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没有温度非常低的恒星?什么样子的?

MILKLA


有,红矮星就是。除太阳外最接近地球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便是一颗红矮星。

恒星,就是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本身的温度高到释放出大量可见光。反应堆温度达到1000K(大约700摄氏度)时,会发出红光(小型恒星,称红矮星)。当温度超过6000K时,会发出白光(中型恒星,例如太阳)。当温度超过10000K时,发出蓝光(大型恒星,如超新星)。

红矮星就是指表面温度低、颜色偏红的恒星,这些恒星质量不超过太阳质量的一半,表面温度为2,500至5,000K。红矮星是恒星中最小的、温度最低的和最暗的,但它们存活时间是最长的,理论上可存活数万亿年(如果宇宙存在的话)。

我们的银河系(也许所有星系都是如此)中70% 的恒星都是红矮星。由于辐射出的光芒实在是太为微弱,如果不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不可能看到任何一颗红矮星。

预计在红矮星周围很可能存在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也许是人类未来的第二家园。嗯,比邻星可以考虑下,毕竟近啊,喔,我们要先解决三体问题……


我是小壮他爸


恒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天体,因为它们的内部时刻在进行着核聚变,所以恒星的温度通常都非常高,有的恒星的表面温度甚至能高达几十万K(开尔文温度),比如一些沃尔夫-拉叶星,它们是被吹掉了恒星大气外壳的星球,只留下了内部的星核,所以温度非常高。



但是宇宙中也有一些小质量恒星的表面温度只有2000多K,他们就是恒星家族中,质量最小的红矮星(M型主序星)了,其表面平均温度甚至能低到2500K以下。


红矮星的质量介乎于太阳的8~50%之间,也就是说最小的红矮星的质量只有木星的80倍,它们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刚刚能够点燃氢核聚变,所以核聚变只能在一起最中心进行,那么它的热量辐射到表面的话也就剩下不多了,因此其表面只有2500~4000K。

在宇宙中,红外线这样的小质量恒星非常常见,我们银河系中80%的恒星都是红矮星,比如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就是一颗红矮星,它与太阳系的距离约为4.22光年,其质量约相当于太阳的1/8,或者说相当于125个木星的质量。



虽然比邻星距离太阳系最近,但是它的视星等只有11等,绝对星等是非常弱的15.5等,用大型天文望远镜根本看不到它的踪迹,即便从他所在的行星系统——半人马座α三合星的其他两个星体附近观测它,它的亮度也只有4.5等,这正是因为红矮星表面的温度非常低,所以发出的光也比较微弱导致的。





由于红矮星内部的氢核聚变活动集中在星体中心,而且不够强烈,所以星体本身的重力相对于辐射压就比较强大,内部的能量也不容易发散出来,但是偶尔红矮星会因为内部的辐射压而猛烈释放恒星风,其强度相当于太阳的1000倍,因此如果红矮星附近有生命星球的话,最怕的就是遭受红矮星恒星风的袭击了,因为红矮星质量较小,它的宜居带也比较靠近主恒星,位于宜居带中的生命星球如果遭受强烈恒星风的袭击,不仅可以毁灭上面的生命,甚至有把行星推离宜居带的可能。



人类的方向


宇宙中温度最低的恒星,相对来说,红矮星的温度比较低。不过即便是红矮星,表面最低温度也有大约2500多摄氏度。因为恒星内部必然存在核聚变,只有这种星体才能被称为恒星。要想发生氢聚变反应,恒星内部至少要维持在约2000万摄氏度的高温高压条件下。


红矮星的质量一般在0.8倍太阳质量以下,105个木星质量以上。在主序星阶段,按光谱及表面温度从高到低一般分为三类:蓝矮星(O、B、A型光谱)、黄矮星(F、G)、红矮星(K、M),我们的太阳就属于黄矮星,表面温度约5600℃。蓝矮星的表面温度则至少在1万摄氏度。

至于白矮星及理论上的黑矮星,则属于恒星演化的末期,此时恒星已经离开了主序星阶段。褐矮星则属于演化失败的类恒星,褐矮星(又叫棕矮星)是处于最小恒星与最大行星之间大小的天体,是质量约为5~90个木星之间的类恒星天体。褐矮星质量没达到0.08倍太阳质量,不足以在核心点燃氢聚变反应,是一类气态巨行天体,与木星很相似。


科学探索菌


恒星,温度就不可能低。温度最低的恒星,就是质量最小的红矮星,j0523,它仅仅只有太阳质量的百分之8,刚好比80倍木星的恒星极限最低质量高一丁点。这颗恒星,表面温度约为1800度,可能就是你所说的,温度最低恒星吧。(太阳5600)


沉眠之星


没有,温度低就不会产生热核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