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保险公司要拉人每天签到,这是什么意思?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417


洗脑呗,给你天天打鸡血,给你介绍产品,教你如何说服人家买保险啊!

然后不达标就用扣工资的方法,逼着你天天打卡啊!

好了,我来说说我在平安保险公司拿了16个月工号的个人见闻。

首先,每天打卡都会介绍他们公司的产品,每次介绍的时候都会说该产品多么好,买了多么划算,一定要趁早买等等等等,但从来不会说这保单有什么坑,然后,我们就被洗脑了,会去跟人家介绍说这产品多么好,买了多么划算,一定要趁早买!就如同脑白金广告一样,先洗员工,再让员工去洗身材亲戚!

第二,保险工种最基本的几个,有业务员,后勤,增员等等,这里边的增员就是拉人头,你拉一个人进去听保险,考工号,你就有500块钱提成,你增来的员工每做一笔保险你就有15%提成,你增员的员工再增员,你又有提成,于是,不愿意做保险的人就选择增员,也就是拉人头!

还有更黑暗的不说了,我最后想说,保险公司是最大的传销公司,洗脑公司,入职保险公司久了,自己也会成为这一类人,保险公司买入产品时,介绍的非常好,但是,当你想赔钱得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打官司才能赔到钱!

买保险需谨慎!有确实需要的,建议你们考个工号,理解保险公司的运营方式后,再做决定!

当然了,保险公司并非所有险种都黑暗,养老,医疗,汽车,百万出行,学平险,以及重大疾病险,还是要买的,这里说的重大疾病是指每年投保,保一年的那种!

买保险如同人在一艘船上航行,买一份保险就等于往大海里撒一次网,可能会撒空,什么都得不到,还亏了网钱,也可能会捕上来好多鱼,但不买保险的人,他只是有了这个旅程,而已!


永湖117


保险公司的考勤制度还是很严格的,因为保险的专业性比较强,产品更新也快,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所以,保险公司要求员工每天上午出勤,到公司学习专业知识和销售技能,下午属于自由发挥时间,可以面见客户和照顾家庭。

针对你说的情况有几种可能。

一、领导晋升需要人力

或许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听到,来保险公司打个卡就可以月入几千块。我们都知道保险也是销售,而且是责任底薪,底薪的多少跟业绩挂钩。没业绩就意味着没有底薪。

但是保险公司的人力发展也是领导收入的一大部分。所以要不停的招人,不停的晋升。晋升的一个硬性指标就是人力。当晋升差几个人的时候,为了缩短晋升时间,一般会招聘一些虚有人力。也就是只要去公司打卡,领导会补助你一部分工资。

这种情况的好处是,一旦你天天去打卡学习,你可能会对这个行业感兴趣,从虚有人力转为正常人力。这也是领导希望看到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听不进去,对这个行业不感冒,那你的价值就体现在帮助领导晋升。

二、以招聘为目的的善意谎言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我当时去保险公司培训的时候,一期的学员居然有很多不知道来学习是干啥的。居然天真的以为是考试通过了,就可以去保险公司做内勤,一个月三四千收入,工作也不累。

在这里,要严重鄙视一下某些不负责任的保险代理人。以招人为目的的拉人头,而不跟应聘者说清楚是干什么工作的,就是耍流氓。

其实当保险公司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不管提供的职位再多,都是需要做保险的,因为公司考核的就是寿险指标。

通常情况下,去保险公司打卡就这两种情况。如果你认可这个行业,你可以去试试。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行业,劝你最好别入行。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把爱好变成事业才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

我是老曹,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再次感谢。


老曹说


保险,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1992年友邦引进了代理人制度。目前,你的微信朋友圈,卖尿不湿的,卖这,卖那的。商业模式,就是友邦传进来的,而这个制度又衍生到其它行业了。

保险公司拉人签到。其实,保险公司真正目的是要让代理人有归属感,更加认知自己公司的力量,可遗憾的是,保险公司也不承认代理人的存在…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客户,而代理人就是最听话的客户


明悦怡星


持续不间断地洗脑,不让代理人有更多接触其它保险公司和产品的机会,始终在强调本公司是多么地强大,产品是如何地好,那些老人儿配合团队长一起给新人打鸡血,每天都变着花样地营造亢奋的气氛和环境,再辅以公司的各种政策和奖励,鼓动新人多出单,出大单,再增员。早会上会进行各式各样的炫耀,如工资单、国内外高端旅游及培训、各种荣誉与奖励等等,只有这样,新人才能(会)简单、听话、照做,然后开始“自杀、杀熟、流失”三步曲,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人得以留存,再继续周而复始。这种情况不绝对,但很普遍,是目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主流作法。原因很简单,保险公司要挣钱,代理人要挣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