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心率低怎么办?

木剑454


小生很高兴为您作答。体检时血压、心率、心电图是必查的心血管物理检查,我们一般认为心率的正常范围在60-90次/分,低于60次/分的心率叫心动过缓,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情况。心动过缓可以是生理性的,但大多是病理性的,可以是心脏自身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还可能是服药引起的副作用,应对的措施都不同,下面展开讨论。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常见于年轻人,运动员居多,长期的体育锻炼,心肺功能强大,心脏每搏输出的血液显著多于平常人,静息状态时,身体耗氧少,心率不用太高50-60次/分就已经满足需求,甚至更低。还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的情况,也会出现都行心动过缓,也不属于病态。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感,也无需治疗。

病理性心动过缓

以心脏自身的病变为主,包括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内膜炎、缺血性心脏病、先心病还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还有其他的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并发心动过缓,已知的有病毒性感冒、西医的伤寒、白喉等传染病,还有甲减、垂体功能减低、抑郁症等全身代谢下降的疾病。当心率过低时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以上诸病,查出病因后再进行对因治疗或原发病的治疗。

药物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倍他乐克服等β受体阻滞剂的过量服用,此类药能通过降低心率来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肌重构,如果服用过量心脏搏动受到抑制而心动过缓。除了这类药外,还有利血平、洋地黄类、奎尼丁等药物也能显著降低心率。有些老年人慢性病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当出现心率过低时尽快咨询主治医生,把可能过于抑制心率的药物停用或减量。



中医药的应用

心动过缓在中医诊断中首先会由脉诊捕捉到,迟脉即是指的心动过缓,中医的定义为一呼一吸之间不足4至,也就是跳不到4次。迟脉主寒,与浮脉相兼出现为表寒,与沉同时出现为里寒,迟而细为虚寒,迟而弦为冷饮积聚迟而滑主寒痰,迟而涩主血虚。治疗上主要是温阳,寸口脉一部脉迟,三部脉肯定都迟,小生不主张有些教材书籍中说的哪部脉迟并对应方剂,他们是怎么做到只把出寸脉迟关尺不迟的或其他。小生以为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标准用药,脉迟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温心阳理气止痛,用桂枝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等;脉迟出现腹痛腹泻,温补中阳,用附子理中汤、大建中汤等;腰膝下肢冷痛,宫寒,用附子汤、乌头汤等。

简单论述,必有不详尽或错误的地方,谢谢阅读欢迎留言讨论,更多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请关注国医小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