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過徐崢的《囧媽》後有什麼感受!不是囧媽是囧他?

糊塗一生不喝酒


最近《囧媽》真的是狠狠的火了一把,經過經過過山爭哥哥不斷的努力,囧媽成功擠進賀歲檔的行列,並在影院停播的緊要的關頭把這部預計票房20億的電影放到線上做首映,不得不佩服徐導的魄力與遠見。但這部影片上映後,劇情有很大的非議,影評也不是特別的高。根據徐導以往囧系列的電影,這部影片還是延續了富人囧態的框架,《泰囧》主線以友情為主,《港囧》利用愛情發展劇情,毋庸置疑《囧媽》的主導路線則是親情。

我們先從男主的名字開始分析--徐伊萬,伊萬是俄羅斯人比較典型的名字,男主的名字就是故事背景最好的伏筆。盧小花在影片中也提及了伊萬名字的由來,源於《伊萬的童年》中的伊萬,也是徐媽對徐父愛情的一種緬懷。片中列車員多次提及一定要坐到底,也源於“伊萬”,在電影《伊萬的童年》中伊萬放棄了讀書的機會,懷著對納粹的仇恨將革命事業進行到底。也與囧媽中這一路要坐到底將親情進行到底形成了呼應。囧媽的主題曲《紅梅花兒開》也是盧小花跟姐妹們上臺演繹的歌曲。這場演出也表現出了一代人的情懷。當然這首歌曲原本表達了少女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影片中就比較複雜,他所表達的不單單是思念逝去的丈夫,還懷念當那初美好的愛情,理解了丈夫對自己控制慾的一種厭惡,也埋怨了丈夫的默默無言,但我想最後那一刻,她是幸福的,因為她知道了,她愛的人同樣也愛著她。

也許是因為老媽的遺傳,徐伊萬的控制慾一點也不亞與盧小花,但他和盧小花不同,也許是商人的緣故吧,都喜歡繞來繞去,把原本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把自己的小心思放到密碼箱中,猜對了密碼才能解答。但張璐不是盧小花,我有自己的思想為什麼要因為你變成克隆人。也許當今很多戀情中都存在這種人吧,要對方為自己改變,對方不斷為了愛情讓步,自己卻變本加厲。愛情也許像一張畫紙但我不是調色盤,調不出你想要得赤橙黃綠青藍紫。 都說徐伊萬是媽寶,但是我覺得他是大男子主義本義,以自我為中心畫圓,朋友,親人,愛人圍著他轉。也許他排斥母親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太像母親了,以至於面對母親就像在照鏡子,所有不敢面對吧。

盧小花呢跟平常的父母一樣,60秒的語音方陣,像極了你出去玩耍,媽媽卻一直催你回家;那一顆顆小番茄,像極了過年回家,你媽專門為你準備的那些你吃到不想再吃的瓜果糖茶;那盒子裡孤獨的紅燒肉,像極了你媽為你做好一桌美食,事後卻催你減肥;那可笑爛桃花的,是不是也像極了逼你分手,你氣急敗壞關在門口的媽媽。影片中盧小花所有的愛與牽制都映射了各個家庭中最最愛你的媽媽。你覺得她不夠懂你,在你提到離婚時看見你無奈的表情,她選擇了安慰;你覺得她不夠關心你,在你被風雨吹打後她都是第一個問候;你覺得她約束你,在她最想你出現的場合裡為了不讓你為難,她選擇孤身前往,放你自由。你對她有太多的看法,太多的偏見,但是許多事情只能在“大人”的記憶中停留。你不懂她的辛酸,不懂她的哀愁,不曾觸碰她的理想,也沒有認真的聽過她的歌喉。

囧媽講解的是富商徐伊萬對愛情與親情的挽回。徐伊萬在通往莫斯科的火車上明明可以下車趕去美國,但是由於心中種種的牽掛,最後決定陪母親共赴莫斯科。如果沒有坐下去那麼就不會有後來的“熊出沒”,雖然那一段有點扯,但是淋漓盡致的表現出母親對兒子的愛。徐導的這部作品並沒有前幾部那麼搞笑反倒多了幾分反思。這也是根據他自己生活所改編,徐母長期在法國,母子二人之間有很多誤會與隔閡,妻子陶虹更是勸徐崢,你可不可以試著抱抱她,這才有了劇中那句“你能不能抱抱她”。這部電影也是山爭哥哥送自己母親和全天下母親的一部電影。有個小問題,你們多久沒有好好陪陪父母了呢?




遺落點


關注徐崢有話說

從春光燦爛豬八戒開始,徐崢一步一步從演員到導演,他能成功因為他高情商與格局!

人在囧途,他成功的佈局了他要導演的藍圖,其實他成功不是才華橫溢,而是他高情商與一步步格局。他電影套路始終如一。


人在囧途泰囧,他成功的高情商讓王寶強與黃勃做成了他的囧IP。

他的格局決定了在最危險的時候還能退一步海闊天空。

徐崢與甯浩的壞猴子計劃,栽培xin導演,成功了也成就了我不是藥神。

觀眾永遠不是傻子,誰終究都逃不了盛極必衰的規矩,囧媽就是徐崢要走麥城的一步,


提前提檔大年三十上映,用盡了氣數要提前讓觀眾買單,差一點步入萬丈深淵,

然後運氣往往事與願違,在國難面前,所有一切都會被放下,眾志成城,徐崢打破了影院的蛋糕🍰,也算為觀眾撕開了收費的口子,好與壞隨時間敲定。一切自有天意!

囧媽!用盡了徐崢運氣。


老小大偉


《囧媽》整個電影充滿著荒誕、離奇、曲折 。徐崢的一系列“囧”字電影都伴隨著一場“意外的旅行”而展開的,港囧、囧途、人再囧途之泰囧都是如此。

“囧媽”電影有兩個主題:一個是囧,一個是媽,說實話這部電影相對於前面徐崢的囧字電影來說這部更加偏向於“情”而不是囧途之喜劇。劇情主要講述的是中年人與母親的代溝,電影演得很真實,有強烈的代入感。

一部好的電影的結束,就是一部人生的結束;一部好的電影劇終,就應該是坐在電影屏幕前面的我們久久不能忘懷,與其產生共鳴,就像是一場夢,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大夢已逝,恍然醒來,從而會更加珍惜生活。




剪輯小特工


一路的爭吵,讓人覺得太“瘋”了,母子鬥熊的戲份又太“魔幻”,最後在紅星大劇院,實現母親夢想的那段,原本應是又溫馨又勵志的,原本還可上升成“不論多大年紀追求夢想都是值得肯定的”勵志程度,但是歡姐看了下大家的評論,幾乎都是“好尷尬”。



W易先生


【囧媽】大IP囧系列正式邀請親情成為一體 和媽媽的俄羅斯之旅也是囧時代的先鋒 感受不一樣的新年讓囧媽衝破旁觀者的眼光獨領風騷 母子的情感既豐富又真實 近距離的去呈現媽媽的疼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感受 這樣的過程好真實 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其實最為珍惜的就是我們對媽媽的愛和擁抱 不求別的只求平安多福是媽媽的期待也是我們的 這樣的囧途讓囧媽上陣極為的合適 每一個鏡頭都附有喜感 節奏的鮮明是對特效的最好回饋


傑克森


片子斷斷續續看了三天,感觸確實有,但是片子的質量不敢恭維。

從國人的情節來說,囧媽代表著你我的母親,她們的嘮叨實則是關心你,她們的生氣實則是需要你哄哄她。該片對於母愛的表達確實觸及到人心。但是從全片的連貫上,個別地方有些突兀,特別是下了火車之後發生的種種,讓人覺得總差點什麼。

對於一部賀歲片,片中的笑料是不夠的,劇情也是很倉促的。

對於這部片子,在我覺得及格吧。有優點,當然缺點也不少。


茅拾玖


基本上感覺是東拼西湊,反正對於我來說是沒有任何的笑點。


無花戀落花


這部影片作為賀歲片是不敢恭維。

1.情節不緊湊,斷斷續續的看完的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一個,沒有一口氣看完,建議倍速。

2.最後一個觀點:對親人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對老人的理解和對另一伴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影片的高度高,但表達方式不夠。


增城區電大張學勇


對成年人來說,要跟媽媽一起窩在車廂裡面六天六夜。想想都覺得這是一場“災難”。《囧媽》說的正是這樣一個“災難”故事。徐崢說,“其實這個故事投射到當代人身上就會出現兩個題目,那就是,你和你的媽媽是怎樣相處的? 同時,你們的相處關係也決定了你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這些就是《囧媽》的故事。”


影視coco


影片最讓人觸動的是片尾的第一個“彩蛋”,當看到為了這部電影付出心血的幕後人員和自己的媽媽前後對比合影時,才讓人唏噓真的是時間都去哪兒了,果然“陪伴才是最長久的告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