修建、裝修、買傢俱花費太多錢了;房子那麼大,空空蕩蕩的,沒有人氣,住著也是冷冷清清,還容易遭壞人惦記,認為有錢人家,有錢可偷之類的。

再說了,房子大,後期的維護也是要花很多錢的,不然的話那麼大個房子,不常有人住,又沒人打理很容易殘破的;可能你當下富裕有很多錢可以請人打掃維護房子,覺得沒什麼,但以後就難說了,萬一家道中落,到時候沒什麼錢可花了,那麼大的房子沒得到很好的維護,也是慢慢變破爛的,而太大的房子想賣,也是難找到買主的。

“富不住大屋”放在現在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像現在農村有些人突然富了之後就到城裡買大房子,一家人搬過去住,然而那些錢是會花掉的,加上好於享受平時賺的不多,日子沒見得越過越好,而房子大,每個月固定要交的各種管理費也多,吃喝各方面都是要花錢,也是後悔買那麼大個房子住有什麼用,還不如住個小點的,拿部分錢去投資啥的,更好點。

而在農村,鄉居小菜看到一些富裕的家庭,建的房子是夠大了,每一層一百多平米,一共三層,但特別的冷清,因為也就老人在住,老人的孩子在城裡忙著做生意哪有空回來住呢,而孫子在城裡上學,老人自己住這樣的大房子有什麼意思呢,還不如去串門。

窮不行遠路

說到窮富的話題,鄉居小菜想起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話“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出門在外是要花錢的,若是貧窮,帶的錢少,要去遠方,風險太大;雖然以前人們出遠門,都會自備些衣物,路上不用買,但交通不便利,趕路都是靠腳走的,特別耗體力,要吃飽才有力氣趕路。

而身上帶的乾糧吃啊吃會變少的,你要花錢買吃的,還有行走的路途遠,萬一生個病啥的也要花錢,更是窮上加窮了;此外以前的交通、信息還不夠現在便捷,傳達信息慢,你去那麼遠的地方,家人要知道你的狀況也是難啊更別說幫你了,你遇到困難了在遠方外地又沒有什麼認識的人,只能你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窮不行遠路”放在現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就拿鄉居小菜家來說,家裡也是比較窮的,早些年為了讓我跟妹妹讀書,哥哥放棄讀書出去打工,當時媽媽也是讓哥哥不要去那麼遠,而是在本地的城市就可以了,因為去那麼遠,車費貴,花銷大,身上又沒有多少錢,萬一到時候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錢花完了,怎麼辦,溫飽都成問題,想回家買車票都難。

而在離家不算遠的城裡就不一樣了,就算有什麼不好的狀況家裡人知道了也可以趕過去,不難;而就算是哥哥工作不如意,想要回家也不麻煩。

所以說,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話糙理不糙,還是值得參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