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馨国学故事二:无不可用之人,无不可用之物(处世之道)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弃物,故无弃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他的含义为:圣人都是心存善念的人,他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因为在他的眼里没有无用之人;同样也不会抛弃任何事物,因为在他的眼里没有无用之物。

1922年,鲁迅在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写道:假如一件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就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如死穴,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你大嚷起来,惊奇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觉得这就是对得起他们吗?这就是20世纪中国文学和思想领域最为著名的”铁屋子“的譬喻。

常馨国学故事二:无不可用之人,无不可用之物(处世之道)

常馨国学故事


在中国近代史上,全国人思想产生了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剧变。新文化运动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的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然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他曾是满怀救国热忱的青年,21岁时自提:“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然而,国人实在是令他过于失望了,在日本求学期间发生了令鲁兄的灵魂不得不感到剧烈震撼的“幻灯片事件”:“有一回我竟在画面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本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事,我那时以为当然是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就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过。

常馨国学故事二:无不可用之人,无不可用之物(处世之道)

常馨国学故事


1909年,鲁迅回国开始了自己的讲师生涯,同时兼任教育部职员,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大事一桩接着一桩,可谓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朝覆亡,袁世凯篡权,继而复辟称帝,而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接连兴起,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之后,局势变得更加混乱。1917年,张勋,率领自己的辫子军再次导演了一次复辟丑剧,把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派系,为了争夺权力和地盘,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相继爆发,而南方的军阀也是各据一方,为了一己私利而毫无道义可言,诚如孙中山所指出的那样,南北如一丘之貉,当此之际中国虽然新事不断,但底子却是万分陈旧的。其乱可谓极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对于国势的运转是深感悲观失望的。

他说: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叫喊于人生中,而人生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的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

于是,鲁迅说了前面讲述的那段话,讲了自己对于国情和时局的认识,当时的中国就仿佛是一间“铁屋子”,而里边的国人都在沉睡着,他们不久就都要闷死了,然而他们并不知觉,因而也就并不感到痛苦,可是倘若有那么一个人,大吼一声,惊醒了几个,虽然睡着,但是较为清醒的人,让他们来面对这就死的悲哀,难道就是对得起他们吗?因为他们是没有力量将这“铁屋子”打破的,鲁迅的这一认识仍然是悲观的,但不得不说是极为深刻的。

常馨国学故事二:无不可用之人,无不可用之物(处世之道)

常馨国学故事


被惊醒的人是痛苦的,阿鲁岂不是这间铁屋子中最早醒来而感到痛苦的人。

那个时代的国人大多数都是昧于外请,都昏昏沉沉的活着,于是正是这种生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成为强烈掠夺的对象,正是有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胡适,鲁迅之类的“善于救人的人”唤醒民众,才有了新的气象。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弃物,故无弃物。”鲁迅先生在“铁屋子”里的呐喊,惊醒沉睡的世人,在他的眼里每个人都有用处,没有不可用之人,也没有不可用之物。

合适的人,合适的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