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聆聽微小,洞察奧妙,我是聆微藝術。

拾荒老人苦練畫畫,十年前紅遍網絡,如今卻依舊拾荒

網紅這一詞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網紅和藝術有什麼關係呢?

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說起來,藝術這塊的內容,是當下娛樂消費中最薄弱的,其本身屬性就不具備在互聯在立足的可能,但是有這麼一位“藝術家”,卻在網上走紅。

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他的名字叫做徐榮發,近年已經63歲,從照片上來看,他是一個落魄的拾荒者,但是不論怎麼看,也很難跟藝術兩個字沾上邊。

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他的身份是一個拾荒者,年輕的時候,上過大學,畢業後當了一段實際的美術老師,但是由於中風偏癱,導致右手不能靈活運動,所以一切跟右手有關的活動, 都只能停止,同時,也不再可以做美術老師。

離職後,因為身體不便,找不到工作,只能待業在家,但是為了生存,便開始了拾荒。

他的妻子與他離婚,親人也逐漸與他疏遠,現實生活中的殘酷,似乎並沒有將他打倒。

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他用左手重新拾起畫筆,用撿來的粉筆、撿來的木板,書畫著一幅有一幅他的內心世界。可能這是他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一項活得。

不住求名利,不嬌柔做作,本來就是藝術應有的樣子,但是在殿堂之中,除了不明所以的形式化,其他的什麼都看不見。

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經在網絡上名聲大噪,一名網友,將他的畫發到網上,瞬間引起十幾萬的跟帖,十年前,網絡還不普及,十幾萬的跟貼是什麼概念,幾乎可以說是轟動全網。

雖然在當時,不少的媒體、商人找他,意圖將他“商業化”,幫助他改變生活狀態。

但是十年過去了,他依舊還是曾經那樣,彷佛沒有任何變化,依舊拾荒換取生活補貼,多餘的錢會買些紙和筆來畫畫。

曾有記者打電話給當地的美術協會,而對方的負責人說道:“我們一直很關注這件事情,但是徐榮發的畫,水平一般,也就是學生層次的,還沒有資格入美術協會 。”

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從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技法的高超,也看不到情感上爆炸性的衝突,更加看不到戲劇性的設計。一切就像在在平靜之中醞釀一個深海炸彈。或許美術協會的專家們的感官已經麻木了,這樣的平淡,刺激不了他們的神經。也正是這樣,才會滋生一些射墨、醜書的譁眾取寵之流。

徐榮發的做畫工具很簡單,一個白色的粉筆,一跟黑色的碳條,兩者交織對撞出來的畫面,雖然有一絲詭異,卻又讓人感覺很合理。

拾荒老人撿木板畫畫,走紅網絡並沒改變現狀,專家:沒資格入美協

繪畫最高級的境界,不是去表現有多高超的技法,也不是刻意地背起社會責任,而是去遵循繪畫本身的目的,也就是作畫者最樸質的表現慾望。

徐榮發的繪畫就是如此,或許從商品角度考慮,他作品的價值不高。因為商品化和藝術的不能成正比的。但是從藝術角度去考量,卻顯得彌足珍貴。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歡迎討論區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