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神速=火神山醫院建設速度

“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緊張的工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企業同時投入同一個項目中。任務非常艱鉅,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醫院項目技術組現場負責人沈鍇對記者說。

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武漢市決定建設火神山醫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從進場施工到交付使用,這家醫院的建設工期僅有10天。

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對於沈鍇來說,火神山醫院是他在公司10年來遇到的“最特殊的項目”。

“工期特別緊!這麼大規模的醫院平時最少要一個月才能建成,現在只有10天。我們的工人分成兩班輪流作業,每天只能睡7~8個小時,管理人員睡得更少,最多4~5個小時,設計人員甚至只睡2個小時。整個施工圖紙出來後,我們的技術人員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深化設計,通宵工作已是常態。”沈鍇說。

根據部署,火神山醫院由中建三局牽頭,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等3家企業共同參與建設。

交叉!時間和空間上都有交叉!不同工序之間相互交叉,各個施工單位之間也有很多交叉作業。

吊車正在吊裝箱式病房,旁邊混凝土澆築同時也在緊張進行,還有不少工人肩扛手提運送建材,這樣的場景在施工現場隨處可見。

“正常情況下,吊裝作業現場是不允許其他人員進入的,但是這裡不行。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我們派了大量管理員到現場,幫助工人們觀察周圍的情況,協調不同班組、各道工序之間相互對接。”沈鍇說。

“1名管理員通常可以協調150~200名工人,而在這裡人員配比超過常規20到30倍。”沈鍇說。

沒有達不到的標準

這裡的病房都使用具備防火性能的環保材料,採用集裝箱式構造進行搭建。病房在工廠加工預製,在現場拼裝到位,可以大大加快施工進度。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醫院項目安裝組負責人袁松對記者說。

他介紹,病房具備給水、排水、熱水、送風、排風、空調、氧氣等多重系統。還安裝了專門的食品、藥品傳遞窗,通過配備的紫外線殺菌設備可以有效減少病毒傳播。

“針對傳染病防疫的特殊要求,這裡的病房還設計了負壓系統。病房內的空氣壓力比其他區域要小一些,防止帶有病毒的氣體向外擴散。這樣也增加了我們的施工量和施工難度。比如建築面積將近1萬平方米,配備的風管數量也超過了1萬平方米。”袁松介紹。

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醫院項目現場總協調方翔告訴記者,公司為節省時間,甚至把其他一些在建項目的集裝箱板房調來,優先滿足火神山醫院施工的配件需要。我們接到的任務就是要不惜一切保證火神山醫院的建成。

沒有無法克服的困難

“缺的材料趕快派人出去帶,不要等!”機器聲、人聲,再加上隔著口罩,必須用最大聲音才能讓對方聽清自己。施工現場的很多人嗓子都已沙啞。

“我們遇到的最大瓶頸是運輸問題。進入現場的道路只有一條,送設備材料的車輛在場外排隊進不來。只好派管理員去協調、去帶,把運送最急需材料的車輛帶進來。”沈鍇說。

工地入口的擁擠程度幾乎達到飽和。施工機械、運輸車輛、工人,彼此都在擦肩而過。“貨車司機,特別大貨車司機,他們的視線沒那麼好,需要我們的管理員在前面徒步引導,幫助他們找到縫隙通過。”沈鍇說。

據沈鍇介紹,接到任務後,馬上給所有熟悉的班組和勞務公司打電話,在調來的工人中有30%來自湖北省外。

“我們在營地、辦公區都設置了體溫檢測點,還成立了流動防疫站,在施工現場進行體溫檢測,並及時更換戴久口罩。”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醫院項目後勤保障組負責人李太讓說。

“為了武漢人民,這點苦、這點難都不算啥。”李太讓說。 (據新華社)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