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交叉跳躍的敘事線、虛實結合的劇情結構以及令人咋舌的長鏡頭,這些電影製作的技法都讓《路邊野餐》摒棄了商業電影的影子,一些人認為這些都是無意義的炫技,而另一些人則讚歎這些技法背後的詩意以及禪意。

在敘事的過程中,導演畢贛穿插朗誦他曾發表的詩集,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極具個人意識的電影,而所有的詩都蘊藏著某種佛學思想。在影片的開頭,他便引用《金剛經》的原文來當作題銘。若未能將導演所表達的禪意與敘事的畫面相結合,我想便很難體會到這部電影所蘊藏的情感。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在故事中,導演講述了一個負罪之人出獄之後所遭受的心理煎熬,在彼岸的煩惱中,他惶惶不可終日,直到他前往了蕩麥這一虛空之地,開始尋得解脫。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活人才會生病,生命的智慧在於如何面對煩惱

故事的主角陳昇與一名老醫生經營著一家診所,而醫生這一角色每天面對的都是世間人的病痛,就連醫生自己也不能倖免。影片開頭,老醫生問起陳昇為何那麼久不生病,現在怎麼開始咳了呢?陳昇的回答:“只有活人才會生病。”這句話雖然簡單,但藏有深意,即

只有活人才能患上疾病,才能感知痛苦,而死人在免去這些煩惱的同時,也失去了感知一切的生命。

這一故事線發生在他出獄之後,在入獄前,陳昇一直跟著一位社會上的大哥,過著刀口上添血的生活,那時的他從未珍惜過別人的生命,也未在意過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在大哥的兒子遭受仇家的毒手之後,選擇為其報仇,最終入獄。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一種是為大義而犧牲的偉人,而另一種則是從未認知到活著與死亡之間區別的莽夫,而後者在生命的特徵上是活人,但他們感知不到真正的痛苦以及痛苦所帶來的代價,所以他們輕視生命的意義。具體來說,他們厭惡煩惱,所以他們選擇用一種極為原始且孤注一擲的方法,用暴力將帶來煩惱的物質給抹殺,無論這一物質是有生命的活物還是無生命的死物。他們認為這樣便能去除自身於世間的煩惱,但萬事皆有因果,一個煩惱的消亡卻總能成為另一個煩惱的緣起,煩惱一直在變,也一直會有。

陳昇在入獄前未能認識到這一點,他在煩惱面前展現了與死人一般的無畏,他沒有自我意義上的病痛,而這也讓他失去了應對煩惱的智慧,所以他遭受了現實世界的懲罰。在入獄9年的過程中,他失去了母親,也失去了妻子。未盡到對長輩的孝心,也未盡到對妻子的責任,這些痛苦讓他真切地觸摸到了煩惱,他開始摸索生死之間的含義。懺悔是對煩惱敬畏的開始,而一旦將煩惱融入生命的情感之中,智慧則會隨之而來。我想,這便是“煩惱即菩提”在某一層次上的註解。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執念捆綁了記憶與時空,恐懼便如影隨形

在擺正對待煩惱的態度之後,人們便會內生出智慧,但這種智慧並不完備,因為它很容易會陷入一個誤區,那便是執念。事實上,《路邊野餐》的鏡頭大部分的時候都對準著有執念的人。

陳昇,他的執念在於他對過去所犯罪惡的悔恨;

陳昇的兄弟老歪,他的執念在於為何母親將房子留給了哥哥而不是他;

陳昇的大哥花和尚,他的執念在於他放不下對死去兒子的虧欠;

而老醫生的執念在於她接受不了兒子死去的事實。

......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可以說,執念如同幽靈一般,附著在這些煩惱之人身上。儘管他們已經認識到了煩惱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但在內心以及生命情感上仍然放不下去除煩惱的野心。他們固執地與煩惱展開搏鬥,在無形之中,他們為各自演化出了一個心魔。電影中,導演曾三次提到野人,一方面這一設定劃定了敘事的時間線,而另一方面,野人本身的含義在我看來便是每一個心懷執念之人的心魔。

為了幫助陳昇認知並消除執念所帶來的心魔,導演安排其前往了一個名為蕩麥的地方,而這是一個與外界相平行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時空跟隨著記憶一同被打亂,他遇到了已經死去的妻子,他看到了長大成人的侄子衛衛,鏡頭甚至捕捉到了那個在廣播中聲稱看到野人的肇事司機。實際上哪裡有什麼野人,廣播中所發生的離奇交通事故根本不是因為野人,而是由於司機的酒駕,野人只不過是他在害死車上的青年後所產生的心魔。

執念捆綁了產生執念之人的記憶以及時空,它張牙舞爪地拷問著煩惱之人所犯下的罪過。

但蕩麥是一個虛空之地,像陳昇的這樣受刑之人也能夠感受到佛性的仁慈,所有的虧欠以及所有的惶恐在於記憶中的人進行交流、觸碰之後,便遁入了輪迴,它給了所有人一個放下那如影隨形之恐懼的機會。煩惱即菩提,自渡便成佛。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放下自己,才能到底彼岸的解脫

《金剛經》全文幾乎沒有出現空字,但通篇講的都是空的智慧。而影片開頭所引用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便是對“空”進行解釋的一個註腳。蕩麥這個抹去時空概念的地域,便是將過去、現在、未來這三種心彙集在一起,如夢如幻地闖入了男主陳昇的生命情感之中。

這騰空的竹籃儘管裝滿了愛,但一切皆是虛妄。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從此岸來是勇氣,但終究還是要到彼岸去。按佛經所講之意,煩惱是此岸,菩提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陳昇已經站在了此岸的渡口,在那彙集一切的時空中,他用所有的生命的情感感知到了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將要碰到的所有煩惱,他正在經歷一種由此及彼的修行,而這種修行是一種體驗痛苦但又擺脫痛苦的過程。這是一場無休無止的輪迴,但在這種輪迴之中,習得大乘智慧的人將獲得解脫。

這便是空的意義,煩惱無處不在,它們沿著時空不斷變化,我們每個人都要與煩惱同行,而我們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從時空的概念中跳脫出來,來俯視我們所要面對的煩惱,我們便能看到煩惱的無常,自然也能接受煩惱的無常。但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將這種跳脫之外的空也給空掉,這第二種空是為了防止自己與塵世所隔絕,因為煩惱從塵世中來,智慧自然也從塵世中來,隔絕煩惱便是隔絕智慧。我想,空與空的智慧,便是如何出世以及如何入世的智慧。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隨著列車倒退的時間

陳昇進入了蕩麥之後,得到了全面審視煩惱的機會,在虛幻的時空中,他完成了第一步空,但影片並沒有就此結尾,他仍將乘坐列出,從這一時空中離去,而這便是他將要完成的第二步空,他需要再一次步入塵世,只不過那時的他所看到的塵世以及塵世間的煩惱將擺脫野人的陰影。

而這種拋棄過去、現在、未來之心的平常之心將給陳昇帶來真正的解脫,這種解脫既從煩惱中來,又到煩惱中去,互為因果輪迴。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我想,對於《路邊野餐》的解讀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個技術層面的探討,儘管這部電影的技法相當大膽和新穎,但最終的落腳點終將是這部電影到底體現了何種意境和情感。

《路邊野餐》:從此岸到彼岸,這位負罪之人在虛空中尋求解脫

因此,我不願將這部電影歸為文藝或懸疑的類別,因為這部電影所佈施的禪意足以讓觀眾震撼,以至於對故事本身保持一種對待寓言般的虔誠。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這點私心可能也是一種執念吧。

(對於佛的解讀多是自己的感悟,如有不妥,可加以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