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什麼要脫歐?硬脫歐今為英國帶來什麼壞處?

淨德空靈


首先,根據我所接觸到的英國人來看,大多數是不支持脫歐的。

自從1973年加入歐盟,英國與歐盟關係一直難以言盡,2016年公投,52%英國投票選擇脫歐,開始了三年坎坷的脫歐談判和兩次選舉。

實際上之前英國是歐盟體系中非常重要的成員。英國平衡了歐盟體內法國、德國這兩大國的權力體系,其自由貿易的理念保證了歐盟貿易沒有向南邊保護主義所傾斜,但是者之間也存在很多問題。

歐盟裡一些官員早些就認為英國不應加入歐盟。不僅英國地理位置邊緣化,當時英國跟美國聯繫更深,其政治法律體系與其他歐洲國家太不一樣了,到現在仍然如此。特蕾莎早時就說,“可能因為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歐盟從未把我們當做歐洲的一部分”。

在移民問題方面,因為歐盟各國公民都可在歐盟各成員國工作,英國福利好,倫敦聚集了非常多移民,剝奪了部分倫敦本地居民的機會,影響英國人的就業。

之前在歐洲交換時遇到一個英國小哥聊了脫歐的故事,小哥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說this is awful,我碰到的英國人能就脫歐問題吵得不相上下,雖然脫歐在英國人裡並未達成共識,我斗膽猜測大多數支持脫歐的,可能是英國社會的草根公民,隨著移民數量越來越多,就業競爭加大,影響自身利益。




精衛手記


英國,是民主國家,也是高福利養尊處優的國家。加入歐盟,本想利用自身優勢撈取更多利益和更大影響力!但事與願違,歐盟的擴張,吸收了一批異類,引起消化不良,這讓英國公民忍無可忍,發起了脫離歐盟的全民公投,一一硬性脫歐了。

其實,英國留在歐盟,憑藉“三駕馬車"的位置,用心管理和經營?不難成為世界不可忽視的力量和影響。現在好了,硬性脫歐跟自已帶來陣痛不說,反而讓全國上下往何處去帶來了迷茫。

既然脫歐,應該象當年新加坡一樣,痛定思痛,制定寬仁的外交理念;這個世界,只有朋友,沒有敵人,只有利益,沒有制裁。英國似乎在滑落的斜坡上止不住腳,抑或是沒扯上堅韌的縢條讓自己穩定。倒是讓落後的帶有慣性的思維惹來一大堆麻煩。

首先,愛爾蘭問題蠢蠢欲動,大有脫英獨立之勢。其二,阿根延磨拳擦掌尋找機緣奪回馬島。還有在這關健時刻跟西班牙扛起了海域糾紛。愛好和平的中國,慈眉善眼瞧著英國來合作?倒聽到國防大臣要派航母來闖南海。中國民間有句俗諺,叫“不作死,不受死″。看來,大英帝國,真的是日落西山了,前途一片黑暗。

英國脫歐之意,就是想依靠美國等幾個傳統盟友勢力訛詐一下世界來篡取利益,怎奈美國出了一個“只能沾光,不許吃虧"的生意人總統。澳大利亞充其量只有狂吠又怕腳踢的份。英國的盤算恐怕又要落空了。

本來,英國有幾百年積攢下來的家底,但世界興起的大潮早己將其淹沒。放眼望去,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見寥寥無幾,第四次工業革命一開跑又掉隊了,唯一能圈能點的,只剩下金融產品。


日月攝夫


歐盟的失敗之處:

1、違背建盟宗旨,一味擴盟,將經濟差異極大,民族、宗教背景不一樣的國家也一起拉入。所謂貪多嚼不爛。

2、大搞福利社會,導致經濟不振。像希臘這種無賴一直在吸歐盟的血。歐盟的大佬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攤子不散,不惜任其吮血。

3、在一些問題上大佬們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個成員國。比如近來的難民分配問題,局座早有名斷,這將導致歐盟的分裂。

總之,自從2004年成立歐盟理事會後,歐盟越來越傾向於政客意志強姦成員國主權。很多問題在沒有得到成員國的通過之前,歐盟理事會的政客們就已經有定論。違背了聯盟的宗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