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社會中,你覺得還有人情味嗎?

徽州大衛


如今的社會貧富差距極大,收入差距極大,福利待遇差距極大,馬太效應十分嚴重!富裕起來的人富的流油,打工的人天天奔波勞碌,看來指望這些白眼狼帶著貧困人一起致富,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人家都吃喝玩樂一條龍了,誰還會記得你呢!靠誰也不如靠自己了,只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才是硬道理啊!

如今的社會誠信遭到嚴重破壞,人與人之間信任感蕩然無存了,向前看變成了向錢看,利己主義十分嚴重,什麼事情開口錢,閉口錢,沒有錢就白談!人情,親情,友情,愛情,都讓金錢之味沖淡了,金錢之味已經埋藏了人情味!

也不能埋怨人們金錢之味太濃厚,現如今物價高,開銷大,消費高,看病難,養老等等出現的一些問題,還有缺德鬼的高房價!如今的社會你沒有錢你就寸步難行,如果賺錢少了,生活中開銷都不夠花的。所以說,漂亮話大話都能說,要是遇到困難這些話還不如一桶水有作用呢!

俗話說得好: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如果要有病,再沒錢簡直就是噩夢連連,那些理想生活,夢想成真的豪言壯語就都成了扯淡的事情了。做人做事或者是說的話,一定貼近生活現實才是硬道理!


春天來了7270


現今的社會中,當然還是有人情味的,只是已經淡了很多了。

妹夫家所在的村是一個2000多人的大村,最近幾年,每年都會有三兩個老人家過世,每次村裡人電話一來就頭疼,因為又不得不請假趕回去。

來回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雖說不是特別遠,但也不算是近的了。一年這麼幾趟下來,還真是夠折騰人的。再加上清明節、春節是必須得回家的,所以,一年十二個月,幾乎每兩個月左右就得回家一趟。這不但耽誤了很多時間,錢了老花了不少。

只是,這事情,搖頭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能驅車回家。因為村裡人約定俗成:村裡辦紅白喜事,外面工作的必須回家,誰要是不回,以後他家老人過世了,就誰也不去幫忙。

這一條很厲害,誰也不敢做不孝子,所以只要電話一來,就只能乖乖回家。

這種事情,要是擱在二十幾三十年前,肯定不是這樣的。誰村裡有紅白喜事,家家戶戶都是主動、積極、無條件參與的,那時的人情味,讓人覺得還是非常重的。現如今這種強迫似的的人情,明顯已經變了味,或者說,明顯已經淡了很多。

只是,這事不存在對錯。因為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幾十年前還比較少外出打工的,村裡年輕人還不少,外出的不回來也不太礙事。村裡人氣足夠,不管是紅喜事還是白喜事,熱熱鬧鬧辦了就行了。

可現如今卻是完全不一樣了,青年人幾乎沒有在家的。村裡留下來的,不是老人家就是小孩子,如果外出打工的都不回來,啥喜事也辦不成。尤其是老人家過世,在仍實行土葬的地方,落土為安都辦不到。

所以,類似妹夫家村裡的約定俗成,在農村幾乎普遍存在,並非他們村的專利。甚至可以說,也是現在農村農民們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只是,的確苦了外面的打工一族。

或許也正為如此,八年、十年、二十年下來,大家的內心裡對“人情味”這三個字也早已變得五味雜陳,的確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這裡說的是農村,因為就“人情味”而言,在農村是體現得最明顯的。

反觀城市裡,倒並不覺得有多大的變化,所謂的“人情味”,十年、二十年過去,倒似乎依然如故——不好不壞、不淡不濃。

如果哪一天,中國農村的“人情味”也變得像城市裡的一樣,濃淡相宜、恰到好處,不再是一種強迫似的“人情味”,或許大家感覺會更好。


深秋曲豆


現今社會是,人情比水淡,人情比紙薄。別說人情,親情也是如此。大多數人都是自私自利,再已回不到幾十年前,濃濃的人情味了!誰之過?誰之錯?大多數有良知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開心紅梅2


現在,人們對金錢的渴望大過了人情,人情味淡了。

六、七十年代,鄰居蓋房,同村人幫忙,只需管頓飯。誰家地裡活幹不過來,喊一聲就行。孩子小,沒人照看,交給鄰居老人。我奶奶就曾替幾家鄰居照看孩子,分文不圖,毫無怨言。有些家有老人的,兒媳不會做衣服,鄰居會幫助做,幫忙拆洗。記憶中,奶奶總有做不完的衣服。這件是東院三爺爺的,那件是前面孤寡老人的。春節時,同村的互相拜訪,熱熱鬧鬧。近門的你給我端點好吃的,我給你端點新鮮的,其樂融融。每到吃飯時,大半個村子的人端著碗湊在一起,邊吃邊說笑,你嚐嚐我的菜,我吃口你的飯,那氣氛,洋溢著歡樂。

再來看看現在:幫忙是要給報酬的。蓋房,人家不會無償幫助,要論小時給錢。說好七點開始幹活,肯定是七點,不會提前幹。下午五點收工,一定是五點。地裡活幹不過來,請打工隊吧,一畝地講好價錢再說。就拿養活老人來說,(我先聲明,孝順的人還是多數)做為兒女,孝敬老人,天經地義。但是,有些人斤斤計較,搬著指頭算來算去,大月小月要分清,多一天都不行!老人生病住院,想辦法少出錢,少出力,為這些大吵特吵,完全不顧老人感受。老人去世,不是考慮怎樣把老人送走,先考慮出多少錢的問題。你拿少了,他拿多了,老人在世,他伺候的時間長了,你伺候得少了,等等。好不容易送走老人,再坐下來算賬。剩下的錢怎麼分,東西怎麼分。離我們村莊七、八里地的村子裡,就有一個當女兒的,母親去世,怕花錢,說什麼也不回家奔喪。結果,人們看不慣,靈車專走她家門前,到她家門前時停下,放鞭炮。這個時候,那女人要上靈車,其他幾個姐妹又推又打,堅決不讓。活該!

現在,生活壓力大,花錢的地方多。掙錢如針挑土,花錢如浪淘沙。請人幹活需付報酬這是應該的。但是,該講人情味的還是要講。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侵權速聯速刪。)



曾是傻姑娘


有人情味,總是有父母孩子家庭,親友。你盡心了,就是人情味。如果自己是沒有人情味,那麼就別談了。

人活著就是有人情味,哪怕只對自己是好的,那也是一種淺薄的異樣人情味。

有人哄哄烈烈,有人綿綿不斷。最好的一種就是雪中送炭。

就剩被多少金錢和利益打敗的問題了!

別那麼極端,世界還是很精彩的...祝福你們生活順利,我有情你有意,人情就多了


老頑童58641311


人情味已經變淡。

以前八二年我家建房子,我爸和姐兩人在磚廠做工,人情味真很重,不用請那些磚廠工友自動組織到我家,七手八腳不遣餘力地幫手,分工合作,男的做拋磚砌牆,女的擔沙開水泥,個個有講有笑,非常賣力又合拍,做得到位又不偷工減料,不收錢,我家包吃。

現在,想都冇可能,親兄弟姐妹有的人也斤斤計較,做一天別人幾多也要兄弟一樣多,完全沒有親情可講。

現今社會,有錢你不給他們,他們也當你救世主一樣願意為你效勞,冇錢,你叫聲別人,還懶得理你,怕你問他借。

現今社會,錢掙多了品德低下了,生活水評提高了,目高一切,貧富懸殊,人情淡泊


笑語柔和


中國社會普遍性重功利,人情味變淡了。

在中國農村以前人們普遍重人情,人情味氛圍濃厚。

以前誰家有什麼難事,大家都會主動地幫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哪場面,哪氣氛挺感人。

現在誰家有什麼難事,主動幫助的少了。有些人請都不來。

這種現象也不是絕對。在現代社會中仍有些人重人情的。

去年我從學校退休回來後有些學生知道了。經常與我聯繫。有些學生不忘當年師恩專程請我去他們那兒。二十多年教過學生每年請我去他辦山莊看看。多年的同事經常一起聚聚。按說當老師無權無勢。這些學生同事看重的是感情!

中國社會快速發展進步。人們思想觀念也在快速轉型中,傳統文化傳統道德在快進中逐漸消失這是大趨勢。但應該保留其中精華美好的地方啊!








維海805


以前有,現在沒有了。這不,我們餐廳隔壁的水果店,上個星期就差點發生了打架事件。起因是我們餐廳附近有兩所學校,所以整條巷子的門面生意一直還過得去,因此每個門面的轉讓費都要好幾萬呢!(不是租金,租金其實才兩萬多)隔壁兩口子從外地打工回來以後,可憐巴巴的一直找不到事情做,男的的表弟一時心軟,就把自己租來理髮的門面轉給了他們兩口子,也沒要轉讓費,只是叮囑他們不想做了以後就還給自己!當然也只是口頭說了一下,也沒有紙寫筆在。可這對水果店的無良夫妻,做了兩年以後,上個月居然偷偷地把這個門面轉讓了,還收了別人四五萬塊錢的轉讓費😱終於在上個星期,他的表弟知道了,上門來大吵了一架,還差點動了手。可這對不要臉的夫妻,還振振有詞地對天發誓,說表弟當時根本沒說要收回門面這句話……唉😔也不知道現在的人是怎麼了,一個個都不要臉,只認錢不認人😡


鳳146983974


濟南市長清區歸德街道三合莊村的人情味讓你想不到的濃厚。僅舉兩例:

一、我92歲的老父親近一個月來因病未下床出門,不僅村裡的留守老人們先後多次前來探望,就連在外打工抽空回家的中年和青年人知道後也來探望。這讓我父親和我四兄妹即全家29口人都很受感動。近幾天父親康復了,今天我用輪椅推著他到街上曬太陽,一會兒功夫,父親身邊就圍滿了人,充滿了快樂和幸福。

二、五天前,我村自年輕就在濟南工作的83歲的董淑芹老人因病去逝,其同樣也是在外工作的兒女按照老傳統將其父親遺體拉到老家發喪。因他一家多年不與老家人來往,到家後,其子先找到他大伯(也早已去逝)所在的第四生產隊隊長,請他操心幫忙。隊長董孟懷二話不說,立即聯繫三隊隊長和兩個隊的群眾代表,當晚擬定方案(但程序從簡決不大操大辦亂花錢),按本村三天喪的風俗,分別調集包括內櫃外櫃在內的20多名男女青壯年(如寫貼的、給外村外地親朋好友送貼的、買壽衣做孝衣租帳篷等用具的、買菜做飯的、接待男女來賓的、拉著火化的、挖坑埋墳的等等)。而這些青壯年都是我村在外打工的,而且大部分是外姓的(如姓程、王、苗、焦、劉等)。他們在外每人每天能掙一百至三百元不等。但他(她)們接到通知後,誰都不說個不字,分文不取的承擔了各自的“義務"。這使董淑芹老人的子女非常感激,事後他們給生產隊長說:“以後如老家街坊有事,一定通知我,我一定盡好我一個老家人的義務。"


大程188593356


金錢社會,商品時代,人情冷酷!我不管那些閒事!照舊好心腸待人,對別人有好處從不記心上,他人幫過我的忙永遠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