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白光》是魯迅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的主人公陳士成是一個讀書人,科考多次未中,在第十六次落榜後,精神恍惚的他看見“白光”,並在“白光”的引導下開始挖掘祖上留下的財寶,最後迷幻間進入大山,落了個悲慘結局。許多人說,《白光》這篇小說是魯迅藉著被科舉逼瘋的陳士成來批判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病態,但是,若進一步深入思考,封建社會里科舉制度僵化發展到後期之病態狀況固然存在,但是,

與病態之封建社會相附和的那“不太健康”的“人心”,可能才是以“陳士成”為代表之讀書人悲劇下場的主要原因。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誠然,“不太健康”的環境肯定會對人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即便生活再艱難,千百年來,人類中總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士,許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太健康”的“人心”比“不太健康”的環境更加“致命”。而《白光》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他的悲慘遭遇看似源於科舉落榜,實則更多源自他的貪婪。讓他至幻、壓斷他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科舉落榜,亦不是帶他尋寶的“白光”幻視,而是他十六次屢敗屢戰之堅持背後的貪婪,這種貪婪在千萬份付出而零收穫的慘淡現實中被放大,最後終於將他逼入絕境。陳士成這種充斥著貪婪的堅持與所謂愚昧的固執,又相距多遠呢?因此,《白光》這篇文章中,魯迅想要批判的,可能更多在於讓“堅持”變得“愚昧”的“貪婪”。

一、死於“堅持”的陳士成:忽略來自失敗的“提醒”

陳士成是《白光》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大抵在兩件事情上顯得非常堅持,一個是參加科舉考試,一個是發掘祖先留給後代的寶貝。

但是,魯迅筆下陳士成的堅持與我們往常的堅持不一樣,我們心中的堅持更多是“恆心”、“毅力”的代名詞,有著比較強烈的褒義色彩。可是,文中在科考一事上屢敗屢戰的陳士誠之堅持,怎麼讀來怎麼怪,讓人看不出這種堅持中絲毫的褒義意味,反而散發著陣陣愚昧的“氣味”,讓人深思。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關於陳士成科考上的堅持,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他忽而舉起一隻手來,屈指計數著想,十一、十三回,連今年是十六回,竟沒有一個考官懂得文章,有眼無珠,也是可憐的事,便不由得嘻嘻的失了笑。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陳士成科考次數已經有十六次了,面對十六次的失敗,他沒有像一個失敗者那般自我反省,甚至還“可憐”考官“有眼無珠”。到底是陳士成文章不好?還是考官有眼無珠?我們無從查證,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看出來,面對多次的失敗,陳士成沒有思考科舉這條路是否適合自己的意思,更沒有反省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有什麼不足的意思,這便讓他的失敗失去了意義。

有時候,失敗帶給我們的更多是一種類似“此路不通”或者“自我反省”的提醒。

有的人面對失敗,瞭解到“此路不通”,繼而選擇另一條路,於是柳暗花明;有的人面對失敗,瞭解到需“自我反省”才能成功,於是在自我反省中不斷成長,最後讓失敗成了成功的母親。顯然,陳士成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後者,他選擇性無視了失敗給自己的“提醒”,而當這種來自失敗的“提醒”在巨大的代價下重複十六遍的時候,不知反省的“堅持”就顯得尤其愚昧了。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陳士成不知反省之愚昧的堅持,不僅體現在科考上,也體現在尋寶上。亦如科考屢戰屢敗一般,在尋找祖宗留在宅子地底下的寶物這件事情上,他一樣屢戰屢敗。而後他又在科舉不成下,精神迷幻並進山尋寶,文中結尾那具死在山中湖裡的人,雖未明講,但十之八九就是他了。也就是說,陳士成最後很有可能在尋寶一事上丟了性命。那麼,到底是“科舉”害了他,還是“尋寶”害了他?認為是“科舉害了他”也不能說錯,認為是“尋寶害了他”亦不全對,但兩個答案都不十分準確。究其原因,是“科舉”和“尋寶”背後陳士成的“堅持”害了他。“堅持”本是一種可貴的精神,為何最後反倒害起了人?因為支撐陳士成堅持那麼久的,不是什麼高尚的情懷與抱負,而是貪婪。

2、陳士成之堅持表象下的貪婪

陳士成看上去真的十分“堅持”,常人恐怕是難以像他那般在科舉考試一事上屢敗屢戰的,但是,他的“堅持”卻沒有通常意義上類似持之以恆之美德這種意味,而其“堅持”背後滲透著的“貪婪”,則在其尋寶一事上呼之欲出。

想必魯迅先生將“科舉”與“尋寶”放在一起組成一個故事來議論並非心血來潮。通過分析文章中“陳士成”在“尋寶”一事上透露出的與“科考”一事並無二異之“堅持”,我們不難品味出陳士成性子裡的劣根性,這種劣根性通過“尋寶”一事大抵顯露了出來,那便是貪婪。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關於尋寶,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陳氏祖宗是鉅富,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著無數的銀子......至於處所,那是藏在一個謎語的中間.....對於這謎語,陳士成便在平時,本也常常暗地裡加以揣測的.....至於他自己房子裡的幾個掘過的舊痕跡,那卻是全是先前幾回下第以後的發了怔忡的舉動,後來自己一看到,也還感到慚愧而且羞人。

也就是說,平日裡,陳士成除了準備科考以外,還偶爾尋思祖宗留下的寶貝到底埋在哪裡,甚至還頭腦一熱動手挖掘過幾次,不過是無功而返罷了。由此可見,讓陳士成時常記掛於心間的,除了科舉考試,還有埋在祖屋下的寶貝,那麼,這種對財富的迷戀會影響他準備考試嗎?自然是有的。但是,僅憑他時刻記掛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就判定他是貪婪之輩,實在不夠充分,畢竟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祖宗給自己埋下了金銀,並且就在自己腳下,也難有不動心的。

但是,陳士成確實貪婪,這一點從“他第十六次科舉考試失敗後,精神迷幻四處尋寶,最後命喪湖中”一事便可以看出來。為什麼這麼說?請繼續往下看。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十六次的科舉考試,從文中來看,無疑是讓陳士成出現精神迷幻的起因,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他大抵在多次科舉失敗中瞭解到,科舉這件事情,可能於他而言是不成的了。但是,多年來寒窗苦讀的堅持,意味著巨大的時間和精力的消耗,於是他接受不了。為什麼接受不了?不難理解,因為他心裡大抵還是想要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

而越是“貪婪”的人,越是不懂得反省失敗,於是便越是在巨大付出以後不敢放棄,由此便形成惡性循環,直到代價大到讓人絕望,這時,人也就離毀滅不遠了。由此,我們不難推理出,為陳士成提供十幾次科舉考試屢戰屢敗之堅持動力的,大抵就是其心底的“貪婪”了。基於此,魯迅對貪婪失敗者之諷刺意味,便顯得濃烈異常了。

因為科舉考試的多次失敗,讓陳士成不得不直面“所有付出付諸東流”的事實,但是,自己苛求回報之“貪婪”的內心不允許自己有這樣大的“損失”,於是陳士成不僅不懂得反省失敗,反而在笑罵考官有眼無珠以後,幾乎將全部精神力放在了尋寶上,最後還出現了幻覺,看見了引導他尋寶的“白光”。可見,陳士成是想用“財寶”彌補自己,而引導他尋寶的“白光”,實則更多象徵著他的“貪婪”。也就是說,考上科舉考試和獲得財寶,在他的心裡,其實是可以劃上等號的。這麼說來,陳士成考科舉的動機或者說初衷,大抵就在於求富貴了。這也是為什麼他每次看到家中自己挖掘財寶留下的痕跡,便會心生慚愧的原因了,他的小小慚愧,可不就是因為他衝動時外露的那藏在心底之貪婪嗎?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這樣想來,陳士成能堅持十幾次科考也說得通了。他之所以可以堅持十幾次科舉考試,原因自然不在於類似“藉助科考為官來幫扶一方父老”這般的宏願,而在於對財富、名利的貪婪。這種貪婪,深入他的本性。貪婪者,大抵是接受不了自己蒙受太大“損失”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科舉失敗中付出的太多時間、精力等,便是陳士成無法接受的“損失”。

而彌補這種“損失”的途徑,於陳士成來說,要麼是考上科舉,要麼是找到祖宗的寶藏。最後,科舉考試的第十六次失敗,讓他不得不直面“科舉無望”的事實,於是他瘋狂地將所有期待放在了尋寶上,而他在尋寶時出現的幻覺,以及最後死在湖中的無名屍,大抵便是魯迅在告訴我們,對於陳士成來說,尋寶何嘗不是和科舉一樣水中月鏡中花一般的存在呢,而他無處安放的貪婪,和文中引導他尋寶的“白光”一樣,最終將他引向毀滅。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3、魯迅對貪婪失敗者的諷刺:堅持背後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由此,魯迅《白光》這篇文章除了揭露封建社會病態的科舉制度以外,也一定程度上側面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物慾浮動之貪婪而病態的“人心”。

科舉制度本來是為了替國家挑選棟樑之才,但是最後卻淪為了如文中陳士成這般貪婪之人尋求財富的門路,這到底是科舉制度的可悲呢?還是科舉制度下,陳士成這樣貪婪讀書人的不幸呢?社會能呈現一個氛圍,大抵還在於人的烘托,即便沒了科舉制度,貪婪的人心不改,沒了科舉制度的社會氛圍,又會好上幾分?由此,魯迅在《白光》這篇文章中對封建社會病態氛圍之源頭的探析,可謂是十分深刻了。

從《白光》看貪婪失敗者:失敗者堅持表象下的貪婪,比失敗更致命

而從《白光》這篇小說之主角陳士成來看,我們無疑也深刻體會到魯迅對於貪婪失敗者的諷刺。魯迅毫不留情地掀開了屢戰屢敗之貪婪失敗者身上名叫“堅持”的遮羞布,一針見血地披露出了這“堅持”背後醜陋而荒誕的“貪婪”,並警告世人,這種“貪婪”往往是致命的。亦如文中陳士成一般,許多人看似是毀於“失敗”,實則是毀於堅持背後的“貪婪”,這種毀滅實在可悲,亦頗為諷刺。

而《白光》這篇文章,也能給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些許啟發。我們在面對失敗的時候,一方面,不要逃避失敗的事實,要懂得反省與檢討,在反省和檢討中重新調整自己;一方面,不要被自己盲目的“堅持”所感動,有時候,這些不知“反省失敗”的“堅持”背後,更多時候不過是人不願面對“得失失衡”的貪婪罷了。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時刻警惕那蠢蠢欲動的貪婪,亦如貪婪不能成為我們奮鬥的初衷一般,貪婪亦不能成為我們面對失敗還依舊堅持的“動力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