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賢使民不爭”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有什麼指導意義?

凱騰聚知


先擱置一下《道德經》“不尚賢使民不爭”,我們先來說一下現代企業的管理。

探索企業管理的精髓,就要先談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是基礎。只有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才能去推動工廠管理。

什麼是管理的精髓?什麼又是企業文化?

日本大阪枚方市,有一個經營了幾十年的模具廠,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這家模具廠,只有員工180人,連續工作15年以上的員工6o%以上,該企業的年產值換算成人民幣達五億以上,他們把業務做到了歐美及全世界。

企業的精髓:事於和睦,力於團結。

企業文化五點:

1,官兵一致。

2,同齡設計員與車間操作工的待遇一致。

3,科長以下級別的領導是兼職工部。

4,自己的事不麻煩別人。

5,以部門或小組為單位,技術革新比武。

回過頭來我們再探討一下老子《道德經》不尚賢使民不爭。

賢,有才能的人。

不尚,不祟尚。

使民不爭,不相互爭。

對比一下,您覺得如何?


旭日飛絮


賢:知識。

貴:推崇。

欲:慾望。

常:客觀規律與主觀規律。

為:做,動詞。

民:人民,萬物。

無為:道為。

聖人:善,能量,真理。

難得之貨:知識,虛榮,等等。

無知無慾:道知道欲。

導讀:

不要過分推崇知識的功用。沒有知識就沒有是非,迴歸本質,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行其道,各顯其美,萬物互相效力,在規律之內循規蹈矩,人民就不會有紛爭。不要過分崇拜因為知識產生的虛榮,尊嚴,自尊,貪心,私慾,自我,使人民格守法律法規,典章律例,不至於淪為盜賊。眼不見五色之眩,耳不聞五音之靡,口不嘗五味之變,不入浮華,不見是非,不困於情,不亂於心。天地之本性,本能,本體,融於一體,規矩方圓。虛其心則有義理來居,實其腹則物慾不入。弱其智則本性使然。強其骨則陰陽調和。自然規律不在知識之內,不在慾望之中。大仁不辯,大辯不言,無是非之分,無物慾之隙。心靜理為先,無慾則無私。無私者天地之心,天地者,規律之中。規律者自然,自然者,自然而然,知識(賢)之於自然,如螞蟻者之撼大樹無用其技而不復其存。大自然的作為是道本能的作為,行在規律之內,沒有知識,沒有是非,沒有紛爭也就不需要治理了。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許多人在讀道德經第三章時會發覺與企業管理中的標竿機制相沖突,而無法與現今企業狀況及老子的思想相互貫通,其原因是《個體》還是《總體》的看法差異。


如果你用第三章的觀念於個體上,當然格格不入,如果你將老子這段話放在總體上就對了,也清晰了。

老子的道德經是從執政者看國家總體的發展方向。 什麼是企業的總體,就是《團隊》。

老子的不尚賢講的就是不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強調團隊協作及機制的重要性


日本經營哲學家稻盛和夫就是典型將道德經這句話運用在團隊運作的企業家。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管理精神就是不尚賢使民不爭的體現與應用。

他讓企業內的部門有獨立的財務及業務權,讓每個部門變成利潤中心的經營團隊,團隊成員關注的是團隊利潤與運作,因為績效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自然人人都帶著團隊的使命感拼命做岀貢獻,哪有時間搞個人英雄主義或權利鬥爭?



不尚賢的另一個重要推力就是機制,企業團隊的機制不是升遷而是所得及歸屬感,運用馬思洛的需求理論就能瞭解。

尚賢及標竿會讓人關注於基本需求、安全需求的追逐,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的權術操縱,及物質化炫富的自我滿足上。


玄牝中道


不尚賢,使民不爭。

縱觀道德經,以官本位為主,教育人的智慧,卻是領導風範,不是官僚主義。所以,解釋它的含義,不可脫離它的語言環境。通用自然大道,使能者的管理水平達到自然而然,讓一切行政命令變得水到渠成。讓障礙變成徒有的擺設,讓反抗變成藝術性的被驅使,管理達到藝術水平,這是道德經要告訴我們的真理。

不尚賢:不推崇能者行為,不立榜樣標杆。這樣大家就會理解為不合現代化管理的戰略性。實則是大家沉溺於人言亦言,沒運用自己的知識,主要還是自己沒知識罷。

後半句,使民不爭。什麼意思是?說明,尚賢,會讓人爭奪擠壓,耍權弄術,搞陰謀詭計。不能教誨人行走於敞亮的大道之上。

這有消極的考量。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不尚賢,這話沒說的意思是:要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使大家心理敞亮的作為,明是非,知禁止,主動積極地自我約束自己的言行,自己為自己樹立自己的明星標杆。

俗話說得好,贈人以魚,不如贈人以漁。

不尚賢,能大大的拓展大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智慧本自生,非取經方能有,Why?人人都不自信,沒有自我肯定的底氣,又如何能把別人的東西,化成自己需要的樣子呢?

譬如ISO管理體系,大家認為別人的好,一下子把原有的體系全部打翻,依教奉行,結果搞成了畫貓充虎的水平。根本不能理解核心要旨,全把力氣用在邊邊角角上了。所以,優秀的管理者,不是為了當官而來,而是做好領導工作。為大家建立一定的底氣,提供公平公正的競爭升遷平臺,打擊陰謀詭計小手段,清除不正之風。這樣,大家都是主人,大家都是發明者,創造者。


鈞灃732


老子是要統治者(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來進行統治的(第二章,並且在這一章還解釋了原因)。

所以緊接著第三章,他就指出了應該怎樣“無為,不言”,具體就是“虛其心實其腹”等等,並且在前面解釋了為什麼這樣“無為、不言”的原因,因為要“不尚賢使民不爭”。

以樹立標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種行為的話,那麼與其對照的行為應該是“虛心實腹”,而不是“不尚賢”,這兩種行為當然是不同的,他們背後的管理思想也是有不同的,在想要企業向好的總目標一致的前提下管理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樹立標杆的行為模式大致是:在一定時間間隔內以評比業績最優來選定先進或標杆,並給予最優待遇,以此來激勵其他人創造更優業績,其背後是競爭的思想,側重點在前進。

但如果以老子第三章所述來管理企業,他就會捨棄先進、標杆這些虛名,不搞評比,老子會認為評比先進只會引起員工的矛盾,影響企業的穩定團結(“不尚賢使民不爭”)。所以他會只看成績,成績到了就給獎勵,獎勵要給足,要讓員工願意為了這個獎勵去取得業績(“實其腹”),而不是為了什麼先進或標杆(“虛其心”)。所以每個員工都可以是先進和標杆,既然每個員工都是先進,也就無所謂先進了。

最大的區別是什麼?老子的企業中,如果說有先進稱號的話,那麼如果他有一百個員工,他就會準備一百個先進的稱號留給員工去爭取,而不是隻有一個no1,所以老子思想是共同進步,側重在整體穩定和共同前進。

兩種管理思想和其指導下所產生的管理行為各有千秋,適合於不同基礎的企業,或者一個企業的不同階段。相比較而言,老子的思想和行為要更理想,然而對企業和企業管理者(聖人)要求的業務基礎也更高一些,至少業績的確定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樹立標杆就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了,但是多了一道評比(“為”)的程序也就多了一個出錯的環節(其實對管理者也提出了其他方面的高要求了,甚至是道德方面〈“聖”〉的要求,比如評比中的不偏不倚等等),這也正是老子想要避免的——統治者不要有過多的人為之事、要順其自然、要“絕聖棄智”、要“居無為之事”。


風中CD


標杆的作用一是示範作用,二是激勵作用,向大家昭示工作的標準是什麼,讓大家見賢思齊;樹立標杆免不了一番獎勵,在物質的刺激下,也會帶動大家向他學習,爭做標杆。領頭羊永遠是少數,要成為標杆就要與其他人競爭。人往往都是有惰性的,在工作中,如果大家都安於現狀,循規蹈矩那麼也出不了標杆,只有樹立標杆,讓大家相互競爭,產生鯰魚效應才能激發潛能、引起鬥志,這就是標杆的意義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爭,樹立標杆就要崇尚競爭,不斷進取,是動態的,積極的姿態。

而老子這句話是不推崇傑出的人才,顯然是一種靜態的,保守的狀態,就是讓大家不爭。從字面意思來看,兩者之間是衝突的,矛盾的。如果硬要說有借鑑意義的話,那麼我認為那就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提倡的小國寡民,清靜無為,無慾無知,試想如果企業的員工都是一種這樣的狀態,這企業估計也離倒閉不遠了。從歷史上來看,老子的思想受到重視,得到提倡大多數是大亂之後,民不聊生,需要與民休息,讓其繁衍生息。如果企業也要用到這種思想,那麼多半是強弩之末了,要麼浴火重生,要麼不久就要關門歇業了。


文縱四海


首先我們要了解老子寫《道德經》的用意,我們知道老子其實是想用天道來勸喻我們人道,並以聖人隱喻統治者,希望統治者能象聖人一樣治理老百姓。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老子有一顆“百姓心”。

我想老子“不尚賢”的本意應該是因為在“尚賢”的背後有利益的紛爭,就好比古代舉孝廉,因為孝廉可以當官,所以就導致許多弄虛作假的假孝廉,這些假孝廉一旦進入官場就會禍害老百姓,所以老子主張“不尚賢”。其實看看我們現在招聘公務員,都已經快演變成因人設崗了,難有公平可言自然就有紛爭。但這並不代表老子對賢人的否定,老子的目的是公平,是不爭,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就是說統治者不要瞎操心,好與不好,賢與不賢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杆秤,老百姓知道怎麼過日子,只要是老百姓認可的賢才,不引起紛爭,這又有什麼不可以?

同樣的,不貴難得之貨,就好比鑽石,說很稀有,可事實並不稀有,只是資源都被資本家壟斷了,通過他們炒作操控,鑽石就成了他們謀利的工具,由此也引起了一些走私犯法的勾當。還有不見可欲,你看我們現在是個拼顏值的年代,結果是整容成風最後都變成鬼臉,只要看到什麼好東西就都想據為己有,這都會使民心變亂。

說了這些好象跟咱們的現代企業管理沒什麼關係,不過如果我們回看歷史,有沒有發現在每個王朝的初創時期,都會有一個特別牛的道家人物,從漢朝的張良,唐朝的徐懋功、,宋朝的苗光義,再到明朝的劉伯溫,等等。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想,道家的思想特別適合在事業開創的初期,在創業之初,一般領導者都會以身作則,每個崗位的人才選擇也都是別人用真刀真槍拿命換來的,不會讓人覺得不公,此時的領導者也是能夠代表老百姓利益的,這都是符合道家思想的。如果把這應用到我們的企業管理也是一樣,在企業初創時,有抱負的企業家一般都能與員工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運,在這個時候的賢才一般都具有奉獻精神,因此不會引起大家的不滿,自然也就沒有紛爭,我想這才是老子的原意。

如果我們一直秉承這個理念,一直保持創業初期的危機意識和奉獻精神,我相信我們的企業必然生機勃勃,前程似錦。


用戶63025630727


理解這個問題,我覺得得首先搞清楚怎麼來的,相傳是老子西行至函谷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之後,尹喜乃棄絕人事,按老子所授經法,精修至道。從這點來看,老子是歸隱了,換句話來說就是出世了,尹喜也沒有用所得之書來指點自己去治國安邦,而是精修至道。從這點來看到底在講什麼,你可以說是講道!道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似乎還是沒有說明道是什麼。但是第七十七章有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我想這句話很容易理解,一般沒有什麼歧義吧。大至社會發展,中至治國安邦,小至企業發展,我覺得都是人之道。因為人組成了社會,產生了國家,衍生了企業,這是什麼?人生活在這個社會大環境中,可以叫入世。而寫道德經的人,以及第一手獲得者都出世了!所以道德經可以當成哲學來讀,但它並不一定是用來指導入世的思想。我們再來看看古往今來,將奉為經典的大部分是什麼人?是道教,是道士,他們用這部書做什麼?是用來指導自己修道!世人所俗稱的修仙!也是不出世!很明顯他們追求的都不是書中所說的人之道!說了這麼多,其實要明白一個道理,社會發展,也就是事物變化其實可以從兩方面入手:改變物質,讓物質按照自己的理想狀態發展,這是外求;改變內心,讓心境發生變化,繼而對外界的感官和態度有所變化,這是內求!通讀道德經,似乎並不著重於外界物質,好像是在教你怎麼修心境!而管理企業是為了讓企業發展,這就是徹底的外求,拿內求的思想來指導外求的事物,好像用錯了地方!所以這兩句話不是矛盾,而是用錯了地方!說到這可以引申到佛教所說的無慾無求,真有無慾無求麼?你求靜,求長生,求成佛,哪怕求死不都是追求?無慾無求不也是你的追求?但是你說佛教的這句話錯了麼?其實也不盡然,因為你得加上個限制條件,佛教說的是讓人對現實物質生活無慾無求,因為他有著自己其他的追求!求的是心!是內求!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一個事例來比喻,一個人沉迷於網絡遊戲,並且得到了一句通關口決,突然發現這個口決跟一本書中的觀點有點矛盾,這本書叫做〈教如何戒除網癮〉。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的理解,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是我胡說八道,請勿見怪!


北有冥


我認為不能單獨的理解,需要從整體的來理解《道德經》。這個整體理解,把事情就玩大了,這就需要從組織的根本來解讀了,竊以為組織的根本在信任和服務,其實這也是《道德經》整體的根本,文字都是在把“天時地利人和”聚集成人際關係的信任和服務的靜態邏輯。

這就好比企業文化,文本文化與運用文化是兩回事。後者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服務底之上的,文本文化是建立在後者實踐後成果經驗的總結。

所以,我認為單個的理解《道德經》中的句子,來運作企業管理,是即不懂管理,也不懂文化。


戰略扒井蝦


這是老子的偉大思想,值得深思和靈活運用。

不尚賢和使民不爭正是老子道法自然和無為無不為等智慧的具體運用。現代管理學中所講的樹立標杆和樹立榜樣是指一種具體的管理手段,而老子講的則是管理人心,其中並無矛盾,但很顯然老子的思想處在更高的層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