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带来的恶果瞬间爆发,一发而不可收拾,夜郎自大的清政府被英国军舰彻底打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被迫宣布五口通商且与英国人协定关税,更甚至割让领土给英国。

至此,我国自西周以来形成的天朝上国姿态荡然无存,成为了割地求和的“下等国”,国家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行政主权、关税主权皆遭到了严重破坏。当然这也间接导致中国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亦开始卷入以经济强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

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我们都知道,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国运就一直不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下坡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到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再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被西方列强侵略的越来越大,丧权辱国的条约也签的越来越多。

但是,作为历史悠久的强国,中国有着深厚的底蕴,虽说清政府当时一直处于被“爆打”的局面,但真的没有哪怕一次翻身机会吗?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清政府出现过很多次翻身机会,哪怕把握住一次就能够像明治维新的日本一样,碾压其他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再次站在世界之巅。

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下面我们就来列举几个清政府能够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机会。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堪称清政府翻牌的第一次机会,以恭亲王奕忻为代表的洋务派,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和清朝的落后,他们被这种差距深深刺激,进行了这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在地方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群能员干吏,也是清政府中比较开明的人物,皆能接受这场自救运动。最重要的是,清政府的这个洋务运动可以说是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处于同一时期、同一起跑线。

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持建立了一些新军工企业。

1.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军工企业的产生,使得中国的军事技术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比如江南制造总局能够制造钢铁和枪支弹药,一些普通的军事供给完全能够得到保障;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最大的造船企业,能够生产排水量上千的大型战舰和轮船。到1894年共生产了大型船舰30多艘,为北洋海军的扩充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这三支舰队中最大的是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在当时号称是远东第一大舰队,拥有战舰二三十艘而且还有铁甲战舰,即使是一向重视海军力量日本也望尘莫及。就连英国美国这些老牌的海军强国,也是对清朝的海军刮目相看,这对抵御列强的侵略起到了很大的抵制作用。

然而不幸的是,这三支舰队均没有发挥出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南洋舰队在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法国海军总司令孤拔率领的舰队打到全军覆没。北洋舰队就更不用说了,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舰队也是全军覆没。

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3.新式学堂和留学生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

洋务运动时期,虽说清政府的主流的教育体系仍是科举取士,但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教育学校。这些学校有专门的军事学堂、技术学堂,还有一些外国语学堂。而且,洋务派还选派留学生到欧洲留学,去接触西方的教育。虽然这些教育改革只是局部的,但是对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近代化和培养专门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作为清政府崛起的一次绝好机会,清政府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清政府依然维持着自己的老一套体系。没有获得什么大的发展。甲午一战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弱点。就连日本也开始超过清政府,来欺负我们!

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二、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

这是一次变法改良维新运动,康梁主张通过改革封建制度建立起一套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同时,康梁主张在经济上支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改变封建制度,实行虚君政治,在文化上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堂在京师建立大学堂,在地方建立中学堂。

这样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奈何光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没有实质上的权力。因一些主张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在戊戌政变中光绪皇帝被囚禁,谭嗣同、刘光弟等变法人士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日益穷途末路的清王朝没有抓住这一次机会!

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三、清末新政!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慈禧太后真正意识到了西方的先进,意识到了如果再不进行变革清王朝就真的要灭亡了!因此,还在逃亡中的慈禧太后,发布变法上谕,成立了以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来主持变法事宜!

清末新政的变革主要是集中在以下方面:

  1. 在政治制度方面,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将刑部改为法部,设立巡警部。
  2. 在军事方面,成立练兵处,设立武备学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常备军。
  3. 在经济方面,支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鼓励工商业的发展,鼓励人们投资设厂,并且成立商部制定一系列法律。
  4. 在文化方面,废除实行2000多年的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和鼓励游学。

与此同时,1906年清王朝又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并决定预备立宪,效仿日本的宪政制度,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然而,清政府并不是一心一意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玩的只是一套骗人的把戏,它想做的只是通过预备立宪来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继续巩固自己的统治位置。

末年一直处于被“爆打”的清王朝,有多次翻盘机会却不珍惜

瀚海说:

无论再多的翻盘机会,由于满清统治者的思维局限性和迂腐特质,结局仍是会走向灭亡,毕竟缺少灵魂的改革形同虚设,只会造成国家内部更多的矛盾,直至彻底无药可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