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生產日夜不休、工業防護服5天轉產…… 這就是上海抗疫速度

越是在非常時期、緊急關頭,越考驗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這半個多月來,為了確保一線防控物資能儘快供應到位,上海多家口罩生產企業加班加點、日夜不休,盡一切力量擴大產能。

位於浦東周浦的一家勞防用品生產企業,僅用5天實現轉產,填補了上海工業防護服生產領域空白。今天是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本臺記者走進這些企業,記錄上海抗“疫”速度!

口罩生产日夜不休、工业防护服5天转产…… 这就是上海抗疫速度

.

我是記者胡旻珏。現在在浦東周浦鎮的上海誠格安全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從宣佈被徵用,到2月1號正式開工,5天時間完成產線改造、設備調整、招募員。

用董事長高強的話說,大家用一種“戰時狀態”,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開著車,一個個地方一臺臺的這樣找機器,而且服裝將近上百道工序,一個釦子、一個拉鍊、裡面的一個襯,有一個供應商出問題,你就生產不了。我們都是在以一小時的時間點再往前推進我們的進度。”

口罩生产日夜不休、工业防护服5天转产…… 这就是上海抗疫速度

走進車間內,近50名員工一刻不停,生產設備一刻不休。

高強說,很快這裡將會有100名員工,分兩班倒,人適當休息,機器不休息:“開工第1天,只有差不多500、600件的產量,今天應該是1600。到2月底的時候,我們是給市政府簽了軍令狀的,必須要拿到10萬件一個月,到3月份的時候,我們要衝到二十幾萬件,達到是9000件一天。”

從無到有,轉產期間經歷的種種,現在回想起來高強仍感慨萬千。廠房、設備、食宿、安全、物流,每個大項裡還有無數個小項,但從市裡、區裡到鎮裡,各個部門集思廣益,很多甚至連企業自己都沒來得及考慮到。

記者採訪時,就遇到了周浦鎮黨委書記呂東勝,這幾天,他每天都會來協調各種事務,大到幫助企業對接銀行低息貸款,小到解決員工吃飯問題。

呂東勝:“園區本身有個人才公寓,我們專門騰出了1樓的空間,做好相關的防護的舉措,讓他們員工住在我們的人才公寓裡面。園區的大食堂實際上已經關掉了,但是它這個企業因為提前要生產,我們讓食堂把飯菜做出來送到企業裡面,讓他們在那邊就餐。”

工業防護服生產逐漸步入正軌,誠格還在同步籌備醫用防護服生產線的改造,生產環境必須達到10萬級潔淨標準,所有原輔料必須符合醫用標準。採訪時,高強和我就站在廠區門口,他的手機一刻不停,剛放下話筒就趕去看下一個場地。

高強:“我們現在初步具備了一些生產條件,計劃是在下週就要投入生產,現在緊急地在場地的搭建,膠條、原輔料都在籌備中。市政府、區政府跟我們公司,我們已經建了一個工作群了,每天大家互相溝通,互相分工,真的是完全形成一個戰鬥小組,並肩作戰。”

松江區四家口罩生產企業已經復工,每天可生產口罩130萬隻

口罩生产日夜不休、工业防护服5天转产…… 这就是上海抗疫速度

.

口罩生产日夜不休、工业防护服5天转产…… 这就是上海抗疫速度

我是記者趙宏輝,現在在松江區車墩鎮港凱淨化製品公司的生產車間。這裡的三條口罩生產線已經全面開工,十幾名工人們正頭戴防護帽和口罩,身穿防護服,忙著生產和封裝。公司生產、採購及質量負責人吳超芸說,車間從2月1號開工以來,就進入了加班模式,從早上八點一直工作到晚上八點,下班時間比往常延後了3個小時。

吳超芸:”現在工人們就全負荷12個小時在運轉,今天的產品能到4萬到5萬左右,預計在未來的三天之內,能把產能提高到6萬到7萬左右。每天要求他們往上加檔,員工也是挺支持的,也沒什麼怨言。“

口罩生产日夜不休、工业防护服5天转产…… 这就是上海抗疫速度

為了保障本市口罩的供應,企業已經回絕掉了春節後的所有出口訂單,生產出來的口罩全部供市裡統一調配。與此同時,企業也在和周邊的原材料廠商協調,確保庫存材料充足。

吳超芸說,考慮到安全問題,目前一些從外省市返滬的員工正在家自我隔離,等他們返崗後,生產力還會提升,兩條N95和KN95口罩生產線也會陸續開工。

吳超芸:”大概還有半個月左右,這部分在自我隔離的員工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復工的。目前我們只能提供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也是希望後續KN95和N95的車間能有成品出來。“

目前,松江區另外3家主要的口罩生產企業也都已經投入忙碌的生產,口罩產能提升到每天130萬隻。其中,美迪康公司已經到崗80名員工,每天還有15名志願者協助完成口罩的包裝、搬運工作。大勝公司則計劃新開流水線,用10到15天時間,將口罩產能提高到每天20萬個。隨著越來越多口罩生產企業陸續復工,員工上崗到位,市民們購買口罩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得到滿足。

口罩生产日夜不休、工业防护服5天转产…… 这就是上海抗疫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