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地球去銀河系的其他地方,或者是河外星系,要哪些技術和設施設備,需要新人類嗎,那又會產生什麼後果?

小離Olina


到宇宙遊玩去續要技術尖端科技,是要有光速的技術!還有電粒子變換加速技術!利用宇宙黑洞引力技術!


霍宏48


我是蛋蛋說科學,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探索宇宙是我們幾百年來一直在努力的工作,從太陽系到銀河系,無數科學家不斷探索,從月球登陸到探測器火星著陸,都是現在科學家們渴望發現努力探索的行動證明。那麼,理想的星際旅行到底有多難,又會有什麼後果呢?

首先,我們現階段的科技發展程度還不足以支撐我們載人離開銀河系,宇宙無邊,哪怕單單我們生存的太陽系直徑就達4光年,而我們的宇宙飛船的最快速度現在是73.6千米每秒,這樣的速度也就剛剛達到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太陽系逃逸速度。對於茫茫宇宙來說,這樣的速度太慢了。所以,想要星際旅行,首先要具備超高速宇宙飛行器,愛因斯坦認為光速是宇宙第一速度,其實想要遨遊宇宙,光速都顯得很無力。現有技術以核燃料電池為主,可惜的是幾十年來沒有更大的突破。

其次,對於星際旅行的後果,現在看來如果真的可以研製出超高速乃至光速飛船的話,帶來的後果應該可以說成是成果。因為我們偉大的黑洞研究科學家霍金先生最擔心的探索宇宙是有可能招致引來科技文明遠高於我們人類的外星生命,那時我們將失去所有主動權,變成任人宰割的試驗品。但是隨著美國哈勃望遠鏡以及我國天眼射電望遠鏡對宇宙更深處的不斷觀察,在我們飛船遠不能及的宇宙區域內仍沒有地外生命的發現,所以說,題中後果可以改成成果,也就是如果我們出去了,不用擔心任何對我們人類有害的事情發生,只會讓我們對宇宙的瞭解更加深入,只會推動我們人類文明加速發展。

綜合以上兩點,我們要做星際旅行,現在首先需要超高速乃至光速飛船;如果我們解決了技術和設備問題,飛出銀河系不會有什麼後果可擔心。



蛋蛋說科學


宇宙空間的範圍大得難以想象,就連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直徑都能達到2光年!離地球最近恆星比鄰星都有4.22光年呢,以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為例,以它的速度飛到比鄰星則需要7.5萬年左右,所以要進行星際航行,以現有科技水平是遠遠不可能的,但未來科技高度發達之後也是有可能的。這裡提幾種可能用於星際航行的想象:

(1)等離子飛行器。磁力將中性氣體轉化為能產出推力的超高溫等離子體,比如說高級等離子體火箭推進器。如果這種技術得以實現,就能徹底縮短行星間星際旅行時間,使人們在一個月內達到火星,如果把進一步改進技術,就能進一步縮短旅行時間。

(2)反物質火箭。眾所周知,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併產生超級巨大能量,並且這種質量與能量的轉換是完全轉化的,比目前所知的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大的多,因為核聚變只質能轉換是不徹底的。利用正反物質相互湮滅所釋放的能量來為宇宙飛船供能,那將是無比強大的。如果足夠數量的反物質被發現,那麼飛船就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行。

(3)核脈衝。核脈衝推進裝置,即用小型氫彈爆炸產生動力,每隔3到10秒鐘就爆炸一次,10天之內就可以使飛船加速到1萬千米/秒的速度,據計算約280年可以達到天狼星附近。這需要大量的氫彈,目前來看也是很難實現的,不過也算是一種星際航行的方法。

(4)蟲洞穿越。蟲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隧道。飛行器可以通過蟲洞實現遠距離瞬間穿越。試想在一張紙上畫兩個點,把這張紙看成時空,如果把這張紙沿著兩個點的中心線對摺,使得兩個點重合在一起,則就可以實現兩個點之間的瞬間穿越。對於穿越蟲洞的宇宙飛船而言,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持蟲洞的開啟和穩定狀態。最近的研究表明,由奇異物質(負物質)可以使蟲洞保持長時間的開啟和穩定的狀態。就算這一方法理論上可行,可由於穿越蟲洞存在大量的未知性,如果蟲洞不可控,則可能就是有去無回。


以上是我覺得未來科技有可能採用的幾種宇航方法,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太空在線


這是個大仙級的問題。

說大仙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太超前了,超出神話境界了。

要知道神話中飛得最快的孫悟空,也才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也就是5.4萬千米。一個筋斗要多久?大概1秒鐘左右吧?按1秒鐘5.4萬千米計算,就是光速的5.6%。

河外星系有多遠?銀河系屬於本星系群約50個星系之一,在本星系群眾排行老二。

本星系群佔據了約1000萬光年直徑的一塊天區。

在本星系群中,仙女座星系最大,約我們銀河系的兩倍。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兩個大星系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周邊都有數十個較小星系為衛星星系,由於這些星系都比較小,因此被稱為矮星系。

銀河系直徑約20萬光年,銀心厚度約1.2萬光年,是一個扁平盤狀的旋渦星系,側看有點像運動會的鐵餅,中間稍厚,邊緣很薄。

距銀河系最近的星系被認為是一個叫大犬座的矮星系,距離銀河系中心只有4.2萬光年,距離我們太陽系只有2.5萬光年。而我們太陽系距離銀心都有2.6萬光年。

這個大犬座星系很小,只有約5300光年直徑,包含10億顆恆星。而銀河系有則包含4000億顆恆星。

由於距離銀河系太近,大犬座星系被銀河系巨大引力拉扯變了形,甚至沿著其運行軌跡拉扯出了一條星環。

這個星系太小,我們肉眼看不到。肉眼能夠看到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叫大麥哲倫星系,距離銀河系約16.3萬光年,而仙女座星系距離銀河系約254萬光年。

也就是說,人類即便發明出了光速飛船,飛到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犬座星系也要2.5萬年,飛到大麥哲倫星系也需要16萬多年,而飛到仙女座星系則需要250多萬年。

而現在人類的無人探測器都還無法飛出太陽系,太陽系引力半徑只有約1光年。

載人飛船還只飛出了40萬千米,只到過月球。月球是地球天然衛星,是運行在地球的引力之下。也就是說人類還沒有出家門口。

飛得最遠的無人探測器叫旅行者1號,它已經完成了太陽系的探測任務,開始向太陽系外飛去。

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已經有220多億千米,但在光年面前還是實在太渺小了,只是0.0023光年,而飛這0.23%光年旅行者1號花了43年時光。

旅行者1號現在的速度為每秒17千米,按照這個速度要飛出太陽系1光年半徑的引力範圍,還需要17500多年。

要飛到大犬座星系需要4億多年;飛到大麥哲倫星系需要28億多年;飛到仙女座星系則需要447億多年。

這是什麼情況?那時候宇宙還存在嗎?恐怕現在所有的科學家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

所以,現在要談載人登陸火星,還是有點譜的。因為美國NASA已經有一個計劃,在2033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

即便這個計劃能否實現也還需拭目以待。

人類要飛出太陽系,還是一種奢望。老美有個“百年星艦計劃”,計劃100年內建造一艘飛出太陽系的巨型星艦,但迄今還處於半科幻中,核聚變發動機等技術瓶頸還沒有得到解決。

100年計劃,即便能夠成功,也還是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的事情了。

科學家預測,人類要達到一級宇宙文明,還需要200年努力,那個時候人類大概可以在太陽系裡面活動了,也就是最遠能夠飛到海王星觀光觀光,能不能在海王星的鑽石之海中撈幾個大鑽石回來都還難說。

這個時間段,人類最危險的是溫室效應和核戰陰影,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人類就有毀滅的危險。

要實現二級宇宙文明,實現對太陽能源的完全掌控,還需要5000年的時間。如果人類有幸能夠生存到那個時代,抗擊打和抗災害能力就得到大大提升。

二級文明就有了可以在自己恆星系周邊活動的能力,就可以移民殖民太陽系以外的恆星系統了。

但這個時候,也還是隻具備了在10光年左右的範圍內活動能力,銀河系直徑有20萬光年,稍遠些的地方還是難以企及的。

那麼人類到底有沒有可能到飛出銀河系,到其他星系旅行呢?

根據卡爾達舍夫三級宇宙文明理論,人類如果不滅絕,到達了宇宙三級文明,就有了走出銀河系,在本星系群甚至超本星系團範圍活動的能力了。

那個時候,人類能夠控制整個銀河系的能源和資源,利用巨大的銀河系能量飛出銀河系。

那個時候人類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空間都得到大大提升,只有宇宙大爆炸和意識消散能夠毀滅人類了。

但這個猜想從目前來說,完全是幻想,距離我們太遙遠了。有科學家估計這種文明至少要在億年以上甚至10億年以上才有可能實現。

當然最終能不能實現也沒有誰能給出確切的答案。

時空通訊認為,要具備飛出銀河系的能力,至少應該突破如下限制:

打破光速瓶頸,實現大尺度超光速傳輸,通過蟲洞技術或者時空摺疊技術,實現超光速上萬倍甚至百萬倍的跨越。

如果這兩項技術真的存在而且能夠實現,這種幻想就有可能不是幻想。

打破人類存在方式限制,實現人類以意識或者能量形式存在,人類再也沒有壽命限制,可以在星際空間長期存在。

完全勘破質能轉換限制,任何物質都能夠輕而易舉的轉化為純能量,也可以將能量轉化為任意物質。而且需求也越來越趨向於純能量化,只要有任何物質或恆星資源,就很夠解決一切問題。

這當然是一個理想化的文明。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能力能夠飛出銀河系呢?

有人或許會說,那個時代或者說社會還有趣嗎?人與人之間親情、愛情、友情、百味人生還存在嗎?如果不存在還有意思嗎?

這就不是處於我們現在如此低級文明的人類所擔憂的了。

隨著文明程度的躍升,社會結構人倫道德標準都會發生變化。我們人類是從猿人、石器時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一直走到現在的,每個社會都有每個社會的倫理道德,僅僅幾千年,就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即便這幾十年,看看我們現在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個年齡段的人,理念還一樣嗎?

何況過了億年之久,怎麼可能要求與我們現在一樣的想法呢?所以用現代意識去套未來甚至外星人級別的文明,都是扯淡。

我完全相信,即便到了三級文明,人類肯定沒有了現在的什麼社會道德意識形態,但一定會有他們的樂趣和意識形態,因為他們已經不是我們現代這種人,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已經不是“人”了。


時空通訊


個人認為,首先要解密人類基因鏈,解析微觀生命合成原素,用高科技解密引力機制,建立生命意識收發基站,逐步向空間基站發展,再以科技建立基站微觀原素組合,用微觀基站收發微觀生命意識實破引力限制,以超光速微量組合在系外以基站的供給循環漫遊,針對宇宙探索。時間還太漫長,現只能以物質藉助光電能源無回程技術,或短程動力技術。生命意識合成後加反引力技術成熟後,去哪都行。這就汲及到暗能量衍生基本力的微觀生成技術,域界量變,合成隧穿量子態。


簡如空來


催眠術!因為只有做夢你才能去!


高小411


超光速飛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