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老祖宗的讲究,有道理吗?

kurenai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让我想到小时候在农村,几乎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很多高大的杨树,在当时种植这些杨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卖钱,但是随着现在生活条件以及环境的变化,这些种植的杨树也都在慢慢减少,毕竟杨树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会长出很多的杨絮要知道这些杨絮会构成危险。



因为其落到地面上以后就像一层雪一样,如果遇到一点火星就会很容易起火,那么至于问题中说的“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的这句老话,我个人认为只有第一句是有道理可言的,后面两句可以说带有迷信,因此今天我就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经验来进行分析。


“树夹屋”

这里所说的树夹屋就是指刚才咱们讲到的在房子的附近生长的一些大树,当然如果是果树那么对于房屋的影响就不大,但是如果是挺拔高大的杨树那么对于房屋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想必大家都见过在刮风下雨打雷的时候,房屋周围的这些大树就一直摇晃着,因此如果风大的话就会很容易砸到房屋上,再一个就是在打雷的时候也要离大树远一些,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出现雷打树的一种自然现象,所以说在自家房屋跟前有大树的朋友,建议尽快伐掉换种成一些果树还是可以的。


“堂夹房”

这句话主要就是在讲咱们房屋的一种布局,按照咱们的建房文化一般都讲究“对称”那么也就是说建设的房屋客厅也就是“中堂”在这间房子的正中间,而卧室一般都在两边,那么如果说卧室在中间,堂屋不在中间的话会影响其房屋的格局,因此看起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反过来说就是这样的房屋不美观,至于最后这句“不败也得亡”很明显带有以前的“迷信”说法。


综上所述:

总而言之我们在学习老话的时候,要学会结合现在文化和思想,以及现在的实践经验来认识,这样才能真确学习到老话所要表达的含义。


纪录乡土


曾经因为修房子而受伤的叔叔,在换了一个地方居住后混的风生水起

现在不论是谁,都告诉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要信一些牛鬼蛇神,然而有些事用科学却怎么也解释不了。比如我叔叔的运气。


这个叔叔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因为在一个村而这样喊的。刚开始的时候叔叔一家居住在半山腰,因为当时家里比较穷,在修完木板房后没有请人把房屋周围的树木砍掉,选了个黄道吉日就搬进去了。而我这个叔叔的噩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首先是奶奶(我叔叔的妈)在家里坐着的时候,突然一下就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当时是先晕后摔倒。把正在看电视的孙子吓了一跳,哭着喊叔叔。叔叔出来后赶紧背着老人家来到了乡里医院,结果人家也检查不出个啥。叔叔又连夜将老人送到了市里面,市医院只是说可能是高血压造成的,给奶奶开了些药,也没起到作用。

再就是叔叔自己摔了腿,我们村到隔壁村有一条小河,不是很深。为了方便过河,村里在这上面撘上了一座木板桥。那一天因为隔壁村有人办喜事,伯伯独自去上人情,好赖不赖等伯伯过桥的时候突然桥一下就断了。叔叔还来不及拽住木板,就摔倒在河里,右腿骨折,养伤就养了两个多月。

除了这两件事外,叔叔家倒霉事总是不断,有时候明明小孩子都可以做成的事,到叔叔手里就是不行。最后没有办法,请了我们当地的道士到家里看看,这个道士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本事,他在看完后告诉叔叔他家周围的大树阻挡了气运,而且因为房屋朝向问题形成了一个什么碗缺状,家里的气运还会向外扩散。他还说叔叔这个位置是龙吐息,必须换个地方居住。

叔叔最后听从了道士的建议,让道士给重新选一个地方,朝亲朋好友借了点钱,然后举家换地方。别说自从叔叔家换位置以后,他家越来越顺。先是村里给他送上了慰问金,然后叔叔的大女儿嫁给了我们当地的大户人家,帮他们办起了养殖场。现在一年能有十多万的收入,和以前比可谓是翻天覆地。

所以,你如果问我“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的亡”有没有道理,我会说有道理。虽然我说不出其中理由,但老祖宗不会骗自己的后代,以及我叔叔的亲身事例,是我都不得不相信这句话。

我是爱茶者九号,想要了解农村资讯和农民思想,请关注我,期待和您的再次交流!

爱茶者九号


中国农民充满着智慧,往往能够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一些老话儿、俗语,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寓意深刻。



其中有一句老话叫“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树夹屋,不败也得亡”。

1、 屋子的旁边种了好多的树,会影响房屋的采光。

我们可能有这样一个幻想,觉得住在一个绿树成荫、鲜花似锦的地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的房屋周围树太多的话,往往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

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照到屋里,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杀死空气当中的一些霉菌和病毒,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太阳光还可以促进人对于维生素D的吸收。尤其是小孩子,在生长阶段多晒太阳,也有利于骨骼的生长。 老人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骨骼则会更健壮,不容易得骨质疏松。

2、 房屋周围树太多的话,遇到恶劣天气,树枝可能会砸毁房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我们知道,在刮风下雨打雷的时候,一些大树上的枝叶,很容易被风刮断。像先前的时候,一些房子都是用土坯或者茅草盖起来的,坚固性很差。如果有大的树枝砸到屋顶,很可能会把不太结实的屋顶砸穿,就会伤到家人。

3、 如果房屋周围树太多的话,会招来一些鸟类和虫子在这里栖息。

在农村最常见的就是麻雀和燕子。如果树荫比较繁茂,这些麻雀和燕子会在这里做窝。时间长了他们会留下一些粪便。

还有,树叶上也容易滋生一些虫子。这些害虫吃完树叶也会排出一些粪便。



鸟类和虫子产生的粪便里面常常带有一些细菌和病毒,如果有些人接触了这些粪便,还可能被鸟类传染。

4、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屋子周围大树多了以后,它的根系会影响房屋的坚固性。

院子里种的树多了以后,根系会越来越发达,它们会向土地的深处和宽处延伸,一些根系可能会蔓延到房子的地基下面。时间长了,根系会把地基拱起来,也会影响房子的坚固性。

如果一家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肯定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说,如果家中的房子周围树比较多的话,会影响房子的采光,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再者,万一遇到恶劣天气,大树的树枝可能会砸坏屋顶,伤及人类。

再就是树荫繁茂可能会招来一些鸟类和虫子,它们排出的粪便也可能会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最主要的是院子里树太多的话,根系会影响房子地基的稳固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堂夹房,不败也得亡”。

堂夹房”的意思就是说,房子的卧室不能处于两边都是过厅或者客厅的地方。



在农村一般都是三间或者是五间正房。而房门对的是客厅,两边就是卧室。

但是有些设计如果不合理的话,一进门就是卧室,然后客厅在卧室旁边。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卧室旁边是客厅,卧室另一侧还连着一个通道,这样的话,卧室所处的位置是很不科学的。

我们知道,卧室应该是很安静的。这样人休息起来才不会受到干扰。而被过道和客厅包围的房屋,如果隔音比较差的话,环境嘈杂,会影响人的休息与睡眠。

另外,因为卧室都是比较私密的地方,如果卧室两面或者三面都连着过道和客厅,窗户如果开着的话,就不能保证私密性;如果关着的话,空气不流通,也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影响。

可以说,我们在盖房子或者选择卧室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采光和私密性以及空气流通等方面的要求,这样设计合理,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人的身体才会健康。

虽然“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是有道理的。


为了我们及家人的健康及安全性考虑,我们还是要避开这些弊端。


作者简介:秋踏梧桐2018,做过教书匠,现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有书原创作者,问答达人。以一颗纯朴的心,写暖心的文字。愿邂逅更多有香气的灵魂!

秋踏梧桐2018



树,顾名思义,为树木;


树夹屋的概念为:

居住的居所前后、左右或四方均有若干树木,夹围或包围居住的环境。


从而构成一定的吉凶风水的影响,首先可能就会涉及青龙位、白虎位、朱雀位、玄武位等相关吉凶问题与强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对生活居住者的健康与寿命构成一定的威胁。



站在科学的角度诠释: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树木在白天能发生光合作用,依靠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
2、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树木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树木都要发生呼吸作用,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
所以树木是存在着释放二氧化碳的问题。



晚间十分其居住感备感阴森,乌鸦、猫头鹰、鸟虫得以栖息,使其睡眠受到影响。


若有风雨期间,可能遭到雷击、或者风吹树叶哗哗作响或拍打玻璃,极度影响居住者情绪。


堂:分为几个角度理解、祠堂、中堂、客厅,而产生的问题与效果均不相同。


居住环境需要有明堂位,明堂位一般为入户门前为外明堂,内为内明堂之说,而中堂格局应位于房宅中间,而客厅要根据居住特点应为入户后便见的。


古语:穿堂如室便是此意,而祠堂便是供奉祖先灵位之所,所以可以这样总结理解:


1.居住环境卧室应为后位,宅深之地,符合其建筑规律与居住特点,其保护隐私目的。
2.如果祠堂夹着住宅,从祠堂入户,这种感觉不言而喻。
3.如果经过卧室在进入客厅,这显然也会令人不舒服。
4.如果左右分列,祠堂 卧室 客厅 或 客厅 卧室 祠堂 无论你在何处开门入户,都显得有些不妥。


而站在风水文化的角度,各有其位,各有安处,所以居住文化、生活文化、与民俗系统也便包含其中。



所以: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格局与问题都会带来一定的生理或心理的影响,长此以往,也势必会影响甚大。


行读北京


农村有很多的俗语被人们个广泛的流传和应用,不管是在农收方面,还是天气方面,还有婚嫁,房子建造结构等方面都有这方面的俗语。其中“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讲的就是房屋建造方面的道理。

树夹屋

建造房屋的时候来最好不要被大数围绕着,因为大树高于房屋会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首先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的季节,大树很容易被大风刮倒,刮倒后的大树会砸中房屋,如果房屋中有人在甚至会伤到人。

再者大树一般都有些虫子、小鸟、蛇类等爬在上面。如果房屋距大树太近,这些生物也会爬到自己家的房子里面,给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种的是一些果树的话,等这些果树上出现成熟的果实的时候,就会有些调皮的小孩子爬上面,万一不小心很容易摔下来。

堂夹房

这句话将的是房屋设计上的问题,农村有些房子设计上是中间是大厅,大厅的旁边就是卧室,大厅和卧室共用一面墙。尤其到了晚上大厅上来很多人商量事情的时候,如果我是有人在休息由于隔音的原因必定会影响到休息的人。如果大厅里的人是在说别人的坏话被卧室里的人听到,万一传出去也会引起大吵大骂的事情。

像我以前农村住的老房子,农村一排过去的房子都是连着一起的,所以和隔壁用的都是一面墙,由于以前建造的老房子隔音效果相当的差,隔壁要是有人咳嗽都能听的到,平时讲些私密的话也非常的小心。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第一句树夹屋要是出现突发情况真可能会伤到人,第二句堂夹房出现伤亡有点夸张,最多是听到了别人的小秘密讲出去对别人不好。但是总体来说这句话在现代还是有一定的价值,警示我们建造房子结构上要合理。

以上是个人所答,希望可帮助到你。


村里的男青年


在农村人而言,盖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大家并不会盲目的进行建造,很多人都会提前的看看选址合不合适,甚至还会找懂行的人分析一番。而在房子的布局上也会格外的注意,为的就是让房子住得更舒心。毕竟一套房子要居住几十年,大家并不会马虎,那么这句俗语有何讲究呢?


1、“树夹屋”

在农村中,总能看到很多人在房屋前后栽种上树木,但如果是栽种大树的话,那就会对房屋的安全有一定的危害。

首先就是室内常年不通风采光,一个房间想要有更好的居住,还是要能够采光才行,有光线的照射可以起到杀菌的效果,让室内始终保持健康卫生的状态。如果迟迟没有光线进入,且通风还不好,那就会导致病菌的繁殖,对家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而两个大树,其树根也非常的庞大,在生长中也会延伸到地基之下,这样就会导致房子不牢固的现象,一旦出现了小地震,可能就会造成房子直接塌陷,这样对大家来说安全性还是比较低的。

当然每年夏季风雨季节来临后,此时的树枝也会掉下来,对房子造成一定的危害,进而导致房子的破损问题。

二、“堂夹房”

所谓的堂夹房,其实就是堂屋被夹在中间,这多数都是过去才有的建筑,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这种布局的好处就是让兄弟俩人可以隔开,生活中不会有什么相冲,但同样的这样的布局也会让室内变得更加的喧闹,一旦堂屋内有人可就睡不安稳了,且隐私也没有什么保障。

而一旦有这两种情况,时间长了家庭就会败落,甚至还会导致健康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什么讲究了,不再适应今天的生活!


惠农圈


农村房屋的建造是人们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件大事,虽然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农村经济在不断的提高,对于房屋建造所需要的材料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总体来说,房屋建造的三要素,也就是“坚固”、“实用”、“美观”,仍然是普遍遵循的规律!

“树夹屋,堂夹房”的含义描绘的是,一处房子被两棵高大繁茂的树木夹在中间,2处房屋并排相连,其中一间卧室在厅堂中间相夹。这有何不妥呢?为何会造成“不败也得亡”的后果呢?

第一树夹屋不安全

两树夹一屋,树木过于繁茂,不仅容易遮挡院落的采光,容易在夏秋季节造成地面潮湿,很容易滋生一些细菌和蚊蝇,不利于家庭的健康,由于是有老人居住时,很容易造成滑到摔伤,有影响家人健康的风险!

树木是不断生长的,等到枝繁叶茂,枝干交错,在短时强对流的天气下,树枝容易被折断,很容易造成房屋的损伤,自然会影响家人的安全!最后,树木繁茂,根系发达,一旦遇到强风雨,对房屋地基容易造成影响!

第二,影响邻里关系

房处两堂中,对于在农村,两处房屋相连,共用一堵墙也就是一处卧室的墙体来说,由于卧室处于两个厅堂之间,由于厅堂是娱乐会客的地方,有时比较嘈杂,很容易影响卧室家人的休息!造成邻里纠纷,尤其是卧室作为私密空间,一旦隔音不好,很容易造成泄漏,自然会影响到家人心里!

第三,不符合坚固与实用

“堂夹房”是房屋建筑“实用性”的考虑!这两者显然不符合“坚固与实用”性,虽然说“不败也得亡”有些夸张,但是,却也体现了训诫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社会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对于房屋的整体稳定,以及空间的合理性,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 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悟文化。


悟文化


无聊之人才会有这样的说法,同时,唯心主义者才会相信这种谬论!

如果有谁去过扬州的何园就会发现:许多房屋掩映在绿树从中,同时,也有“堂夹房”的存在。然而,也没见到何园的衰败,至今,仍然游人如织;更没听说有谁因在何园居住而身亡!据说,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曾六次来到扬州,并寓居在骑马楼的东一楼。另外,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就在骑马楼的东二楼。



在古代,凡是官宦之家大抵都坐落在万绿丛中,“树夹屋”的建筑风格比比皆是,并且,也经常有“堂夹房”的建筑存在。但这些官宦们却享尽荣华富贵,尽享奢靡生活。也没见得有谁家道中落,人伤人亡!因此,这句俗语简直是荒谬透顶,别说有什么道理了,简直就是精神垃圾!


就说老胡身边的事例吧!

我们村有一户李姓人家,因将房子建在村子边上,所以,有较大面积的空地栽树。于是,李某在建造院子时,就在院子的周围都栽植上了泡桐树。如今,50多年过去了,他家不但没有家破人亡,而且,李某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在30多年前就全部考上了大学!并且,李某本人一直活到80多岁才谢世。



至于说“堂夹房”的建筑风格在农村也广泛存在。不过,老胡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家因“堂夹房”而家敗人亡的!因此说,这句农村俗语简直就是无聊之人的梦中呓语,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现代人,是崇尚科学观念的。对于个别农村所存在的一些精神糟粕,我们都应该加以批判,以免使这些精神“鸦片”再去毒害下一代人,从而使他们也深深地陷入封建迷信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总而言之,农村的这些说法充满了唯心主义的论调,是经不起事实验证的。因此,我们应该将这种说法当成精神糟粕来对待,并加以批判。以防这一类精神鸦片再对下一代的心灵造成毒害!


老胡说三农


盖房子,自古以来就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发展,人们总喜欢自己的房屋能够长久存留,把房子建造的棒棒的,从采光、交通、安全等多方位去讲究盖房的重要性。“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这句俗语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却是古人在建造房屋上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经验总结,对我们在农村自己建造房屋,有着直接的帮助和指导。接下来我们站在实用和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我将以自己村庄存在的一些相似情况举例说明。

我把“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这句俗语分成两部分来解答。

(1)“树夹屋”为什么不好?

关于“树夹屋”的俗语,老辈人留下了很多,比如“宅处两树中,家败损人丁”,以及“屋低树大,崩破遭害”等俗语也都说的树木与房屋之间的关系。

“树夹屋”表面上理解是房屋夹在两棵大树中间不好,容易损坏房屋,甚至家破人亡。但其实这句俗语并不仅限于两棵大树中间夹着房屋。扩展来说,应该是房屋周围种树有讲究,不适合种植太大,根系发达的树木。

说一下我家在翻修新房之前的情况:

我家在1996年之前住的是以前的老房子,一面墙还是土坯,屋顶木梁蓝瓦,院子里种了两棵大枣树,距离房屋都比较近,远一点的地方种了3棵杨树。其中这两棵大枣树有年头了,在我出生之前就种下的树,当时是寄予“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景。没想到两棵枣树越长越大,等我读小学的时候,已经远高于房屋了,虽然方便我和哥哥爬树吃枣,但大树每逢刮风下雨,,房间里就窸窸窣窣的响,闹得人睡不好觉。

1996年夏天有一次下暴风雨,枣树直接将房顶给扫破了,整整一晚上,我们都锁在屋子角落里睡觉。所以没多久我爸爸就决定翻修房屋了。

当时把老房子拆掉,挖地基的时候发现树木的根都顶到地基里面去了,还好已经决定翻修房屋,要不然时间长了,房屋肯定会被树根给弄坏。我家翻修房屋也长了个心眼,地基打好后,用水泥吧内侧周围全部抹了一遍,防止有些树木的根进来。还把院子里的枣树砍掉,杨树卖掉。房屋盖好后,妈妈为了给院子增加情调,就在院子里种植了两棵柿子树,还在院子中间挖了一个坑,坑里用水泥抹上,然后种植上观赏竹。

至此,我家房屋到现在依然崭新如初,毫无损伤,我们家人再也不用分出精力去担心房屋安全问题,爸爸把心思花在事业上,日子也就越来越好了。

所以说,“树夹屋”这样的事儿,最好是避免,一定要杜绝,即便想在房屋周边种树,也要找那些长不高的,根系不到处蔓延的,观赏价值高的树木种。

(2)“堂夹房”为什么不好?

“堂夹房”说的是一栋房子,两间堂屋中间夹着卧房,这样的房子你感觉一下,怎么可能住的舒心。

正常情况下,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把房子建成“堂夹房”的形式,不方便生活,也会给生活在房中的人带来不少麻烦。不过对于一些家里兄弟多的,有时他们不了解不讲究这些,确实会盖出奇葩的“堂夹房”。

我们邻村有户人家就是这样的房屋格局,他家是两个兄弟,结婚后,两兄弟想着一个客厅每天出门就碰面,显得尴尬麻烦,所以就另辟蹊径,将房屋建成卧室在中间,两个客厅分布卧房两侧,原意是为了减少共同使用客厅的尴尬和矛盾,但住进去后才发现,这种格局的房子简直是事与愿违。

两兄弟一个好动一个好静,好动的兄弟朋友多,晚上睡觉晚,经常晚上带朋友来家里打牌喝酒,因为兄弟俩各用各的客厅,所以不存在什么内心担忧,但令人反感的是,不管两兄弟谁在各自的客厅活动,卧房里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即使是兄弟两家人同时回卧室睡觉,打呼噜的那家都会影响到另一家。

久而久之,两兄弟建造这种格局的房屋本意是好的,收到的效果却事与愿违,没多久两家人受不了了,跟父亲商量重新改造房屋,或者其中一家搬出去住。着实让两家人有了一些嫌隙。

所以说,“堂夹房”这种格局的房屋,本身就不符合传统,也不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

总之,不管是“树夹屋”,还是“堂夹房”,都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服务的,这些俗语我们确实应该了解并借鉴。


李阿冰


肯定有道理的了,对农村人来说,建房是头等大事,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儿女长大了,老房子不够住了,就得把老房子给扒掉,在地基上重新盖新屋。这盖新屋在农村可太有讲究了,在盖屋之前,风水大师的测试是不可少的。

门朝哪边开,窗从哪边开,是面南背北还是面东朝西,甚至都还要跟你的生辰八字挂上钩。所谓的树夹房,意思就是你建的房子正好在两颗大树之间,这是死路。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树会挡住房子的光线,长年累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心情能好吗?

其次是繁茂的大树会带来各种寄生虫、苍蝇和蚊子,对家人健康而言,这些都是害虫,会传播传染病的。

第三是遇到强对流天气时,位于大树最顶端的树枝容易被折断,掉落下来,容易伤到家人。所以树夹房是死路,那么房夹树可以吗?就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张大民的婚房就是把一颗树围在中间,他的儿子也取名树儿。

房夹树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落后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般人也是不会选择房夹树。虽然说比树夹房要好一些,但是时间长了,依然会让人感到心情郁闷。

而“堂夹房”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房屋在设计上的缺陷,卧室在两个厅堂的中间。这种设计是极不合理的,卧室是主人休息睡觉的地方,而厅堂是谈话聊天的地方,把卧室夹在厅堂中间,主人还怎么休息呢?天天听到一墙之隔有人说法,心情会很烦躁的。

所以设计出堂夹房的人肯定是没有动过脑子的人,即便是现在在城市中,客厅与卧室的设计也是很有讲究的,把娱乐性和私密性分得很清楚。“树夹房,堂夹房,不败也得亡”,听起来很有训诫的味道,其是这就是一种提醒。

农谚就是这样,一般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的,像建房这样的大事情,很多农村人一辈子可能只能经历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所以一定要听前人的话,在建设之前反复地进行勘验,把每个细节都注意到。你也许不会傻到真的把房子建在两颗树中间,但是你肯定会没有注意到房屋的风水走向。你也许把房屋建造三要素“坚固”、“实用”、“美观”考虑进去了,但是你搞清楚了它们因果关系吗?

真正因为建房子而导致败亡的例子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房子建成以后住进去的时候,发现这里也不合心意,那里也让人头疼,这里的设计过于陈旧,那里的装修没有遵循风水师的建议。

这样会使住在里面的人长年累月心情不好,产生抑郁症,而建好的房子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重新进行翻盖,所以老祖宗的讲话是有道理的,大家在建房时不妨好好的考虑清楚一下,然后再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